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00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61):台南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4-18
  台南府:冲,繁,难。旧台湾府改设。东北距省治二百里。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南界海;北及东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三度。京师偏东三度三十一分。领县四,厅一。噶玛兰头围,巡司驻。

安平冲,繁,难。倚。大武垅、斗六门二巡司。

凤山繁,难。府南八十里。下淡水,县丞驻。枋寮,巡司驻。

嘉义繁,难。府北一百十七里。笨港,县丞驻。佳里兴,巡司驻。

恆春疲,难。

澎湖厅简。府西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总兵驻。澎湖八罩巡司。

其山在府境者,北:太湖、白水、木冈山。东北:大福兴、大利山。东:观音、枕头山。北:华山。东南:武吉、草山。南:虎头、龟山。西:凤山,凤山县以此得名。凤山北大冈滚水、大武垅、大木冈山。县东傀儡山,俗曰加礼山。澎湖?悬居海中。牛椆溪出嘉义县东,西北流,经治北,与布袋嘴港并西流入于海。八掌溪出云林县界,西北流,经平鼻山北半月山,南合瀵箕湖及一小水,西流至盐水港,入于海。急水溪二源,并出云林县西界,经嘉义县东南,合西流,又经急水铺南,左纳十八重溪,又经铁线桥街北,又西入于海。曾文溪出府治东北,西北流,经大武垅北,右纳茄拔溪,左纳一小水,经府治北,又西经倒风港,入于海。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西北流,经治北,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入于海。二层行溪出府治东,茄定港出雁门关岭,阿公店溪出凤山县东北,并西流入于海。淡水溪出府治东六张犁,西南流,右纳一水,左纳二水,经下淡水西,凤山县治东,至潮州厝汛北,西冷水沟水出县东芋匏山,合二水西南流注之。又西南汇为东港,入于港海。茄藤港在凤山县南,西流入于海。率芒溪出恆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刺桐港、枫港、五重溪、三重港、射寮溪并在恆春县北,西流入于海。龙銮潭在恆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猪犭劳束港在恆春县东,东流入于海。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31 17:10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4-18
台南市古称赤崁,安平古称大员,前者与後者分别来自来自西拉雅平埔族赤
崁社及台窝湾社汉字译音.一文献记载,「赤崁」可能尚在「大员」之前被国人
所知.
明天启四年〈1624〉荷人据台明崇祯三年〈1630〉於安平一鲲身建热兰遮城
〈俗称台湾城〉及热兰遮街,永祯四年1631於安平对街建普逻明遮街,并於永
历七年1653建普逻民遮城〈俗称赤崁楼〉.此时,荷兰称台湾岛微福尔摩沙,称
安平为台窝湾,称今台南市可能为台江或普逻民遮,而大陆移民称今台南市为赤
崁,称安平为台湾.
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驱荷.改赤崁楼为东都明京(即承天府所在),改台
湾为安平镇(普逻民遮城),而後郑经改东都为东宁,且东都及东宁为台湾岛全
名.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氏亡.翌年,台湾岛正式称为台湾,承天府设为台湾
府治,因府治设於今台南市,因此,今台南市被称为「府城」.今台南市自清领
以来被视为「台湾中路」亦即「台湾中部」,意思不是实际地理位置,而是实际
统治范围中心.今台南市被称为「台南市街」产生於明至三十二年1899之前,
明治四十二年1909日人改台南市街为「台南市」,且於大正九年(1920)确立台
湾光复後仍然不变,而「台南」一名也成为台南市与台南县的共同名称.

今台南县於荷据时期并无统称.郑氏时期台湾便有台湾南路,北路之分.至
清领时代便有「台湾南路」,「台湾中路」和「台湾北路」之称但「台湾南路」实
则与今台南县无关却是实际统治范围的台湾南部(包括今高雄,屏东两县),而
这「台湾中部」是清政府虚拟的台湾中部(包含今台南市及台南县部分区域).
在康熙二十三年1683所设置的「台湾县」就是今台南县的前身,这是最初的具
体行政区域.
依文献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台南一词已见,但是指淡水以南,光绪元
年(1875)台南一名是指今苗栗县以南,光绪十年(1884)称今台南市为「台南」,
是因为台湾府府治之故,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将原有的台湾府,县改为
台南府与安平县(今台南县部分乡镇为安平县).
明致二十八年(1895)「台南县」一名初次出现(将台南府和台东直隶州和
称台南县),与今台南县无直接关系.这时,今台南县实分台南,嘉义两县.而
後「台南县」改为台南民政支部,原「安平县」改为安平出张所.明治三十一年
(1898)安平县之「安平」被改为「台南」,台南县辖下的台南办务署,可为今
台南县前身.大正九年(1920)台南县作废,设「台南州」,今台南县被分为数
部.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後,改台南州为台南县仍不足为今台南县,直至民国
三十九年今台南县正式成立.
台南地区原为西拉雅平埔族的赤崁,大目降,目加溜湾,麻豆,萧龙等社和
洪雅平埔族的哆罗国社及四大熟番的茄拔,芒仔芒,霄裏,大武龙头等社的居地.
自明嘉靖中叶(1550年代)中日海盗便已今台南沿海为临时基地,骚扰大陆东
南沿海,而大陆与台湾的接触从这时渐渐频繁起来.荷据之前,台南沿海已有汉
人从事非定居性的渔捞及冒险活动,因为人口不多,并无形成定居性村落.
天启四年(1624)荷人进据台湾.於今安平建热兰遮城(原名奥伦治城1632
改称),为统治台湾机关的中枢.翌年,荷人向赤崁社购买赤崁建普锣民遮街.

永历七年(1653),建普锣民遮城.由於平埔族耕作方法原始,生产力低,而荷
人极力推动重商主义的经济下,就大量招汉文来台,大陆移民正式开始有计划定
居.其後荷人实施「王田制」及「结首制」以及发展水利下,平埔族也在所在地
区形城农业定居.荷人除招来汉人外,更以教化平埔族为要务.以通婚消除隔阂,
藉基督教及罗马字予以启蒙.今台南市是当时荷人唯一直辖地区,也是台湾唯一
开化之地.
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攻陷赤崁楼.翌年,荷人降.是时,安平商业区
日渐衰微,可安平,赤崁,鹿耳门成为台江沿岸三大港阜.郑成功宣布荷据的「王
田」因之悉数成为「官田」,皆为官佃,郑氏这种民社共有十三社.永历十八年
(1664),郑经分承天府为四坊,广布今台南及高雄一部份,此地是当时大陆移
民之活动中心.郑氏也发展水利,且实施「军屯制」,所经营盘田集中於今台南
高雄县,但郑氏军屯处,庄名不类,可能是郑氏宗堂及文武官吏与士庶有力者,
招佃之私田.由人民私垦不见於今台南,可能是因今台南为郑氏军屯中心,在政
治力量笼罩下,人民无拓垦馀地.郑氏亡後,大多又告荒芜,但在康熙年间大致
都恢复旧观.
台南自始便是官府直接控制之地,但仍有闽粤,章泉,分姓,分地的分类械
斗发生,清代台湾底边疆社会的性格十分明显.清末台湾政治中心移至台北,台
南逐渐失去昔日风光.日治时期,台南更加没有地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4-18
“台员"与"赤崁"时期:
古时台南一带,由浩瀚的台江区隔为东、西两地。台江西岸,明代的地图及文献上称之为"台员"或"台湾";而台江东岸,则称为"赤崁"。
根据学者的理论,可能是由当时此二处的平埔族社Teyowan及Saccan音译而来。

"台湾府城"时期:
明郑时,传说因忌讳"台湾"的闽南语发音与"杀完"或"埋冤"相近,而改称"东都"或"东宁",但为期仅二十余年。
清代时,又袭用台湾称呼全岛,而台南市则成为全台首府台湾府城所在。

"台南"时期:
清光绪十三年,因应台湾设省,省内行政区重新规划,原台湾府改称"台南府"。
一九二○年,日台湾总督府又将全台行政区重新划分,"台南市"之自此使用至今。

历史

荷据时期1624-1662:

荷兰人占领台南,筑热兰遮城(安平古堡),开闢普罗民遮街(民权路)第一条有计画兴建的欧式街道,后来成为台南市街的重心,建普罗民遮城(赤崁楼)

 

明郑时期1662-1683:

郑成功收复普罗民遮城,改东都承天府治。收复热兰遮城,改安平镇。郑成功逝世,世子郑经即位,任陈永华为谋主,在他的规划推动下兴建台湾第一座孔庙,设立学校,开启了文化的先声。兴水利,课农桑,安抚原住民等等,种种施政,使台湾逐渐成为汉人的乐土。

 

清领时期1683-1895:
改明郑的承天府为台湾府,建四草炮台,安平小炮台,英商于安平设德记、和记洋行,亿载金城炮台完工,建赤嵌楼清式建筑,台湾府改台南府。因沧海桑田的变迁,昔日波光粼粼的台江海岸,因发生大风雨,大量河沙注入台江,千里汪洋尽成海埔。几经修复,仍无法挽救,优势尽失。

 

日治时期1895-1945:
日军进据台南,台南驿(台南火车站)落成,洋行完全撤离安平。地方法院开始兴建。台南厅舍(台南市政府)落成。台南改制台南市。台南新运河开通。台南驿改建竣工。日人除了对思想的箝制外,对台南市容也做了不少改头换面的功夫。古都台南就在日人手中,逐渐有了现代化都市的雏形。

 

光复后1945-至今:
定台南市为省辖市。全市划分为7个行政区,废日式町名,改今街名。孔庙进行修复,规划孔庙文化园区。300多年来所累积的传统文化精华,使台南成为无可取代的文化古都。台南就在历史文化余晖的映照下,重新蹒跚起步,展开各区复原的工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4-18
鳳山縣舊城建於1826年,因位於左營興隆莊,一般人習慣稱之為左營舊城,但它卻不是因為城池破舊才被叫做舊城,而是因為當時的鳳山縣在1853年時又另建新城(現今的鳳山市,昔稱埤頭街),至此左營縣城(昔稱興隆莊縣城)才淪為舊城,而埤頭街縣城當然就是新城了。

清統領台灣時期,新港溪以南稱鳳山縣,因境內有鳳山丘陵(在今大坪頂)其形昂立如冠,彎曲如鞍,最為圓秀,旁有二小峰,形若飛鳳展翅,故名鳳山縣。

左營興隆莊因為有遼闊的蓮池潭,飲水灌溉皆方便,加上打鼓山、半屏山插於左右,龜山、蛇山環繞擁護,這等山川秀麗、形勢險要,興隆莊遂成為清初鳳山縣的最大市街,並且成為縣治的所在。而清領台灣的初期,還在為「台灣棄留」的問題爭論不休,後來雖然將台灣併入其版圖當中,但是為了防止變亂,卻不允許縣府築城。直到1721年,因有旗山內門人朱一貴變亂,導致興隆莊縣署殘破不堪,清廷才允許築土城或竹城保護之。

因此在1722年時,知縣劉光泗就在左營興隆莊,建築了台灣的第一座土城。不過我們現在所見的卻是石城,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歷經許多事件衝撞後的轉變。首先,在1786年時,有林爽文之亂,並由其南路大將莊大田響應,進攻左營興隆莊,興隆莊的土城遂淪毀。隔兩年事平之後,縣治就被迫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並插竹以為竹城。

但在1806年時,又有海盜蔡牽犯台,由其黨徒吳淮泗攻陷新城,埤頭街為之殘破。遂有復建舊城(興隆莊)之議,但因經費浩大無著,所以沒有實行。在1824年時,再發生楊良斌之亂,埤頭街縣城又被攻下,於是重返興隆莊縣城才成為當務之急。在1825年由知府方傳穟以官民分攤方式募款72.7%,餘款由官方出資,由杜紹祁知縣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為主,門拱為花崗岩打造而成。這座由官民合資興建的石城於1826年完工,也就是現在的左營舊城,更是台灣的第一座石城。

    左營舊城是臺灣地區第一座石城,也是首先官、民合資興建的城,而建城的實際費用,也比原先預估結餘可觀的工程款,此乃知縣杜紹祈下設督造總理與督建總理等人的用心監督。這在當時臺灣貪吏充斥的環境中,可說非常難得。因此在各門額的題字除了知府方傳穟、知縣杜紹祈之外,各勸捐總理、督造及督建總理也都有落款,這在台灣的各城門中難得一見。

左營舊城是目前台灣剩下唯一一座有護城濠的城(註一)。原有的四座城門分別為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南門─啟文門、北門─拱辰門及四座砲台。

1826年城雖建好,但縣治並沒有馬上遷回興隆莊,卻仍然以鳳山埤頭街為縣治所在,這是因為當時的左營不論在人口、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條件,都顯然遠遜於鳳山埤頭街。歸納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五點,(1)興隆莊石城居住條件不佳:因為石城把龜山全部圍入,造成大雨時山水會注入縣內,易形成水患,並且縣署衙門各地都泥濘不堪,居民深以為苦。加上城內只有兩口水井,飲水缺乏,生活較為不便。(2)埤頭街較為繁榮:自康熙中期以後埤頭街即為鳳山縣之莊、社、街中最大者,為紳商聚居之地,據1847年統計,埤頭街人口八千,興隆莊人口才五百,相差懸殊,榮衰立判。(3)自1814年紳民捐資興建鳳儀書院,作為縣學之用後,埤頭街已成為文化中心所在。(4)埤頭街為枋寮、琅嶠(恆春)、美濃等地赴台南府城之孔道,為一交通要塞。(5)埤頭街東便門有碼頭可經前鎮河,直通打狗港,水運便利。(6)英商買辦必麒麟認為,打狗山上的盜匪官方無力平定,只得選擇避開他。因此續任的知縣,皆赴埤頭街縣城辦公。1838年知縣曹謹並增建城樓、砲台、濠塹,又增強火藥庫,以增加安全性。於1853年時又有「林恭」之亂,知縣「王廷幹」在興隆莊遇害,參將「曾元福」退守埤頭街縣城火藥庫,得無恙,居民信心大增,乃正式將縣城遷回埤頭街。至此興隆莊縣城淪為舊城,而埤頭街縣城成為新城。

  舊城內的街道原是左營最繁華的地區,且城內龜山麓有興隆寺、龜山頂有天后宮,皆香火鼎盛。日治時期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昔稱萬丹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及後勁海軍煉油廠,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並命令城內居民遷出,土地登記為日本海軍所有,左營莊役所亦遷出城外辦公,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且廟宇因終年失修而致全毀。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還是把舊城之北門、東門及龜山畫為軍區,城內則成為眷村所在(現已遷村至果貿新村)。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4-18
高雄开发很早,与台南、北港、嘉义、麻豆等地并称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产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语,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归入清廷版图,将此地设属福建省台湾府凤山县,开垦范围扩及前镇、大港埔、五块厝、篱仔内及苓雅等地区。至清同治初年打狗开辟为通商口岸,哨船头及旗后成为商港,高雄逐渐形成重要的城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口。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4-18
历史时期的高雄
(一)高雄地名的由来
高雄古名打狗(Takau),位於今嘉南平原西南端,高雄港湾西北岸河口及对岸的旗津岛上,十六世纪初时,原为平埔西拉雅族之支族马卡道族打狗社的古址.
据日本学者伊能嘉矩的考证,马卡道语「打狗」是指竹林的意思,而马卡道族为何和「竹林」扯上关系呢 有些学者认为,在十六世纪中叶(约明朝嘉靖年间),海盗经常在高雄一带出没,四处打家劫舍,居住於此的平埔族人不胜其扰,除了合力抵抗外,并在家园四周围种莿竹成林,来阻止海盗的入侵,後来汉人便译其音以「打狗」或「打鼓」来称呼此族的族名及此地的地名.
1603年(明朝万历30年),水师名将沈有容追剿海盗,船泊於大员(今安平),其随行部将陈第回国後著「东蕃记」,称台湾为东蕃;高雄为打狗屿,是「打狗」两字在历史文献上可考的最早记载.17世纪初,打狗已成为汉人海上航行的要站之一.
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日大正九年),日人以「高雄」两字取代「打狗」,高雄日语为「Takao」和打狗「Takau」两字的音调十分相近,沿用三百多年的「打狗」从此便走入历史.
(二)荷据时期(1624-1662年)
17世纪以後的台湾已成为西方列强竞相争夺之地,1624年(明天启4年)荷人入据今天的安平一带,1626年(明天启6年)西班牙人占领今北湾的和平岛,基隆,三貂角,苏澳等地.1642年(明崇祯15年)荷人驱逐西班牙人,占领台湾.
荷据初期,打狗只是个天然的小港,是海盗的巢穴及渔民采集,捕捞的场所,每年的12月到隔年2月是乌鱼盛产的季节,中国渔民先至安平登记,请领执照後,才可前往打狗捕乌鱼,收获後再回安平缴纳鱼税.为了防止非法捕鱼,荷人会派检查船到打狗查核渔船,并於哨船头设检查哨.汉人则大都聚集於打狗港湾内之「汉德那斯岛」(今中岛加工区)进行贸易.
荷人据台初期较重贸易,不重农耕,後因发现台湾野生甘蔗很多,有农产贸易的潜力,於是从中国引进汉人来台开垦,供应农具和种子,生产米,糖外销,获利颇丰.台湾本无牛,荷人於1648-1650年间引进多种牛只,增加农耕效率.其次,因当时汉人总数已达数万人,荷人只有千馀人,如再引进汉人恐怕会难以控制,所以引进牛只为必要之手段.迟至荷据末期,1660年左右,打狗才有耕牛从事农耕.
1652年郭怀一抗荷失败後,翌年荷人筑赤嵌城与安平古堡隔海相望,以防汉人和原住民变乱,1655及1660年,荷人曾计划在打狗筑城,未成,但可见当时荷人已注意到打狗军事地位的重要.
(三)明郑时期(1661-1683年)
1661年郑成功入台,翌年2月荷兰人撤离台湾,结束荷兰据台38年的统治.为解决军粮的问题,厚植反清复明的实力,以及防止荷人攻台,郑氏命文武官兵分驻各地屯垦,寓兵於农.明郑的军屯大都集中於安平至打狗一带,可知这两个地方的重要.今高雄地区因军屯留下的地名,较著名的有前锋,後劲,左营,右昌,前镇等处.
在郑成功病逝後,荷兰曾三度联合清军夹击明郑,一次攻陷厦门,金门,二次从今天的红毛港登陆攻台,但无功而返,然这一小港口也因荷人的碧眼红发而被称为「红毛港」.
1673年,福建渔民徐阿华捕渔时遇台风至旗後暂避风雨,後邀集同乡渔民至此定居,捕渔,渐成聚落,并建祀妈祖宫一座(今天后宫),作为信仰中心,是本市历史最古老的寺庙,旗後亦成为高雄市汉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早期原住民以海水煎煮制盐,盐味苦涩,1666年陈永华教住民晒海水制盐,在台南,打狗开辟盐田,沈光文在《平台湾序》载称:「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财,曝海水以为盐,爇山材而为炭.」当时在打狗港及其附近地区,除以渔业为生外,制盐业及柴薪业也很发达.
(四)清领时期(1683-1895年)
1683年清廷攻占台湾,翌年,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诸罗,台湾,凤山三县.打狗属凤山县,县治在兴隆庄(今左营),因兴隆庄有莲池潭,饮水灌溉都十分便利,又有打鼓山,半屏山,龟山,蛇山拥护在侧,形势险要.但因开发尚浅,人烟稀少,知县等官员皆住居府城(今台南).
1704年(清康熙43年)知县宋永清至兴隆庄建衙署,并疏濬莲池潭,以利民生灌溉,但知县仍不常驻兴隆庄.
1721年(清康熙60年)朱一贵变乱,攻陷凤山县,县署残破.翌年,乱平,知县刘光泗始筑土城於兴隆庄(是为旧城),并奉命归返治所.这是凤山县首度有城垣,也是台湾的第一座城垣.後又环植莿竹三重於外,另又在四个城门上增设炮台四座,以增强防卫力.
1768年(清乾隆51年)林爽文之乱,兴隆庄土城沦陷,乱平後土城因残破不堪,居民愿迁回者少.加上当时埤头街(今凤山市)有店屋数百间,远较旧城热闹,知县经常来此治事.凤山县城於是迁於埤头街,以竹为城,是为新城.
1806年(清喜庆11年)海盗蔡牵犯台,其党羽吴淮泗攻陷新城,乱平後舆论建议将县城迁回兴隆庄,并改建石城,但清廷以经费浩大而暂缓.
1825年(清道光5年)台湾知府以官民分摊的方式,集资重建旧城为石城,共募集了十五万两,官方出资四万馀两,馀为民捐.由知县杜绍祁为监督,建材以咾咕石,三合土为主,於1826年完工,是为石城.但县治并未迁回,其主要原因如下:
1,埤头街较为繁荣,据道光27年的统计,当时埤头街人口八千,兴隆庄人口只有五百人.
2,兴隆庄石城居住条件不佳,腹地窄小(因把龟山围入),地势低漥,易遭水患,且城内只有两口水井,用水不便.
3,1814年(清嘉庆15年)绅民捐资在新城建凤仪书院,作为县学,埤头街已成为文教中心.
4,埤头街东便门有码头往前镇河,可直通打狗港,水运便利.
1847年(清道光27年)经闽浙总督奏准後,凤山新城为县治之所.
1874年日人以琉球人因暴风雨漂流至台,被牡丹社原住民杀害一事,出兵恒春,史称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祯来台加强防务,於打狗港沿岸兴工修筑新的西式炮台三处,即打狗山大坪顶炮台,旗後炮台和港口(雄镇北门)炮台,形成高,中,低三种类型的炮台,以护卫打狗港.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的治台政策转趋积极,1884年中法战事起,法军攻台,更加突显台湾军事地位的重要.1885年(清光绪11年)战事结束,台湾升格为行省,以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打狗自1673(清康熙12年)年闽人徐阿华入垦後,日渐发迹,至1691年(清康熙30年)人口日渐稠密,土地之兼并时有所闻.1710年,漳州盐民响应官府招募,至盐埕埔开辟盐田,是为濑南盐场(今盐埕区),後陆续有粤籍移民来迁,兴建三山国王庙,作为守护神(俗称盐埕庙).除了渔业,盐业发达,自1837年知县曹瑾大兴水利,修筑「曹公圳」後,更使打狗平原成为鱼,米之乡,打狗港亦成为南台湾米,糖重要出口港.1858年(清咸丰8年)的天津条约,台湾被迫开放通商,1863年打狗正式开港,翌年设海关,英国在打狗开办领事馆业务.起初,租「三叶」号废船为馆舍,因船上潮溼,改租哨船头山丘汉人房舍为馆舍,1867年(清同治6年)再迁往天利洋行位於哨船头山上的洋楼(今前清打狗英领事馆古迹).从此打狗从一个小渔港变成一国际贸易港口,进入国际贸易的领域.
打狗港於1863年开港後,对外贸易与日俱增,但港内因打狗隙崩落的珊瑚礁石和散布的小沙洲,使大船无法入港,阻碍了港务的发展,外商多次提议浚深航道,扩大泊船地点,惜清廷在军事防务优於商业贸易的观念下,至日据前,整建打狗港始终未能实施.
(五)日据时期(1895-1945年)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清廷签下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进入了日本统治的时期.
长达50年的统治,日本的治台策略大致可分为前後两期.前期(1895-1930年)的重点是,工业日本,农业台湾,以搜刮台湾的农产品(如米,糖,凤梨,香蕉等)为目的;後期(1931-1945年)的重点则是,重工业日本,轻工业台湾,农业南洋,後期为因应战争的需求,积极建设台湾,为作为侵略华南,南洋的基地,而其中大部份的建设集中在高雄,使得高雄的进步一日千里.
1900年,台南至打狗的铁路完工,打狗火车站设在哈玛星(今高雄港站).1908年,基隆至打狗纵贯线铁路通车後,打狗火车站会不敷使用,所以先行以1904年-1907年浚深港口的泥沙,填筑哈玛星附近的土地,扩建打狗火车站.
1908年打狗港开始筑港,分三期施工.至1937年(民国26年)第三期工程时,发生卢沟桥事变而影响工程,人力物力不继,施工效果不佳.打狗筑港後,运输功能提升,贸易日渐繁忙,於1912年超越安平港,跃升为南部最重要的港口.而筑港填出之广大新生地,哈玛星,盐埕区,苓雅寮南岸和戏狮甲等,更扩大了港口的腹地和新市街的发展,使市街核心由旗後转至哈玛星,再至盐埕区,奠定了盐埕区的繁荣.
另在行政设施方面,1908年公布打狗市区计画,以高雄川以西为主要计画区.1920年日人改地方官制,将打狗改名为高雄,属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1924年高雄街升格为高雄市,市役所位在今天哈玛星的代天宫,是高雄设市的开始.1937年扩大都市计画,拟将新市街的重心,从高雄川以西延伸到高雄川以东的地区,并将高雄火车站迁至大港埔,1939年将市役所迁至盐埕埔(今历史博物馆),预计将高雄市建设成可容纳40万人口的大都市.
因日本将高雄作为南进政策的基地,不断在本市修铁路,筑港口,建车站,辟马路,设水泥,制糖,制盐,机械,船舶等工厂,大力建设高雄,使高雄超越凤山,台南,成为全台第二大都市.
(六)光复以後
1946年(民国35年),高雄市辖楠梓,左营,三民,鼓山,盐埕,前金,新兴,苓雅,前镇,旗津等十个行政区,人口约有13万人.到民国45年时人口已达44万人,超过日据时期高雄都市计画的人口总数.民国65年人口突破百万,国民68年7月1日高雄市升格为直辖市,并将高雄县的小港乡并入,改为小港区,成为高雄市的第十一个行政区.民国81年市政府迁入四维三路的新的市政大楼办公,开启高雄市政的新里程.
民国47年起,高雄港实施12年扩建计画,陆续填筑了544公顷的新生地,相继开发货柜中心,中岛商港区和台湾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民国55年).民国64年高雄港第二港口开辟完成,港深16公尺,可通行十万吨级的商船(第一港口港深11公尺,只能通行三万吨级商船).因扩建成效卓越,港口机能与商机皆有显著的提升,高雄港的业务蒸蒸日上,民国82年晋升为世界第三大货柜港,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
高雄加工出口区的设立,带动了全台经济起飞的契机,随後楠梓加工出口区也在民国60年跟进,民国62年的十大建设,更将高雄定位为重工业发展都市,石化,炼钢,造船等工业皆设在高雄,带动高雄新一波的工业发展.近年来,高雄市政府正积极推动「多功能经贸园区」,将港市合一与高雄交通运输系统加以整合,使高雄成为亚太营运之转运中心,未来高雄市的发展与繁荣将不可限量.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18
明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郑成功驱逐荷人,建立台湾政权,设一府二县,即承天府与天兴、万年两县,以新港溪(今之盐水溪)为二县分界,嘉义隶属天兴县。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对台湾实施统治,康熙二十三年设台湾府统三县,即分明郑时代的万年县为台湾、凤山两县,改天兴县为诸罗县,县署设于佳里兴(今之台南县佳里镇),康熙四十三年(一七0四),县治自佳里兴迁移诸罗山,即今嘉义市,以木栅为城。雍正时,知县孙鲁改建土城堡,雍正五年,知县刘良壁重建门楼,砌水洞,各置炮座,并命四门为:东曰“襟山”,西曰“带海”,南曰“崇阳”,北曰“拱辰”,雍正十二年,知县陆鸿于土城外植刺竹护城益固。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林爽文反清,围攻诸罗城十月,城内人民协助清军有功,清政府本着“嘉其死守城池之忠义”的宗旨,翌年十一月初三日下诏,改称“诸罗”为“嘉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奉准正式建省,十三年,分全台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嘉义县属于台湾府,县治仍设于嘉义。

  一八九五年,清政府甲午海战失败,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侵占台湾后,设总督府统治全台,正式施政。自此至1945年十月廿五日台湾光复,其间名称多次变更。明三十九年(一九0六)嘉义大地震,城垣全毁,仅存东门。是年日本当局乘机制定都市计划并实施市区改名,重建后来的嘉义市,为台湾全岛当时最现代化街市,工商业及交通开始发展,明治四十年建设通阿里山铁道。1920年第八次改革隶台南州于嘉义郡之下,开始实施地方自治,嘉义正式成为自治团体的嘉义街,1930年,嘉义街改升为市,嘉义市自此正式诞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18
嘉義縣境原為原民散居之地,古名諸羅山,是平埔洪雅族諸羅山社社名的漢字音譯;漢人謂「諸羅」為諸山羅列之意,實為附會的說法。荷據時代文獻中已有此名稱的出現。

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了台灣,並在台灣設置一府二縣,即承天府與天興縣、萬年縣。今嘉義縣即在天興縣境內。天興縣署最初設在今台南縣佳里鎮的佳興里,後來隨著開拓的進展,再遷到諸羅山;由此可見,諸羅山在明鄭時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明永曆十八年(1664年),天興縣改稱天興州。清康熙二十二年,台灣歸清,清廷翌年以台灣之地設一府三縣,三縣之一的諸羅即明鄭之天興,乃最北的一縣,轄地亦最廣,台灣縣以北之地皆屬之。雍正元年,將原屬於諸羅縣之濁水溪以北另設彰化縣、大甲溪以北另設淡水廳。

清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發生時,由於諸羅軍民堅守城池,使亂黨不能染指;五十三年亂平後,乾隆帝嘉許諸羅縣民的忠義,取「嘉其忠義」,賜名嘉義,將諸羅縣亦改名為嘉義縣,這是「嘉義」地名的開始。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後,析出嘉義縣的一部,設雲林縣。

1895年日據之初,嘉義屬台灣縣之嘉義支廳,1897年後設置嘉義縣,1898年改為嘉義廳,1920年改隸台南州,設嘉義、東石二郡。

光復初期,本縣除嘉義市外,歸屬於台南縣。民國三十九年實施地方自治,調整行政區劃,改設嘉義縣,設縣治於嘉義市;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嘉義市改制為省轄市,嘉義縣治遷於太保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4-18
恒春古名「琅峤」或「琅峤」,为排湾族语对一种兰科植物的称呼.指清季凤山县下林边以南的地区.「琅峤」是地名,也是当地原住民的族名,琅十八社就是指恒春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荷人据台时,恒春仍末受教化,郑成功曾派兵登陆车城一带,剿讨土蕃.清朝因林爽文事件将恒春列为禁垦地,不准汉人移居琅峤.一直到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受牡丹事件冲击,清廷开始重视海防,体认台湾南端毫无防御,并为利开山抚蕃,遂奏准在此立县建城.春历史背景之
后,清廷认清海疆防御的重要,派沈保桢来台巡视,发觉恒春半岛全无设防,即奏请清廷在恒春治县,构筑城池,一以防御外侮,二来划定汉人与蕃民活动范围,以利屯垦抚蕃.其奏摺中所指的猴洞就是恒春城现址,尚留遗迹可寻.恒春城在光绪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正式兴建,历五年方告竣工.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4-18
屏東是個富裕的魚米之鄉,民風純樸、物產豐富,只是許多人卻不知它的由來。說起屏東,以前是原住民平埔西拉雅族居住的地方,當時取原住民的發音叫阿猴或阿猴社,後來才定名屏東。

  在明朝鄭成功治理台灣期間,阿猴社一帶是屬於萬年縣管轄,後來又改為隸屬萬年州,當時鄭成功曾派兵開墾到瑯嶠(今恆春)一帶,並將這些區域分為八個平地社和三地社,這
些區域包括了今日的里港、屏東市、萬丹、新園、林邊、乃至車城、恆春一帶,都在今日屏東縣內。
  一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將阿猴城改為隸屬於鳳山縣管轄,清同治年間,因為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侵犯台灣,清廷才重視台灣的海防事務,派沈葆楨到瑯嶠設海防,隔年在台灣最南端設立恆春縣,將率芒溪(今春日)以南規劃恆春縣,這個時期等於將屏東分割成二部分,率芒溪以北屬於鳳山縣,以南屬於恆春縣。日本佔據台灣以後,改隸屬台南縣,本縣則分別屬於鳳山和恆春兩支廳,光緒二十二年改為鳳山縣,光緒二十四年又歸屬台南縣,並在今本縣境內設阿猴、潮州庄、東港、恆春等四個辦務署,光緒二十七年,改為阿猴及恆春兩廳,宣統元年合併為阿猴廳,到這時期本縣才算復合完整,民國九年,改隸屬高雄州,而再本縣境內設屏東、潮州、東港、恆春四郡,民國二十二年除了四郡以外,將屏東街改為屏東市,光復後,屏東市升為縣轄市,一直到民國三十九年,因為實施地方自治,而改為屏東縣。目前,屏東縣計有一個縣轄市、三個鎮,及二十九個鄉。
  本縣歷經幾個不同時期的變革後,目前行政區已經固定,面積大約有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極東為霧台鄉雄峰山頂,極西為琉球嶼西端,極南為恆春鎮七星嚴南端,最北為高樹鄉舊寮北端,而東邊以中央山脈與台東為界,西邊瀕臨台灣海峽,北接高屏溪上游和高雄為界。這塊依山傍水的土地上蘊育著豐富的資源,我們在這片豐腴的土地上創造美好的生活,身為屏東縣民的每一個人都期望在這個多采多姿的舞台上,努力開發過去的珍貴史料,去找尋我們祖先曾經演過的劇本,我們不僅從先人的遺跡中,尋找我們的根,更重要的是每個人要繼續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讓我們的家鄉成為更絢麗的舞台,開創更美好的未來,促使屏東更加富裕繁榮。

  阿猴(今屏東)
    屏東市以前是原住民西拉雅族居住的地方,據說他們原來住在打狗(今高雄),後來因海盜林道乾的侵擾而搬到阿猴林,阿猴林是一個森林蓊鬱的地方,猿猴嬉戲,於是有人抓了一些小猴子加以訓練牠們耍猴戲,時間久了,還每年辦理比賽,節目精采,因此,名聲不脛而走,引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後來大家就將這個地方叫阿猴、阿猴社或阿猴林,一直到民國九年,當地的居民覺得阿猴這個名字不雅,於是,就依它的位置在半屏山的東面,而改名為屏東,一直沿用到今天。
  瑯嶠(今恆春)
    恆春位在台灣最南端,在很久以前當地人稱為瑯嶠,客家人叫壟勾。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大軍侵略,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防止敵人來侵,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漁牧發達,終年溫和,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美景如畫,四季如春,因此改名為恆春,這就是恆春的由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4-18
澎湖,舊名平湖,由六十四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風強、雨少、鹽份厚,是這裡的特色,農作物不適合生長,居民只好以捕魚維生。僅管這片土地是貧瘠的,然而它的開發卻比台灣還早。一二八一年,元順帝將澎湖納入台灣版圖,設置巡檢司,一八九四年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將台、澎割給日本,從一九二六年,日本政府正式在此設置澎湖廳,截至一九四五台灣光復為止,雖然表面上,澎湖始終扮演台灣的附屬角色,不過實際上,不論在地緣、政治或戰略上,澎湖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中繼站。

 

  資料記載,澎湖於宋代正式列入版圖;西元1281年,元世祖在澎湖設置巡檢司,澎湖的設置開發比台灣早了403年。台灣光復後,就原轄地區設立了澎湖縣,並將縣治設於馬公鎮,馬公島是澎湖列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海島,是澎湖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十五世紀開始,歐洲列強開始發展海上霸權,英、法、荷、西、葡,各自擁有強大的船隊。為了與中國及日本貿易,船隻勢必經過台灣海峽,故各國無不處心積慮的爭奪台海的控制權,以求控制跟中國的貿易路線,而位處台海中間的澎湖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澎湖島上也處處可見戰火洗禮的痕跡。

 

  考古學家並在澎湖發現大量宋元時期的中國瓷器,推測澎湖在12、13世紀即為中國與東南亞及東北亞間之貿易轉運站。但澎湖真正的開發要自中國元朝設巡檢司(1349)開始,之後歷經朝代更迭、倭寇侵擾、日本帝國殖民等。由於澎湖具有的先天港灣與地理條件,使得澎湖擺脫不了軍事中心的重要角色,長久以來的發展亦與軍事衝突息息相關(澎湖歷史上之四大戰役-1622-24明荷之役、1683鄭清之役、1885中法之役、1895中日之役),如此也呈現澎湖歷史縱深的長遠脈絡,且較臺灣尤為深遠。

 

  探尋澎湖的開發史,可知澎湖的歷史淵源久遠,近年來考古學家發現,早在五千年前至四千年前左右,澎湖本島和其他小島存有『粗繩文陶文化』、『細繩文陶文化』、『素面紅灰陶文化』等幾個文化遺跡都顯示,澎湖早在四千五百年以前左右就有人類活動,目前現存的考古遺跡超過九十個。且澎湖有不少島嶼都有史前文物的遺跡,其中有些仍在挖掘考證中。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