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56阅读
  • 0回复

[经济]千里陇原绘新图(来源:经济日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2-07
千里陇原绘新图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9年12月07日 09:10
        

这是永登750千伏变电站设备区。甘肃近期实施电网升级,跨入750千伏主电网时代。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



    本报采访组近日来到甘肃,对这个西北内陆省份进行了采访,足迹遍及12个市、州,目睹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更看到了甘肃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2005年到2008年,甘肃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从1933.98亿元增至3176.11亿元,年均增长11.3%;大口径财政收入2008年达到470.91亿元,年均增长22.7%。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进展。今年以来,甘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79.01亿元,同比增长8.8%。科学发展迈新步,2600万甘肃各族人民正在描绘着更新更美的图画。

    让农业产业“特”起来

    今年,甘肃粮食又获丰收。从去年底到今年7月初,甘肃大部分地区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为几十年所未见。然而,今年全省粮食产量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省农牧厅的最新预测,尽管各地夏粮因灾减产11.3万吨,秋粮产量却可增加39.5万吨,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超过去年的888万吨,首次突破900万吨,达到904万吨。

    大旱之年能够获得大丰收,重要原因是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发挥科技作用。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5%,春旱几乎年年有,严重时往往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甘肃把旱作农业新技术作为推广重点,取得了明显效果。在甘肃农村采访,常常听到农民说,今年全靠“双垄”才有了好收成。“双垄”的全称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它可以有效保持农田水分,并将雨水充分收集起来供作物生长之用。同样一块田,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比过去的半膜平覆法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则要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2008年,甘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89.5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而这些粮田共产粮176.1万吨,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今年全省仅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面积就达到692万亩,为抗旱夺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让甘肃的粮食产量逐渐提高,那么,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则让甘肃农民逐步富裕起来。甘肃东西跨度达到1600多公里,气候、物产差异很大。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培育特色产业,让现有的土地资源产生更高的效益。

    记者来到定西市采访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红伟自豪地说,过去定西是“苦瘠甲天下”,如今是“土豆甲天下”了。这里天旱地贫,有限的降水都集中在7月到9月,种一般庄稼很难丰收,但对马铃薯的生长十分适宜。近年来,定西市扬长避短,主动把小土豆培育成了大产业,种植面积在全国地、市、州中排名第二,产量位居第一。今年全市7个县区共种了300多万亩马铃薯,仅安定区便达到104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去年安定区的土豆单产达到1250公斤,总产130万吨,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人均达到1659元。

    围绕土豆种植,定西市如今已经形成了原种培育、产品加工、运输仓储、贩运销售等产业链条,仅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便有20多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种薯生产和精淀粉加工基地。去年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

    和定西的土豆一样,陇西的中药材、平凉的“金果”、庆阳的黄花菜等地方名产,都已成长为当地特色产业,就连原产欧洲的油橄榄也在陇南的大山中扎下了根,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如今甘肃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形成了马铃薯、果品、蔬菜、制种、中药材、酿造原料等六大区域优势产业,今年种植面积达到2540万亩。不少产品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如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六成左右,制种业产值超过30亿元,当归、黄(红)芪、党参、大黄、甘草等五种大宗中药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5%、60%、50%、60%、25%

    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在“千年药都”陇西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有26万亩,亩均收入在1400元左右,最高的将近万元,种植、加工药材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武威市发展日光温室种植蔬菜水果,今年亩均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

    为了让特色产业特色更浓,甘肃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着力支持草畜业和六大区域优势产业。到2012年,全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将达到2940万亩,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贡献由2007年的592元增加到933元,特色优势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将由2007年的25%提高到31%。

    让工业企业“净”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甘肃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甘肃实现工业增加值1471.43亿元,是1978年的近14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182家,其中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甘肃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这些资源,“铜城”白银、“镍都”金昌、“钢城”嘉峪关等一批工业城市拔地而起,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使甘肃工业形成了“两高一资”的明显特征。

    在甘肃工业总量中,重工业比重在80%左右。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的比重又占到了80%左右。受工业结构过重和粗放式经营的影响,2007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而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8倍和1.18倍。显然,这种以资源消耗和增加环境负担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绝难长久,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两高一资”变为“两低一资”,才能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以来,甘肃一方面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着力发展石油钻采设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特种电机、真空设备、集成电路设计等七大类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07年5月16日,随着永昌电厂淘汰落后设备爆破声的响起,甘肃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启动,一批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生产线被关闭。这一年年底,甘肃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份,节能减排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8年,全省电力、炼钢、炼铁、铁合金、电石、水泥、造纸、焦炭、酒精等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375万吨、电力25.9万千瓦,其中有89户落后企业被淘汰“出局”。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更多的城市和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走上了以循环经济促发展的新生之路。镍都金昌便是一个典型。

    金昌市内的金川公司的镍和铂族金属的产量均占全国90%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前些年该市却因工业污染戴上了“黑帽子”。金昌市和金川公司抓住成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和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的契机,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在资源综合利用上狠下功夫,使循环经济取得了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仅金川公司安排的重点节能改造资金就有近70亿元,能源利用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08年与2005年相比,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23%,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末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的目标。公司电镍综合能耗为3.61吨标煤/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金川集团公司,每生产1吨镍约产生7吨二氧化硫,每生产1吨铜约产生2吨二氧化硫,而公司2008年镍、铜产量分别为10万吨和30万吨,二氧化硫治污的负担可想而知。为了治理二氧化硫污染,2006年以来,金川公司投入12.7亿元改造设备,使30多台炉窑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实现了全部回收。利用这些回收的二氧化硫,一年可以生产200万吨硫酸和15万吨亚硫酸钠,硫酸供应金昌化工集团生产磷酸、农用肥等,金化集团产生的烧碱又可作为金川公司镍精炼过程中的试剂。此外,金川集团公司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所产生的液氯,可供新川化工公司生产20万吨聚氯乙稀,聚氯乙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又成了金泥集团的水泥原料,生产出的水泥就地卖给金川公司,作为矿山的填充料。

    “吃干榨尽”的产业循环格局,每年为金昌市带来了100亿元的“额外”收入,也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金昌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比2005年增加74天,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4%以上

    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使甘肃工业开始“干净”起来。2008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4.17%和2.06%。与此同时,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10.8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增加189.7万吨,综合利用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甘肃省省长徐守盛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甘肃实现工业强省、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甘肃工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如今,甘肃正在更广阔的空间构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框架。根据规划,到2015年,甘肃省将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同时在兰州、白银建设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为主的“兰白”循环经济基地;在平凉、庆阳建设以煤电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平庆”循环经济基地;在金昌建设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金昌循环经济基地;在酒泉、嘉峪关建设以清洁能源和冶金新材料为主的“酒嘉”循环经济基地;在天水建设以加工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在张掖、武威、定西建设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张武定”循环经济基地;在甘南、临夏、陇南建设以林业、草业和中药材等生态经济为主的“甘临陇”循环经济基地。甘肃省副省长石军说,“一区七基地”将有效破解甘肃“两高一资”结构性难题,闯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的路子。

    让交通运输“畅”起来

    9月19日,连接永靖和东乡两县的祁家黄河大桥建成通车,甘肃国道干线公路运输从此告别了最后一个渡口,更加安全快捷。9月26日,连接陕甘两省的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正式启用,使甘肃的东大门更加通畅,也使横贯甘肃东西的1600多公里公路主干线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年底之前,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将建成通车,届时甘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643公里。条条新路出现在陇原大地,不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将带动周边省份的对外交流开放。

    在甘肃东部地区,分布着秦岭、六盘山等诸多山脉,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东部交通不畅,不但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甘肃和整个西北地区与中部、东部地区的沟通和经济往来。

    近几年,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甘肃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从2004年到2008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连续5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投资596.77亿元,2009年预计将达到171亿元。“十一五”期间甘肃将完成交通基础建设投资746.6亿元。

    在公路建设中,甘肃根据整体发展规划,重点实施了“东部会战”。会战以省会兰州为起点,分别向东、东南和南部呈扇状射出三条线路,将贯穿定西、天水、平凉、庆阳和陇南5市区域内的3条国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构建起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路交通主骨架。这一区域路网布局被人形象地称之为“中路直插,两翼齐飞”。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杨咏中告诉记者,今后几年中,东部将建设高速公路1147公里,二级公路103公里,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加大路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支持和帮助东部老区和贫困地区改善公路通行条件。这一工程的概算投资超过560亿元,涵盖和辐射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0%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3.8%。随着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中路直插”战役已经取得重要成果,而“两翼齐飞”的相关项目也在实施之中。甘肃与中部、东部省份交往的通道,正在一步步拓宽。

    记者在甘肃天水市采访时,听到了关于一条路和一个洞的故事。

    一条路,指的是甘肃在1994年7月1日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天北高速,这条路连接天水市区和北道(现在为麦积区)的四车道高速路,只有13.15公里,开车7分钟便可跑完。然而,这条由省、地多方筹措7800多万元资金修建的短路,却成为甘肃进入高速公路时代的标志。

    一个洞,说的则是刚刚通车的宝天高速公路的麦积山隧道,它紧邻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其单洞长度有12.29公里,位居世界双洞公路隧道长度第三。

    如今的一个洞,相当于当年的一条路,这一变化形象地说明了甘肃公路建设近年来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体现出甘肃公路建设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全长131公里的宝天高速公路中,甘肃段长度为91.114公里,而桥隧比例占到线路总长的66%,平均每公里造价达到7400多万元。从2005年起,甘肃近万名筑路大军在深山中整整奋斗了四个春秋,共修建各种桥梁111座,开挖隧道44座,终于建成了这条东西大通道。

    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告诉记者,宝天高速通车后,天水至宝鸡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减少到1个半小时,天水至西安的车程也仅需3个半小时。交通的畅通,将对国家确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根据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要占整个西北地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宝天高速公路建成后,各种要素可以实现跨省整合,对天水及周边地区乃至甘肃全省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60.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7%和59.3%。一半以上的游客来自陕西等地。

    日渐通畅的交通网络,不但促进了甘肃自身的发展,也为周边省份加强与中东部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杨咏中告诉记者:如今在甘肃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有64%都是外省的。

    让山川大地“绿”起来

    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沙地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多数地区干旱少雨,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多毫米。但由于降水集中,植被稀疏,甘肃又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甘肃干部群众年复一年进行着坚韧不拔的奋斗,取得了明显进展。

    地处陇东的庄浪县,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00多万亩耕地,90%以上挂在400多个梁峁和2500多条沟壑之间,每年有1000多万吨泥沙流失。为改变家乡面貌,庄浪县广大干部群众自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靠着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和一辆辆架子车,连续奋斗30多年,把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坡地,全部改造成了水平梯田。如今的庄浪,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路路通,看村村新,看户粮丰,林草覆盖率已达到35%。

    家在河西走廊民勤县宋和村的石述柱,今年73岁。他担任村干部49年,带领乡亲们防沙造林近半个世纪,栽植防风固沙林7500亩,经济林1500亩,压设各类沙障80多万米,固定流沙8000亩,建起了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如今,宋和村走上了以林养农、以农养林的发展新路,全村农民每年从林场收入300多万元,家家有了电视机,户户通上自来水,98%的人家拥有农用车,不少还买了小轿车。而民勤全县封沙育林育草面积已达29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4.3%上升到10.86%。

    兰州市的两山绿化工作更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市年年组织干部群众从黄河背冰、挑水上山,在市区南北两山植树造林。由于土质贫瘠,降雨稀少,栽下的树苗很难成活,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还不到1万亩,成活的树木也不到100万株。

    从1983年开始,兰州广泛动员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大大加快了绿化速度。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两山环境绿化工程被列为国家项目,兰州市借此东风,将黄河水引上荒山植树种草,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几十年中,各级政府累计投入10亿多元,终于使两山披上了绿装,绿化面积达到58万亩,成活树木1.5亿多株。如今,草木葱茏的两山与穿城而过的黄河沿岸的片片绿地,构成了兰州市的百里黄河风景线,为这个西北重镇增添了几许秀美。

    2007年,甘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3.42%,比2000年的9.4%提高了4个百分点,比1979年的6.8%增加了近一倍。

    在绵延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昔日寸草不生的大漠戈壁,如今也开始显现出浓浓“绿意”,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这里正在大规模地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在酒泉市,一台台高大的风力发电机为亘古荒原增添了生机,自去年3月以来,这里平均每月就有一个5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开工建设,而甘肃在此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也已获得国家批准,2010年风电装机将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1271万千瓦。这一工程预计总投资达1200多亿元,将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其余全是戈壁沙漠。就是在这有限的绿洲上,敦煌去年创造了3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45元,在甘肃各县、市、区中数一数二。如今,在距市区不远的戈壁上,一座投资5亿元的10兆瓦大型光伏发电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施工准备。市能源办主任赵廷乾告诉记者,这座电场占地1平方公里,而敦煌全市可建光伏发电场的总面积有5000多平方公里。目前,敦煌已经制定了2015年光伏发电发展规划,并与有关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可以想见,清洁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建设,将为甘肃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甘肃的综合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增强。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6亿元,人均达12110元。但是,甘肃各级干部和群众也清醒认识到,甘肃仍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基本的省情特征是经济总量小、自然条件差、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要彻底改变甘肃的面貌,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甘肃省委书记陆浩说,我们在坚持“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科学判断面临的新形势,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提出了“以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为中心,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两翼,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同步、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达到“基础设施水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层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这也是甘肃省委、省政府谋划的新的经济发展蓝图。

    (采访组组长:汪 朗 成员:李琛奇 魏永刚  李红光 李   陆 敏)
  

来源:经济日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