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56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79):桂林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4-26
桂林府:冲,繁,难。隶桂平梧郁道。巡抚,布政、提学、提法,劝业、巡警道驻。光绪三十二年,桂平梧郁兼管盐法道,徙驻梧州。提督徙驻南宁。明洪武五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领州二,县七。顺治初,因明旧为省治。乾隆六年,析义宁县地置龙胜厅。光绪三十二年,析永宁州永福、融、柳城、雒容四县地置中渡厅。广二百五十里,袤三百里。北极高二十五度十三分。京师偏西六度十四分。领厅一(应为二),州二,县七。

临桂冲,繁,难。倚。明府治因之。内:桂山、独秀。城东:七星。南:南溪。西:隐山。东北:駮鹿。漓水一曰桂江,省境西江北岸第二大受渠也。自灵川入,西南流,经府治,合阳江。屈而东南,右受灵建水,又东与秋陂江合。屈东南流,乖水西流注之,南入阳朔。西:白石江,上源曰义江,自义宁入,经县西南入永福。相思江出县南卧石山,南注分水塘,歧为二:东出者与浪石江合,入漓江;西出者与绕江合,入白石江。南,六塘堡有汛。同知驻大墟,光绪三十二年徙中渡。西南,苏桥巡司;南,六塘巡司。驿一:东江。

兴安冲,繁。府东北百三十四里。东北:越城岭,一曰始安峤,五岭在广西北境者二,此其最西岭也。东南:龙蟠山。西南:郁金山。海阳江即湘、漓二水源也,出灵川,右受石梯山水,左受太平堡水,又东北,经治东分水塘,歧为二,西南流者为漓水,东北流者为湘水。湘水自治东东北流,右受莫川,入全州。漓水经治北曰陡河,西流折南,至兴隆市,六峒江合黄柏江、华江、川江、反璧江为大融江,自西北来注,西南入灵川。西北:小融江,出戴云山,东南流,亦入灵川。全州营分防汛驻城。西北有泍水汛。社水巡司。盐砂、唐家二寨废司。驿一:白云。

灵川冲,难。府东北五十里。北:北障山。东南:尧山。西:吕仙。北:凤皇。东南:阳海山,海阳江出,绕兴安城西南流为漓水,复经县东北曰灵江。合小融江,又西南至治东,右受潞江,左受淦水,西南合甘棠江入临桂。甘棠江自兴安入,经县西北曰东江,东南流,合西江,又南,松木江合流风江东流注之。经龙岩,诸水汇岩下,伏流而南,左受社江,曲流入灵江。有带融南北二堰,引潞江溉田二千馀顷。西,塘下有镇。全州营分防汛驻。驿一:大龙。

阳朔冲。府南少东百五十四里。北:阳朔山。西北:云源。西:都利。南,古罗。漓水自临桂入,东南流,兴平、熙平二水西流注之。屈曲南流,至治东折东,安乐、归义二水东北流注之。左受白鹤山水,东南入平乐。西,金宝堡,明置戍。康熙八年,游击驻防,后废。桂林营分防汛驻城。东北有铅宝塘汛,有水汛。驿一:古祚。

永宁州简。府西百四十里。东:百寿岩,东北:都狼。北:银瓶山,白马江经其下。东江一曰黄源水,出龙胜西南;经州北,东南流,至江口村,白马江合大岩江、风门隘、茫洞江诸水,东北流,经治东注之,东南入临桂境,折入永福,会白石江。富河江出州西南古河山;东南流,经高坡,伏流,至蒲台寨西复出,合大洋江,西南错入中渡曰中渡江,即雒容水也。西南桐木、富禄、南常安三镇。永宁营驻城。西南安良、屯秋,南常安,有汛。南喇峒巡司。

永福冲。府西南百里。明初属府。后属永宁州。顺治初改属府。西南:金山,与马芒山对峙,江流经其中。又太和山滨江。西:白石江自临桂入,北经治东曰永福江,毛江合泗定河西北流注之。东江亦自临桂入,合西江东流注之。西南流,受★E2容水,入雒容为洛清江。石流江,上源曰四牌溪,自修仁流经县东南,折而西,亦入雒容。西南:兰麻山,俗呼拦马山,拦马水所出,东入永福江。山路险绝。有兰麻镇。桂林营左哨驻城。南寨沙、西南理定、黄冕、鹿寨有汛。县丞驻鹿寨。驿二:三里、横塘。

义宁难。府西北八十二里。明初属府。后属永宁州。顺治初改属。西南:华严山、灵鷟。西北:智慧。北:丁岭,义江出,南流,右受观音田山、江头岭北诸山溪水,又南,智慧江合高家山水东南流注之。经治西,左受石豪江,南入临桂为白石江。西北旧有桑江口废司。乾隆六年,以所属置龙胜通判。东:杨梅关。义宁协左营分防汛驻城。南有大岭汛。

全州冲,繁,难。府东北二百五十四里。东:黄华山。西:覆釜、湘山、礼山。西北有七十二峰,州西诸水多滥觞山麓。湘水自兴安入,右受建安乡水,又东北,四溪源、大朝源水合为长亭江,北流注之。经治南,灌江自灌阳北流注之。罗水承万乡、寨墟、大会三水,东南流注之。又东北,宜湘河合横溪、梓溪、锅头、玉升诸源水,西北入湖南零陵。西延水出州西,东北合众小水,入湖南新宁。西延镇,州同驻。有山角、山枣二巡司。康熙二十五年,改置全州营,驻城。黄沙、西延并有汛。驿一:零陵。

灌阳难。府东北三百六十四里。明属全州。顺治初改属。东北:麒麟山。东南:三峰山。西南:赉子山。灌江,古观水,出县西南仙人掌诸山,合牛江,至黄牛市,盐川承赉子诸山水,东南流注之。又东北,右受澥江水,经治东,左受龙川水,马渡江承乌石江、黑岩水,东南流注之,北入全州,合于湘水。东北石櫃、永安,北昭义有关。全州营分防汛驻城。北:巨岩堡汛。西南:崇顺里巡司。

龙胜厅要。府西北二百十七里。明,义宁县地。乾隆六年,析义宁西北地置,改龙胜理苗通判。东南:龙脊山。西南:大罗山。贝子溪自湖南城步入,西南流,右合芙蓉溪,经治北,左受牛胫溪、平水江,又西北,南平江合西南诸水北流注之。太平溪亦自城步入,合独车溪,西南流注之,西入怀远,是为浔江。有义宁协左营驻防副将驻,右营分防。西北广南、城北小江、独车,东北龙甸、芙蓉、贝子,西瓢里,西北石村有汛。西:广南巡司。又有龙胜巡司,本桑江,改驻城。

中渡厅要。府西南百二十里。光绪三十年,剿平四十八峒匪,以桂林同知带兵移驻峒内。三十二年,析永宁、永福、融、柳城、雒容地置,四十八峒俱入辖境。改桂林同知为中渡抚民同知,仍属府。中渡江上源即富河江,自永宁入,东北受北来一水,折东南,经治东,受西来一水,东至永福曰雒容水,入永福江。有保安营驻防。西:平山巡司,光绪三十二年,以原驻中渡平乐司改置,移驻峒内平山墟。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0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4-26
【历史】桂林历史年纪 
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 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 属广西省。 
1914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4-26
林历史文化大事

庞勋桂林起义 

【庞勋桂林起义】唐咸通六年(865),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2000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800人戍守桂林,约定3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6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起义失败。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

【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宋皇?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等密谋起事,攻陷邕州,自立为"仁惠皇帝",并攻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这场反宋战事,震动了岭南。皇?五年(1053),北宋遣大将狄青率兵南下,会合孙沔、余靖等地方戍军,与侬智高大战于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处),叛军惨败,奔逃大理。狄青班师桂林,宋王朝对有功将士均重赏厚封。在桂林立有《大宋平蛮碑》和《平蛮三将题名》碑,以纪征"蛮"功绩。?

设立书院
【设立书院】桂林最早的书院是南宋创建的宣成书院,该书院历元、明、清,不断维修和扩建。明代,文昌门外增设一所漓江书院,不久即停办。至清代,书院逐渐增多,计有宣成、秀峰、榕湖(经古)、桂山四大书院,还建有专课幼童启蒙的蒙泉、爱日、培风和兑泽等四间小书院。?

马?抗元斗争

【马?抗元斗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将阿里海牙统兵攻取广西,南宋守将马?以经略使名义统领屯戍诸军,奋力保卫静江府。马?以守土有责,带领3000戍军士兵,凿马坑,断岭道,坚守桂北严关。元军屡攻严关不下,乃改变进攻战术,偏师平乐,过临桂,前后夹攻桂林,马?被迫退守桂林城。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马?与士兵夜不解甲坚守达3月之久。元军强攻不下,便以少数兵力轮番佯攻西门,却以精兵突击东门。外城被攻破后,内城无险可守,马?率残部和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壮烈牺牲。马?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00多士兵,仍坚守月城达10余日,最后集体殉国。?

靖江王就藩桂林

【靖江王就藩桂林】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宁(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

【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明景泰年间(1450~1456),桂林地区的古田发生饥荒,官府仍逼农民交粮纳税,于是爆发了由壮族首领韦朝威和覃万贤率领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韦朝威不幸病死,起义队伍由其儿子韦银豹领导。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前夕,韦银豹率领一支精悍的队伍,由平乐北上永福,袭击桂林,趁夜潜入城中,攻入藩库,夺库银4万两,并杀死参政黎民衷。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韦银豹第二次攻打桂林,因城里守军早有戒备而败。韦银豹两次袭击桂林的行动,扰乱了明朝在广西统治的中枢。隆庆四年(1570),朝廷对古田起义军采取合围进剿策略,经3月苦战,起义军终力不能支,遭到残酷镇压,被屠杀者达7000多人。韦银豹等被俘处死,古田起义失败。

孔有德在桂林

【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早年为明朝总兵毛文龙部校,后官至登州参将,不久叛明附清,自称都元帅。崇祯九年(1636)封恭顺王,顺治三年(1646)授平南大将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率兵自湖南攻入桂林。在桂林,杀害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于叠彩山,还斩明王侯官属400余人,并于顺治八年(1651)在叠彩山下建定粤寺。顺治九年(1652),乘势挥兵西进,致使农民领袖李定国间道攻占了桂林。孔有德麾下将领李养性、孙龙、程希孔均战死,孔有德自知罪大恶极,令其妻妾举火焚室,自缢身亡,靖江王府亦化为灰烬。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4-26
太平军围攻桂林

【太平军围攻桂林】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初,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围攻桂林。四月十八日,太平军2万多人到达桂林,将主力摆在象鼻山、南门直至西门外的牯牛山一线,并开始攻城。守城巡抚邹鸣鹤、豪绅龙启瑞等负隅顽抗,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由永安带军队绕道将军桥,企图夹击太平军,不料乌兰泰遭炮击,不久身亡。太平军为攻城还赶制吕公车,并采用地道轰城战术,共进行大小24仗,达1月之久。但由于桂林城高壕深,加之清军从湖南各地调集2万多兵勇前来增援,终未能攻破桂林。太平军为了进军湖广,扫荡江南,扩大革命影响,决定撤围挥师北上。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

【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讲学,提倡新学而招致毁谤,难以为继,恰逢桂林人龙泽厚由四川回桂,路过广州,因钦佩康的学问,力邀康到桂林讲学,以延揽维新人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康在龙泽厚的陪同下由梧州乘船到桂林,在叠彩山景风阁住宿、讲学,共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龙朝辅、黎文瀚等知名人士,康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并撰了《桂学答问》,主张孟、荀两派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康常率弟子游山玩水、投壶习礼、题诗作赋、刻石留名。著名的有在龙隐岩刊刻的《观元?党人碑题记》、在风洞题刻的"康岩"、"素洞"等石刻,及《重居风洞》等诗12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康再次到桂林,仍在叠彩山景风阁居住、讲学达半年之久。此时康因在京"公车上书"提倡新学而名声大噪,地方绅士周璜、唐景崧、岑春煊均与他有来往,并共同发起组织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报》,设立了广仁学堂,力主维新,对广西影响极大。

创办《南风报》

【创办《南风报》】1911年2月13日,《南风报》创刊。这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继《南报》后的又一份机关报。报社设在桂林福棠街2号,总主笔为赵正平,经理为梁史,雷沛鸿为撰述。该报每期发行2000余份,共出38期。第一期的封面为墨竹雄鸡,竹叶内隐藏有"民族主义"4字,并题有"雄鸡一声天下白"7字。《南风报》的内容有社论、纪事、译述、文艺、传记等。其宗旨为:宣传反清反帝,鼓吹革命;灌输世界知识,发扬军国精神。该报强调"民风"和革命舆论的重要性;有军事刊物的一些特点,如主张"军事救国"、"全国皆兵";每期均刊有"外患之部",揭露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广西独立后停刊。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

【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921年10月以临时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从广州乘坐军舰启程来桂,准备督师北伐。12月4日,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除了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外,还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了会晤,增强了"以俄为师"的信心;着手货币改革,主张发行新货币;建议开采大圩附近的铁矿;修筑由桂林到全州的公路,并亲临主持破土典礼;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驻军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发北伐总动员令。2月27日,在桂林大本营举行誓师典礼,准备大举入湘,进攻武汉。但由于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和陈炯明叛变,4月8日,孙中山被迫回师广东,北伐军大本营由桂林迁往广东韶关。

陆沈桂林之战

【陆沈桂林之战】陆荣廷于1922年就任广西边防督办,1923年就任督理广西军务,拥兵3万,占据南宁和桂西南一带。1924年春,陆以"出巡"为名,带兵到桂林,秘密接受吴佩孚给的军械,企图重占全广西。沈鸿英曾作为陆的主要部将,在陆反攻粤军失败时逼陆下野,拥兵自重,占据柳州、平乐、八步一带,兵力2万左右。当陆率部出巡桂林时,沈表面上服从,将驻桂林的部队撤往平乐,但陆部刚进驻桂林,沈部就突然把桂林包围起来,将陆围困于城内,双方大动干戈,长达3个月之久。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李宗仁和定桂军总指挥黄绍?趁机攻占了陆荣廷的老巢南宁及左右江一带,加之赵恒惕陈兵黄沙河,威胁着双方,促使陆沈在谈判桌上互作让步:陆同意退出桂林,沈同意撤除桂林之围。陆退出桂林后,见大势已去,逃离广西。

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担任,并邀请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为大会名誉会长。参加剧展的团队来自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5省区共33个单位,其中话剧团队20个,平剧团队5个、桂剧团队3个,人数共895人,加上大会工作人员,与会者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共举办了三大中心活动:1?戏剧演出展览,主要有话剧、平剧、湘剧、楚剧、傀儡剧、徭人歌舞、皮影子戏、马戏等;2?戏剧工作者大会,内容有各团队工作报告、作品宣读、专家演讲、讨论提案等;3?戏剧资料展览,包括各团队的工作文献、创作经验、心得和著作,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展出。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

国旗献金大游行

【国旗献金大游行】为支援、鼓舞在衡阳抗日作战的士兵,安定桂林的民心,保卫大西南,在桂林参加西南剧展尚未离桂的代表和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于1945年6月18日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李济深亲自主持了游行。初阳画院的画家们高举着"保卫大西南"的标语和大幅漫画,为队伍开路,紧接着便是由李济深、龙积之、李任仁、柳亚子等人组成的乘坐宣传车的长老团,再接着是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和桂林培仁小学的几十名代表牵执着的一面大国旗,最后是留桂的戏剧工作者。游行队伍由艺术馆出发,途经桂西路、中南路、桂南路,再折回南环、东环、桂东路转中山北路、桂北路,又回到艺术馆。一路上,长老团不辞劳苦,向市民作宣传,文化人高呼口号,齐唱抗战歌曲,"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的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为配合这次游行活动,桂林各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社论和报道,各主要街头还设立了献金点。献金活动持续3天。结束后,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带队奔赴兴安、全州前线,继续开展"国旗献金大游行"。共募捐400万元,一部分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给八路军、新四军,另一部分送湘桂前线慰劳军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4-26
临桂建县始于汉代元鼎六年(公元111年),距今已两千余年,  从三国到清末,临桂县城都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有“桂都首邑”之称。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4-26
自公元前214年,灵渠开凿后,兴安至今已有2027年历史.

灵渠,古名秦凿渠,灵渠、陡河,近代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是秦代修建的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一条人工运河。分南北二渠,北渠流入湘江,经界首、全州进入湖南洞庭;南渠经严关、溶江,进入漓江,可经珠江达南海。它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灵渠设计巧妙,建筑精当,是我国古代水利建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26
 汉始安县地,唐析置灵川县,故城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南五里,宋徙今治,明清皆属广西桂林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26
阳朔建县始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地置尚安县、熙坪两县,属荆州始安郡,为阳朔建县之始。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阳朔迁至今阳朔镇。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7年),撤消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

五代十国阳朔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由静江府所辖。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属直隶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5日阳朔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1978年国务院批准阳朔为对外开放。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4-26
永福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县城永福镇北至桂林市铁路行程46公里,南至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85公里。建县始于唐武德四年(621),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而百寿建县,则始于晋太康二年(281)。民国初,永宁废州为县,先后改称古化、百寿。解放后于1952年与永福县合并。
   
   永福县地灵人杰,历代人才辈出。宋有王世则,太平兴国八年一举夺得状元,大受皇帝赏识,赐宴琼林苑,开创进士赐宴先例;清有进士吕月沧,执掌桂林秀峰书院,是清代古文桐城派岭西五大家之一,为广西文坛所敬仰;于建章进京殿试,夺榜眼及第;进士李吉寿,善绘墨梅,兼工山水,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其五子齐登科,赏戴花翎,更为乡人所称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4-26
义宁县

今临桂五通镇。

五通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五代时期设镇,此后宋、元、明、清、民国皆为义宁县府驻地,名曰桑江镇。

唐靈川縣地,本義寧鎮,五代晉時馬氏置義寧縣,清屬廣西桂林府,民國初屬廣西桂林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4-26
灌阳县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劳动,繁衍、生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建置郡县,称观阳县,隶属桂阳郡,后称零陵郡。东汉至南北朝时仍属零陵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县废,与桃阳(今全州县)合并为湘源县,隶湘洲零陵郡。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复置为县,并改称灌阳县。唐武德七年至五代十国郡县废、置3次,先属永州,后属全州,隶属荆湖南路全州,元属湖广行省全州路。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清隶属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民国二年废县改道,属广西省桂林道。15年后废道改县,隶属广西第八行政专署。历史推进到1949年11月20日,灌阳获得解族,同年12月12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广西桂林专区(后改为桂林地区)。1998年9月8日,桂林地、市合并为新的桂林市,灌阳县成为桂林市辖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4-26
在全州县永安乡大塘村梅潭屯背的城墙上,旧名改州滩。城址东、南、西三面临湘江,西南有一条小河流入湘江,西南有一条小河流入湘江,或称洮水。湘江北岸的陡壁石山地就是洮  阳旧址。洮阳是座山城,依山势而建,平面罄折,作多角形,正中有六边形台面,东西两翼  略低,类似城廊。东、西两边都有城门。凡转角处都比周围高,似为楼橹处。城内地面散布 大量绳纹简瓦、板瓦,篮纹、席纹、方格纹和米字纹组合的陶罐、陶残片,都是汉代及其以  前的遗物。城址东北面山坡上有东汉墓,说明此城在东汉以后已逐渐废弃。洮阳在战国时期 是楚国南境的城邑关戍所在,可能早已设县。到汉代则为零陵郡下一个县,《汉书·地理 志》上已有明确记载。《西汉初长沙国地形图》已标出了洮阳县的方位。从长沙、西汉前期 墓出土“洮阳长印”和“逃阳令印”的情况看,大约在文景时期,洮阳已从一个不足万户的 小县(设县长)发展到超过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了。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4-26
龙胜古称桑江,自古被视为“瘴蛮之地”。秦始皇赢政三十三年(公元214年)为桂林郡辖地。 ——汉武帝六年(公元1643年),至明朝属义宁县。清顺治年间|(1646――1661年)为桑江司直属桂林府。 ——乾隆6年(1841年)清政府镇压侗族吴金银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为“龙胜厅”(县级机构)。“龙胜”之名始载入册。 ——民国元年(1912年)厅改为县。建国后,于1951年8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县级)”。 ——1955年9月改称为“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县” ——1956年12月定名为“龙胜各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4-26
中渡县

今为鹿寨县中渡镇。

明时为雒容县治,万历间移县,设平东镇巡司,清初因之,光绪间游匪覃老法、陆亚管先后蟠踞四十八峒,四出骚扰,事平,因移挂防厅抚民同知驻四十八峒,建厅治于平东司,以其地向名中渡,遂号中渡厅,属广西桂林府,割、永宁、永福、雒容、柳城、融、一州四县之,边地属焉,民国改厅为县,原属广西桂林道。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