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40阅读
  • 1回复

[山东]德州:实施南融北接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0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并对经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德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带之中,具有接受京津济等大城市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和省城济南辐射的独特优势。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德州区位交通条件,德州市确立并大力实施“南融北接”战略(向南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在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借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确立“南融北接”战略的依据和条件

  “南融北接”战略的确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实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最大化的必然选择,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和德州经济发展的实际。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为实施“南融北接”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封闭而传统的经济区域,主要靠自身的资源和积累逐步发展,其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而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经济区域,主要依靠各种外部资源和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一般是快速的、跳跃式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正是依靠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经过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城市扩散辐射和城市群的发展,形成一定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的相对聚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圈或经济带。这一经济区域的形成,来自于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从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源于都市圈尤其是大都市圈的强力带动。对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的德州来说,借助京津冀都市圈以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形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是一个战略选择。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范例为实施“南融北接”战略提供了成功经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由彼此孤立与阻隔走向相互联系与依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世界范围看,已存在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在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也正在孕育成熟。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已经生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经达到近300个,全球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成员资格”。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显著,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除了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还存在一国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以大都市带、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国家、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南融北接”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为加快基础条件较好的北方沿海地区的发展,把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并把滨海新区提升为国家级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在推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滨海新区将继深圳、浦东之后,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去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体两翼”和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德州不仅是省会城市群“1+6”城市之一,而且处于“一体”之中,成为两大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带。今年山东省又在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准备“十一五”期间在这一地区全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使之成为山东北部经济的强劲增长动力。德州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德州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为实施“南融北接”战略提供了客观条件。德州是省界边际城市,行政中心城市与外省直接接壤,属于典型的临边城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德州的区位优势也将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德州又是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3条铁路、5条国道、6条高速公路和14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1个小时可以到达北京,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从客观上讲,拥有如此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市场越完善、生产要素越充分流动,德州发展的优势就越能得到体现和发挥。

  二、实施“南融北接”战略的主要措施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通过加强合作与推进一体化发展,德州在体制机制、政策、产业、市场等方面构筑起了良好的运作机制与合作平台,区域经济合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是建立对接机构,形成了一体化的组织保障。德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南融北接”战略推进委员会,对“南融北接”工作进行总协调、总调度,加强对“南融北接”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德州市人民政府驻天津滨海新区办事处,牵头组织在天津和环渤海地区的招商活动,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在天津和环渤海地区开展对接活动进行调度、协调。成立了德州市“南融”办公室,负责融入济南的有关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南融北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是加大政府间的协作力度,双向互动已经形成。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恳谈,德州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缔结了“友好区市关系”,与济南市签署了《德州市融入济南服务省会共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一揽子重要文件,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重点的全方位、高层次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各县市区以及农业、工商联、劳动、财贸等部门也分别与天津市、济南市有关县区及相关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济南市及其所属县市区,天津市各区都先后到德州考察洽谈,进行密切交流,将合作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农副产品合作领域逐步扩大。以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着力建设配套完善的畜产品加工体系,畜牧生产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战略合作初见成效。充分利用天津、济南会展业发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聚集的优势,以天津、济南为阵地,面向全国开展了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参加津洽会、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等活动,并在天津市举办一系列产业对接恳谈会,先后签订生产基地合作协议以及各类合作项目共80多个,与天津市的经贸合作逐步深化。组织了“两院院士”德州行、人才对接恳谈会等活动,促进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把产业对接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制造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四大新兴产业,加大与天津、济南产业的对接合作力度,一批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光电一体化、太阳能设备项目落户德州,延伸、完善了德州的产业链条,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水平。

  四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对接条件。为深入推进与两市的交流合作,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与天津、济南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合作事项协调推进制度、人才交流锻炼制度以及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南融北接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了双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人才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

  三、深入推进“南融北接”战略的设想与打算

  总的要求是,进一步研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按照“承接辐射,当好配角,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思路,将“南融北接”工作推向深入,努力实现产业互补、文化互融、市场互通、资源共享,全力把德州打造成天津滨海新区和省会济南的产业转移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增强德州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把德州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要进一步加大与区域内城市的合作力度,抓好区域内交通、通讯、网络、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创造融入接轨条件。以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为目标,协调配合做好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工作,争取德滨、德商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立起与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人流、物流通道,促进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和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速、安全的都市圈信息通道,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力度,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重点城镇建设,努力把德州建设成为鲁西北、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二是着力推进跨行政区域产业重组,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为重要的产业转移基地。以环渤海地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市为重点,深入开展好对接活动,就企业合作、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进行交流洽谈,达成更多的合作。抓住天津、济南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按照“逐行业对接、分产业合作”的规划要求,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化学工业和食品制造等行业和产业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德州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吸引天津、济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德州转移,把德州建成天津、济南新的产业园和创业园。支持优势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地区的兼并、收购与联合,培育和发展区域性大型企业集团。

  三是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健全完善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新机制。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不断细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具体措施,认真研究融入工作的重大问题和事项。互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在进一步增进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作的切入点,推进合作扎实深入的开展。通过友好市县、联络机构等载体,建立健全协调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和民间的沟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旅游资源开发、市场拓展、环境保护和科技、信息、教育、人才交流等方面主动对接、共同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作者:吴翠云)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08
德州、四平、梧州,三市情况较为相同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