切换到宽版
  • 2840阅读
  • 6回复

[历史地名][求助]请教古地名宁古塔是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2-18

原古老的黑龙江宁古塔多为流放之地,应当很荒凉吧?!现在是哪里呢?请指教!谢谢!


[em04][em04][em04]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2-18
有新旧2城,旧城在宁安市旧街,新城即宁安市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2-18

谢谢您!属哪个地区啊?!再谢!

[em04][em04][em04]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2-18

牡丹江宁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2-18

真诚地感谢楼上君地指教,原疑为宁古塔还要往北更加荒凉,经君解惑顿悟,曾到过密山,亦知兴凯湖分离之辱!牡丹江宁安不要说清初,即便是扬子荣打虎上山之时也很原始.敢问君是否熟悉宁安地情况?!期盼您的回复!

[em04][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8 22:59:44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2-20
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满语数之六为宁古,个为塔,相传清皇族先祖兄弟6人曾居此地,故名。有新旧2城,相距25千米。旧城位于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镇。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地。其地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顺治十年(1653)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镇守,长期为清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每年六月,派出官员至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居民贡貂。17世纪中叶,俄国哥萨克侵扰黑龙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讨。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统镇守此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绥芬厅于宁古塔,与副都统同城治理军政事务。三十三年裁副都统。宣统元年(1909),绥芬厅升为府,迁驻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宁安府。1913年改为县。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治所在地。
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地名由来传说不一,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宁古塔古城原在今海林县旧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后,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前后共有73任。由于宁古塔处于边塞要冲,光绪九年(1883)另设差大臣一员,此员为吴大澄,是清末洋务派著名人物。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时存300年多年的国防重镇,遗留下许多历史文物,其中古城城东4公里的觉罗古城最为著名,传为清始祖发迹之处,城外有古坟多处,包括萨布素将军墓;城内庙祠有二三十座,可惜大部已损坏;还有天聪年间修建的大石桥和桥下的泼雪泉等。
黑龙江宁安,清时称宁古塔,满语“六个”音译。传说初时有兄弟六人在那里居住,与清室攀得上远亲。宁古塔无塔,吴江学子吴兆骞(字汉槎)曾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末期好友顾贞观以《金缕曲》二首言于纳兰性德,通过大学士明珠(纳兰之父),吴才得回故园,三年后病逝,有《秋笳集》传世。 在驰名中外的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史迹区,它就是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这个中世纪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当年就座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的位置上,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2-20

您好:真诚地谢君详实资料,虽曾路经此地,因未经先生启迪,错失瞻仰学习良机,由您赐教不枉区划相逢诚挚之意.前曾述言,本地清初康熙朝明遗太子案,康熙曾多次朱批,震惊朝野涉及多人.有一原河北省告老还乡饶阳县令,名李方远.因城鱼之灾解京削去功名,带一子一仆流放至古宁古塔.留有<<张先生传>>,分析应为李到达宁古塔后与家联系所留,已被收录李氏祖谱和县志,其中记述太子<张先生>身世,和案件经过,及当年宁古塔荒凉景象.当年信息不畅,李尚不知太子全家悲惨遭遇.亦知案情重大干系,具家也亦外迁,后至此不与家联络,李有五子皆有功名,随行二子,李姓也属当地名门旺祖,自康熙朝至今,李氏曾多次续修祖谱,皆无他们至宁古塔地下落.为答谢先生特作简要说明.再次表示真诚地感谢!

[em04][em04][em0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