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32阅读
  • 2回复

[文物考古]不久的将来游客在甘肃可畅游“秦国”(组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0-08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6-07-09) —
不久的将来游客在甘肃可畅游“秦国”  感受秦文化



礼县古城遗址发掘现场

  据西部商报报道 正当大型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第一部黑色裂变在网络上广为热播时,具有先秦文化薪火之传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也在这里挥动了破土动工的第一镐。甘肃先秦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契机和历史阶段。



礼县出土的先秦文物“编钟”


  为防止意外 馆藏文物装箱封存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让世人参观和对先秦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通过先秦文化研究,唤起外界对先秦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是王刚和所有研究秦文化人一直以来的愿望。

  位于礼县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的当天,礼县博物馆馆长王刚的内心里犹如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尽管新博物馆的建成时间还是个未知数,但他依然在最近的20多天里激动地来回穿梭在办公室与工地之间。这个中年汉子,在此前的日子里一直肩负着对先秦贵重文物保护的压力,他对这些文物有着一种无以言表的深厚情结。

  在刚刚过去的“5·12”四川大地震中,他所看护的珍贵馆藏文物中有22件被毁,其中有三件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价值不可估量。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意外,王刚决定将所有贵重的馆藏文物装箱封存,放置在小面积的库房内,并邀请文物专家来做了相关鉴定。而地震中,在礼县受损的还有祁山大堡子公祠,这是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地方,公祠里墙壁严重裂缝,部分参观点已经因为裂缝、滑坡,不能对游人开放,面对这样的损失,王刚痛心疾首:“毁坏的文物,不管它是哪种级别,对我们来说,都是无价的损失。”

  之前,礼县先秦大型陵墓、建筑基址、祭祀坑、车马坑等的陆续发现和钮钟、石磬、铜虎等大量国宝级文物的出土,被史学界确证这一带是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秦国的生活中心,这些文物对研究两周时期的秦国乃至周代墓葬制度、秦国始封地和西周封邦建国制度、秦人的迁徙及其社会特征等文化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发掘出土的一套秦早期的青铜编钟最为引人瞩目。这些文物和遗迹也为进一步开展早期秦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实物材料,也为进行这一地区的文物保护,文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冶金、铸造、礼制、陵寝制度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目前,礼县共发掘各类文化遗址100多处,其中古文化遗址78处,古墓群26处,古建筑5处,碑刻43处。在这些文物点中,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馆藏文物500多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00余件。

  尽管王刚对馆藏每一件文物的出土时间和历史了如指掌,但祖先厚重深邃的古文明依然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让世人参观和对先秦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通过先秦文化研究,唤起外界对先秦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是王刚和所有研究秦文化的人一直以来的愿望。在20世纪90年代,礼县曾修建过一个博物馆,但因面积小,不能更好地展示文物,一度制约了对先秦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沿革。

  于是在有关专家和当地关心秦文化的人的倡议下,一个最具先秦文化特征的新博物馆终于破土动工。

  新馆将成为先秦文化的历史殿堂

  来自省博物馆的资料显示,该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秦早期文化考古科研基地,成为全国先秦文化的历史殿堂。不仅如此,秦文化博物馆也将是先秦文化研究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它还将承载这段特殊历史的薪火相传。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轨迹是,秦人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礼县作为大秦帝国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和秦人开国以至于统一全国的摇篮已成为不争的史实。

  更为重要的是,秦统一六国后,之前古老文化的大部分都先后进行了融摄。而早在7000年前,先祖们就在礼县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仰韶文化;4000年前,寺洼文化和仰韶文化都在这里交融。如何保护和发掘这一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不仅仅是财力紧张的礼县一个县的责任,更不是王刚一人就能完成的。

  从2000年开始,有关秦文化博物馆建设的提议和立项就已经在着手进行,但由于客观因素,修建秦文化博物馆的设想一直未能实施。直到2006年,大堡子山遗址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多名省政协委员联合在“两会”上提交陇南建设“文物中心库房”的提案,省文物局也多次组织人力想促成这件事情,并与政协委员一起在陇南召开过现场协调会。同年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礼县召开早期秦文化调查与研究项目工作汇报会,联合考古队经过3个年头的探寻和考察,呈现给全国有关专家和单位的一份名为《早期先秦文化考古工作汇报》再次惊动了社会各界。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以及全国其他一些省份的文物局负责人和国内有关专家先后赶赴礼县,对此次联合考古的重大发现给予了高度关注。

  转机出现在近两年。礼县县委、县政府在省、市领导和国家、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秦公陵园遗址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先后召开了“全国秦人西垂文化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甘肃省礼县秦西垂陵区青铜器特展”,使秦公陵园遗址誉满华夏、驰名海外。如何开发保护这一文化遗迹,大力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将已被历史尘封约2800多年的先秦文明“再造”出来,终被提上了议程。

  今年8月16日,由省委书记陆浩题写馆名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在省上有关部门的审批下正式破土动工。此时,距离秦文化博物馆提议立项已整整8年时间。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选址”在礼县东新南路开发区,包括主体建筑和先秦文化广场,项目占地面积43864.7平方米,其中博物馆面积835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690.78万元。

  目前,礼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已自筹建设资金1600万元,计划再贷款2000万元,由中铁建工集团承担建设工程,工期约1年。来自省博物馆的资料显示,该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秦早期文化考古科研基地,成为全国先秦文化的历史殿堂。

  博物馆建成后将成旅游必经路

  事实上,人文遗迹作为前人创造的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特征的旧迹,它是存在价值派生的,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

  当许多地方风风火火地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时,礼县文体局局长赵旭东却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特有的历史文化以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才能具有吸引力,并进一步地发展自己。”按照这样的思路,赵旭东照着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地开始挖掘历史留下的财富。

  自从礼县大堡子山被疯狂盗掘,秦人第一祖陵———西垂陵园的秘密突然破解之后,当地居民在以自己是“秦人后裔”而自豪的同时,将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和已被考古证实的历史结合起来,向人们诠释着自己的祖先在这里生存繁衍的种种理由。而大堡子山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就已经为秦人的历史渊源流变获得了系统可靠的解释,当地与秦文化有关的民间活动及风俗也因此变得神秘起来。

  不仅如此,礼县由于“地扼蜀陇之咽喉,势控攻守之要冲”,还是三国时蜀魏一直激烈争夺的要塞之地。曾演义了诸如“木门道(今礼县罗家堡)射杀张郃”、“卤城(今盐官镇)割麦”、“六出祁山”、“姜维大战铁笼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留下了全国五大武侯祠之一的“祁山武侯祠”、“祁山堡”、“铁笼山烽火台”等古战场遗址。另外,这块沃土还造就了东汉词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赵世延、明代礼部尚书门克新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如高台、乞巧、春倌、罐罐茶、古村落、牛拉车等犹如“千年老窖”般浓郁的民俗风情……用赵旭东的话说,这些民间文化虽然在当地传承,但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历史根源。面对这样一个被古文化、史前文化所包围的环境,礼县不应该继续没落和沉寂,应该在发掘和发展古文化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在“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开建之前,虽然县上专门成立了先秦暨三国文化研究会,聘请考古、史学界专家学者进行先秦、三国文化研究。但要打通文化的脉络并非易事。

  但现在一切都可以随之改变

  更为长远的一个开发规划让赵旭东和王刚都振奋不已,礼县将借先秦和三国文化资源,从东起盐官罗堡,西到江口松林峡,沿西汉水北岸60华里的公路上,集结着罗堡木门道、红河水库、卤城、盐井、祁堡山、大堡子山、赤土园林、王仁裕神道碑、铁笼山等10多处遗址和历代人物景观以及自然风光为内容的文化旅游资源,逐一开发,有机整合,使之形成一条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独具民间地域特色的文化长廊。

  “依托礼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建成西安、兰州、四川至礼县寻根问祖、凭吊怀古精品旅游线路是有期可待的。用不了多久,相信国内外游客到西安游览秦国古迹,到天水游览麦积山,然后到礼县游览秦人的发祥地,游览三国古战场,将是必游之路。”赵旭东对此非常乐观。

  历史文化遗产被盗令人痛心

  上世纪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上疯狂的盗掘,让先秦珍贵文物的出世掺和了令人惋惜的情节。礼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洗劫,其被盗挖盗卖的事实令人痛心。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文化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它作为中国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尽管把有关秦文化的文物完整并更好地成列在新建的博物馆是王刚的最大心愿,但王刚依然有着遗憾。

  上世纪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上疯狂的盗掘,让先秦珍贵文物的出世掺和了令人惋惜的情节。礼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洗劫,其被盗挖盗卖的事实令人痛心。

  本来秦公墓中埋藏了更为珍贵且数量惊人的瑰宝。然而可惜的是,秦公墓中的很多珍贵文物在正式发掘前已被盗走,有的还流失到海外。目前已在海外“现身”的就有美国收藏的秦公壶,法国收藏的鸱枭形金饰片、金虎,日本收藏的4件有铭文的秦子钟等。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专程赴国外拍摄了这些更为珍贵的鸱枭形金饰片和秦公壶等文物照片,但人们对这些珍贵的国宝也只能在博物馆墙壁上的照片中一睹风采。

  王刚听说鸱枭形金饰片刚流落到法国时曾在巴黎公开展出过,当时曾引起了世界考古界的轰动。而近年来港台地区也发现了秦西垂陵区出土的文物,如上海博物馆马承源从香港收购回来的秦公鼎、簋。这些青铜鼎和簋不但造型独特,保存完整,上面还明确铸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宝用簋”等铭文,这几件青铜鼎、簋不但是中国目前仅有的和最早的秦代有铭青铜器,而且成为礼县大堡子山古墓是秦公墓的最主要实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珍贵文物私藏民间,一直没有现身。因此,王刚为当年一些人为因素给文化遗产带来的缺失和给古文化、古文明带来终身的伤痛感到羞耻和愤怒。

  有此伤痛和愤怒的远不止王刚一人。曾在2007年,文体局局长张旭东就曾联合先秦文化研究会,并通过政府向民间进行私藏文物征集,但收效不大。

  被盗而流失海外的文物对于先秦文化的研究无不是一种缺失和遗憾。而正是这些文物的流失,致使大堡子山秦公墓墓主的身份至今神秘难揭。礼县先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康世荣感慨地说,一些珍贵的文物若要回归故里,需要重金才能从国外买回来。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有效地收回这些珍贵的文物,这是甘肃文化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和秦文化的保护是一个永远无法结束的故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它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而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其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历史变迁的缩影,有关它的文化和遗迹因此而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08
天水是秦的发源地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10
礼县现归陇南管辖,但与天水联系更紧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