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68阅读
  • 5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55):开化府&广南府(文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6-04
开化府:最要。隶临安开广道。总兵驻。明,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属临安府。康熙六年,改流设府。八年,省广西府维摩州,分其地来隶。雍正六年,命侍郎杭奕禄、学士任兰枝赐交阯铅厂河内地四十里,以马白赌呪河下流为界。八年,置文山县为府治。嘉庆二十五年,改马白关同知为安平厅,仍属府。西北距省治七百五十里。广一千一百四十五里,袤四百二十五里。北极高二十三度二十一分。京师偏西十二度九分。领厅一,县一。

文山要。倚。雍正八年省通判经历置。东:东文山,县以此得名。西:秀石、蓑衣。北:凤虎山。西南:西华山,层峦叠嶂,连络如屏,横列三十六峰。教化废长官司治在焉。西南:红河,即礼社江下流,自蒙自入,左新现河、右龙膊河注之,东南流入安平。白期河,一名三岔河,自蒙自流入,有那木果河注之,南流入安平界。开化大河源出县西白龙潭,北流,汇六十五潭水,至乌期石洞出,为乌期河,折东南流,为盘龙河,伏流,至府东北复出,经府东,折而南,至天生桥汛,伏流出安平。北马别河,东普梅河,并入宝宁。南:洪衣关、大窝关。县丞驻江那。

安平厅 要。府南百三十里。明,安南长官司地,属临安府。康熙四年,长官司王朔作乱,讨平之。六年,改属府。嘉庆二十五年改厅,并析文山县之东安、逢春、永平三里地属之,仍附郭。道光三年移今治。西:天洞山,顶有石洞,瀑布飞流。西南:阿得山,绵亘无际。红河自文山入,西南至河口汛,与白期水会。白期河自文山入,纳吉林箐诸水,与红河会,入交阯。盘龙河自文山入,南流至交阯城汛,有牛羊河来会,又东南,纳左右数小水,入交阯。普梅河自宝宁入,一名那楼江,仍南流入宝宁。攀枝花河,厅西,下流为坝不河。南:马白河、归仁里二小水,均西南流入盘龙河。南:马白关。

广南府:要。隶临安开广道。明,广南府。顺治十八年,改流官。康熙八年,省广西府之维摩州,以其地来隶。乾隆元年,设宝宁县为府治。西北距省治八百五十里。广七百二十里,袤四百三十里。北极高二十四度十四分。京师偏西十一度二十二分。领县一,州一。

宝宁要。倚。乾隆元年置。东:零雨山。南:麻卯、僻令。东南:宝月关山。西北:速部、板郎、木主三山,山各一泉,为西洋江源,东南流入富州。马别河自文山入,纳者种河诸水,北入师宗。普梅河自文山入,为藤条江,东南入交趾。西北有宝宁溪,县以此得名。东:宝月关。南:普?塘,府经历驻。

土富州府东南二百六十里。土同知侬氏世袭。光绪间设通判。城内:翠岭。西:袪丕山。西北:花架、玉泉。西北:西安山,山洞深邃。西洋江自宝宁入,折东北,错入广西西林界,右合剥江,左郎河水,仍入广西百色?。西南:普梅河,自文山入,为木奔江,入越南,左赖河从之。东:剥隘镇。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8:03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6-04
境内文物考古材料证明,今文山州境地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边疆,令驰义侯率兵征讨西南夷后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辖17县,其中11县在今云南东南部,今文山、砚山、马关县属进桑县地,西畴、麻栗坡属都梦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东汉时期,今文山州仍隶牂牁郡,其中,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属进乘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4郡后,将4郡改建为建宁、朱提、云南、永昌、兴古、越嶲、牂牁7郡,隶降都督。今文山州8县分别隶兴古郡的进乘·县地(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丘北),句町县地(广南、富宁)。

   西晋泰始六年(270),设宁州领南中7郡。太康三年(282),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复置宁州,全国设19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今文山州各县属宁州兴古郡的进乘县地(文山、砚山、马关),都篖县地(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丘北),句町县地(广南、富宁)。

  东晋时期将宁州又划为17郡,今文山州各县分属兴古郡的句町县地(广南、富宁),西安县地(西畴、麻栗坡),梁水郡的镡封县地(丘北),新丰、建安县地(文山、砚山、马关)。

  自东晋永和三年(347)到北周大定元年(581)的二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郡县设置经常改变。隋统一全国后,今文山州属南宁州总管府辖。隋开皇四年(584),取消总管府,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设昆州、恭州、协州,废兴古郡。今文山州属昆州地。

  唐初期,置南宁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属严州、汤望州、归武州、奏龙州、英州、声州、勤州地。唐代后期(南诏)今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为通海都督管辖,广南、富宁属岭南西道(冶所邕州)安南都护府管辖。

  宋代,除今广南、富宁隶属广南西路广源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广源州的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外,其余6县属大理国政权范围内的最宁镇部地(丘北)、王弄山部地(文山县部份地区)、教合三部地(马关县八寨、文山县古木)、矣尼迦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

  元代至元十一年(1274),设云南行省、政区为路、府、县。至元十二年(1275)、十四年(1277),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至元十五年(1278)五月改称广南西路宣慰司,后改为宣抚司,辖今广南、富宁。

  今文山县属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属矣尼迦部地,隶宁远州。元大德四年(1300),今丘北县隶属广西路(治所在今泸西)维摩州。广南、富宁仍属广南西路宣抚司辖。文山为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为矣尼迦部,隶宁远州。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改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临安路改为临安府,辖教化长官司(文山、砚山)、八寨长官司(马关、麻栗坡)。丘北县属广西府维摩州。

  清代康熙六年(1667),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与滇南诸土司联合反清的基础上,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辖开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东安、江那、乐龙八里。原广南府辖广南、富州(富宁)。丘北仍隶属广西府维摩州。康熙八年(1669)裁广西府之维摩州,将其部分辖地划入广南府和开化府。清雍正八年(1730)七月,开化府增设马白同知及文山县附郭。开化府辖逢春里(今文山县古木乡、抑井乡一带地区)、东安里(今西畴县及麻栗坡县部分地区)、永平里(今马关县八寨镇及河口市部分地区);文山县附郭管辖开化里(今开化镇、攀枝花乡、追栗街乡、平坝乡及喜古乡一部)、王弄里(今文山县老龙乡、小街乡、新街乡及屏边县、金平县部分地区),乐龙里(今文山县德厚乡、红甸乡、秉烈乡、马塘乡及喜古乡、坝心乡一部)、安南里(今文山乐诗冲乡及蒙自县老寨一带)、江那里(今砚山县一带)。清乾隆二年(1737),广南府添设宝宁县附郭,治所设今广南县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开化府设安平厅(今马关),辖逢春、东安、永平3里。清道光三年(1823),文山县增设江那(今砚山)县丞管江那里。清道光二十年(1840),丘北县丞升正县,隶属广西州。光绪十三年(1887),设临安开广道辖临安、开化、广南3府。同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将今马关县都龙、麻栗坡县南温河等南山地区归中国,设归仁里隶安平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划归中国,属开化府安平厅归仁里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设麻栗坡交涉副督办署及河口(时属安平厅)交涉副督办署。

  中华民国2年(1913),裁撤开化府,文山县附郭称开化县;丘北县增设一员五槽县佐。裁撤广南府,改称广南县;富州厅改富州县;安平厅改安平县。民国3年(1914)复文山县名,麻栗坡交涉副督办公署改为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公署,直属云南省都督府。安平县改称马关县,原辖地东安里改设普兰行政公署,辖西洒、畴阳两地域,隶马关县。民国4年(1915)广南县在维摩设县佐。民国9年(1920)西洒、畴阳由马关析置设正县名西畴县。民国21年(1932),江那、小维摩两县佐辖地合并设砚山设治局, 民国24年(1935)改设正县名砚山县。民国26年(1937), 富州县改称富宁县。民国31年(1942),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屏边、丘北、广南、富宁8县隶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设于文山县城,称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1946),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对汛督办署属省辖外,辖区未变。民国38年(1949), 国民政府濒临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文山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2月,广南、西畴、马关3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权;3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民主政权;4月,文山、砚山、丘北3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宁县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县城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于西畴县西洒成立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 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称西畴县,治所西畴兴街;砚山县并入文山县称文山县,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辖6个县。1961年9月文山、砚山两县分设;西畴、麻栗坡县两县分设,全州仍辖8个县。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8月先后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规定,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称谓)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6-04
马关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马关属益州牂牁郡进桑县。东汉时改属进乘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 三月,属兴古郡进乘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属宁州梁水郡新丰县。北周时,属西爨(白蛮)地。隋代属昆州。唐初马关属南宁州都督府郎州地。南诏时属通海都督僚子部。宋代大理国前期, 属通海都督矣部,后期属最宁镇矣尼迦部。

  元初在云南实行军事统治。至元八年(1271年),属南路总管府阿僰万户舍资千户。至元十三年属临安路矣尼迦部。

  明代先属八寨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使司,后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三部长官司。从宋皇佑初年至清初,马关为龙氏土司领地达600余年。

  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土归流”后,马关属开化府。雍正六年( 1728年)九月,设“马白关”。雍正八年设马白同知专理对外事务。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设安平厅,改马白同知为安平抚彝同知。安平厅署设于开化 (今文山) 与知府衙门同城。安平厅辖永平、逢春、东安3里。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越南变成了法国殖民地。光绪十三年,中法两国互派官员至中越边境勘定边界,都龙等地回归中国, 取名归仁里,为安平厅管辖。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安平厅衙门由开化移至马白。宣统三年(1911年), 安平厅在辛亥革命和昆明“重九”起义影响下,于九月十五日(11月5日)响应国民革命竖旗反正。

  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县,先属蒙自道管辖, 后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因其与贵州安平县同名,故改为马关县。民国37年11月,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隶属云南文山专区。1958年4月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后,属云南省文山州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6-04
广南县位于滇东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句町县,蜀汉、晋、南朝为兴古郡句町县。除汉族外,主要有壮、苗、瑶、彝、回等民族。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04
富宁,古名富州,宋朝时以“土地膏腴、物产繁富”之意命名。战国时属句町部族,秦属象郡,西汉前期属南越王国。三国时属蜀汉兴古郡句町县。隋属昆州。唐初属盘州。五代十国属南汉。元至元十四年(1277)正式没治,境内置富州、安宁州和罗佐州,属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洪武年间,安宁州和罗佐州并入富州,属广南府。光绪二十七年(1901)称富州厅,仍为广南府节制。民国元年(1912)改称富州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古名富州、安宁州各取一字组合命名改为富宁县,属云南第二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属文山专署,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04
侬氏土司衙署

  文山地区的土司制度,滥觞于宋代,完善于元、明,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
  自元代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264—1948年),侬氏土司世袭28任,长达684年,操掌着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侬氏土官有完整的施政章程,置堂设监,划放庄田,还拥有世袭常备军队,对所辖区实行封建领主统治。
  土司衙署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衙署地势高敞,沿四道台阶而上,分层次设大门、中门、三门。原衙署前砌筑一堵青砖照壁,宽约6米,高约5米;大堂口置石狮一对,左侧有鼓棚(供告状人击鼓申诉),旁设监狱两间;还有代办房、签押房;此外还有东西书房、祭祀堂;后院有五凤楼等等。衙署深门重院,规模宠大,2001年至2002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先后两次进行重建和抢修,使衙署内文物古迹得到了保护。
    2003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

    清初“改土归流”之后,清皇朝对边疆地方推行“武备文治”的政策,特别是在所谓“康乾盛世”之期,行政权力深入边远地区,倡导“文明教化”,大开儒学教授之风。内地众多的知识分子被派到边疆地区建庙堂、兴礼乐、设书院,文庙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成的。
  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全庙占地面积9千余平方米。庙内地势高敞,往后依次增高,共分为五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主体,殿前两侧有东、西二庑;中有大成门为过厅、大成门前右设祭器室、乡贤祠;左为官厅、民宦祠;中建有棂星门石坊;前有泮池(俗称月牙塘);左右各建有东、西礼门,门外左右侧各竖一块“文武官员在此下马”长条石碑;最南面砌筑一堵青砖照壁,上镶嵌气势磅礴的“太和元气”四大石刻楷书字。大成殿后有崇圣祠、右侧有明伦堂、莲峰书院、节孝祠等。广南文庙是文山州境内最大的庙宇。1985年5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化郡主墓

    俗称“皇姑坟”。据史籍载:墓主系明永历帝朱由榔之妹。明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安化郡主随其兄流寓贵州安隆,途经广南病逝,当地壮族移尸太平寨安葬。清初,为祭祀皇姑—安化郡主而建盖皇姑庙,其内供泥塑皇姑全身像,毁后改供牌位,上书“明桂恭王府安化郡主之灵位”;上悬挂“玉骨流香”匾额一块;两边刻对联:“流裔溯明时,遗憾深山埋玉骨;边城有夷俗,讴歌首夏吊皇亲”。每年旧历四月第一个“寅”日,全村群众抬着一乘花轿,前呼后拥,往马蹄井迎接皇姑灵魂进庙,谓之“接皇姑”。
    1985年9月,广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