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39阅读
  • 10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45):大理府&蒙化直隶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1
大理府:冲,繁。迤西道治所。提督驻。顺治初,因明制。康熙五年,降北胜直隶州为州来属。三十一年,仍直隶。东南距省治八百九十里。广九百六十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二十五度四十四分。京师偏西十六度十一分。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

太和冲,繁。倚。西:点苍山,高六十里,山椒悬瀑,注为十八溪,绵亘百馀里,府之镇山也,西拱县城如抱弓然。西洱河,亦名洱海,形如月抱珥,亦曰珥河。县东五里,即古叶榆泽,源出浪穹北,境内诸水入焉。长百三十里,阔三十九里,下流会样备江,迳赵州入蒙化。北:上关,亦曰龙首关,又曰石门关。南:下关,亦曰龙尾关。谚曰:“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下关贸易极盛,南陬名镇。

赵州冲,繁。府南六十里。东:九龙山,与州西凤仪山对峙。西:三台山。南:昆弥。东南:龙母。西南:华藏山。大江一名波罗江,有二源,合流而北,迳城南,折东会玉阆泉、乌龙、双塔诸水,北入洱海。白崖江即礼社江,上流自云南县入,流经白崖,有鼻窗厂水及赤水江来会,入蒙化。东南:蒿菁关、松花关。南:弥渡市镇,通判驻。驿二:西岭、德胜。

云南冲,难。府东南百三十里。明属赵州。顺治初,改隶府。东:飞凤。西:金龙。南:青华山。北:梁王山,礼社江与一泡江同源于此。一支南流至团山坝,分为三。其一南流为溪沟,迳青华山南,入赵州,为礼社江东源。其二东流,一迳县南,汇为青龙海,一迳县北,汇为品甸王海,仍归青龙海,海周四十馀里,灌田利溥。一支北出为周官{此夕}海,合流而南,至云南县,折而东北,纳你甸河诸水,为一泡江,入姚州。东北:楚场关。东南:安南关。土主簿驻白岩川。

邓川州疲。府北九十里。东:玉案、鸡足。西:象山、弥勒山。东南:鼎胜。南:伏虎。北:天马山。西北:覆钟山。罗时江源出钟山下绿玉池,亦曰西湖,南流迳象山下,又东南至上关。闷地江源出州东北焦石洞,亦曰东湖,南流迳城东,又南至上关,弥苴佉江自浪穹来注之,入洱海。高涧河源出鸡足山,北流,罗陋河自鹤庆来会,合为枯木河,入宾川。东:大把关。驿一:邓川。

浪穹简。府北百十里。明属邓川州。顺治初,改属府。西:铁甲场山,闷江所出。西南:凤羽山。黑惠江自剑川入,亦曰白石江,南流迳城西,纳诸山溪水,入太和为样备江。大营河源出剑川,南流,凤羽河源出清源洞,北流,并会宁河。宁河源出罢谷山,汇为茈碧湖,南流,迳城东北,南会大营河,折西,纳闷江、凤羽河二水,曰三江口。又南,迳城东蒲陀崆,为弥苴佉江,历邓川入太和,即洱海上源也。西:罗坪关。西北:大树关。东北:一女关。有蒲陀崆、凤羽乡、上江嘴、下江嘴巡司四。

宾川州难。府东百二十里。西:鸡足山。东:锺英山。北:华盖、摩尼。东北:赤石岩山。西北:翠屏山。东北:金沙江自鹤庆入,东流,纳答旦河、一泡江诸水,入姚州。答旦河一曰六溪河,其源有六,曰锺良溪、银溪、石宝溪、寒玉溪、通洱溪、赤龙溪,并自城西东流,又北迳城西北,丰乐溪自盒子孔山来会,亦曰七溪,北流入金沙江。西南:毕罗关。

云龙州繁,难。府西五百里。东:大罗山,明设大罗卫,今废。西:三崇山。北:清水朗。东北:大雒马山,与西小雒马夹河相望。西:澜沧江自丽江入,纳沘江、表村河、松牧溪诸水,南入永昌。怒江、俅江自俅夷境入,迳三崇山,南入永昌。北:太平关。东:新关。有大井盐课大使。盐井六:顺荡、诺邓、石门、天耳、山井、师井。十二关长官司府东三百里。本云南县楚场地。元置十二关防送千户所。明置长官司,隶大理,徙一泡江之西。清因之。土官李姓,世袭。东:白沙坡。西:观音箐。

蒙化直隶厅:要。隶迤西道。明,蒙化府。康熙四年,置流官,设掌印同知。雍正七年,省楚雄府之定边入之。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厅。东距省治八百二十里。广二百里,袤二百九十五里。北极高二十五度十九分。京师偏西十五度五十七分。明,蒙化故卫。康熙六年裁。西:文华、屯库、交椅、金牛。南:甸尾。北:蒙舍山、天耳山一名甸头山、石母山。东南:玉屏山、螺盘山、月牙山。西南:五印山。西北:巄鸃图山。西南:澜沧江自永昌入,南入顺宁。西北:漾濞江自太和入,缘厅西流入顺宁。礼社江有二源:东源曰白崖睑江,东自赵州入,纳毗雌江水,东南流;西源曰阳江,西北自花判山南流,纳盟石河、教场河、锦溪、五道河、定边河、窝接河诸水,东南与白崖睑江会,曰礼社江,东南流,入南安。阿集左河,即把边江上流,东南流,纳虎街、牛街、安定河诸水,南入景东。诸始河纳七溪诸水,西南流,入顺宁。东:隆庆关。东南:白普关。巡司三:一驻南涧,即废定边城;一驻澜沧江;一驻漾濞江。镇一:迷渡。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1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汉代,大理同中原有往来,与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蜀身毒道)中转站,汉武帝在这里设叶榆县。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博望候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l09年)汉朝在这里设置了隶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崔唐、不韦等县。 

唐初,洱海周围出现了蒙崔、越析、浪穹、邓赕、施浪和蒙舍等六个“诏”(部落)。六诏中蒙舍诏居南,故称南诏。公元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其后,南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强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到越北,西接印、缅边境,东达贵州北部和广西西部。

南诏从第一世王细奴逻到末代王舜化贞共经历13个君主的统治,于公元897年被权臣郑买嗣所灭。公元902年,郑氏号称“大长和国”。927年剑南节度使杨干贞又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又废赵善政,自立“大义宁国”。南诏历史共247年。南诏时,地方行政建置设十赕、六节度和二都督区,其中十赕为统治中心,均在大理州境内。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把持地方势力,挥戈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起大理国政权。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率军从青藏高原南下,跨革囊渡过金沙江,攻占大理城,大理国最后的国王段兴智被俘,大理国瓦解。 大理国经历了317年,22个国王,其辖境与南诏极盛时大致相当,大理州境内的行政建置大致沿用南诏时期,仍是大理国的统治中心。

大理国灭亡后,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派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建立云南行省,云南的政治中心由洱海边的大理转移到了昆明。公元1276年,赛典赤把原来的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建为路、府、州、县。至此,“云南”正式成为行省级区划的名称。现在大理州的辖境当时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云龙甸平民府和威楚路。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城,改路为府,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鹤庆、蒙化三府。现今的永平、南涧两县则分属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入云南。但严格地说,清朝最终控制云南全省是在吴三桂死后的康熙20年(公元1681年)。这之前,云南政区基本沿袭明治,以后亦只有小的变更。清朝,大理地区各县分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隶厅。大理府为迄西道治所,云南提督驻地。 
公元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后,云南成立军政府,1913年改迤西道为滇西道,后为腾越道。1929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了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 公元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成立。大理专区辖大理、下关、邓川、洱源、云龙、水平、漾濞、蒙化、凤仪、弥渡、祥云、宾川,以及现在属于临沧地区的云县、缅宁(今临沧)、顺宁(今凤庆)共15个县市。1956年 11月 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到1983年,区划几经调整,大理州辖有现在的一市(大理市)、八县、三个民族自治县。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大理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1
大理,是中国西南边疆一块神奇丽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白、彝少数民族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大理就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在大理先后出现了延续500多年的“南诏酣”、“大理国”,在清代之前,大理地区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以来,大理地区就与中原地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大理地区一直是历代王朝所管辖的地区,大理的文化同样也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白族也是一个在保留了自己语言和习俗的同时高度中原化了的文明民族。
    在这块神奇的边疆土地上,历史上发生了许多的事件,其中唐王朝时代发生的“苍山会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让我们从中研究出大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历史成因以及受到的各种各样影响,进一步看到了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性。
在大理点苍山中和峰的南侧,有一座名为“苍山神祠”的庙宇,庙内立有一方石碑,碑中正书“赖封点苍昭明镇国灵帝神位碑”,故该祠被后人称为“苍山神词”。大理的这座神祠在大理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着较高的地位,其原因就是它同唐朝时期发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苍山会盟”有关。
    公元738年,大理地方民族首领皮罗阁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起了有一定势力的南诏国。公元748年,南诏王细奴罗去世,阁罗凤继承王位,并实现了统一云南的大业,此举引起了唐朝中央的惊恐。天宝年间,唐玄宗对云南实行“以夷制夷”的错误政策,此间,云南郡太守张虔陀频繁向南诏增派赋税衙役,并合同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向阁罗凤勒索财物,遭拒绝后,张虔陀向唐朝廷谎报南诏谋反。阁罗凤忍无可忍,一怒之下起兵围攻姚安,杀了张虔陀,此事成了唐天宝战争的导火索,于是,唐玄宗作出了消灭南沼的决策。当时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于天宝10年(公元751年)派鲜于仲通率兵8万进攻云南。大兵压境,南诏王深感事态严重,为了不违背“我自古及今,为汉不叛不侵不犯之臣”的祖训,两次派遣使臣前往谢罪,但遭到鲜于仲通的拒绝。于是双方开战,激战的结果是“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战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骨枯”。
    唐军征南遭全军覆没的命运后,杨国忠欺上瞒下,穷兵默武策划并发动了第二次天宝战争。《旧唐书•南诏蛮列传》中记述:“天宝十二年,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仍奏领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密复败于太和城北,死者十八九”。《南诏德化碑》载:西洱河一带“流血成川,尸积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在《古风》、《赠南陵常赞府》及《新丰折臂翁》等诗中,对唐王朝发动的这场战争均进行了抨击。南诏虽然“不得已叛唐,但始终坚信复为唐臣”的愿望,在下关收敛唐阵亡将士尸骸,修万人冢,立南诏德化碑,以表白归唐决心。
    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决心重新归唐,他分三路使者,取道四川、贵州、越南前往内地。使者带着金子,表明归唐志坚;带着朱砂,表明南诏赤心;带着内装帛绢的金镂盒,表明南诏对唐柔服,从此不再作梗;带着药材当归,表明永远归唐。三路使者都安全到达成都,向剑南节度使韦皋献上了异牟寻的书信,表示“竭诚自新,归款天子”的诚意。韦皋将南诏使者送至长安,德宗皇帝闻奏赐给诏书。
翌年,韦皋派部属崔佐时到达南诏都城苴咩城,与南诏会盟,异牟寻隆董接待了唐朝使者,并与崔佐时在苍山神祠会盟。盟词誓文一共书写成四份,一份投入洱海,一份存于苍山神祠石室内,一份留在大理古城内,一份带回成都,由剑南节度使进献唐天子。十月,唐朝派御使中丞袁兹持节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赐金印。从此,经“苍山会盟”后,南诏与唐朝重归于好。因此,苍山神祠也就成为了反映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历史纪念性建筑。
    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理地区就已经是云南古文明的中心之一,在其后4000多年,大理地区在绝大部分时期中都归附中原中央政权,并一直处于中华版图内,“苍山会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总的说来有这么几条:
    一、中原王朝很早就已经开发西南,早将大理纳入版图之内。公元前四世纪,大理地区出现了许多分散的氏族部落,相当一部份已经开始从事固定居所的农业生产,并有了君长。公元前211年,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建立了行政机构。从此,中央王朝对云南,也就是对大理正式统治的开始,其后,历朝历代,均没有中断过。
    二、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帝王统治者,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对大理地区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政策,对大理统治者给予了较大的自治权,无论是武帝打通“蜀身毒道”,还是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无论是唐德宗遣使苍山会盟,还是后来的忽必烈派赛典赤治滇,都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了中央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稳定了边疆,同时也扩展了中华的疆域。
    三、大理的各族人民极善于学习中原文化,无论是衣食、文字、官吏制度、国家体制都学习汉文化。当时的有钱人家均以说汉话,写汉字,习汉书为荣。整个社会在唐朝时已经高度文明,极大地促进了大理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通往内地以及东南亚道路的打通,大理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大理刀、大理马畅销内地,大理也相继建起了极具唐风的崇圣寺三塔和大理城、五华楼第一批仿唐建筑。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大理虽奉佛教为国教,但它是一个政教分离的政权,这使它区别于另一少数民族政权吐蕃,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容易形成文明。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理发展的历史同中原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强大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历史必然。“苍山会盟”就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标志。我们今天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深入研究和探讨,必将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努力学习先进科技文化,不断改变落后贫困面貌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重新认识和研究探讨发生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苍山会盟”这一历史事件,将会给我们今天提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赋予新的更积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苍山会盟”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而且很值得我们今天进一步广泛宣传和深入研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1
弥渡历史悠久,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内现存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物。相传古代弥渡是一片浩翰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自西汉迄南北朝属云南县,唐代南诏时置白崖赕,元明属赵州,清沿明制,仍属赵州。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称弥渡市督捕通判,置址在弥城西街。民国元年(1912年)奉准设弥渡县,隶属腾越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直属云南省,为三等县。1950年元旦,成立弥渡县人民政府,属滇西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同年3月1日归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州。1958年弥渡、宾川、祥云合并,设立祥云县。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复置弥渡县,仍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95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国人开放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1
祥云县原名云南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北,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为界,南与弥渡县接壤,西与大理市相连,北与宾川县毗邻。总面积2425平方公里。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他们用简单而又原始粗糙的生产工具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搏斗,而寻求生存。1962年在清华洞发现新石器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陶器、炭屑。这些文物足以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从石器的使用到青铜器的使用,无疑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出现了飞跃。1964年祥云大波那发现战国铜棺墓。出土了100余件青铜器。有青铜六畜、铜质房模型、铜锄、铜锛、铜打纬刀等。铜质房模型、六畜及生产工具的出现,证明了战国时期这里的先民就是定居的农耕民族。

  早在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汉武帝便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各国夹击匈奴,以打通至西域的交通道路。及至公元前122年(元狩元年)张骞自西域归来,说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到蜀布,筇竹杖,是蜀(四川)郡商人从“西南夷”中运往身毒转卖至大夏的。大夏等国“多奇物”,且“慕中国”,但“患匈奴隔其道”而不能与中国交通。张骞建议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发动巴、蜀的军队击灭了滇东北的劳浸、靡莫,滇王投降。汉武帝在今大理地区设置益州郡。下设叶榆(大理)、云南(祥云)等28县。因汉武帝梦见彩云南现,因此该地取名为云南县。县城驻地设在今云南驿镇。东汉永平十二年(69)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今保山),云南县归属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定西南,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郡治设今云南驿,与县同治。郡辖云南(今祥云、弥渡)、蜻蛉(今永仁及大姚北部)、弄栋(今大姚南部及姚安)、姑复(今华坪)、遂久(今永胜、丽江)、邪龙(今巍山、漾濞、南涧)、叶榆(今大理、剑川、洱源、鹤庆)7县,隶属庲降都督府地。

  晋初改庲降都地置宁州,云南郡属宁州。西晋泰始六年270),云南郡领县增加云平、永宁两县,一共9县。永嘉五年(310)分云南郡之叶榆县设东河阳郡。建始年间又分云南郡之蜻蛉,弄栋2县归兴宁郡,至此云南郡领云南、东姑复、西姑复(遂久县)、云平、邪龙5县。咸和八年(333)蜀李雄占据宁州,立建宁国,云南郡属建宁国。建元元年(343),李氏置汉州,云南郡属汉州,东晋后期长期纷乱,西南爨氏乘机霸占南中(西南地区),自袭宁州刺史,历晋末,南、北朝至隋初,袭西晋旧制,云南郡属爨西地。开皇初爨氏降,三年(583)隋废郡,设南宁都督府,云南县隶之。十七年(597) 爨氏叛,太平史万岁征剿,兵达并平定爨氏地,县境未设治,时张乐进求居其地,称“云南国诏西二河侯”。

  唐初置5州领15县,唐武德四年(621)置西宗州,州治设云南驿,领宗居(云南驿)、河西(今普棚)、石塔(县址不详)3县,隶属南宁总管府。贞观六年(632)置南宁总管府,更置戎州都督府,西宗州隶之。十一年(637)西宗州去“西”字,称“宗州”。麟德元年(664)分戎州地置姚州都督府,西宗州属姚州。武德四年(621)置髳州,领濮水(米甸)、歧星(楚场)、铜山(乔甸)、蜻蛉(大姚)4县,先后属南宁总管府,戎州、姚州都督府。武德七年(624)置云南州,州治设今旧站村西。贞观三年(629)改匡州,领勃弄(弥渡)、匡川、永平3县。先后属南宁州、戎州、姚州。永徽年间置镜州,州治设今高官铺,领夷郎、宾唐、溪琳、琮连、池临、野并6县,属戎州。麟德元年(664)置波州,州治设今县城南外,领县不清,属姚州都督府。天宝九年(750),南诏尽占姚州都督府地,废唐设置,筑云南城于云南驿。贞元年间南诏国设云南节度于云南城。辖今楚雄州西北部与大理东部地区。元和元年(806)废云南节度,以其东北部置弄栋节度,西部(今县境)置云南(今下川坝)、品甸(今城川坝)两赕。两赕建置经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五国,历唐、南北两朝至宋亡共449年时间。

  元宪宗六年(1256),县境内立品甸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府。至元十三年(1276)品甸千户所改为云南州,隶属大理路。同时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于米甸楚场地,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之赵州(今凤仪)。改元置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为十二长官司,隶大理府。弘治二年(1489)设你甸(今米甸)、楚场、安南坡(今下庄安南关)3巡检司,直属大理府,同时于云南驿设土驿丞。崇祯八年(1635)析县辖楚场里于米甸设德昌县。顺治十六年(1659)裁德昌县。康熙五年(1666)裁你甸、楚场、安南坡3巡检司和云南驿土丞。

  明代朱元璋统治中原后,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便派军队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沐英、兰玉率师攻克大理,至品甸(祥云)土官等率众归附。改品甸赕为洱海卫,云南县城从现云南驿迁至到现祥云城。县卫合一,并建洱海卫城(今祥云城)。明王朝为了巩固对云南地方的统治,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通过各种形式把大量的汉族人口从内地迁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屯田垦殖,及从事各种手工业劳动。随兰玉、沐英平定云南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军队,便都留下来屯戌在云南,而且至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令把留戌的军属全部限期从内地送往云南。进入云南的军队便成了落籍的军屯户。他们以卫、所、营、屯的军队组织形式分布在祥云坝区的一些重要地区,目前还有很多村庄保留所、营、屯的名称。如前所、左所、刘官屯、董营、孔五营、阮家营等。这些戌军大都来自于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年从江西、江苏、湖南、浙江等地区迁来的汉族军民一次在祥云屯耕的就达二万五千多人。”

  除大量的明军屯田外,明朝廷又鼓励商人到云南经商,给予优惠,因此,出现了商屯。与商屯的同时,明王朝还把分散在江浙一带的从事手工业及社会较低层职业的惰民送往云南。惰民是指在宋朝末期宋元战争中被元军捉住的战犯。这些军人成为战犯后失掉了土地,释放后被称之为惰民,只好从事手工业及社会最低层的职业。他们主要流落在当时较为繁华的江浙一带。明朝政府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鼓励他们到云南并改变他们的身份。这些惰民到云南后主要聚居在人口较多的集镇,有利发挥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当时到祥云的惰民主要聚居在祥城(洱海卫)旁的瓦窑村,他们以烧砖瓦为职业,因此,他们居住的村落取名为瓦窑村。

  1913年,全国统一裁府、州,省内置道,云南县归腾越道,也称迤西道。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故改称祥云县。1929年废道,县直属省。1932年,全省设12个政务视察区,祥云属第四区。1934年,省政务视察区增加为16个,祥云改属第十二区。1935年视察区减为7个,祥云又改属第四。1938年视察区又恢复为16个,祥云改属第十一区。同年,政务视察区演变为行政督察区,全省设13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祥云属第八区。

  1950,年祥云县属楚雄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属大理专员公署。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祥云县属大理州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1
洱源县
两汉时属叶榆县;唐麟德元年(664年)置浪穹州、遣备州;南诏时为浪穹州。大理国时设宁北赕、邓赕、凤羽郡。元置浪穹、德源两个千户所。明设邓川州,领浪穹县。清朝沿明建置。民国元年(1912年)年浪穹县改为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洱源县、邓川县同属大理专区。从1956年起,同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洱源县、邓川县与剑川县合并,称剑川县。1961年10月,撤销剑川大县,并洱源、邓川两县为洱源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01
漾濞古称“样备”,得名于境内漾濞江。自汉朝在云南置郡县起,今漾濞县地先后为益州、永昌、云南郡所属。唐初六诏称雄时为样备诏(即蒙嶲诏)地。元朝分属永昌、蒙化二府。明、清大体因袭元制,其间自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后在漾濞之地设样备、打牛坪两个巡检司。民国元年(1912年),以样备、打牛坪二巡检司故地及云龙、洱源的部分边远插花地为辖境设置漾濞县。1958年并入大理市,1961年复置漾濞县,1985年改置漾濞彝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01
宾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宾川"之名,系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宾居"之名,最早见唐樊绰《蛮书》。战国时属叶榆地,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西晋、北周属云南郡,随置越析州,唐高宗时属姚州地,后么些族(即今纳西族)南迁,在宾居建越析诏。越析诏被南诏吞并后,么些族北归,为蒙氏太和楚场地。大理国时属河东赕,元属大理总管府。明弘治七年(1494),割太和县、云南县、赵州地置宾川州,治所州城。清因之。民国2年(1913),改州为县。1949年12月23日,宾川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中共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迁牛井街。是年11月,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合并为祥云县。1961年3月,撤大县,恢复宾川县建制。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01
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明崇祯前云龙知州州府在旧州,位于澜沧江西岸,“云龙,古云龙甸也”,“其名得于澜沧江”,因“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云龙记往》),故名。

云龙,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境内先后多次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说明很早以前云龙就有人类。据史籍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县,名比苏,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比苏属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置庲降都督管永昌郡,比苏为属县。晋,比苏仍属永昌郡。“咸和中(公元326年至334年)分东河阳郡,置西河郡,治比苏县,宋齐因之,梁末废”(《读史方舆纪要》)。唐,南诏时期,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宋,云龙称云龙赕,属云南地方政权大理,治所在今旧州。元初为云龙甸军民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云龙州,属大理府,封段保为土知州,治所仍在旧州。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改土归流。崇祯间迁治于雒马井(今宝丰)。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民国18年(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县治从宝丰迁至石门。1949年11月成立云龙县人民政府。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6-01
巍山又叫象化城,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它座落在绕山坝子南端,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所在地。

早在汉武帝时,就在巍山设邪龙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晋、南朝属云南郡。唐初设阳瓜州。后属家舍诏。南诏时,巍山设蒙舍睑。大理国前期置蒙舍赕,后期置蒙舍镇,开南县。元初改蒙舍千户所,明改为府,清改为蒙化直隶厅。1913年改为蒙化县,1954年改为巍山县。据《蒙化志稿》记载:现存的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形状方如巨印,中间的文笔楼为印栖,方方有四里三。四道城门楼上都各建有谁楼,东叫忠武,西叫威远,南叫迎费,北叫拱辰。楼高三层,威武壮观。由于古城屡遭兵祸,加上年久失修,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楼已被拆除,今只有北古楼和城中的文笔楼幸存下来。但从整个布局来看,古城仍保持着明清时的棋盘式建筑格局。解放后政府拨款,对二座古楼进行修复,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县城向北发展,北古楼成了城的中心,而原来位于城中心的文笔楼,现却位于城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01
“南涧”本是地名,今冠为县名。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划入益州郡属邪龙县的辖域(治所在今巍山县地)。直至宋代大理国亡,南涧地皆是以今巍山县为中心的历代建制的属下。元朝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今南涧为中心的地区开置为县一级政区,称名定边县,属威楚路镇南州(州治在今南华)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省革了定边县的建制。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恢复定边县的建制,隶楚雄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又裁革了定边县,将今南涧县一带地区归蒙化县(后改称巍山县)直辖。1961年10月,开始筹建南涧彝族自治县。1963年9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通过,批准建立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年11月27日,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领辖。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