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82阅读
  • 17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85):宁武府&忻州&代州&保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09
宁武府:冲。隶雁平道。明置宁武关并所。嘉靖中置三关镇,驻宁武。又偏宁道驻偏头,后改岢岚、宁武二道分驻。清初,前后并废。雍正三年,改所为府,置附郭,偏关所、神池堡、五寨堡为县。南距省治三百四十里。至京师九百五十里。广二百九十里,袤三百六十里。北极高三十九度六分。京师偏西四度十一分。领县四。

宁武冲。倚。明置宁化所。雍正三年为府,并置。西南:管涔山,其东天池,其下分水岭。西出者汾水,左会林溪,楼子山别源,折西南,迳宁化堡,入静乐。东出者恢河,一曰浑河,古★水,水经注“出累头山”,地理志谓之治水者,东北迳城南,又东北迳阳方口,出边入朔,为桑乾南源。有阳方堡。宁化所巡司。

偏关冲。府北百八十里。明置守御所。雍正三年改。东:丫角山。北:蚕虎。西北:河水左渎自清水河入,迳老牛湾西,又西南,东有关河自平鲁入,合红水沟,迳?南,又西北入焉。又西南入河曲。老营堡有废巡司。

神池冲。府北三十里。明置神池口巡司,后增神池堡营。雍正三年改。南:黄花岭。西南:旗山、虎北、洪佛。北:达沐河,西迳磨石山,左合义井河。河本渭流,康熙三十六年圣祖西征,饮马驼于此,赐名兴隆。折北入五寨。

五寨冲。府西百里。明建五寨城。雍正三年改。西南:芦芽山,管涔绝顶也,高三千丈,上有弥连池,即弥泽,下注清涟河,东北达沐河自偏关入会之,为大涧河,折西入河曲。有三岔堡。

忻州直隶州:冲,繁。明,太原属州。雍正二年升,仍领定襄,割太原之静乐来隶。西南距省治百四十里。至京师千三百里。广三百六十里,袤百里。北极高三十八度二十五分。京师偏西三度四十三分。领县二。南:系舟山。西南:云母。西:九原。西北:云中,相属双尖,云中水出,东北入崞,会忻川,注滹沱。滹沱复错入,入定襄。西南:白马山,牧马河出,古三会水,合陀罗、大岭、清水诸山水,东北迳城南从之。九原一驿。

定襄繁。州东五十里。东南:七岩山。东北:圣阜。西北:横山。滹沱水自州入,东南迳城北,又东北,右会牧马河,入五台。南有丛蒙山,三会泉出,北流注牧马河。西北有滹沱渠,资灌溉。一镇:芳兰。

静乐冲。州西百八十里。雍正二年自太原来隶。东:两岭山。东南:天柱。西北:管涔,汾水出其阴,自宁武入,迳马头山,至城西南,左合碾河,右纳岚水,又东南迳楼烦镇,右合石楼、临春山水,入交城。西南:离石水入永宁。镇三:故镇、窟谷、永安。又有楼烦镇巡司。康家会驿。

代州直隶州:冲,繁,难。雁平道驻。明,太原府属州。雍正二年升,仍所领。西南距省治三百二十里。至京师七百七十里。北极高三十九度六分。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二分。领县三。西北:句注,其岭太和,唐置雁门关,古曰西隃,隘有十八。其东夏屋,中峰曰复宿。东南:舜山、圭峰。东:滹沱河自蘩峙入,左纳峨水,右合夏屋、雁门水,迳城南。又西南,右合羊头神河入崞。雁门关,一驿。

五台难。州东南百四十里。五台山,东北百二十里,一名清凉山。圣祖、高宗、仁宗前后十三巡幸。中台有太华池水,西北流,会县北峨岭水,出峨口入繁峙。北:锦屏。西北:铁岭。西:紫罗。滹沱河自定襄入,迳东冶镇,左合虑虒水、清水河,又东南入盂。东:乌牛山,滋水出,东流入直隶平山。镇三:窦村、东冶、台怀。巡司驻台怀。

崞 冲。州西南八十里。崞山,西南四十五里。其西黄嵬。南:前高。西北:柏枝。东北:滹沱河自州入,迳城东,又南,右合羊虎谷水,又西南,云中河自忻入,会忻川入忻。原平、闹泥二驿。

繁峙简。州东六十里。北:茹越山。东南:憨山、小五台。东:泰戏。滹沱水出泰华池,一曰派水,并州川。说文“起雁门郡葰人县戊夫山”者。西会三泉,伏流,汇华岩诸水,复出,迳沙涧驿,至城南入州,峨水从之。其东岩头有白坡,沙河出,南入直隶阜平,古恆水支。平刑关,巡司驻。平刑、沙涧二驿。

保德直隶州:冲,繁。隶雁平道。明为太原属州。雍正二年升,并割河曲、兴来隶。八年,兴还隶太原。东南距省治四百六十五里。至京师千七百十五里。广二百十里,袤百十一里。北极高三十九度四分。京师偏西五度四十分。领县一。城南:莲花山。东南:马头。西南:羊头。东北:石梯。河水左渎自河曲入,迳城北,屈西至花园堡,壶庐山水入,为硃家川。又西南,合裴家川入兴。河曲冲。州东北百二十里。明隶太原。雍正二年改。乾隆二十九年徙河保营为今治,东阻险山。南:翠峰。西南:火山。东北:河水左渎自偏关入,迳城西大辿渡。又西南,东有清涟河自五寨入,为六涧河入焉,古弥泽,入州。壶庐山水从之。河邑巡司驻旧县。乾隆二十九年徙治河保营,即今治。

注:今治忻州。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9
宁武县,汉置楼烦县,魏、西晋因之,永嘉年废。北宋置宁化军。金称宁化县,为宁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成化处建宁武关,清雍正三年置宁武县,为宁武府治。民国元年废府留县,今因之。

宁武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杨庄等处古文化遗址所遗贸的石斧、陶片,为史学界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古老而善于射骑的楼烦部族(或氏族)便活动在今宁武一带。公元前277年,赵国征服楼烦,赵武灵王为实现灭秦大计,重用楼烦将士,今宁武是其驻扎的主要地域。隋代,几十万工匠在今宁武天池、汾源一带,建筑了规模宏大的汾阳宫。唐代、天池、元池、楼烦是朝迁的重要军马基地。元代,戌边军民开始在今宁武一带屯田垦植,结束了当地有史以来的荒漠状态。明清以来,修内边、筑城池,营建寺庙,宁武一步步发展起来。

明洪武年间设镇西卫、属太原府管辖。成化四年立宁武关。嘉靖十九年,宁武为山西镇,统领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军事。清雍正三年始改为宁武县为宁武府治,领“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属山西雁门道。民国初年废府,建国后为“宁武县人民政府”,隶属山西省忻县地区行署辖。1959年1月划归晋北专署,1961年重归忻县专属。 “文革”期间改“县人民政府”为“县革命委员会”,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81年3月,县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至今,现为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自战国到明末,宁武地区或边关要地,联络内地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通道,或内地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地,民族商贾文化交往的主要地段。宁武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粗犷、刚强的宁武人民,勤劳淳朴的宁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代疏通汾水河道、降伏水患的治水始主台骀长期生活在今宁武一带,在今宁武定河村建有“昌宁公家庙”,立祠纪念。汉代著名女文豪班姨妤就是古楼烦人。刘肇文开本县留学外国的先河。丁致中、南桂馨早年参加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斗争中曾作出重要贡献著名文学呈敬梓之长子吴良曾任宁武知府,政绩显著。宁武籍王春菁、王春葳姐妹在30年代括襄全国网球单打、双打冠军,为宁武和山西人民争得殊荣。抗日战争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关向应、王震、余秋里长期战斗在宁武一带,留下许多革命足迹和光荣传统。宁武人民出生入死英勇斗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旧堡村民兵分队长、晋缓特级民兵英雄张初元创造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敌人来了就战斗,敌人走了便生产的劳武结合的经验,誉满晋绥。席麻洼村民兵队长邢四娃组织带领民兵开荒地种军火田,创办“军火合作社”,妇幼皆知,闻名遐迩。抗日、解放战争期间宁武数以万计的人民支前参战,为革命有1076名烈士牺牲。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9
偏关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远古时代,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草木畅茂,禽兽繁盛。随着历史的发展,原始森林毁于地壳变迁中,这里唯余金色的黄土世界。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偏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吴城、黄龙池、梨园三处文化遗址所证实,偏关为新石器遗址。夏禹时期,偏关为冀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偏关为林胡族聚居之地。赵武灵王破林胡灭娄烦取其地置儋林郡。
  偏关在秦汉时期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五代北汉天会元年(957)始筑兵寨。其地东仰西伏,如人首之偏隆,帮名偏头寨。宁以寨属火山军,元朝天德三年(1299)升寨为偏头关。从此,偏头关、雁门关、宁武关合称外三关。偏头磋为晋这屏藩、三关首镇。清朝雍正三年(1725)设偏关县,属宁武府。民国时期,偏关属雁门道,县以下设3个行政区,30个行政村,辖446个自然村。抗战时期,全县划分为7个行政区,辖366个自然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偏关辖四个行政区和城关一个市,辖473个自然村,属兴县专署。1952年划归忻县专署。1984年,划分为三镇十二个乡。2000年撤并乡镇为四镇六乡。
  偏关古为边防重镇,晋之屏落,名胜古迹颇多。明代修筑的蜿蜒曲折,总长达一千华里的六条边墙(即明长城),保存尚完好,南抵利民、阳方口,复东去雁门,直推荐平型关,折向紫荆关。文笔凌霄塔耸峙于城东山颠,明代天启元年始建七级,塔身高30米,周20里可见,是偏关的象征。万世德墓,在偏关贺家梁。万世德,平倭伯修,号邱泽,明万历进士,尝仕南阳、元城、宝坻三县令,平倭功高,升蓟辽总督,并加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此外,偏关名胜古迹有吴城、黄楷池、梨园等处的新石器遗址,还朋关河口、老牛湾等黄河入山西处,两岸峭壁悬崖,黄河水奔腾咆哮形成天然美景。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09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京师外“三关”(偏关、雁门关、宁武关)之一。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外“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京师外“三关”(偏关、雁门关、宁武关)之一。
  历史上因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封建主南下掠掳,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在很多历史时期,这里的战争几乎连年不断。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攻下此关后,进攻大同、宣化,遂入京师。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09
神池县在春秋时属北锹之国楼烦地;战国时,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征服楼烦,神池隶于赵;秦时属雁门,西汉属楼烦县;魏晋属鲜卑;北魏置神武郡,领尖山、殊颓两县,神池属尖山;隋、唐隶于鄯阳县(也作善阳);辽重熙九年(1040年)属神武县;金元时隶于宁武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设神池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神池县。抗日战争时期,神池县属晋绥边区,为革命根据地之一。1945年神池县解放。1958年神池、河岚并入五寨县,1961年从五寨县分出,再建神池县到今,归忻州地区行署管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09
五寨,汉时属雁门郡武州地,宋为岚州岚谷地,金置宁远县,明洪武七年设镇西卫,清雍正三年设五寨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2-09
忻州历史文化悠久。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

忻府区,在周及周以前,属并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司太原郡,汉属太原郡阳曲县,东汉建安二十年置九原县,属新兴郡,北魏永兴二年改称秀容县,隋开皇元年,复立新兴郡,秀容、铜川2县,开皇十八改称忻州,唐宗金元又为秀容,明洪武初年秀容县并入忻州,民国二年改称忻县。1983年撤销忻县,改称忻州市。2001年1月1日撤市改区,改称忻府区。

忻州地区,春秋时大部分属晋地,战国属赵,秦汉属太原,雁门,太平等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国初属雁门道,后分别属山西第一、第二专员公署。解放后成立忻县专区。1958年底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1961年复置忻县专区。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78改地区为行政公署。1983年改忻县为忻州市,遂改为忻州地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09
定襄县
西汉为阳曲县,属太原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 阳曲县移往太原县界,遂于阳曲故城改置定襄县,属新兴郡。魏晋因之。北魏仍名定襄,永安中年为永安郡治,北齐废。武成帝时,平寇县来治,隋开皇十年(590),并入秀容县,唐武德四年(621)于今治复置定襄县,届忻州,五代因之。宋熙宁五年(1072)并入秀容县,元佑初年复置定襄县,仍属忻州。金, 元、明、清均不改。民国属雁门道。1937年12月,抗日民主县政府在蒋村成立,由晋察冀边区领导。1948年全县解放。 1958年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1961年又恢复定襄县。

  晋昌县晋惠帝时置晋昌县,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定襄县,故治在今定襄县西北。阳曲古城汉阳曲县治此。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曾在这里发掘、盗窃古物。古城遗址,周二十里,东自今县城东关关帝庙,西至西邢村茶房,南起南关奶奶庙,北至北关之南。

  七岩山在定襄城东南十五里,自来为忻、定名胜。山洞中流泉滴滴,聚成水池,有“半亩方塘一鉴开”的佳景。元好问游七岩山诗有“落景未知还”句。东魏天平三年(536) 僧慧端等造摩崖佛像千尊,称千佛寺,本名灵光寺。寺址在今洞口西北。清李镕经著有《七岩山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2-09
静乐县,春秋为晋国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隋开皇三年岢岚县来治,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称静乐县。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属宪州治,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年间复置静乐县,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2-09
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代县至今。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代县,地锁晋北咽喉,雄屏中原腹域,历为三晋门户,战略要冲。自古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的美誉。代县境内的雁门关、内长城、边靖楼、杨忠武祠等古迹以及相关的传说掌故,构成了中国韵味独特、旋律高亢的关隘文化。关隘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脊梁,那苍凉雄壮的险关名隘,向后人昭示着一种襟怀:中华民族不可辱。
  代县,秦、汉为太原郡广武县。北周大象元年( 579年),广武城为州、郡、县三级治所。隋唐为代州、雁门郡。五代先后归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皆称代州雁门县。北宋、金仍称代州雁门县。元中统四年(1263年)直称代州,明清均为代州。民国废州称代县。1946年代县解放。1958年繁峙、代县合为繁峙县,1961年繁、代分治,仍称为代县。
  雁门关之于龙城太原,如潼关之于西安、居庸关之于北京、剑门关之于成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关固守,都城自保。雁门关位于代县城北20公里处,关城位于雁门山顶,两边有雄峰对峙,长约一公里,墙高 7米,依次有三座关门:小北门、西门、东门。小北门顶端刻有苍劲古朴的“雁门关”三个大字,东门顶端建有雁楼,不远处是靖边楼。西门右侧为关帝庙。关城左右边墙分置雉堞烽台。关城之内分别建有营房、校场。雁门关之雄险,古人形容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太原道注:有关雁门关参见本站山西名胜栏目)历史上有关雁门关最富传奇的记载,莫过于隋末太原公子李世民守关救杨广的故事。《剑桥中国隋唐史》记载:隋炀帝喜好巡狩天下,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诸多行宫,其中避暑胜地汾阳宫位于汾河源头的管涔山麓。公元 615年,隋炀帝在汾阳宫寻欢作乐的消息传到了塞外的突厥部落。突厥人起兵破云州,过马邑,直扑宁武汾阳宫,欲挟天子而令诸侯。隋炀帝吓得连夜逃至雁门,同时派人调遣太原留守李渊北上勤王。数万异族人狂啸于关外,隋炀帝在惊恐不安得期待中盼来了救援的部队。他兴奋得赶忙屈身迎出门外,谁知一看勤王之师,顿时泄了气。领兵的主帅竟是年仅十五岁的娃娃,即李渊之子李世民,统领一群稚气未脱的童子军。如此生死存亡之际,身为一方诸侯的李渊竟这样戏弄天子,隋炀帝气得昏了过去。醒来目光发呆,只等束手就擒。奇迹就在数天之后发生了,少帅李世民凭借雁门天险,一边闭关自守,虚与委蛇,消耗敌人,一边派劲旅深入敌后,寻找战机。不久,突厥人粮尽马乏,李世民前后夹攻,一举挫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隋炀帝喜极而泣,在扑朔迷离得泪光中重新认识了这位英气逼人的少帅。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舍命救杨广的少帅,最终葬送了荒淫无度的隋王朝。名垂青史的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在史志中露面,便是这场成功的雁门保卫战。天险、少帅、鏊战、远袭、胜利……难忘的战斗至今让雁门人津津乐道。
  代县县城最醒目的建筑是位于中央大街的边靖楼,高约25米,楼身宽7间,深4间。楼基高13米,长43米,宽33米,南北向有10米高的楼洞。边靖楼,又名谯楼,俗名鼓楼,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历代多次修葺,极为壮观。在战争年代,边靖楼既是了望台,又是信号站。全城军民惟此楼号令而动。和平年代边靖楼门洞大开,南方运载名茶精丝的商队过此洞而往塞漠,北方的胡马满载着胡盐、玉石过此洞而赴中原。熙熙攘攘的马队商旅,接踵而至的胡汉人流,挤满了代州城。此外,古城四周还驻扎着大量的边戍卫师,军队的存在,本身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粮食、布匹、战马、军刀……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供应着军队和边民。所以,宋辽以来代州城一直是繁荣兴盛的榷场和边市。时至今日,古城的大街两侧还保存着众多的商贾票号遗迹,随意迈进一座幽深的院落,都可以从中发现一段富可敌国的传奇故事。

  说起代州英杰,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千秋忠烈杨家将。在代县40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有一座杨忠武祠。该祠始建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以后历代重修,现存祭台一座,前后两进院落。前院奉祀杨氏后裔,后院正中的主殿里供奉着杨业、佘太君及七郎八虎。杨忠武祠内外古槐含苍、青松滴翠,楹联遍布,写尽后人崇仰敬慕之意。

  中国历来有崇拜失势英雄的习惯,关云长如此,岳武穆如此,文天祥如此,杨家将更是如此。杨业从军的年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北汉之主刘崇胸无大志,仅凭地利固守三晋。南有能征善战的宋氏皇帝赵匡胤,北邻强悍凶猛的契丹王朝大辽国。生存在夹缝中的刘崇,不仅未能兴李唐之志,反而屡战屡败,导致国破家亡。宋太祖以仁义之举,招降杨家将,并委以边帅重任,共同抵抗强大的辽国。杨业及其子孙,先后转战雁门关、偏关、宁武关等地,多次挫败契丹军。最后,由于北宋文人政府对其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信任,导致杨家将兵败陈家峪,杨业及其子孙以身报国。杨家将的失败,从本质上来讲,是北宋戍边政策的失败,由此导致了赵氏王朝始终处在一个积贫积弱的状态。“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天下四百军州都姓赵”的开国之祖赵匡胤,武力夺取了后周天下。为巩固其统治,在他当政以后,大力推行文人政治,限制武人干政。先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大批开国武将的军职,继而对戍边将军也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与汉唐那些出将入相的大将军相比,宋朝的将军不仅极少有晋升的机会,而且功劳越大越受猜忌。杨家将身为戍边主力,没有军事主动权和处置权,没有朝廷的支持和支援,仅凭着一腔热血和家族的奋斗,所以下场堪悲。这样一来,宋代的边防,只维系于关隘的险固和将士们的忠诚,缺乏了主与帅之间最关键的信任因素。杨家将如此,范仲淹如此,韩世忠如此,岳飞如此,辛弃疾如此……两宋多慷慨悲壮的失势英雄。而汉唐的名将,如霍去病、郭子仪,却是功高盖主不疑,位及人臣不妒,极尽奢华民不非,他们真正享受到了英雄应有的鲜花和荣耀。而杨家将及其两宋英雄,人们给予的更多的是同情的泪水和愤愤的不平。在后世的民意压力下,宋末终于追封杨业为太尉,并谥“忠武”。千秋忠烈杨家将,备受后人尊崇。到了元代,杨氏后人立“忠武祠”于代县。“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这首镌刻在杨忠烈祠廊柱上的咏怀诗,既是对失势英雄故去的深切怀念,也是对那个专擅权术的赵氏家族深刻的谴责。(转贴自春秋中文社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2-09
五台县,因境内五台山而得名。西汉置虑县,北魏太和年置驴夷县,隋大业初改名五台县,金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复为五台县,今因之。

五台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落。古为戎狄所居,西周划为并州北地,继归于晋。韩、赵、魏三分晋地,五以归赵。秦统一中国,隶太原郡。五台建制沿革,可溯至西汉。因县城西北有滤泗山,环城有滤泗河而得名,北魏时称“驴夷”,隋改名五台县,因境内有五台山而得名,全称台州,明初复为五台县至今。
五台文化遗产颇丰。古遗址二十处,分布于小银河、滹沱河、滤泗河流域,绝大部分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型古墓葬七处,可从清朝上溯春秋时代,系本县高官显宦墓葬。馆藏文物包括陶类、木类、金类、石类、书贴、画幅、碑拓、典籍,林林总总,品目繁多。其中,馆藏古书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九册,全省孤本一百六十二册,弥足珍贵。五台山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历代木结构和砖结构建筑,以及附属于建筑之内的雕塑绘画所组成的佛教文物,是本县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史载、北魏时境内建寺二百多处,隋唐达到极盛,佛教寺院三百六十余处。现存遗址七十二处,保存完整的四十七处。其中国保五处,省保十四处。文学艺术主要有戏剧、赛戏、曲艺、绘画、雕塑、摄影、书法、音乐、文艺等品类,尤以寺庙音乐、戏剧音乐、鼓班音乐最具地方特色。民间文艺重点是社火、秧歌、杂耍、灯火等,品种繁多,源远流长。
五台是人物荟萃的地方。五代时,僧人继募民凿矿剪银,以资国用,被拜为鸿胪卿。清朝进士徐继畲曾任两广总督,福建巡抚,所著《瀛环志略》为我国较早的世界地理著作,影响甚巨。民国时期,五台籍的阎锡山、赵戴文、赵玉章、杨爱源、王靖国、赵承绶、徐一清等,均为显赫一时的国民党军政委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五台有志青年为寻求革命真理,奔赴全国各地,涌现出赵源、徐向前、赖若愚、李力安、杜心源、朱卫华等杰出人物,成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为革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五台历史上,文人学士也代不乏人,明代儒林学士龙池先生、清代理学家朱润第、画家赵凤瑞、著名学者教授方闻、徐士瑚、张桂联、闫宗临、赵宗复等,均著述颇丰,誉满三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2-09
原平,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隋大业二年(606),原平始称崞县一直到20世纪中叶,也渡过了1350多年春秋。1949年全国解放后,仍称崞县。1958年12月7日,经山西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原平县。1959年12月,县级机关由崞县城迁至原平镇。1993年6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2-09
繁峙,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东为卤县地,西为藿人县所辖。西汉见莜人县(汉晋之繁峙在今浑源境),东汉废。晋复称莜人县属雁门郡,后废
由繁峙来治,北周废。隋开皇十八年复设繁峙县。金贞三年改设坚州,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废州称繁峙县。抗战时期属晋察冀边区专署。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浑源专署。1949
年划归山西省属忻县专署,1958年11月代县与繁峙合并,属晋北专署。1961年二县重分,繁峙属忻县地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2-09
保德,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楼烦地,秦为太原郡地。唐为岚州地,宋淳化四年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德军。金 大定十一年置保德县,大定二十二年改保德军为保德州。元 废县留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复称保德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4-02
有关宁武的详细资讯,请上我的网站宁武人www.ningwuren.xinwen365.com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4-02
引用第14楼收取五十州2007-04-02 17:50发表的:
有关宁武的详细资讯,请上我的网站宁武人www.ningwuren.xinwen365.com

很不错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4-02
多谢楼上支持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4-29
楼上的把宣传做到这里来了,呵呵,支持一下老乡
分省并县
省——县/市——乡/镇/街道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