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06阅读
  • 9回复

[台湾市制]台湾媒体眼中的台北县升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07
中國時報社論----當台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之後
http://www.cdnews.com.tw 2007-05-05 09:24:56
 台灣媒體中國時報5日社論指出,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根據新法,人口數達遠遠超過台北市的台北縣,取得「準直轄市」的法源。未來超過一百廿五萬縣民的桃園縣、台中縣、彰化縣等,也取得向中央申請升格的資格,唯核定權在中央。 

 社論認為,走了四十年,台北縣終於成為「準直轄市」,這條漫漫長路,對台北縣民而言,走得辛苦,但結果卻似乎比預期更好。台北縣不但沒被「併入」台北市,甚至取得獨立的「準直轄市」地位,未來在各項資源分配上,與北高齊平。不過,就國家整體發展而言,未經完整配套的升格案,是利是弊?可能就有相當多的討論空間。 

 社論提到,早在民國五十六年初,政府有意將台北市改為院轄市。當時直接參與都市計畫研究的前行政院秘書長王章清,從大台北都會區的觀點,初步擬定或蒐集了許多實質發展計畫,如道路系統、防洪、水源等,結論是廢除台北縣,將台北市附近屬於台北縣的鄉鎮市都併入新的台北市,包括板橋市在內;其餘農業地區,分別劃歸桃園縣及宜蘭縣。 

 社論認為,但是這個「廢縣」,重整北台灣行政區域的構想,卻遭到地方民代的群起反彈,為了維持政治上的平衡,當時的省政府於是敲定以淡水河為界,畫分台北縣、市,但把士林、北投、內湖、南港、木柵、景美等六個鄉鎮,納入台北市。這個區劃確定之後,台北縣從此幾無升格機會。爾後,台北縣議會曾經九度決議爭取升格,卻始終不可得。民國七十九年國是會議,台北縣升格案再次成為討論焦點,唯思考方向仍維持過往的縣市合併。但沸沸揚揚討論過後,卻無疾而終。 

 社論表示,二千年政黨輪替前後,台北縣升格話題,始終是選舉的重大議題。原因無他,直轄市的資源分配,確實遠遠超過其他縣市。 

 社論分析,按照新修正的地制法規定,台北縣即使沒有改制為直轄市,還是能「準用」直轄市的編制。初步估計,台北縣的預算,將可從每年七百五十億元以下,增加到一千四百億元,是現在的兩倍之多;人事編制也將從過去的四千人以下,擴大到一萬六千人,而每年增加的人事經費六十八億元,皆由中央編列經費支付。 

 社論指出,在影響地方財政最鉅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方面,人口三百七十七萬的台北縣,過去每年只分到九十億元到九十四億元,而人口二百六十三萬的台北市,則可分到五百億元的大餅。如果台北縣「準用」台北市的規定,將可分到五百億元。但實際情況會不會這麼樂觀呢?簡單講,統籌分配稅款的額度比例是既定的,如果統籌分配款的餅沒做大,或者分配機制不改變,目前北高分享的大餅,未來就是北北高三縣市共享,若諸如桃園、台中、彰化三縣也經申請中央核定升格,則是六縣市共享這百分之四十三有限的統籌分配稅款,換言之,各縣市實際分得的資源其實必然相對縮減。 

 社論提到,此外,「準直轄市」比照直轄市後,最少有廿六項以上的事務預算,包括高中職學校以及勞健保補助款等等,原本由中央直接埋單部分,未來都要由直轄市自己負擔,如北市每年就要自行負擔約四百億元預算。 

 社論認為,更重要的,這樣的變革,核心思考應在有助於解決直轄市與縣市差距問題,但北縣所轄的鄉鎮市是否需相應調整為區?未來課徵的稅收要不要繼續分配給鄉(鎮、市)?準用後組織擴大,增加員額的經費從何而來?還有,台北縣單獨升格後,對大台北的整體發展是否有相應的規畫? 

 社論指出,同樣的,其他人口數未達兩百萬人的縣市,依照新修正的地制法,比方說,台中縣可以在人口數超過一百廿五萬後,單獨直接向中央提出申請,那麼討論和研修中的台中縣市升格案還要不要繼續呢?中台灣的發展是單獨升格好?還是合併升格更有利呢? 

 社論最後表示,縣市升格,重點不應只在於提升單一縣市的資源與地位,而是應考量區域的均衡發展及縣市職能的提升。立法院通過了修法案,為討論經年無解的縣市升格案找到解套的方法,對政府而言,這可能才是挑戰的開始。中央政府對國家發展的整體規畫速度必須跑得比地方政府更快,否則,我們將面對的是此起彼落要求升格的呼聲,而一個個單一升格的「準直轄市」,最後只會稀釋了直轄市的資源,結果還是落得大家都窮的局面。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07
中央日报社論----升格只是問題的開始
http://www.cdnews.com.tw 2007-05-07 09:08:13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不僅台北縣即將升格為「準直轄市」,桃園縣也有可能跟進,再加彰化、高雄積極爭取,台中縣市醞釀合併,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極可能在兩年之內,台灣就會出現六、七個直轄市,屆時固然有一大群縣市官員「就地升官」,但所衍生的問題卻有一大堆,如果不能妥慎規劃,將來很可能是空歡喜一場。

 根據修正條文,未來縣市人口只要達到二百萬以上,未改制直轄市前,包括預算規模支用,公務人員員額編制,均可比照直轄市規定。台北縣人口三百七十七萬,既已遠遠超過標準,未來只要縣政府提請縣議會通過,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台北縣就可以立刻升格。

 平心而論,台北縣人口是台北市人口的一點四倍,土地面積是台北市的七點五倍,但每個縣民所能分配的預算尚不及台北市民的二分之一,所獲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也只有台北市的百分之十七,以致台北縣無論在建設、資源或社會福利各方面,都與台北市有很大的差距。在此情況之下,台北縣的升格自然有其必要,我們也相當支持。

 問題是,升格不只是與預算規模擴大、人員編制增加有關而已,還涉及許多其他問題,如果沒有完整周全的配套措施,就貿然升格,很可能未見其利,就先受其害!

 舉例來說,目前統籌分配稅款,台北市與高雄市合佔四十三%,一旦北縣升格,是否在此額度內由三個直轄市分享?如此一來,台北縣固然大增,北高兩市勢必縮水,其相關施政必然嚴重影響;然而,如果統籌分配稅款的直轄市部份比例提高,各縣市及鄉鎮市的比例又將減少,勢將使城鄉差距更加擴大。

 顯而易見,如果統籌分配稅款的餅沒有做大,不管怎麼分,總是有的縣市要吃虧!而餅能否做大,又涉及稅收能否增加,稅收則關係經濟是否振興。換言之,如果經濟成長持續低迷,稅收年年短絀,一旦符合升格的縣市通通升格,除非是挪東牆補西牆,否則,國庫根本就無法支應,而一旦如此,對於那些遭受排擠效應殃及的縣市,豈不是更不公平?

 再者,即使升格為直轄市,除了目前縣府一級主管職等和薪水三級跳,確實可享實惠之外,隨之而來的負擔也增加不少,例如「準直轄市」比照直轄市後,最少有廿六項以上的事務預算,包括高中職學校以及勞健保補助款等等,原本由中央直接埋單部分,未來都要由直轄市自己負擔,如北市每年就要自行負擔約四百億元預算。如果相關配套未完整規劃,屆時必然是一團亂。

 更重要的是,台北縣確定升格,桃園又極可能是下一個準直轄市,全部都集中於北部,事實上,日前除了北高兩市,全國二十三個縣市普遍叫窮,自有財源勉強還可以支應人事費用的僅有七個,北縣桃園均在其列,而不足發放薪水和退休金的則有十六個,多半都在中南部,未來資源分配若又集中於北部,除了整體區域發展更加失衡之外,南北差距和城鄉差距也將更加擴大。

 總而言之,台北縣的確應該升格,但未經縝密規劃就貿然通過的升格,不僅決策粗糙,而且後果堪慮,所以,我們固然要祝福台北縣民,卻不能不為升格的後遺症感到憂慮!盼望執政當局切莫凡事只作選舉考量!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7
中国时报    A2/焦点新闻          2007/05/05
《社论》当台北县升格为“准直辖市”之后

【时报】
  立法院昨日三读通过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根据新法,人口数达远远超过台北市的台北县,取得“准直辖市”的法源。未来超过一百廿五万县民的桃园县、台中县、彰化县等,也取得向中央申请升格的资格,唯核定权在中央。
  走了四十年,台北县终于成为“准直辖市”,这条漫漫长路,对台北县民而言,走得辛苦,但结果却似乎比预期更好。台北县不但没被“并入”台北市,甚至取得独立的“准直辖市”地位,未来在各项资源分配上,与北高齐平。不过,就国家整体发展而言,未经完整配套的升格案,是利是弊?可能就有相当多的讨论空间。
  早在民国五十六年初,政府有意将台北市改为院辖市。当时直接参与都市计划研究的前行政院秘书长王章清,从大台北都会区的观点,初步拟定或搜集了许多实质发展计划,如道路系统、防洪、水源等,结论是废除台北县,将台北市附近属于台北县的乡镇市都并入新的台北市,包括板桥市在内;其余农业地区,分别划归桃园县及宜兰县。
  但是这个“废县”,重整北台湾行政区域的构想,却遭到地方民代的群起反弹,为了维持政治上的平衡,当时的省政府于是敲定以淡水河为界,画分台北县、市,但把士林、北投、内湖、南港、木栅、景美等六个乡镇,纳入台北市。这个区划确定之后,台北县从此几无升格机会。尔后,台北县议会曾经九度决议争取升格,却始终不可得。民国七十九年国是会议,台北县升格案再次成为讨论焦点,唯思考方向仍维持过往的县市合并。但沸沸扬扬讨论过后,却无疾而终。
  二千年政党轮替前后,台北县升格话题,始终是选举的重大议题。原因无他,直辖市的资源分配,确实远远超过其他县市。
  按照新修正的地制法规定,台北县即使没有改制为直辖市,还是能“准用”直辖市的编制。初步估计,台北县的预算,将可从每年七百五十亿元以下,增加到一千四百亿元,是现在的两倍之多;人事编制也将从过去的四千人以下,扩大到一万六千人,而每年增加的人事经费六十八亿元,皆由中央编列经费支付。
  在影响地方财政最钜的“中央统筹分配税款”方面,人口三百七十七万的台北县,过去每年只分到九十亿元到九十四亿元,而人口二百六十三万的台北市,则可分到五百亿元的大饼。如果台北县“准用”台北市的规定,将可分到五百亿元。但实际情况会不会这么乐观呢?简单讲,统筹分配税款的额度比例是既定的,如果统筹分配款的饼没做大,或者分配机制不改变,目前北高分享的大饼,未来就是北北高三县市共享,若诸如桃园、台中、彰化三县也经申请中央核定升格,则是六县市共享这百分之四十三有限的统筹分配税款,换言之,各县市实际分得的资源其实必然相对缩减。
  此外,“准直辖市”比照直辖市后,最少有廿六项以上的事务预算,包括高中职学校以及劳健保补助款等等,原本由中央直接埋单部分,未来都要由直辖市自己负担,如北市每年就要自行负担约四百亿元预算。
  更重要的,这样的变革,核心思考应在有助于解决直辖市与县市差距问题,但北县所辖的乡镇市是否需相应调整为区?未来课征的税收要不要继续分配给乡(镇、市)?准用后组织扩大,增加员额的经费从何而来?还有,台北县单独升格后,对大台北的整体发展是否有相应的规画?
  同样的,其他人口数未达两百万人的县市,依照新修正的地制法,比方说,台中县可以在人口数超过一百廿五万后,单独直接向中央提出申请,那么讨论和研修中的台中县市升格案还要不要继续呢?中台湾的发展是单独升格好?还是合并升格更有利呢?
  县市升格,重点不应只在于提升单一县市的资源与地位,而是应考量区域的均衡发展及县市职能的提升。立法院通过了修法案,为讨论经年无解的县市升格案找到解套的方法,对政府而言,这可能才是挑战的开始。中央政府对国家发展的整体规画速度必须跑得比地方政府更快,否则,我们将面对的是此起彼落要求升格的呼声,而一个个单一升格的“准直辖市”,最后只会稀释了直辖市的资源,结果还是落得大家都穷的局面。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7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7/05/05
财政大饼不够分 喜从何来

【何博文/新闻分析】
  在总统选举效应下,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的“准直辖市条款”闯关成功,北县立委一片欢呼,其他县市立委则是满脸愁容。不管谁家欢乐谁家愁,升格直辖市最终还是为了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如果饼没作大,即使各县市通通升格,最后可能是空欢喜一场。
  根据中央统筹分配税款分配办法规定,直辖市所分配到的是普通统筹分配税款中的百分之四十三比例。之后,各直辖市再依照人口、土地、财政等因素,研订公式进行实质分配。
  换言之,不管未来台湾会持续增加一个、二个、五个、甚至八个直辖市,分配到的统筹款比例都是在这范围内均分。如果政府无法有效振兴经济,经济成长率指数持续低迷、政府税收难以提振扩大财源。在无法开源又节流无方的情况下,各县市争取升格直辖市的意义将愈来愈薄弱。
  以增加台北县为准直辖市为例,已经让直辖市原先百分之四十三的统筹款大饼,从原先“除以二”变成“除以三”,资源已大幅稀释,从北高两市各半到现在三分天下。可预见的未来,人口数已达一百九十余万人的桃园县,以及合并以后的台中县市,甚至可能包括未来南部高雄县,都有机会升格成直辖市。但这么多的直辖县市一瓜分资源,直辖市可能会优势不再。
  台北县这次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意外搭上总统选举顺风车,成为得天独厚的“准直辖市”。但北县抢了头香又如何?台湾长期遭诟病政府资源独厚北部的情况将愈形严重,在台湾永远是选举领导政策以及资源分配的背景下,整体区域发展可预见将会更失衡。
  事实上,在台湾高铁通车后,台湾南北一日生活圈已经正式成形,未来包括国土规画与资源分配,也应跳脱单纯争食直辖市大饼来抢救财政,挹注地方发展的狭隘思考。
  否则,即使挪东墙补西墙的功夫再厉害,台湾整体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与举债问题,也永远不会因此凭空就消失,千万不要被准直辖市条款这财政迷幻术给震慑住了。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7
中国时报    A6/政治新闻          2007/05/05
期待 又怕空欢喜 县市首长:财政分配才是关键

【黄文杰、卢金足、杨明德、杨秋苹、夏念慈/连线报导】
  受到立法院通过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的激励,桃园、台中、彰化及高雄等县市首长,纷纷各抒己见,有人为“准直辖市”的进阶而高兴,但也有人直言只是为北县“量身订做”,更有人希望县市合并透过“自力救济”尽早升格为直辖市。
  但无论何时升格,地方首长真正关切的还是财政大饼如何分配的问题。
  朱立伦:中央须修正财划法
  桃园县长朱立伦表示,目前桃县一百九十二万人口,每年三万人快速成长,相信再过二年,以自然增加方式,马上达到“准直辖市”目标。他期盼中央能早日修正财政收支划分法,让升格的县分有充足的建设经费,不是“旧有大饼,再多几个人来分”,真正有“权”也有“钱”,而不愿看到财政部透过法令处处限制,最后又空欢喜一场。
  朱立伦说,升格与否,县府员工编制大不同,以工务局为例,台北市有四千四百人,桃园县才一百多人,他认为升格后,不奢望等同于北市,只要与高雄市相同,就会大幅增加员额,估计县府公务员会扩增至上万人。
  朱立伦也不讳言,中央必须正视财划法,依规定四三%统筹分配款交北高两市,五七%由其他各县市分配,即使行政院母法同意升格,财政部以子法限制,“顶多中央统筹款多几个县市来分”,意义不大。
  胡志强:像为北县量身订做
  争取合并升格的台中市长胡志强,则不满陈水扁总统释出台中县市 升格条件成熟讯息,如今却希望落空,他呼吁中央不要只从选举角度考量,别忘了台湾还有一个六百万人口的中部。他强调,中央制定新版升格直辖市标准,不能只以改善财政思考,基于全国均衡发展,中部应设一直辖市带动发展。
  胡志强直言,他对台北县可以成为准直辖市表示祝福,但是,他觉得这项修法好像是为台北县量身订做。
  连民进党籍市议员何敏诚及曾木川,都对修法结果大表不满,他们认为,台中市的蓝绿阵营都有共织支持台中升格为直辖市,只因行政院长苏贞昌要求台北县应先升格,就让台中升格美梦落空,此举有政策贿选嫌疑,令人痛心。
  至于紧跟在桃园之后的台中县,质疑台湾将来会出现直辖市、准直辖市和县市政府,同时准直辖市内还继续存在乡镇市组织,如此体制相当紊乱,也缺乏通盘考量,将造成资源配置不公,波及地方均衡发展。
  台中县政府指出,目前台中县、市人口都未达到二百万人,不符升格直辖市的规定,至于县市合并后,人口突破二百万,只不过涉及行政区划法修正,现阶段还无法突破,而既未达到标准,也更谈不到提案请议会审议改制。
  卓伯源:须有配套财源计划
  获悉立法院修正地制法,彰化县长卓伯源内心忧喜参半,他说,“彰化县人口约占台北市一半,现有总预算只及台北市的五分之一”,彰县有一百三十一万五千人,可望升格为“准直辖市”,但中央政府财政困窘,升格的配套财源还没有着落。
  卓伯源表示,日前全县不分党派共同发起“定都彰化”的行动,建议行政院将农委会、国科会等部会迁来彰化,陈水扁总统也公开主张“争取‘中科’,彰化不能缺席”!此时又传出彰化县可望升格为“准直辖市”的喜讯,确实让县民大感振奋。
  卓伯源不讳言,各县市争取升格为直辖市或准直辖市,有无配套的财源计划,才是各方应该关注的焦点,中央政府如果不能有效增加财源,光是画饼充饥,修法升格就不具有实质意义了!
  今年三月底为止,高县民政局统计全县人口数达一二四万四千五百多人,即使祭出奖金等利诱,全力冲刺,距离突破一二五万的关卡,在人口成长牛步化下,户政单位预估,恐怕得等个二至三年才能美梦成真。
  由于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已成定局,未来台湾将出现第三个直辖市,高雄县长杨秋兴认为,争取高雄县市合并对县政推展最有利,退而求其次才是自行争取高县升格为直辖市。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7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7/05/05
争取40年终于升格 准直辖市 北县最快明年“人财两得”

【蔡慧贞、林庭瑶、吴进昌、唐玉麟/综合报导】
  立法院通过“地方制度法”修正案,台北县在经过四十年争取后,可望升格成为第一个准直辖市,中央补助预算将大幅增加。不过因相关预算和各县市分配款一千八百卅九亿均已拨下,包括补助预算及公务员员额编制,明年度才有可能调整。
  换言之,台北县九十六年度统筹款为九八.二五亿元,今年底前难以比照台北市统筹款五八一.八五亿元或高雄市二一八.七三亿元办理。
  财部批立法草率 冲击北高
  财政部强调,因应地制法修正,财政部明年将对中央统筹分配税款分配办法,提出修正法案。财政部官员私下批评这项立法过于草率,直接冲击北高两市的市政工程(支出)。财政部官员还说,“准用”与“适用”不同。所谓适用是可比照办理;但所谓准用,则应在不影响其他县或直辖市财政状况下,才可准用。
  至于台北县所辖的乡镇市,内政部长李逸洋表示,要废除台北县的乡镇市,必须完成《行政区画法》的立法,在此之前,各乡镇市长及代表会都是选举产生。
  乡镇市长 依现制选举产生
  法案通过,政院表达乐观其成。行政院长苏贞昌也向台北县民表示祝贺,并责成政务委员林锡耀组成专案小组,下周起邀集内政部、财政部、主计处、人事行政局、研考会及考试院铨叙部等相关机关,预计一个月内完成相关配套。
  台北县成为准直辖市后,其预算规模必须扩大,其预算重要来源之一的中央统筹分配税款,台北县必须与北高两市一起参与分配,并进行协商。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4
lz是蓝营呵呵,满眼的中国时报
反大一统主义者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4
没办法, 这新闻中时联合硬是报得比自由多且细, 当然只好用他们的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4
中国时报    C2/北县新闻          2007/05/17
《时论》拚正名,省省吧!

【时报】
  请注意,台北县是准用直辖市相关法令,而非真的升格直辖市,所以没什么改不改名问题,县长、民代为此伤脑,根本是没事找事,一点意义都没有,甚至有点舍本逐末。
  台湾最近几年流行“正名”,好像换个名字,什么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举国上下投注无数人力、物力拚正名,却不思解决如麻国事,到头来名没有正成,还伤了元气,结果面子、里子双输。
  蓝军一天到晚骂绿军拚正名不切实际,怎么事到临头,思维一模一样。“革命尚未成功”,就兴冲冲提议改名为“大台北”市,小心呷紧弄破碗,最后却一无所有。
  台北县升格路迢迢,老县长苏贞昌又在此关键时刻下台,平添不少变数,民间甚至传言中央会行使所谓“抵抗权”,用行政程序杯葛,不让台北县好过,台北县能不能如愿升格还很难说。
  换言之,此时此刻,台北县应先搁置没有意义的名称问题,将火力集中在实质议题,才是上策。讲难听一点,就算改名为大台北市,经费、人员不增加,一切也是枉然。
  台北县争取升格已有40个年头,眼看只差最后临门一脚,即可梦想成想,县府上下一定要绷紧神经,任何可能节外生枝的措举都应避免,拚正名就省省吧!等有一天真的升格,再讨论还来得及。毕竟,台北县这个名字已叫了50几年,其实没什么不好,不必急着换!

http://www.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70517&nfno=N0213.001&nsno=24&nkeyword=%a4%c9%ae%e6&SearchArgs=Keyword%3d%a4%c9%ae%e6%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70424%26DateTo%3d20070523%26ShowStyle%3d2%26PageNo%3d3%26ItemsPerPage%3d10&App=NS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4
中国时报    C2/桃园新闻          2007/05/17
《时论》升格焦虑

【时报】
  台北县升格为准直辖市,桃园县急了,民代呼吁奖励生育,县府官员没设籍桃园县的也被点名质疑忠诚度,只得回应会迁户籍至桃园,明显升格焦虑。
  立法院三读通过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人口超过200万县市,未改制为直辖市前可准用直辖市相关规定,台北县优先受惠;超过1 25万的县市,像桃园县、台中县市、及彰化县,可以报行政院申请改制。
  北县升格,台北县长周锡玮乐歪了,猛打升格议题秀政绩;相对地,桃园县长朱立伦面临升格压力加剧,民代各种天马行空的奖励生育构思也纷纷出笼。
  桃园县争取直辖市化,早在2千年陈水扁与吕秀莲第一次搭档竞选就提出,当时县民无不寄望前县长高升副总统能兑现政见。如今2人再隔一年就卸任,早已忘记这项承诺。
  台中市长胡志强前天率市府官员、民代,北上立法院陈情。相较台中积极发声,桃园县真得自力救济,寄望政治人物承诺,有如海市蜃楼。
  持平而论,这次地制法修正通过,不全然为北县量身订作,因目前中央财政窘迫,草率通过法案背后的真正原因,根本就是选举考量,未考虑财政排挤效应。
  立院修法虽不专业,桃园县人口约192万,只要突破200万门槛升格 在望,但与其不切实际奖励生育,不如加速公共建设、提高就业率、改善治安,让桃园县成为安居乐业的桃花源,升格效应会自然发酵,不必焦虑。

http://www.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70517&nfno=N0278.001&nsno=22&nkeyword=%a4%c9%ae%e6&SearchArgs=Keyword%3d%a4%c9%ae%e6%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70424%26DateTo%3d20070523%26ShowStyle%3d2%26PageNo%3d3%26ItemsPerPage%3d10&App=NS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