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10阅读
  • 1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10):河南府(洛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10
  河南府:冲,繁。隶河陕汝道。粮捕、水利通判驻。清初沿明制,领州一,县十三。雍正二年,陕升直隶州。灵宝、阌乡、卢氏先后割属。东距省治三百八十里。广三百六十里,袤五百十五里。北极高三十四度。京师偏西四度二分。

洛阳冲,繁,难。倚。城北:北邙山。东南:大石。南:周山。西南:秦山。洛水自宜阳入,右合甘水,至王城西南。涧水,即穀水,自新安入,迳穀城故城东,合孝水、金谷水来会。又东,迳王城南,至城南,瀍水亦自孟津来会。所谓“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南有伊水,自伊阳入,右纳江左河,古大狂水,又北,左合土沟、板桥、厌涧,右纳小狂水,古来需水,迳前亭、伊阙口,其左龙门,右香山,左合灵岩寺水,迳右枝津,左枝渠故渎从之。龙门、彭婆、翟庄、白沙四镇。周南一驿。

偃师冲。府东少北七十里。古西薄。县西,帝喾及汤所都。城北:北邙山。东南:轘辕。西:首阳。南:缑氏、景山。古阳渠、穀水故道,堙。洛水自洛阳入,伊河注之,又折东北流入巩。伊河亦自洛阳入,迳县西南,又东北注于洛。又合水、刘水、休水、鄩水皆注于洛。府店一镇。首阳一驿。

宜阳简。府西南七十里。南:锦屏山、万安城。西南:石墨。西:熊耳。洛水自永宁入,水经注:东合白马谿、昌涧、杜阳涧。又东,左合渠谷、厌梁、黄中涧、禄泉、共、临亭川水,又东迳九曲南,注豪水,右合黑涧、虢水,又东北出散关南,又东,枝渎左出焉,惠水注之,入洛阳。韩城镇,县丞驻。又福昌、三乡二镇。县驿一。

新安冲。府西七十里。东南:瞻诸山。西南:郁山。北:慕容山。南:密山。西北:队山。河水自渑池入,迳匡口渡,合畛水。山海经“出青要山”。水经注:彊山俗名彊山水,又东入孟津,横水从之。山海经:正回水出騩山。穀水迳烂柯山,又东迳阙门,合广阳川,右石默谿、宋水,迳城南,又东迳函谷关,东入特坂,右合皁涧、爽慈涧水,入洛阳达之。慈涧即娄涿山。少水出瞻诸山,实乱流合涧水。白石山陂水,古涧水正源,水经注意主山海经,而并列四涧,则郭注误之耳。匡口、杨寺、仓头、石寺、北冶、石井、慈涧、阙门八镇。西关一驿。

巩冲。府东北百二十里。周巩伯邑。后东周君居。有轘辕山、九山。东南:天陵,山海经霍山,以其西宋诸陵改焉。南:侯山。西北:萯山。河水自孟津入,为裴峪渡,古小平津,右合鮪水,又东五社津、神尾山。西南:洛水自偃师合休水,迳鄩城、訾城,右合罗水、明谿泉。又东北,黑石渡,右合黄水、康水、石子河,迳城北,右合市河、魏氏河,又东神堤渡,右合任村水,为洛口,亦洛汭,入汜水,石城河从之。黑石渡、青泥、回郭三镇。洛口一驿。

孟津简。府东北四十里。城南:邙山。西:柏崖。西北:河水自新安入,合正回水,又东合滽滽水为河清渡,后魏峡石津。又东迳汉平阴,合五曲九水,迳光武陵,至城北。又东,古孟津,迳平县故城北,合浿水,入巩。西南:穀城山,瀍水出,其任岭从之。长泉、旧县、双槐、油房四镇。县驿一。

登封简。府东南百十里。北:太室山。汉置嵩高以奉,是为中岳,古外方。其西少室,休水出,合大穴山水入偃师。其西南,大熊,山海经大虘,地理志阳乾。颍水出颍谷,是为右颍,左会中颍、左颍,迳城南,又东,左合少阳谿、五渡水,迳阳城故县南,左合石淙水,古平洛谿,又东南入禹。其北,阳城山,洧水出,东迳阳子台入密。西南:大虘口,狂水出,水经注“西迳纶氏故城南,左与倚薄山水合,八风谿水注之。又西得三交水口,迳缶高山北,与湮水合,又西迳湮阳城南”,入洛阳,来需水从之。县驿一。

永宁简。府南百九十里。崤山,县北,汉回谿坂在焉。东北:熊耳。东南:天柱。西南:金门。洛水自卢氏入,左合大沟河。水经注“东迳高门城南,东与高门水合”者。又东,松阳谿水,迳黄亭南,合黄亭谿水。又东得鹈鹕水口,右元沪山水、荀公涧口,迳檀山南,库谷水注之。又迳仆谷亭北,左合北水。又东,侯谷水,迳龙骧城北,左合宜阳北山水,又东,右广由涧水、直谷水,左蠡县西坞水,又东过蠡城县南,右会金门谿水,左合款水,黍良谷水入焉。又东,右太阴谷水、白马谿,又东,左合北谿,入宜阳。昌涧水、杜阳谿水、西度水并从之。县驿一。

渑池冲。府西百六十里。东:大媚山。北:韶山、石门。东北:天坛、白石。西北:河水自陕入,为槐耙渡,迳桓王山,合五龙潭,又东,济民渡,合金陵涧,入新安。西南:马头山蹑陕。穀水出穀阳谷,迳土壕,合熊耳北阜水,水经注渑池川。又东迳俱利城,左合羊耳河,至城南,又东,左合北溪,搭泥镇千秋亭,雍谷水、晋水从焉。崤店一镇。南村巡司。义昌、蠡城二驿。

嵩难。府西南百六十里。东北:三涂山、鸣泉。北:介立。西北:陆浑。东:惠明。西南:卧云。伊水自卢氏入,迳郭落山北,水经注,左合滽滽水。又东北,南屈为渊潭,右合太阳谷水、鲜水、左蛮水,又东,北历崖口,左合七谷水,迳嵩县南,左合蚤谷水,又东北迳陆浑岭,东,温泉水、焦涧水、明水、洧阳水、马怀穚水,右大戟水,左吴涧水,又东北入伊阳。伊阙前溪水从之。乾隆中,令康基渊濬新故渠二十有一。南:伏牛山,汝水出,其分水岭石柏谷。水经注:东北迳太和城,历长白沙口,狐白谿水注之,东入伊阳。又西北,离山,淯水出,俗名白河,东入南召。旧县镇,巡司驻。县驿一。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3-10
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的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

特别注释
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阳最为著名。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虽然在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
3.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二、 历史沿革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筋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3-10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黄河以南,周围是一片山环水绕的小平原。东南有伊、洛二水。伊水北岸有龙门山,更北为洛水。湛、涧二水从西北面南流,注入洛水。北面又有邙山,处于黄河与洛城之间。从中原形势来看,洛阳的地位西邻关中,东望黄淮大平原,自古以来,向为东西交通要冲。

  洛阳建城,始于西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洛”原作“雒”,曹魏改),筑王城、成周二城。王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西濒涧水,成周城在东,即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之东。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王城。成周城于战国时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即以雒阳为治所。西汉为河南郡治所。东汉以关中残破,洛阳距黄河下游的富饶地区较近,遂建为国都。东汉洛阳城亦以成周城为基础,稍 加扩建。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逼帝西迁长安,驱民数百万口入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屋舍荡尽,无复鸡犬,是为洛阳遭受的空前大破坏。

  曹魏、西晋仍以洛阳为都城,城址亦不变。魏明帝于城的西北角,加筑一小城,名金墉城。此后成为攻防要地。西晋末年,洛阳复遭浩劫。惠帝永安元年(304年),张方逼帝西迁,兵士分争府藏,魏晋以来蓄积,扫地无遗。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曜入洛阳,焚城而去。此后洛阳常为兵争之地。刘宋初年,北魏以金墉与虎牢、滑台、碥礅为四镇,若宋军进攻势盛,则撤四镇守兵至黄河北岸,以避其锋。这种情形,到五世纪中叶,才完全结束。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宣布迁都洛阳。自此至东魏迁邺(在534年),四十年间,虽末期曾有战祸,要之不失为繁荣发达的时期。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均孝文迁洛后所建。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在衰乱之后,回忆当年的盛况,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画面,举凡洛阳坊巷的布局,佛寺园林的建筑,洛阳大市的繁盛,以至在州郡都会都立宅养马、市场行情十分灵通的大商人刘宝等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南朝梁的大将陈庆之因助魏北海王元颢争位,领兵进入过洛阳。他本来很看不起北人,入洛之后,与士大夫接触,才知道北方人才并不比南方差。这可见北魏洛阳确是学术文化的中心。 后来魏分东西,洛阳离关中太近,高欢挟持孝静帝迁邺,令下三日即行,四十万户狼狈上路。四年以后,东西魏争夺洛阳,东魏侯景烧洛阳内外官寺民居,存者只有十之二三。杨街之便是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重到洛阳,见宫室倾覆,寺塔丘墟,因而写出《洛阳伽蓝记》来的。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兴建东都,使洛阳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隋东都在汉魏故城以西,而且发展到湛水的西岸,并跨洛水南北两岸。洛阳意为洛水之阳,东都城有了洛水南岸部分,便不仅仅是洛水之阳了。炀帝建东都,着眼点在使大部分粮帛不必运往关中,是被经济条件决定的。 东都与长安一样,有宫城、皇城、外郭城,外郭城分为许多坊,并有丰都、大同、通远三市。据考古勘察,东都城呈正方形,城墙周围长27公里。近年还发现了含嘉仓的遗址。

  隋、唐虽以长安为首都,东都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和唐的前半期更是如此。唐朝末年残暴的军阀破坏了这座名城。光启元年(885年),孙儒据东都月余,烧掠而去,城中寂无鸡犬。这是洛阳的又一浩劫。五代时稍有恢复,后唐还在此建都。

  今洛阳城是金哀宗时改筑的城,东不过渡水,南不越洛水,只是隋唐东都城的一小部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3-10
偃师,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论证,早在六、七千年前,偃师已有人类劳作生息的足迹,公元前22世纪,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就建都于亳,夏王朝曾建都于斟邵,商汤灭夏后,又定都于今县城西侧尸乡沟,史称“西亳”。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吊民伐罪,讨伐暴君商纣王,在偃师演出了一部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记录着偃师的辉煌一页。司马迁在《史记》中知名人士,“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即为考证,东周时,偃师为畿内邑,秦始皇12年置偃师县,属三川郡西汉高祖2年,改属河南郡,后历代在归属上多有变更,名称则沿用到今。

偃师的名字来源于周武王息偃戎师,许多志书都有记载,如《通典》。偃师作为古都,可以上溯到三代的夏商时期。50年代在偃师城区西南约10公里处的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80年代在偃师城区西边一公里处发现商城遗址正是其作为都城的最好证明。另外还有东汉魏晋以及北魏的洛阳城,按照近年划定的县市界限,遗址的绝大部分都已划在偃师。


 
偃师最早称亳,因约公元前22世纪帝喾在今城关镇高庄一带定居而得名。《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集解》黄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公元前17世纪初,商汤攻灭夏桀,在今偃师城关镇的塔庄、新寨一带建立都城,即现在的尸乡沟商城。商汤居住过的很多地方都称亳,所以,历史学家把这些都城都加上方位词予以区别,如:河南商丘市南的亳称为“南亳”、山东省曹县称“北亳”、商汤立国后建立的都城(即偃师商城)成为“西亳”。

偃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5000年的文明史,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洛阳九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3-10
宜阳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即建县制,距今已有2400多年,曾为韩国都城,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境内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众多。

秦置宜阳县,以宜阳山为名。北魏,因县在洛水北称阳市,东魏置阳州。1949年复置宜阳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3-10
秦置新安县,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有谷山。1936年复新安县名。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3-10
巩义历史悠久,建制屡有变更。早在 3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多处。夏代曾建都斟郡(今稍柴、罗庄一带)。西周、春秋时,巩为巩伯国。战国,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 249 )置巩县。巩县以 “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 而得名,历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 “ 东都锁钥 ” 之称。巩义为历史古邑,是古代名人活动和墓葬的宝地。据先秦典籍载,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等都曾在这里活动,创造了为后人称道的尧天舜日式的稳定与繁荣。境内的古斟郡(今销柴、罗庄一带)曾是夏王朝建都的地方。汤(前 16 世纪期间),大旱七年,汤以六事自责,身祷于桑林之野(今鲁庄一带);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前 11 世纪期间),至鲸水(巩义西北部,滨黄河),见殷大臣胶见;西周穆王(前 947 一前 928 )初, 东游黄泽(今和义沟村),宿于曲洛;春秋时代,周敬王十月二十一日到郊(罗庄附近); 秦朝二十八年(前 219 ),始皇帝出巡,经巩东去;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 400 )九月,孝文帝元宏在小平津(今康店裴峪)阅兵;隋大业元年( 605 )八月,炀帝巡游江都(今扬州),从话渠口坐小朱舰途经洛口(今河洛镇洛口村),换乘大龙舟入黄河南下;唐太宗贞观 19 年(公元 645 年),太宗驾临巩县石窟寺朝佛;唐朝睿宗太极元年,诗圣杜甫诞生于南瑶湾(今站街镇南瑶湾村);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 )二 月,太宗赵员到巩义,住洛口,赐西山名“太平岗”;真宗景德 4 年(公元 1007 年), 真宗赵恒驾临巩义,祭把永安请陵;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慈接太后和光绪皇帝从 西安返京,途驻驾巩县城(今站街镇老城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四月,宋太祖赵匡于永昌陵(今西村镇常封);至造三年( 977 )三月,太宗赵灵葬于永熙陵(今西村镇 涵论村东);乾兴元年( 1022 )十月,葬其宗赵恒于永定陵(今芝田镇蔡庄岭);仁宗天圣 元年( 1O2 ),寇准归葬于孝义保(今艺田镇寇家湾);嘉佑八年( 106 )十月,葬仁宗赵侦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等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3-10
孟津,原名“盟津”,是古代洛阳东北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是以周武王伐纣在此与诸侯歃血为盟命名的。孟为盟的谐音。金代在孟津渡南口置孟津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3-10
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篙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3-10
隋义宁二年(618年)在永固城置永宁县。据《洛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革安井里之意。”李渊自说:起兵志在平息干戈,宁靖天下。1914年以洛河改名洛宁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3-10
渑池本池塘名,位于崤山和渑池山之间。塘内产一种金钱蛙,名“黾”,因名黾池。据《水经注》,黾池是“因崤黾之池以为县”,后加“水”作渑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3-10
嵩县,炎帝时称“伊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与此。战国为韩之高都,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晋改属河南郡。东魏改为陆浑县,属新城郡,又置北荆州、宜阳郡及南陆浑县。隋开皇初改置伊州,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唐分置伊阳县,与陆浑县并存,俱属河南府。五代时并陆浑入伊阳,宋绍光九年(1139)升为顺州。金改名为嵩州,属南京路,明降州为县,始名嵩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23
声明一点:
史学界公认洛阳是隋、唐的正式首都之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陪都。不管是九朝还是13朝,都是包含隋唐的,也都不包含陪都(北宋、金、民国等)。现在有些城市为了凑够朝代数量,连农民起义政权、诸侯国、陪都都算上了,是让人很不屑的。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