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40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13):青海绰罗斯、土尔扈特诸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4
青海绰罗斯部二旗:本准噶尔族。乾隆十九年,准噶尔平,其族遂微。附牧赛音诺颜部者曰额鲁特。附牧青海者曰绰罗斯。辖旗二:南右翼头旗,北中旗。北极高三十六度十八分。京师偏西十五度四十二分。
南右翼头旗准噶尔族。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罗贝勒。雍正元年晋郡王。三年授札萨克。乾隆三十年降贝勒,世袭。佐领四。牧地当青海东南岸。东至博尔巴齐他尔、察罕鄂博、哈拉乌素,南至固尔班他拉贡诺尔,西至窝尔登诺尔、伊克察罕哈达,北至青海。察罕陀罗海,南有巴颜淖尔,东北有蒙古图布拉克,会东来二水,又东北有乌兰布拉克。二水合流而西,会南来之巴颜淖尔水,为和尔必拉,北入青海。
北中旗准噶尔族。康熙五十五年授公品级一等台吉兼札萨克。雍正三年晋辅国公。乾隆十五年晋固山贝子,世袭。佐领二有半。牧地在青海西北岸。东至济尔玛尔台,南至布喀沿。西至西尔哈落萨。北至济尔玛尔台。西尔哈河,西北出槐满阿林,东南流,又有罗色河,西北出库得里阿林,西南流来合,南入布喀河。又西北,济尔玛尔台河,屈曲南入布喀河,其南岸即和硕特北前旗也。



青海辉特部南一旗:姓伊克明安。有卓哩克图和硕齐者,其子号青诺颜,游牧青海。雍正元年来降。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九年,晋辅国公,世袭。佐领一。牧地当巴彦诺尔之南。东至巴彦诺尔东山木鲁,南至窝兰布拉克、僧里鄂博、哈立噶图,西至博尔楚尔、哈立噶图河,北至纳兰萨兰。北极高三十六度十八分。京师偏西十五度四十二分。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馀里。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青海土尔扈特部四旗:元臣翁罕,数传至博第苏克,自称青海土尔扈特台吉。顺治八年始通贡。雍正三年,编辖旗四。北极高三十五度十五分。京师偏西十七度十五分。
南中旗翁罕之裔。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佐领四。牧地当登努尔特达巴罕之阳,东至果库图尔,南至果库图尔山木库尔,西至库克乌松,北至衮阿尔台。
西旗翁罕之裔。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佐领四。牧地在阿屯齐老图,有阿勒淖尔泊。东至衮阿尔台,南至黄河,西至哈尔古尔希立,北至库克乌苏唐素楞。
南前旗翁罕之裔。雍正元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佐领一。牧地当大哈柳图河之南,小哈柳图河之北。东至古鲁半博尔齐沙拉图,南至黄河,西至宗科尔,北至恰克图。大哈柳图河,蒙古曰伊克哈柳图,在洮州?西六百馀里黄河北岸,源出纳莫哈山乌兰俄尔吉岭,当布库吉尔地。三源,东流百馀里,折而西南,合流,又西北流,入黄河。小哈柳图河,源出鲁察布拉山,二源,西南流百里合,又西入河。当旗境东。察汉诺们罕喇嘛游牧在旗境东北。
南后旗翁罕之裔。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佐领三。牧地当硕罗巴颜哈拉山之阳,曰鄂博图。东至莫古立源,南至衮阿尔台,西至库克乌松木鲁,北至登纳吉尔尼。萨尔哈布齐海河,自西来屈曲而南,有哈尔浑舍里小河,旧以为阿尔坦河,自北来会,合而南入黄河。呼呼乌苏河,在阿尔坦河之西北,源出苏罗达巴罕,南入黄河。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南右一旗。元太祖之裔。徙牧青海,隶和硕特族。雍正元年来归。编旗一。乾隆三年,授公中札萨克一等台吉。佐领一。牧地在青海南岸。东至察罕哈达,南至南山木鲁,西至乌兰布拉克,北至青海。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五分。京师偏西十六度三十二分。自东而西,有阿木尼塞尔沁阿林、伊克哈图达巴罕、巴哈哈图达巴罕、巴哈察罕哈达、伊克察罕哈达诸山。东有和尔河。西,札哈苏太河。中,无名河六。俱北流入青海。达赖商上堪布喇嘛牧场在柴积河南。以上各部共二十九旗及察罕诺门为一盟,不设盟长,归西宁办事大臣统辖。

注:此四部与和硕特交错分布,四部大体分布于今海北、海南、黄南等州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4
当土尔扈特人在威海-里海草原上去创建自己的帝国时,卫拉特人(或卡尔梅克人)的另一支把目光转向西藏。

在17世纪的最初25年中,喀尔喀人的压力从后面把“杜尔本·卫拉特人”推向西方,这一压力的结果,和硕特部在额尔齐斯河畔、斋桑湖周围(即今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扎营,其范围一直延伸到雅米谢威斯克。大约1620年,他们的首领拜巴噶斯巴图尔崇信西藏黄派喇嘛教。他十分虔诚,以致于在他的热心鼓动下,另外的三个卡尔梅克王:绰罗斯部首领哈刺忽刺、杜尔伯特部的达赖台吉和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各派遣他们的一个儿子到西藏学习喇嘛教。以后拜巴噶斯的两个儿子继承其位,鄂齐尔图(车臣汗)统治着斋桑湖地区,阿巴赖台吉统治着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巴赖台吉与其父一样,是一位热诚的佛教徒,他在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和塔拉之间建了一座喇嘛寺庙。

拜巴噶斯的弟弟顾实汗于1636年到青海附近去碰运气,在青海周围和柴达木为自己开辟了一块领地。他在喀木,或者说西藏东部扩大自己的地盘,使该地区服从于他的世俗权力和黄教的精神权威。因为顾实汗像和硕特部的所有诸王一样是热诚的喇嘛教徒。在当时,黄教受到了一大危险的威胁,原红教的保护者、西藏第巴藏巴王占据了拉萨(1630年与1636年间)。黄教首领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请求顾实汗的帮助,顾实汗立刻前来组织了一个“神圣同盟”保卫黄教。参加该联盟的有卡尔梅克人其余各支的所有王公:顾实汗的侄儿、斋桑湖地区和塞米巴拉金斯克的鄂齐尔图和阿巴赖台吉;绰罗斯部首领巴图尔洪台吉,他当时统治着乌伦古河流域、黑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的叶密立河流域;甚至连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也加入了,当时他正在夺取威海和里海以北草原。但是,只是顾实汗与他的兄弟昆都仑乌巴什实际担负着圣战的任务。在第一次远征(大约1639年?)时,他进入西藏,并打败了达赖喇嘛的所有敌人,无论是红教的支持者,还是原本教巫师。在第二次战役中,他捉住第巴藏巴(约1642年?),占领拉萨,宣布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为西藏中部(乌斯藏)的君主。作为和硕特部王授予他世俗权力的标志,罗卜藏在原西藏诸王王宫,即拉萨的布达拉宫地址上建立住所(1643-1645年)。反过来,已经成为青海、柴达木和北部西藏君主的顾实汗得到大祭司的承认,作为拉萨地区黄教的保护者和世俗权力的代表人,直到他于1656年去世以前,他确实如北京宫廷所称呼的那样,是“西藏的可汗”。

青海和柴达木的和硕特王国,及其在西藏的保护国,在顾实汗死后传与其子达延汗(1656-1670年在位),以后又传给他的孙子达赖开(1670-1700年在位),达赖汗之子拉藏汗(1700-1717年)也表现出是一位黄教的热诚保护者;他克尽职责,召集会议选举“活佛”。因此,他不得不干涉西藏事务,反对专权的大臣桑结嘉措,该大臣在年幼的达赖喇嘛的名义下,以黄教首领的身份实施统治。拉藏汗于1705至1706年进入拉萨,处死了这位可怕的大臣,废掉错误选举出来的小达赖喇嘛,以一位更加顺从的人取代了他(1708-1710年)。青海和塔里木地区的和硕特部统治者,从顾实汗到拉藏汗,与西藏“教廷”的关系有些像丕平和查理大帝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由于黄教在中亚和远东事务中的影响是如此重要,和硕特部首领们的这种崇高地位必将会遭到嫉妒。卡尔梅克人的另一支部落,即绰罗斯部,已经成为准噶尔地区最重要的一支,他们的目的是要确保本部所拥有的这种关键地位。绰罗斯部首领大策凌敦多卜于1717年进军西藏。连续三个月内,拉藏汗把绰罗斯人堵在纳木错湖以北,后来,由于兵力悬殊而被迫退往拉萨。大策凌敦多卜于12月2日占领拉萨,拉藏汗被赶出拉萨。拉藏汗坚守布达拉宫到最后,以后,他在逃跑时被杀。于是,和硕特对西藏的保护权结束了;然而,被顾实汗从额尔齐斯河带来的和硕特部民仍然形成了柴达木地区居民中的基本成分,与他们同种族的另外三个部族仍继续生活在青海东北部和西部,以及青海东南部的索克巴地区的鲁仓和拉加寺。

留在斋桑湖附近的额尔齐斯河畔的和硕特人在鄂齐尔图彻辰和阿巴赖两兄弟的统治下遭受了兄弟之间互相倾轧之苦。阿巴赖被订败后迁出该地,并与土尔扈特人争夺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草原,捉住了土尔扈特首领明楚克(约1670年)。但是,土尔扈特人立即进行了报复,他们捉住阿巴赖,并驱散了他的部落。留在斋桑湖一带的鄂齐尔图受到绰罗斯部首领噶尔丹的攻击,并于1677年被处死,噶尔丹使他的一些部民归顺,而其余的人投奔定居在柴达木和青海地区的和硕特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24
准噶尔部是近现代学者的常用叫法,在清代官方档案中叫绰罗斯。绰罗斯又有两部,一部在青海,一部在新疆。在青海者,是主部的叛逃势力。新疆绰罗斯部后来一统厄鲁特蒙古大部。从此,绰罗斯与厄鲁特在清官方档案中混用。

   

清军几次征剿之后,绰罗斯损失很大,许多人被杀或逃亡,清人又把天花大规模带入。最终,诸多因素导致绰罗斯人口锐减。魏源《乾隆荡平准部记》载:“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除妇孺充赏外,至今惟来降受屯之厄鲁特若干户,编设佐领昂吉。”

   

待绰罗斯完全臣服后,依旧驻扎在伊犁,分做八个旗,为伊犁将军所辖,不再存有部族形式。嘉庆道光时期,曾对绰罗斯的部署有一些调配:“厄鲁特官兵,上三旗在特克斯察林塔玛哈一带地方游牧,种地自食。下五旗在霍诺海崆吉斯一带地方,种地自食。并分司官马牛羊驼只牧厂,随时操演矛杆鸟枪,闲习骑射。”

   

在青海的绰罗斯部,没有参加反清活动,直到现在依旧存在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24
早期四卫拉特时期的大四卫拉特是绰罗斯、土尔扈特、和硕特合为一个卫拉特;辉特、巴图特、土默特合为一个卫拉特;巴尔浑、不里牙惕合为一个卫拉特;奥尔蒙古合为一个卫拉特。小四卫拉特是大瓦剌独自为一个卫拉特;辉特、巴图特合为一个卫拉特;巴尔浑、不里牙惕合为一个卫拉特;小列秃、和硕特、土尔扈特合为一个卫拉特。中期四卫拉特是:和硕特单独为一个卫拉特;绰罗斯为一个卫拉特;土尔扈特为一个卫拉特;杜尔伯特为一个卫拉特。晚期四卫拉特是:准噶尔为一个卫拉特;一半和硕特为一个卫拉特;杜尔伯特为一个卫拉特;一半辉特代替土尔扈特为一个卫拉特。很明显,晚期四卫拉特之半个和硕特是指鄂齐尔图台吉所属部落。中期四卫拉特时期辉特部附属于杜尔伯特部,到晚期四卫拉特时期,辉特部一半随大和硕特迁移到青海,一半仍旧留牧故土。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24
移居青海的土尔扈特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圆寂后,青藏统治者藏巴汗就下令不准转世。扎什伦布寺法台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凭着个人有高超学术和精湛的医术,医好藏巴汗的重病,取得了他的敬重。经罗桑却吉坚赞从中斡旋,才允许达赖喇嘛继续转世,五世达赖灵童虽然被认定了,但黄教格鲁派艰难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好转,西藏统治集团不仅不支持格鲁派,反而支持噶举派,而且还大批杀害和监禁格鲁派喇嘛。在上述情况下,格鲁派首领人物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强佐索南绕登,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商议决定,派使者赴卫拉特蒙古请求出兵援助。卫拉特蒙古和硕特的固始汗,土尔扈特的保兰阿噶勒琥和莽海、绰罗斯部的巴图尔珲台吉一致同意派联军去支援达赖和班禅活佛。这支联军以和硕特部落为主力,绰罗斯部为左翼,土尔扈特部为右翼,以固始汗为统帅,以巴图尔珲台吉为副统帅,以保兰阿噶勒琥和莽海为正副先行官。

  1635年冬,固始汗、巴图尔珲台吉、保兰阿噶勒琥和莽海一行扮做香客前往西藏朝佛,侦察虚实,了解行军路线。并在甘丹寺秘密会见了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强佐索南绕登,参加了扎什伦布寺的吉祥法会,固始汗接受了所赐予的“固始彻辰绰尔济”的称号(《蒙古源流》卷八。固始彻辰绰尔济,意为固实灌顶大王),赐予巴图尔珲台吉“额尔德尼”尊号,双方商定消灭反格鲁派势力的大计。

  明崇祯九年(1636年),卫拉特部进入青海,消灭了反格鲁派的却图汗,其部队陆续移牧于青海草原,第一批有和硕特部4000户、土尔扈特部落1000户,共约为两万人。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固始汗再扮香客入藏,五世达赖强佐索南绕登,在大昭寺为之举行吉祥法会,“赐予他丹增却杰丹波”(执教法王)名号。共同商定,先消灭反格鲁派的西康的白利土司,然后进军西藏,消灭藏巴汗及其势力。

  崇祯十二年(1639年),康巴藏族白利土司赖月多杰致信藏巴汗,约定次年共同举兵扑灭格鲁派。这封信半路上被格鲁派僧人截获并送交固始汗。早有准备的固始汗,立即发兵,以土尔扈特部子弟为先锋,当年5月,固始汗也到达康巴,“是年冬11月擒获白利土司赖月多杰并将其处死(黄颢译《青海史》《西北民族译丛》1983年,第3辑)。”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固始汗佯为从康巴马尔康撤兵回青海,有意麻痹藏巴汗的警觉。然后出其不意,以土尔扈特为先锋,挥军入藏,把藏巴汗军队全部击溃,藏巴汗噶玛丹回旺被擒获处死。这次胜利开创了黄教历史的新纪元,并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是年秋,游牧天山以北的和硕特和土尔扈特人大批迁居青海。和硕特部为15000户,土尔扈特为3000户,共约10万人。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青海和硕特台吉罗卜藏丹津“因人材亦优”,继承其父青海台吉中的总管王爵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去世,皇四子胤祯即位,改元雍正。在朝廷有重大变故之时,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珲台吉”;雍正元年(1723年),他又提出了“恢复先人霸业”(《圣武记》卷三《雍正两征厄鲁特记》)的口号,并举起了反清的旗帜。其原因是,新疆准噶尔部策旺阿喇布坦,妄图控制西藏,挟持达赖喇嘛以令众蒙古,并入侵西藏反清作乱。清朝康熙帝曾经向青海和硕特台吉们许诺:“谁取藏成功,将尔等之内中立汗”。但是,等到夺取西藏成功以后,清廷食言,将取藏功劳最大的罗卜藏丹津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小职位。他为藏王达孜巴求情免死,清政府不仅不给面子,反而将达孜巴光着膀子,反剪双手,押到拉萨河上一刀砍死。清廷对罗卜藏丹津戏剧性的嘲弄,使他失望之极,狼狈不堪,他认为清廷是个食言自肥,无道昏庸的朝廷,执意举兵反清。他的反清行动遭到其弟察罕丹津和土尔扈特部落莽海五世孙格尔勒图的异议,认为:“一是清廷现在正是强盛之时,不能和祖先固始汗时期明末清初满人羽毛未丰满之时相比,要反必败。二是清廷在青海地区有一定的民心和号召力,轻易起兵将会失去人心民心。三是战争将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希望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察罕丹津和格尔勒图善意的劝说,被罗卜藏丹津认为是投降和叛变。他首先讨伐曾经并肩战斗的蒙古和硕特察罕丹津部和土尔扈特格尔勒图部。两部人民为力避侵害,逃到了清军大营。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清军出兵青海,进驻西宁,分兵进攻蒙古兵营。次年,清军攻下巴塘、理塘、黄胜关等,青海被清军控制。这年二月在乌兰布和尔战役中罗卜藏丹津大败,8万多反清人马被杀,近10万人被俘,其妹阿宝,其母阿尔太哈屯亦被俘获。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擒获罗卜藏丹津献俘京城,“诸臣皆赦免死(《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帝下旨:“准诸所奏,既往不咎,令住北京,不许擅出。”战争结束后,立即对各部蒙古实行众建少力,分而治之的方针。一是藏民再也不属于蒙部管辖,因清廷采取防蒙、限蒙的政策,在政治地位上藏民优于蒙民。二是土尔扈特部、绰罗斯部、辉特部、喀尔喀部,不再由和硕特台吉管辖,而是各部分另设台吉。和硕特丧失了总管王(珲台吉和八台吉的职权)。三是不必一姓居于一处,“于雍正三年实行划界编旗,将青海蒙古划分为29旗,其中土尔扈特4旗。(《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五)”

  南后旗,俗称角昂札萨克旗,在今祁连县。初编500户,2800多人,翁贵曾孙丹忠始封。

  西旗,俗称托里合札萨克旗,在今共和县。初编300户,2400多人,莽海五世孙格尔勒图始封。

  南前旗,俗称托日和札萨克旗,在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初编300户,2400多人,翁贵四世孙察罕拉布坦始封。

  南中旗,俗称永安札萨克旗,在今祁连县。初编600户,3200多人,翁罕后裔保兰阿噶勒琥曾孙索罗木拉布坦多尔济始封。虽经战乱,土尔扈特部因格尔勒图早期投奔清军,受害较少,原来近105万多人,编旗划地时还有102万多人,不能不说是格尔勒图之功。青海蒙古部编旗和新疆、内蒙古、宁夏不同之处在于,青海蒙古各部只编旗不设盟,各旗归各地办事大臣统辖。这是清廷为防青海蒙古再造乱,有于别省的分而治之方针。
人口日减,牧地日缩,社会日衰。

  从雍正三年(1725年)到道光三年(1824年)的百年间,青海蒙古族人民和青海藏族人民相比,藏族是人口日增,牲畜日多,社会日盛;而蒙古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牧畜日益减少。道光年间乞讨的青海蒙古人民在甘、宁、川、陕一带竟然有数万人。就是情况还算好一点的土尔扈特人乞讨的也有两千多人。他们生活无着沿边乞食,孱弱之极,月困日衰。其原因是:

  一、清政府弱蒙扶藏政策的严重后果。藏民抢夺蒙民牧地及牲畜,处理时扶藏或不予处理,致使蒙民无有牲畜,无有牧地,只好乞讨。如道光初年,黄南藏族九大部落渡河北牧,占住蒙古牧地抗不回巢。

  二、罗卜藏丹津事件后,蒙部人民元气大伤,青海蒙古经叛乱后走向衰落,经济衰败。虽然清廷在乾隆后扶蒙使之自存,并用武力防护蒙旗,保卫蒙旗,但清廷祖先扎下的根子已积重难返。

  三、蒙族内部社会矛盾日积,所谓“家不和有人欺”。战败了的青海蒙古有“墙倒众人推”之势,藏民不断抢劫蒙族的牲畜。《清史稿•谱部五》说:青海蒙古被藏民抢劫之案甚多,甚至南左中旗旗长札萨克被人枪杀,就连土尔扈特的两位王公也被人打成重伤。只有依托大邦,向清廷申诉,昔日的雄风连影子都不见了。“再加上各旗内上下离心,内讧蜂起,勾通藏民,抢劫其主,以至其主伤毙(《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五。))。”致以形成大规模抢劫蒙古成为青海一时之风,“有一次藏民抢劫六千余户,伤害男女两千多人((《清史稿》卷五二二,藩部五),”而清廷无法处理。

  由于战火而元气大伤的蒙族人民,至辛亥革命初期,蒙部人口仅两万多人,土尔扈特四旗人民不足4千人。青海著名的蒙古史学专家、青海民族学院教授芈一之曾说:“一个民族的人口如此直线下降,在我国历史上以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第196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不仅如此,青海蒙古的藏化及土尔扈特部藏化也十分惊人,其原因:

  一、清朝政府由于防蒙限蒙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严重破坏了蒙藏人民的团结与和睦的生活,致使大多数蒙民长期在民族压迫和经济剥削日益严重的环境中生存。不得不说以藏语为主的话,行文也以藏文为主,甚而穿衣也全部藏化,已经显现不出蒙古服装,只有住所是蒙古包才能稍有区别。虽然少数家族还有的说蒙语,也已是藏化蒙语,也已不行蒙文。例如土尔扈特部所在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夏宗山处草原的十几户土尔扈特牧民,虽然全说蒙语,但是他们的蒙语也严重藏化了。

  二、驻牧环境的制约。在青海蒙民居住环境中,被藏民部所隔,青海藏民属多数,蒙民生活的厚度在很大的藏民部落包围之中。有的在历史长河中,“藏民部落内讧,弱小的部落归附了蒙民部落,使蒙古族内部又增加了藏族成分(假真主编《河南县志》第907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蒙藏人民互相交往,互相依存,为了适应这种处境,蒙古人民逐渐藏化。

  三、宗教倡导及影响。青海蒙民全民信奉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蒙民历史上多次选送本民族青少年入寺为僧,例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塔尔寺扩建时,察罕丹津一次就选送300名蒙古族青年入寺为僧,仅土尔扈特部就有100名青年。入寺为僧必须学经,并先学藏文和藏语,必然推动藏文藏语的运用和学习。

  四、民族上层的倡导。蒙部人民进驻青海后,民族上层接触藏族人民,因而接受藏族的文化风俗。早在乾隆年间,各部蒙古王公从西藏请了几百名藏文学者。或从事王府文职官员,或从事藏文教学,或从事蒙藏文的翻译。而王公们又派出大批青年学藏文,学藏医,有许多蒙古族青年都成藏文化的学者。辛亥革命时期如南中旗著名的土尔扈特部医生那不奇勒,就是一名蒙古族藏医。

  五、婚姻的影响。青海的蒙古族习俗,蒙藏人民通婚不受禁约,不仅历代蒙古王公夫人一部分是藏族姑娘,就连历代蒙古王公亲王的公主招的驸马也是藏族男青年。藏族和蒙族平民通婚也很普遍,蒙族男女青年娶藏女,嫁藏男,或招赘藏男,使藏族文化和风俗在更深层次、更广的层面上使用和交流。蒙藏通婚是青海蒙古藏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六、蒙族文化教育的断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海设有一所蒙古族小学和中学,青海从来没有设立过蒙文的机构(假真主编《河南县志》第91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寺院中从来没有设立过蒙古语经院或经校,蒙部人民极少送过蒙古族青年前往其它蒙古族地区学习蒙古语文。使蒙族人民长期处于自我封闭中,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长期浸润在藏族文化生活氛围中,文化教育断层是蒙古族人民藏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至今就连河南蒙古自治县的行文文件全部用的是藏文,有许多蒙古族中高层领导干部不会讲蒙语,只会讲藏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发扬各民族文化,在青海蒙部人民民族自治区域内都建立蒙古语文小学、中学,青海民族学院专设多个蒙文班,青海蒙古族青年考入内蒙古及其它蒙区各类大中专学校的为数不少。1984年以来,青海省多次召开蒙文推广协作会议,振兴蒙古语言文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24
海北州
古为羌地。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置“西海郡”,辖海晏、刚察等地区。后因王莽篡政纷乱,郡邑废弃。东汉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复置“西海郡”(以上见《西宁府新志》)。晋和十六国时(公元265-420年),设置西平郡,海北州属西秦、北凉、南凉统治(见《甘肃通志稿》)。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击败吐谷浑伏允主力后,又设置“西海郡”,郡治多至伏俟城,海晏、刚察仍属期管辖(见隋书)。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设置米川县,辖门源地区。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徒吐谷浑诺曷钵于浩门水南。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徒蕃占据青海,海北州属其域(以上见《甘肃通志稿》)。
  元朝设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海北州归其管辖。明洪武八年(公元1378年),设安定、阿瑞二卫。海北州在二卫辖境。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蒙古族和硕特部落固始汗自新疆入青海,统一了蒙古族分编为5部29旗。其中,海北地区有11旗,置于青海钦差大臣(驻西宁)管辖之下。同时,筑起了大通(今门源县城)、白塔(今大通县城关镇)、永安(门源县城西北55千米处)3城,在今门源县城设“大通卫”,辖永安营和白塔营,属西宁府管辖。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迁卫于白塔。清乾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卫为县治。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后,先后置亹源县、祁连设治局、海晏设治局(后改设海晏县),均由省直辖。1929年,划达坂山以北设置门源县,祁连地区和原属西宁府的仙米、珠固划归门源县。1939年,设祁连设治局。1943年,海晏建县。刚察为教兰理事辖区。

  1949年海北解放,成立亹源县政府,1950年至1952年成立海晏县、刚察行政委员会、祁连自治区。
  1953年12月31日设立海北藏族自治区,辖亹源回族自治区(驻浩亹镇)、祁连县(原祁连自治区改设,驻八宝寺)、刚察县(原刚察区改设,驻沙柳河)、海晏县(原海晏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三角城),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亹源县浩亹镇。1955年,海北藏族自治区改设海北藏族自治州,亹源回族自治区改设亹源回族自治县。
  1993年7月驻地迁至海晏县西海镇。1995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5]2号)同意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由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迁至海晏县原二二一厂基地(即西海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24
海南州 
因地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金城郡设河关县,辖今贵德、共和东部地区,受“护羌校尉”节制。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西海郡,其辖地包括今共和、兴海两县的大部分地区。南梁大同六年(540年),吐谷浑国王夸吕在今共和县石乃亥乡建都伏俟城,海南地区均为其属地。此后,曾数度为吐蕃属地。元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辖今贵德、共和部分地区,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其余牧区各地则直属中央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称必里万户府。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贵德县置归德守御千户所,辖今贵德、贵南、同德及黄南州的部分地区,属陕西都指挥使河洲卫管辖,其余地区则属答司麻万户府和必里卫管辖。清初沿袭明制,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今贵德县设钦差总理蒙古番邮挛翊蟪脊?穑?芾斫窈D现菰谀诘墓愦竽燎??缶?嘧记ㄍ?髂?G?《???辏?761年)改归德为贵德;公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置贵德厅、设扶番同知,辖今海南及黄南部分地区。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改贵德厅为县,1915年北洋政府在青海改变建制,海南地区归甘边宁海镇守使和蒙番宣慰使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青海第五、第七行政督察区。青海建省后于1929年、1935年、1939年先后设共和县、同德县、大河坝设治局、1945年大河坝设治局改为兴海县。
  1949年9月今海南地区解放后,相继建立了贵德、共河、兴海、同德4县人民政府。1953年7月,由贵德、同德两县划出部分地区建立了贵南县。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海南藏族自治区,12月15日正式设立,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共和县恰卜恰,辖共和(原共和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恰卜恰)、贵德(驻河阴镇)、贵南(由贵德县南部设置,驻拉曲)、兴海(原兴海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大河坝)、同德(原同德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尕巴松都)5县。1955年7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自治区改称海南藏族自治州。1958年兴海县由大河坝迁驻子科滩。1959年将同德县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州,原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划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驻地迁茫拉。1962年同德县由果洛藏族自治州划回海南藏族自治州,将玛多县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州;至此,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共和(驻恰卜恰)、贵德(驻河阴)、贵南(驻茫拉)、同德(驻尕巴松都)、兴海(驻子科滩)5县。1979年3月随龙羊峡水电站的建成,成立龙羊峡办事处(1988年改为龙羊峡行政委员会),为州政府派出的县级机构;至此,海南州共辖共和、贵德、兴海、贵南、同德5县和龙羊峡1行委。2002年,撤销龙羊峡行委;至此,海南州共辖共和、贵德、兴海、贵南、同德5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24
共和县
古为羌地,汉属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建都“伏俟城”。唐属吐蕃地,宋属?厮?,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清属西宁府、贵德厅。民国元年(1912年)归西宁、湟源2县,1929年从西宁、湟源2县析置共和县,直属青海省。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共和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24
黄南州
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明为积石州千户和归德守御千户所辖,清属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和循化厅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泽库两县的大部分地区,隶属青海省第七督察专员公署。河南地区仍沿袭清代旧制,由蒙古族亲王统辖,尖扎地区属贵德县管辖。
  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河州卫、改必里万户府为必里千户所,辖黄南南部游牧部落。八年(1375年)改贵德为贵德守御千户所,下设10屯,今黄南州有其7。宣德元年(1426年),今同仁、泽库地区遂由隆务寺夏日仓活佛─隆务囊索代而治之,逐渐形成热贡地区政教合一统治制度。万历年间(1537─1619年),黄南地区为蒙古土默特部洪萨巴图尔控制。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驻西宁办事大臣,今河南县由该办事大臣节制。今同仁、尖扎、泽库地区先后属甘肃临洮府、西宁府、河州府、兰州府,分别由贵德厅、循化厅辖治。1929年7月,由甘肃省析置青海省,由循化县析置同仁县,今河南县由省直辖。1937年,省在隆务镇 设第七专员公署,辖同仁同德两县。
  1949年黄南地区解放,1949年9月22日成立同仁县人民政府,1952年3月17日成立同仁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7月改为县)。1952年7月3日由贵德县析置尖扎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7月改为县),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黄南藏族自治区(地级),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同仁县隆务寺,辖尖扎、同仁、泽库3县;1953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1955年7月28日,国务院批准黄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黄南藏族自治州。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6月改称自治县)。195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由省直辖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由黄南州代管。1962年12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又恢复省直属地位。1964年,原由省直辖、委托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的河南蒙族自治县更名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87年设李家峡行委(县级)。2002年,撤销李家峡行委。
  每年10月15日为自治州建州纪念日。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24
同仁在历史上是游牧地区。在汉朝时期,同仁北部成为汉朝屯田之地。至唐中宗时,这里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赐于吐蕃。宋代是角罗蕃政权的势力范围。元明两代,始以县境保安为触角,有中央屯军的伸入,形成以隆务寺为中心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政教合一统治体系,一直延续到清代。
  古为古羌地,西晋末为吐谷浑地,隋为达化县地,唐初为达化县、米川县地,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地,宋初为吐蕃角厮角辖地,元为贵德州地,明为归德千户所辖,清隶循化厅,民国初隶循化县,1929年设立同仁县。1949年沿旧制仍设同仁县,1952年改为同仁藏族自治区,1953年由同仁藏族自治区析置泽库县,同年改同仁藏族自治区为同仁县,均隶黄南藏族自治区(州)。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24
河南县
秦汉以前,属羌人牧地。东汉景帝建发十九年(214年)归附汉朝。西晋时为吐谷浑辖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地属北周廓州总管府辖。隋朝前期属吐谷浑辖,后期属西海郡赤水县(治今兴海县境)地。唐高宗始为吐蕃管辖。唐玄宗天宝12年(753年)属唐洮阳郡。五代十国时期为吐蕃、吐谷浑、党项、羌等势力各霸一方,无以统属。北宋时属中原王朝。南宋时属金国。元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地,属河州必里万户符。明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地,万历后属河州必里千户符。清属循化厅,为和硕特前首旗(俗称河南亲王)牧地。民国初由“青海办事长官”及“蒙蕃宣慰使”管辖,民国廿四年(1935年),和硕特南左中旗划同德县,其余“河南三旗”由河南亲王统领,隶省直辖。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6月改称河南蒙族自治县,由省直辖。1959年由黄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