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02阅读
  • 11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90):昭乌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2-27
  敖汉部一旗:札萨克驻固班图勒噶山,在喜峰口东北六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十里。本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元为辽王分地。明为喀尔喀所据,后分与其弟,号曰敖汉,役属于察哈尔。天聪元年,贝勒塞臣卓礼克图举部来降,后封郡王,世袭。牧地跨老哈河。东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广一百六十里,袤二百八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五分。京师偏东四度。贡道喜峰口。其山:东,哈达图拖罗海山。东南,白石山蒙名插汉齐老台、富泉山。南,二天山蒙名腾格里、小蟠羊山蒙名巴汉衣马图。西南,韦布尔汉山、库尔奇勒山。西,森几拖罗海山、枣山蒙名齐巴噶。西北,巴雅海山。北,宽山蒙名鄂达博罗、兆虎图插汉拖罗海山。东北,库尔奇勒峰、梨谷蒙名阿里马图。其水:北,老河,蒙名老哈,自喀喇沁右翼入,东北流,迳噶察喀喇山,又东入翁牛特。西南,落马河,蒙名百尔格,自喀喇沁右翼入,东北流,入老河。南,杜母达纳林河,源出天山,北流入七老台池。南,衣马图泉,下流入沙池。东北,昆都伦喀喇乌素泉,南流入老河。

奈曼部一旗:札萨克驻章武台,在喜峰口东北七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百十里。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喀尔喀所据,分与亲弟,号曰奈曼。天聪元年,酋长衮楚克巴图鲁为察哈尔所侵,来降,后封郡王,世袭。牧地当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五分。京师偏东五度。贡道由喜峰口。其山:南曰马尼喀喇山、五凤山蒙名他奔拖罗海。西,呼原博塔苏尔海冈。东南,大黑山蒙名巴颜喀喇。东北,哈纳冈。北:潢河自敖汉入,合老哈河,东北流,入喀尔喀左翼。南:图尔根河,亦名土河,源出塔本陀罗海山,南入土默特右翼。西:固尔班和尔图泉,东南流,会图尔根河。

巴林部二旗: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南距京师九百六十里。辽,上京临潢府。金,大定后,并属北京路。元属广宁路,为鲁王分地。明初为广宁卫,后属乌梁海北境,后为顺义王谙达五子巴林台吉所据,役属于察哈尔。天命十一年,以巴林叛盟,征之,戮其贝勒。天聪二年,为察哈尔所破,贝勒塞特哩、台吉满硃习礼来归,改封塞特哩之子塞布腾郡王,主右翼,满硃习礼为贝子,主左翼,袭封。右翼、左翼同游牧地,当潢河北岸。东界阿噜科尔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腾,北界乌珠穆沁。广二百五十里,袤二百三十三里。北极高四十三度三十六分。京师偏东二度十四分。贡道由独石口。其山:东有鄂拜山、石鸡山蒙名伊韬图。南,巴尔达木哈喇山、勃突山蒙名巴尔当。辽五代祖勃突生于此山,因以名焉。西,碧柳图山、清金山。东南,特墨车户山。东北,僧机图。南:潢河,自克什克腾入,东流,会黑河,入翁牛特左翼。黑河即古庆州黑水。东北:布雅鼐河,源出僧机图山,东南流,会乌尔图绰农河,东入阿噜科尔沁,注于达布苏图池。有哈尔达苏台河,西自克什克腾来注之,东南流入潢河。巴林左翼札萨克驻阿察图陀罗海。巴林右翼札萨克驻托★山。


札鲁特部二旗:在喜峰口东北。汉,辽东郡北境。唐属营州都督府。辽,上京道地。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明为蒙古札鲁特所据,后属喀尔喀。清初与札鲁特内齐汗结亲。后贝勒色本引兵助明,太祖击擒之,旋释归。天聪二年,色本等为察哈尔所侵,与内齐举部来降,封内齐贝勒,主左翼,色本贝勒,主右翼,世袭。左、右同游牧地,当哈古勒河、阿鲁昆都伦河之源。东界科尔沁,南界喀尔喀左翼,西界阿噜科尔沁,北界乌珠穆沁。广一百二十五里,袤四百六十里。北极高四十五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贡道由喜峰口。
札鲁特左翼札萨克驻齐齐灵花陀罗海山北,在喜峰口东北一千一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五百一十里。牧地当哈古勒河、阿鲁坤都伦河之源,达布苏图河于此流入于沙。其山:北曰野鹊山蒙名巴颜喀喇、巴噶查克朵尔山。东北,屈劣山蒙名布敦花拖罗海。西南,噶海冈、车尔百湖冈。西,独石冈。东南,贵勒苏台。其水:南,潢河自阿噜科尔沁入,迳车尔百湖冈,东流,入科尔沁,蒙名西拉木伦河,即辽河之西源也。北,沙河、阿禄昆都仑河,东流入科尔沁。额百里昆都仑河,源出愁思岭,东流,亦入科尔沁。
札鲁特右翼札萨克驻图尔山南,在喜峰口东北一千二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六百四十里。牧地同。其山:南曰嵬石山蒙名札拉克。西南,托几山。西,小白云山蒙名巴哈插汉拖罗海山。西北,色尔奔山、几禄克山、大青羊山蒙名伊克特黑。北,花山、蛇山、小青羊山蒙名巴汉特黑。其水:西北曰魁屯河,一名阴凉河,源出贺尔戈图五蓝山,东南流,会天河。北,阿里雅河,源出大赤峰,西流迳花山,入阿噜科尔沁。他鲁河源出大青羊山,南流,合阿里雅河。

翁牛特部二旗:在古北口东北。唐,饶乐都督府地。辽置饶州匡义军节度,属上京道。金,北京路地。元为鲁王分地。明初以乌梁海置卫为外籓,后自称翁牛特,本服属于阿噜科尔沁。天聪七年,济农索音、贝勒东率所部来降,后封索音郡王,主右翼,东贝勒,主左翼,并袭封。所部东界阿噜科尔沁,南界喀喇沁及敖汉,西界热河禁地,北界巴林及克什克腾。广三百里,袤一百六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分。京师偏东二度五十分。贡道由喜峰口。
翁牛特左翼札萨克驻札喇峰西绰克温都尔,在古北口东北六百八十里。西南距京师九百二十里。牧地介潢河、老哈河之间。东界阿噜科尔沁,南界敖汉,西界克什克腾,北界巴林。广三百里,袤九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分。京师偏东二度五十分。其山:东曰小华山蒙名巴哈哈尔占、大松山蒙名伊克纳喇苏台。南,兆呼图插汉拖罗海山。西,勃突山蒙名布墩、吐颓山蒙名巴尔哈岱。西北,古尔板土尔哈山。东南,阿尔齐土插汉冈。东北:兔麛山。其水:北曰潢河,自克什克腾入,东流迳巴林,又东流入境,又东北流,老河自敖汉来会,迳札鲁特南、喀尔喀北,入科尔沁。
翁牛特右翼札萨克驻哈齐特呼朗,在古北口外五百二十里。西南距京师七百六十里。牧地在热河围场东北,老哈河南岸。东界敖汉,南界喀喇沁右翼,西界围场,北界克什克腾。广二百四十里,袤一百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分。京师偏东二度五十分。其山:东曰乌兰布通山、夏屋山蒙名伊克布库图尔。东南,花和博图山、阿尔浑查克插汉拖罗海山、枣山蒙名齐巴哈。南,古尔板拖罗海山、遮盖山蒙名阿惠喀喇。西南,巴伦桑噶苏台山、大黑山、额类苏图山。西,徒古尔喀喇山、博多克图山。西北,巴颜布尔噶苏台山、黄山蒙名洪戈尔峨博。北,马鞍山蒙名西喇得伯僧、海他汉山。其水:南曰锡伯河,自喀喇沁北流入境,东北流,会麞河入老河。麞河,蒙名西尔哈,亦自喀喇沁流入境,东北流,迳巴颜喀喇山,东北会英金河,又东迳五蓝峰北入老河。西北,乌拉岱河,源出杨木岭,南流,经博多克图山,折东北流,会麞河。西,巴伦撒拉河,源出葛尔齐老东北,东南流,迳巴尔图山,折东北流,会乌拉岱河。西,车尔伯呼河,源出奴克都呼尔山,东南流,会麞河。英金河,源出嘏蟆岭,东南流,亦会麞河,又东入老河。奴古台河、珠尔河、拜拉河,皆与英金河会。北,卓索河,源出海他汉山,东流会麞河,入老河。

阿噜科尔沁部一旗:札萨克驻珲图尔山东托果木台,在古北口东北千一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三百四十里。辽,临潢府地。金,大定府北境。元为辽王分地。明初于乌梁海地置卫为外籓,后自号阿噜科尔沁。天聪六年,部长达赖为察哈尔所侵,率其子穆章来降,后封穆章贝勒,世袭,掌旗。牧地哈奇尔河、傲木伦河于此合流为达布苏图河。东界巴彦塔拉,南界翁牛特左翼什喇木兰,西界苏布山,北界乌兰岭。广三百三十里,袤四百二十里。北极高四十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五十分。贡道由喜峰口。其山:东北曰浑图山。东,伊克陀惠山。东南,峨博图山。南,库格图山、连山蒙名贺尔博拖罗海。西北,枣山蒙名齐巴哈图。西南,巴汉阿拍札哈山、伊克阿拍札哈山。西,珍珠山蒙名苏布、乐游山蒙名得讷格尔。南:潢河,蒙名西喇木伦河,自巴林入,迳他木虎噶察冈,入札鲁特。西南:乌尔图绰农河,自巴林入,迳刻勒峰,东南流,会哈喜尔河。又西北有和戈图绰农河,源出西喇温都尔山,南流,会乌尔图绰农河,入哈喜尔河。哈喜尔河源出萨碧尔汉山南流迳库格图山,折而东流入札鲁特。东北:阿里雅河,自札鲁特右翼入,西南流,会哈喜尔河。西北:枯尔图河,源出白石山,西流入巴林,会乌尔图绰农河。尹札汉河,北流入乌珠穆沁。

克什克腾部一旗:札萨克驻吉拉巴斯峰,在古北口东北五百七十里。南距京师八百十里。辽,上京道地。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明为蒙古所据。天聪八年,灭察哈尔,克什克腾索诺木戴青来归,授掌旗一等台吉,世袭。牧地在围场北,当潢河之源。东界毕勒固图和岭,南界布图坤,西界克勒特格伊场,北界乌苏池。广三百三十四里,袤三百五十七里。北极高四十三度。京师偏东一度。贡道由独石口。其山:东曰蜘蛛山蒙名阿尔札、高淀山蒙名音纳哈喀喇。东南,宁楚浑杜尔宾山。西南,恩都尔花山。西,乌素图杜尔宾山、大黑山蒙名巴颜喀喇。西北,巴汉衣色里山、博尔多克山。北,黄山蒙名巴颜洪戈尔、木叶山蒙名几几恩都尔。东北,马尾山蒙名叟几。西:潢河,大辽水西一源也,蒙名西喇木伦,源出百尔赫贺尔洪,东北流,会诸水,迳旗北,又东流入巴林。又东,迳阿噜科尔沁南、翁牛特北,又东北流,会老河,迳札鲁特南、喀尔喀北,折东南流,迳科尔沁左翼,又南会大辽水,入边城,是为辽河。西:萨里克河,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东北流,入潢河。西北:衣尔都黑河,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西流,会伊黑库窝图河,东北流,入潢河。西北:格类河,源出兴安山东,南流,会穆名河入潢河。东北:釜河蒙名陀惠,源出岳碧尔山,北流入黑河。西南:高凉河,蒙名拜查,源出拜查泊,东北流,入潢河。东北:阿尔达图河,源出兴安山,西北流入乌珠穆沁,北流会葫芦谷尔河。西北:捕鱼兒海,蒙名达尔,公姑、野猪等四河流入其中,周数十里。

喀尔喀左翼部一旗:札萨克驻察罕和硕图,在喜峰口东北八百四十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二百五十里。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上京道南境。金属北京路。明为喀尔喀所据,后属于西路札萨克图汗。元太祖十六世孙格埒森札居杭爱山,始号喀尔喀,其孙巴延达喇为西路札萨克图汗之祖,即今外蒙古四部之一。清初酋长古木布伊尔登与札萨克图汗来降,后封贝勒,世袭,主左翼。牧地当养息牧河源。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左翼,西界奈曼,北界札鲁特。广一百二十五里,袤二百三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四十二分。京师偏东五度二十七分。贡道由喜峰口。其山:东曰喀海拖罗海山。南,达禄拖罗海山、巴汉哈伯他海山。西南,五灰山蒙名乌尼苏台、大黑山蒙名巴颜喀喇、青山蒙名博罗惠博罗温都尔,与奈曼东南接界。东南,他木虎冈。北:潢河,自翁牛特流入,又东流入科尔沁。西北:老河,蒙名老哈,自奈曼入,东北流,会潢河。东南:养息牧河,源出旗南,东北流,迳喀海拖罗海山,又东南,会库昆河,迳养息牧牧厂,东流入彰武台边门,西至广宁,又东南流入辽河。南:库昆河,源出五灰山,东流入土默特。

以上统盟于昭乌达。盟地在翁牛特左翼境内。
今治赤峰。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4:0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27
昭乌达盟
  “昭”,蒙古语中有丘陵、庙宇、百数之意,这里是泛指复数而言。“乌达”即蒙古语柳树,昭乌达地方盛产柳树,周围草场肥美,芦荻丛生,灌木成荫,水流纵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清代内札萨克会盟,原定敖汉一旗(后分两旗:左翼旗,即札萨克王旗;右翼旗即海楞王旗);巴林二旗:左翼旗(即小巴林旗又称巴林贝子旗)、右翼旗(大巴林旗,又称巴林王旗);翁牛特旗二旗:左翼旗(东翁牛特旗)、右翼旗(西翁牛特旗);札鲁特二旗:左翼旗、右翼旗;阿鲁科尔沁一旗;喀尔喀左翼一旗;奈曼一旗;克什克腾一旗,共十一旗于昭乌达地方会盟,故称昭乌达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27
敖汉旗历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中国北方各民族活动的舞台,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始终处在北方文化的中心地带。现已发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4000余处,确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四种史前文化类型。敖汉境内有“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城子山山城遗址”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中国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有生居的城址,又有死葬的营区,被称为“海内外孤篇”。敖汉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0余件(套),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居第一位。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址,丰富多样的馆藏精品,印证着“人文敖汉”光辉灿烂的历史,也为敖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内蒙古敖汉旗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背靠赤峰,东南与辽宁朝阳接壤,北与内蒙哲里木盟为邻。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旗。在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4000佘处。其中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等四种史前文化均在敖汉境内发现、命名。
   敖汉旗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史前聚落,被专家誉为“华夏第一村”;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墓地占地7万平方米,有古城一座,墓葬804座,专家考证是当时的文化枢纽和中心;同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子山遗址,占地15万平方米,分布祭坛232个,规模宏大,堪称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大的祭祀中心,被誉为二十世纪末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境内还有战国时期燕秦长城两道,南道长城多在山上居险砌石而筑,北道长城横贯于敖汉中部丘陵地带,土筑而成,全长200多公里,婉如两条巨龙横跃于敖汉大地。
   敖汉还是契丹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辽代重城武安州、降圣州均建在敖汉境内。武安州在南塔乡境内,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头下私城,现存佛塔一座,塔高36米,为八角空心密檐式,砖砌而成;降圣州位于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西,因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此降生而得名,亦存塔一座。
   敖汉古文化从8000年前直至元明清时代均未见缺环,是考古界公认的中国北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2-27
敖汉历史悠久,旗境内已经发掘出的 "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和"红山文化"四种古文化类型。其中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兴隆洼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就已在这里过着渔猎和游牧相结合的原始生活。春秋战国时代为东胡地,后为燕地。秦代属辽西郡。后为匈奴左地。曹魏时置昌黎郡,后为鲜卑段部所据。东晋十六国时,敖汉地先后归后赵之管州、前燕之龙城、前秦之平州昌黎郡以及后燕、北燕之平州昌黎郡。隋朝时属辽西郡。唐初为松漠都督府徒河州辖境,后为契丹地。·辽代为中京、上京辖地。后为金朝属地。元代为辽阳行省大宁路。明初为大宁卫地。清崇德元年(1638年)编定敖汉部为55佐领置敖汉旗,属昭乌达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敖汉归八沟厅辖;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归建昌县辖;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归建平县辖。伪康德四年 (1937年)旗境内置新惠县,与敖汉旗并存,实行蒙汉分治。
   1945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敖汉地建新惠县政府,翌年增置新东县。此时新惠、新东与敖汉旗并存,均属热辽地委所辖。
   l948年3月新惠县、新东县合并为新惠县,同年6月,敖汉旗、新惠县合并为敖汉旗新惠县联合政府。
   1949年3月,取消旗县联合形式,复称敖汉旗,属热河省辖。
   1956年1月,敖汉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隶属昭乌达盟。
   1969一1978年,归辽宁省辖。
   1979一现在,归内蒙古自治区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2-28
奈曼王府是自治区仅存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王府,位于奈曼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大沁塔拉镇。整体呈四合院格局,正殿和配殿前放着一排红漆明柱,上托滚龙脊瓦,形成方形回廊,再加上门窗上的雕刻彩画,雀替木刻,金碧辉煌的殿堂与回廊衬以庭院中的青松翠柏,奇花异草,参天古木,显得格外清静幽雅。奈曼王府是清代奈曼部首领札萨克多罗达尔汗郡王的府邸,建于清同治二年。

奈曼旗王府博物馆建于1985年,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为清代奈曼旗的最高统治机关,现为自治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奈曼旗为内扎萨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之一,奈曼部为一旗,从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起,奈曼旗历经十二世十六任王爷,现存的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龙快婿奈曼第十一任扎萨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所建,距今一百三十余年。原有房屋一百四十余间,为一方形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二千多平米,现王府唯一幸存的主体建筑回廊四合院和佛堂、串堂门,现占地面积九千九百多平米,整个建筑全部使用青砖、青瓦,前有檐柱,内有金柱,滴水瓦当,丹青彩绘,雕梁画栋,博物馆馆址就坐落在这座清静幽雅院内。

奈曼旗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全旗境内大约有三百多处历史文物遗迹,其中有史前自然文物 ── 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 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遍及我旗大部分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燕长城、古城、城堡、关隘、烽燧、居住址;辽金时期的城址,居住址、墓葬;元、明、清的遗迹、遗物,真可谓源长广博,奇丽多彩。一九八六年,旗文物工作者配合自治区考古队,在奈曼旗南部山区发掘辽代“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出土一大批文物,包括国内首次发现的银丝网衣、鎏金刻花,银靴,轰动了考古界,被列为建国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这批珍贵文物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工作者的又一重要发现,它对重新评价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在缔造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历史贡献,及深入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800多件,有固定展厅九个,临时展出面积60平方米,每年举办三次大型展览特别是1995年建立的“奈曼旗革命烈士纪念馆”和98年举办的“奈曼旗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展”、“奈曼旗老干部历史功绩展”,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每逢清明节,7月1日、10月1日等重大节日都有学生、机关、团体来此参观,还有很多重要仪式如入党、入团仪式在馆里举行。九八年被命名为盟、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6年由旗级文明单位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95年被评为全国地县级十佳博物馆。

多年以来,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积极利用王府这所全区现存最完整蒙古王公馆邸和被列为全国建国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辽代陈国公主附马合葬墓”等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各种活动,几年时间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57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9万人次,其中学生占三分之一,为全旗改革开放,为两个文明建设,为广大青少年教育做出了贡献。旗所在地是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镇,每年要有3万多人次,许多都是有组织的团体、学校,也有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韩国和亚太地区的客人,国内客人则遍及全国各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曾两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馆,称誉它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并热情的填写了馆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2-28
巴林左旗是"富河文化"的发祥地,大约五千余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十世纪,契丹建立辽,在此建都--上京临湟府,一时成为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旗,隶属昭乌达盟。民国时期属热河特别区,解放后复属昭乌达盟,曾为昭乌达盟所在地,1983年撤盟改市制,改属赤峰市。


巴林右旗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发现,旗内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地。秦汉为乌桓、鲜卑地。唐时为契丹族的发祥地,旗内有归诚州,属饶乐郡督辖。公元10世纪辽王朝建立以后,旗内全境为上京道,置庆州、怀州。金代属北京路,境内设有奉州。元代属中书省全宁路,为鲁王分地。明清属全宁卫地,后为兀良哈北境,属诺颜卫。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朝廷划分蒙古诸部牧地,巴林部始定居于此。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巴林右翼旗,迄今350多年,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有固伦淑慧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硕和婉公主下嫁巴林,康熙帝也曾亲自巡猎巴林。1957年,巴林右翼旗改名为巴林右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2-28
扎鲁特旗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有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时期的庙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称“金长城”。还有乌兰哈达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镇金门山等68处天然景区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景色绚丽的草原上,具备了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开鲁于清朝末年(1908年)设县。开鲁名称的由来有二:其一,是为开发“三鲁”(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左、右二旗)之地的意思。其二,开鲁北面有一大坨岗,称“海鲁吐召”。海鲁吐召系蒙古语,既有旱獭的地方。开鲁,即蒙古语“海鲁”的谐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28
翁牛特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玉龙,开创了中华民族“尚玉”、“崇龙”的文化传统,证明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中国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铸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辉煌。
    (一)、上窑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一九七四年,在翁牛特旗头分地镇新房子村上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穴居遗址。洞穴处在距地表100余米高的老虎洞山山顶之上,建造在陡峭的崖壁底层。洞口呈半圆形,洞深10余米,宽约6米,高约3米,山南有一片较开阔的丘陵地,山下泉水终年不涸,宜于古人类居住。在洞口附近曾采集到3件打制石器,其中较大型砍砸器一件,刮削器两件。1975年,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鉴定了这批文物,确认为是旧石器时代遗物,距今约一万年。到目前为止,上窑遗址为赤峰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
    ★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北方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7500—8000年,它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玉器使用、出现居室墓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令后人叹为观止。在翁旗头分地镇、头段地乡、广德公镇和梧桐花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灰陶或灰褐陶敞口筒形罐或敛口罐,还有少量泥质红陶高领罐、钵等。石器有斧、磨棒和饼形器等。纹饰为之字纹和压印复合纹。石器有斧、磨棒、耜、石核、锄形器及铲器等,遗址保存较好,属典型的距今七千多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存。
    ★ 赵宝沟文化:头分地镇黄花梁、山嘴子乡七分地村、解放营辛家营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夹砂灰褐陶压印的几何纹敛口筒形罐,圈足圆腹钵,圈足钵和少量彩陶,一般为细泥红陶黑彩,色泽浓艳,花纹多云钩纹,器型多为罐与钵,其他陶器分夹砂红陶和夹砂褐陶两种,纹饰以之字纹为主,还有少量几何纹、网格纹,席纹(器底部),石器有柳叶形石耜、斧、石锄、石磨盘、磨棒、饼形器等,属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时期遗址和聚落址。
    ★ 红山文化: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红山文化是以赤峰红山命名的一种文化类型、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余年,当时的先民从事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兼有游牧、渔业、狩猎的多种经济活动。形似烟叶状的石耜是北方特有的农业生产工具,后来演变为铁制的犁铧。在多种类型的陶器中,红衣黑彩的“彩陶”器最有代表性,也最引人注目。烧制的彩陶花纹,有斜线纹、半圆形纹、三角形纹、水涡形纹等,看似简单,但却古朴、自然。
    经过几十年考察发现,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为中心,西起张家口,东达辽河中游,北至大兴安岭,南通大凌河谷,其分布中心,主要集中在赤峰、朝阳、承德地区,即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的广阔地域,都密集地分布着红山文化遗址。代表红山文化的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现史前时期北方西辽河流域灿烂文化。
    玉龙,1971年在翁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龙为墨绿色,长26厘米,体卷曲呈“C”字形。整体由一块玉料圆雕而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长鬣高扬,显得极有生气。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说明地处两河流域(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的翁牛特旗是中国尚玉文化和崇龙传统的发端地。
    在五分地、桥头、头分地、梧桐花、乌敦套海、巴嘎塔拉、朝格温都、杜家地等地发现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群中,采集的标本有饰之字纹、划纹和席纹的夹砂灰陶筒形罐、斜口罐、双耳敞口罐、大口深腹罐、高领罐,泥质红陶黑彩罐、折腹钵等。石器有铲、斧、半圆形石刀、钻孔蚌饰、石耜、石磨盘、磨棒及石核、饼形器和细石器等,属典型的红山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
    1974年在翁旗玉田皋乡的发现双耳红陶罐,小口、长腹、双耳、小底,器外壁饰“之”字纹、是典型的红山文化器物。这些发现,充分证明在五、六千年以前,翁旗境内已有较为发达的原始农耕活动。这些种陶器和石器在翁旗文物馆均有收藏。
    ★ 小河沿文化:1977年翁牛特旗大南沟村发现。距今4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南沟发现的近80余座古墓葬,分三个区有规则地整齐排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产男女分工明确,社会已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现象,并已有了原始刻划文字符号或祭文。在翁旗五分地镇大窝铺南水泉村南梁岗上,采集的标本有夹砂褐陶压印细绳纹筒形罐、夹砂灰陶压印几何纹筒形罐、夹砂灰陶交叉斜线纹罐,石器有钻孔饼形器、骨锥等,也属于新石器时代小河沿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

    (二) 青铜文化
    东胡族早在商朝末年至西周初年(公元前12-11世纪)就居住在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带,以后逐渐向南迁徙。东胡人在历史上创造了“夏家店上层文化”。1980年在翁旗高日苏苏木大泡子发现的青铜短剑墓被确定为东胡文化遗存,墓内出土青铜剑、青钢刀各2件,铜泡及其他饰件30余件,出土陶器8件。反映了这一文化类型的文化遗存。
    1981年梧桐花镇敖包村出土了4件大型青铜器。造形古朴浑厚。经考古工作者鉴定,确认为商代遗物。说明当时的商朝有着广阔的版图疆域,同时说明今天赤峰西拉沐沦河上游一带,可能是商朝先祖活动的重要地区。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中国对外文物展览公司共同举办“中国北方骑马民族文物展览”,此鼎赴日本展出,引起国际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在玉田皋、解放营子、桥头镇、杜家地、头段地、高家梁、五分地、毛山东、头分地、广德公等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群中,采集到泥质灰陶罐、鸡冠耳罐、磨光褐陶豆、泥质灰陶、夹砂灰陶鬲、爽砂素面红陶鬲、罐等,纹饰有凸弦纹、绳纹、附加堆纹、网格纹等,石器有斧、钻孔石刀、钻孔锤形器、磨棒、饼形器、铲,都属青铜时代夏家店上层文化遗物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

    (三)契丹文化(辽文化)
    契丹属东胡族系。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很有建树的古老民族。契丹族从发生、发展、强盛、衰败直至消亡,前后经历12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辽文化”即以植根于本土的原土文化为主体,以中原唐文化为依托,吸收西域、东北各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博大精深、恢弘壮观的“契丹文化”,“契丹艺术”—绘画、乐舞、建筑、书法、雕塑等则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1、辽代永州城址:位于翁旗新苏莫苏木东南方,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以西的三角地带,城址周围全系茫茫沙丘草原。清代曾在城址内建过寺庙,现遗迹清晰。城址为土筑方形,方向正南北,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南北长525米,东西宽545米。城墙坍成土垄状,残高约2米,底宽约10米,北墙保存较好,北面与东西角台,遗迹尚明显,中部辟有一门,宽约10米,东西两墙正中偏北各设一门,门址相对,南墙因风沙剥蚀已形成缓坡形沙岗,较近处散布有大量陶瓷片及炼渣。城内地表较平坦,原有建筑遗址已被厚沙覆盖,布局不清。城址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小巴林道辽代城址:位于广德公镇小巴林道村东平地上,城址为土筑长方形,东西长450米,南北宽300米,城址北墙部分夯土层清晰可见,厚0.3米,城内现已辟为耕地,地势平坦,原建筑布局不清。城内曾出土过石狮、瓷器残片等。
    3、上台辽代城址:位于桥头镇上台村北,羊肠子河南岸冲击平原上,俗称骆驼圈子,城址虽辟为耕地,但遗迹十分清楚,城址为土筑正方形,边长46米,残基宽2米,高1.7—2米,南北两面城墙豁口相对,现在南北村庄间的大车路由城中穿过,豁口即为原城址的南门和北门,城址因耕作多年,极为平坦,地表采集的标本有白釉、青釉、酱釉瓷器残片,器形有碗、罐、壶等。
    4、辽代壁画墓:
    位于翁旗解放营子乡。此墓石室、圆形,室内置八角形柏木廓、墓底铺一层木炭,上覆木板为地板。靠北壁置一木棺床,属夫妻合葬。八角形木各面及顶布满彩绘,出土时色彩绚丽夺目,壁画内容极为丰富,是我国辽代壁画之珍品。墓中随葬品及壁画内容具浓厚的契丹民族风俗。
    另外有翁旗境内五分地镇、桥头镇还发现有辽代村落遗址。在遗址中采集到白瓷盘、碗、泥质灰陶壶、罐、牛腿瓶、小嘴瓶、白瓷残片、酱釉、绿釉瓷器残片、圆形石磨等。纹饰为压印蓖点纹和格纹。

    (四)、金元文化
    蒙元时代,翁牛特地区是成吉思汗后裔门的封土,蒙古民族为开发它作出过突出贡献,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主要历史名城有:
    1、全宁路城址:全宁路故城在乌丹镇西门外,为弘吉刺领地,城址为正方形,边长1公里,土筑城墙尚可分辩,残基高l—2米,最高处为5米,基宽10—12米,由现遗址考定,墙正中开有一门,宽约12米,城外有护城河,城东墙、南墙已荡然无存,西墙残存一段,城址已辟为耕地。建国后,城内出土了一批重要纪年文物,其中一铜爵铭文为“皇姊大长公主施财铸造祭永充全宁路文庙内用。”一九七二年,城内出土碑额一块,额题“重建全宁路记”。此碑即为大德元年重建时的记载,可惜碑身已不可寻。近年来,城内还发现许多铜器、瓷器等元代文物。
    2、元代追封蓟国公张应瑞墓地:元朝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在梧桐花镇国公府村,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20米。地表现存汉白玉石刻15件,既有羊、虎、狮、麒麟等动物。又有手捧牙笏的文吏,身着甲胄的武官,人及动物石雕多失去头部,但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墓碑保存完好,为元碑中罕见的珍品。对于研究元蒙社会历史、探讨蒙古文字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前往调查。另外在梧桐花镇张家店村有元代村落遗址。

    (五)、明清佛教文化
    明清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草原文化的发展,但聪慧的草原部民,把宗教文化推上了新的境界,藏传佛教中的建筑、绘画、乐舞等内涵丰富,自成一家,活跃于北国草原艺术舞台,使人耳目一新。
    1、明代朵彦卫所遗址:位于乌敦套海镇三间房村土城子附近,现存一长宽各约210米的土城,墙高l—2米,宽8米,地表散布有大量明代砖瓦,其附近曾出土“朵颜卫都指挥使司祖茔”碑。据红山水库大坝附近,石崖上明万历年间的石刻记载,此地为通往福金卫等地之关隘要道。
    2、古建筑梵宗寺:梵宗寺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御赐并亲笔题写匾额“梵宗寺”。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翁旗目前仅存的一座较完正的古建筑群。

                                                           
摘自《翁牛特旗人民政府网站》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2-28
 阿鲁科尔沁,系蒙古语,“阿鲁”译“北”,科尔沁译“带弓箭的近卫军”。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先后属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地。隋唐时期,为契丹游牧地。辽代为上京道乌州。金代,为泰州属北京路。元代为辽王耶律留哥的封地。明代,初为潢水兀良哈地泰宁卫领辖,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呼伦贝尔湖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昆都伦岱青率部迁居,始名阿鲁科尔沁,意即北方弓箭手。明嘉靖四十三年至崇祯三年(1546-1630年),隶属于“北元”察哈尔部。于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归顺后金。后金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分封蒙古诸藩牧地于此地,阿鲁科尔沁部设前后两旗,崇德元年并为一旗,称阿鲁科尔沁旗。崇德四年(1639年),隶属于昭乌达盟,由热河都统节制。民国前期,隶属热河省。民国22年(1933年)7月,阿鲁科尔沁旗沦陷,划归伪满兴安西省。1942年,隶属伪满兴安总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8月16日,阿鲁科尔沁旗得到解放,结束日本侵略者12年残酷统治。1945年10月,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热河省。1946年6月10日,中共阿鲁科尔沁旗委员会成立。1949年5月20日,阿鲁科尔沁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8月1日,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7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2-28
克什克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蒙元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早在6000多年前,夏商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1211年,成吉思汗攻破金边堡而入,1270年,元大帝国在达里诺尔湖畔建应昌府。“克什克腾”即“亲兵”、“卫队”之意,历史上系成吉思汗的护卫军,顺治九年(1652)建制克什克腾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2-28
林西县是由巴林析治而建,因位于巴林右旗以西而命名为林西。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四月在此地开办巴林垦务。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始建县制,定名林西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4-01
这是我的家乡,伟大、富饶、纯朴、久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