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49阅读
  • 24回复

[地名由来]地名来历:山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02
地名来历:烟台

古言:“有其一地,必有其名。有其地名,必有其因。”那么,烟台始于何时呢?

据明史记载: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军事建设防止海上倭寇不断侵扰,朱元璋准奏批建宁海卫(今牟平区)“奇山守御千户所”,这是烟台境内最早的发祥地,时比北京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紫禁城”还要早22年,可以说奇山所城有着古老的悠久历史。在建“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同时,于其北山(今烟台山)顶设建“狼烟墩台”,被土人(当地人)称为“烟台”,并被传为烟台的始源。对此,有二点疑论:一是至今还没发现依此定为烟台始源的石刻和文字资料;二是当时“狼烟墩台”在全国沿海边疆遍地设建,总不能千篇一律的全称为“烟台”,那样恐怕“烟台”岂不各地皆是,看来只是推论而说。

“奇山守御千户所”建成后,其地域隶属1131年(金天会九年)设置的福山县管辖。清朝建立后于1664年(清康熙三年)旨令将“奇山守御千户所”废除,自此军变民地,原千户、副千户贬为庶人,官兵解甲,多从事渔农工商。同时,原“奇山守御千户所”被改称为“奇山所”、“所城”、“所城里”,同其周围的十三村被福山县划为东北保“奇山社”。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在知县罗博编修的《福山县志》卷一之《地舆图》中,可见福山沿海共有14座“狼烟墩台”,自西向东的13座全标为“墩”,唯有最东部(今烟台山址)的一座被标为“烟台”两字,但它仅指是“狼烟墩台”的位置,看来这是“烟台”文字出现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320余年的历史。

事过近80年后在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福山知县何乐善所修的《福山县志》中,载有“有石似船型(指烟台山北部‘造化奇观’),在烟台上(指烟台山)”再次出现“烟台”两个文字记载,但是这次所说的“烟台”,不在仅指“狼烟墩台”,已扩大到整个“烟台山”了。

二次“烟台”文字的出现,拉开了烟台被正式确定的序幕。

早在明初,芝罘海湾数家渔民为保出海打鱼安顺,共同集资在西南河北口东部(今北大街群众艺术馆址)筹建三间草屋,供奉海神,后来于清朝雍正年间进行了小规模重修扩建。这期间芝罘海湾已成为南北海上运输和境区近郊捕捞渔船的重要避风停泊港口。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经当地及外地商家和船帮投资,将海神娘娘庙扩建为“天后宫”,民众称“大庙”。届时庙前大街、集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大街”(后被改称北大街),而近郊四乡称名为“海上”,继而转称“烟台街”。以大庙为中心的“海上”、“烟台街”称谓,一直传述到20世纪40年代。据说,当时曾有人将“烟台街”3个大字写在木牌上,钉挂在现北大街新华书店对面的一家商铺墙上。由此可知,“烟台山”、“烟台街”已为当时公认的地名。

1859年11月9日(清咸丰九年十月十五日)正式设立“烟台厘局”,开始征收船税、货税。“烟台厘局”的设立,尽管烟台还没有正式命名,但“烟台”已被清政府初步确认。

1860年6月8日(清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日),法国侵略军以3000多兵力,在未费一枪一弹和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侵占了芝罘港湾登上了烟台山。据《筹办夷务始末》载,山东巡抚文煜在两个月内曾13次上摺朝廷,报奏法侵军在烟集结兵力、扩充装备、安营扎寨、劫掠民船、侦察训练、试放枪炮等侵略行为,几十次提到“烟台”、“烟台山”、“烟台海口”、“烟台地方”等名词,清廷在批摺中也几十次提到“烟台”名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3 16:08:02编辑过]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6-03
地名来历:蓬莱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日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6-03
地名来历:济南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也是我国著名的“泉城”。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为古水名,又称大清河,1855年被黄河改道夺据,成为黄河下游河道,如今鲜为人知。

在遥远的古代,济南地方众泉竞涌,湖泊密布,南依群山,北临济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殷商以前的济南地名已无籍可考。西周至春秋时期,济南称“垛邑”。“7’指古冰的发源地——今济南市内的趵突泉。春秋晚期,又改称“历下”,因地处历山(今千佛山)之下而得名。公元前555年,晋伐齐,败齐兵于历下。

“济南”作为地名,始见于西汉初年。据司马迁的《史记》载: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说明至迟在公元前186年以前已设置济南郡。

以后各代,济南地方治所的称谓虽时有所变,但均以“济南”为地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省,济南逐渐成为全省的政治中心。明洪武四年,以砖石修筑城墙,周廓十二里。

清代沿袭明制,济南仍为省治所在地。清末,胶济、津浦两条铁路相继建成,交汇于济南。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工商业城市。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6-03
如无讹误宜汇编成集,入网站资料库。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09-22
=莱芜

因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
《水经注》说:“淄水经莱芜谷。 旧说齐灵公灭莱,莱民流播此谷。”《续山东考古录》说:“此地(按:指莱芜谷)本有莱 民,非由流播。”据王献唐考证,莱芜就是因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莱芜谷与汉、晋的 莱芜县都在淄河流域。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12-22
“青岛”名称的由来

地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12-22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再则“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这个百余年,从同治算起,应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样说来,青岛开埠的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又向前提早了一百余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中记载:“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惊涛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宫以妥神灵,不过粗具规模,未足以壮观耳……,宏舸连舳,巨舰接舻,乃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税耀彩,金碧腾辉,可谓威镇四海……。”大船、巨舰,首尾相连,停泊于青岛口一带,好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规模较前大有扩展,成为闻名的一大口岸。这样规模的一个商埠,能说是一个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青岛,当时青岛地区称为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岛名称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个新市区又分为青岛、鲍岛和埠头等区,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中的一块地方。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在《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条规定“青岛市之区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督之“。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五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3-12-22
小青岛是青岛的别称。
青岛从什么时间开始又称小青岛的呢?直到二ΟΟΟ年出版的书刊中还说:“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由于小青岛原是一个孤立的小岛,所以群众也一直称其为小青岛。”(见《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这段记述明显是不对的。据现有资料证明,清朝中叶就已有称小青岛的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刊写的《灵山卫志》中就记有“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是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道的名称,因为小青岛位于灵山卫的东北,所以卫志说它在淮子口的对岸。道光年间重修的《胶州志》、同治版《即墨县志》“海程、险要汛”中都从此说。说明从清朝中叶开始,青岛也被称为小青岛了。而1934年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中说:“小青岛……德租胶澳后开始署名……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这是明显不对的。青岛地区人们一直称为青岛或小青岛。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天,一些外国的植物学家在小青岛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百合花,定名为“青岛百合”。德国人因此曾叫过小青岛为“百合绿岛”,此种名称既未正式公布也未曾传开。1904年(一说1900年),德人在小青岛之上修建了一座乳白色的八角形灯塔,塔高15.5米,控制着整个青岛港的船支往来,是一切船支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日本将青岛的地名全部换成了日文的名称,小青岛当然在其内。据《青岛街市新旧名称对照表》中载,小青岛被改称“加藤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一律将日文的名称改为中国的名称。小青岛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但不是《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中所说的“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而是青岛,这在《接收青岛纪念写真》都有记载。1985年出版的《青岛风物》一书中把小青岛名称的时间说得更无依据,文中语:“青岛市定名后,乃更名小青岛”。姑且不说记载根本不对,就其本身的涵义就不清,我们知道青岛作为城市出现后,有过德国侵占时期的“新市区”、北洋军阀统治下的胶澳商埠内的“青岛市”,还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青岛特别市”,那么上面所提到的“青岛市定名后”指的是哪个时代的青岛市呢?不知它的依据出在哪里?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青岛逐渐成为旅游城市以来,小青岛也发展为游览点。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并且还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游客乘小艇渡往,开辟成小青岛公园。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小青岛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驻地,不许中国人进入。四十年代初,岛东部修筑起防波堤与陆地相连,岛北部也修筑了一段防波堤。
青岛解放后,小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防波堤经过加高加筑成为现在的规模,岛上建立了现代化的导航设施,为青岛港的海运事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小青岛再次作为一处新的游览景点而向人们开放。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3-12-22
琴岛是青岛和小青岛的别名,也是许多别名中最著名的一个。
关于琴岛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和记载。其一有地形环境说法,“据说从空中看下来象是古琴,故也称琴岛或琴屿”(见《海域青岛》)。其二有自然现象说法,“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声铮铮如琴声之故”(见《琴岛诗话》)。其三有“青”、“琴”谐音字说。还有从“琴头镇”一词转音而来说(见《漫笔琴岛》)等等。
最早提到琴岛一名的,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当属1924年出版的《接收青岛纪念写真》一书。作者班鹏志1923年写的自序中曰:“自序于琴岛寄庐”,已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看待了。
在文学作品中提到“琴岛”一词的,从现在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要首推长篇小说《桃源梦》一书了。此书已不多见。青岛市图书馆仅藏有1934年版的第三版本,初版年月不详。这是早期述说青岛的长篇小说,作者笔名为“燕齐倦游客”。该书内容是描写辛亥革命胜利后,满清的遗老遗少们逃来青岛后的没落腐朽生活。书中对青岛的早期发展有过一些较为真实的记述,其书中人物的名字大都是影射真人的,如把“章总兵”写成“庄总兵”,把“亨利亲王”写成“恩理亲王”,一些大臣的名字也都用谐音字代替等等。这部小说开卷第一回“失琴澳总兵受骗,修铁道报立三功”中的第一段就说:“话说山东半岛的东南角上,有一个海港,叫作琴澳港……靠海最近之处叫作琴岛,琴岛的北部叫作大抱岛,大抱岛迤北叫作小抱岛,总称都叫琴岛”。把青岛(小青岛)叫作琴岛,进而又把市区统称为琴岛,这和青岛名称由来一样,都是以青岛(小青岛)命名的。为什么不称青岛而称琴岛,可能和该书的人名一样,不用真名,而用谐音字,“青”和“琴”字的字音比较相近。《漫笔琴岛》所作的分析,我们认为是比较正确的。
为什么叫琴岛,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受到以前出版的《海道图说》一书的影响。《海道图说》是清朝末年出版的一种翻译本线装书,具体刊印年代不详。该书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胶州湾东面有长山向东偏北延伸如舌……有城者为浮山所……又距挨户林头北面小澳首有琴头镇”。在胶州湾、黄岛两节之后出现了“琴头镇”,正好就是青岛的位置。书中关于“琴头镇”的经纬度记载为“北纬36°05ˊ,东经120°17ˊ”,又和青岛市的经纬度基本相符,可见图说中的“琴头镇”就是青岛。《海道图说》是一本地理书,可不可以说青岛在外文中还有一个别名,叫“琴头镇”。再则,因为《海道图说》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书籍,也有可能是翻译上的不确。再有一种可能,就是青岛当时有过“琴头镇”或者类似的名称,但在我国的史籍中又不见记载。几种可能的推见或其它的证据,将随着史料的发现逐渐澄清。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的,见载于1934年出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书中在小青岛一条中说:“此岛一名琴岛”。1939年版的《青岛指南》、1957年版的《青岛游览手册》等书都沿用了此种说法。从称小青岛开始,逐渐地把青岛市也称琴岛了。琴岛不但成为地名,还成为地名风光的掌故,如“青岛八景”、“青岛十二景”的“琴屿飘灯”,青岛市乡二十四景的“琴岗滴翠”等等。二十世纪末,还把通往小青岛的道路命名为琴岛路。
除了“琴岛”、“琴屿”之外,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把青岛称为“琴港”或“琴岗”的,还有称为“山岛”的等等。


以上四篇均系转贴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4-01-11
“平度”之名   

“平度”怎么解?有些当地人,望文生义地解释说,这是“平安度日”的缩写,其实不然。因为,“平安度日”不是一个成语,大家不会由“平度”二字,衍生出“平安度日”来。再说,这也不符合县名的起名习惯。

  翻开《重修平度县志》,不难找到答案。在清道光年间,平度知州韩保忠曾为这本县志写过一篇序,在序中,他明确解释了“平度”之名的来历。他说:“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吕邱先生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平度”这个县名,早在汉代就有了。在公元前三百多年以前,有位名叫吕邱的先生,曾对齐宣王说:“但愿大王要选任贤良的人做官,将齐国各地区的法令制度都统一起来,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江山社稷才能长治久安。”“平度”之名的来历,就是“平法度”,即“执政的律令、法规、制度要公平统一”的意思。所以“选良吏,平法度”不仅成了后来齐宣王治国安邦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度”之名的“历史警语”。

  “平度”作为县名,最早始自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距今已二千二百多年。其州治版图几经变更,至明清时才逐渐稳定了下来。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4-01-11
城阳”之名

“城阳”是青岛市区最早的古人类聚居区,属“东夷之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早在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生活着两大夷族部落:“不族”和“其族”。这两支部族因相互具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同苗同根”,所以又被称之为“不其族”。“不其族”早先生活在现在的铁骑山一带,因而该山就以“不其族”为名,叫做“不其山”。从现在的考古发掘来看,最早的不其人主要是以狩猎和打鱼为生,尤其是制作弓箭和黑陶的技术非常发达。

夏商周时期的“城阳”,属莱夷、夷国。春秋战国时期由夷国、介国并入齐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即在这里设立了“不其县”,隶属于琅琊郡。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不其县”的“古城,周约十余里”。看来,不其城初辟时,还是一座不太大的小城。“城阳”之名的来源,就是依照了不其城的方位而得来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方舆理解,“城之南为阳”,“城之北为阴”,故“城阳”就是“不其城之南”的意思。

“不其县”自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设立,至隋代开皇16年(596年)撤消,前后共持续存在了817年。在这漫长的八百多年间,是“城阳”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最使该城引以为荣耀的是,这里曾两次成了“不其侯”侯国的都城,还出过一位可以左右东汉王朝的大名鼎鼎的宰相伏湛。而汉献帝刘协的“伏皇后”伏寿,也是天生丽质,出自“不其城”。由此,又引出了一段曹操诛杀“伏氏家族”的故事。

所以说,“城阳”在历史上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夏庄

夏庄位于城阳区的东南部,面积84平方公里。据说,夏庄人最早于明代成化年间由胶州迁来的。当时,有一栾氏族人在丹山脚下立村。相传,夏庄人因见这里的山岩灿若丹霞,故取村名为“霞庄”。后来的夏庄就是取自“霞庄”的讹音,一直流传至今。

流亭

流亭地处城阳区的南部,濒临白沙河,面积44.3平方公里。关于流亭之名的由来,曾有许多猜测。如有人的说,过去白沙河上曾经建有一个亭子,还有的说是有一胡姓移民到处流浪,在这里停下了脚步等等。其实不然。据说,流亭之名在汉代就有。“亭”是当时的一种比乡政府低一级的行政机构,除掌管治安和警卫外,还兼管邮路、旅客等。因此,所谓流亭,就是当时掌管白沙河流域的“亭”一级的机构名称。

红岛

红岛古称“莲花岛”,又称“阴岛”。据史料记载,红岛在19世纪末,原是胶州湾内的一座孤岛,因其岛形如莲花,故有“莲花岛”之称。但是,该岛又因地处胶州湾的北岸,“北”为“阴”,所以民间俗呼之为“阴岛”。本来,岛之名称,都是历史传承的结果,无可厚非。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阴岛”之名却被视为“阴暗之岛”的代名词,认为有反动的嫌疑,因而更名为红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市内还有一条“阴岛路”,由于红岛已经改了名,这条路也不得不跟着改成了红岛路。

棘洪滩

棘洪滩位于胶州湾的北岸,原是白沙河、墨水河和洪江河注入胶州湾后形成的一片滩涂。因荆棘、芦苇丛生,故名棘洪滩。该滩东起白沙河,西至羊毛沟,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9.1公里,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文化大革命”时,因要“劈荆斩棘闹革命”,曾一度将其改名为“锦红滩”,取其意为“锦绣山河一片红”。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村民的要求下,“棘洪滩”的名字得到了重新恢复,延续至今。

最使“棘洪滩”扬名青岛港的是,1989年这里建成了可供青岛市常年调蓄供水的“棘洪滩水库”。该水库库区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46亿立方米,每年可向青岛市内供水1.1亿立方米。“棘洪滩水库”的建成,改变了我市水资源短缺的落后面貌,改善了我市的现代工业基础环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条件。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4-01-11
即墨
  即墨之名,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距今已两千多年。史书上说,因其濒临一条墨水河,而取名叫即墨。即,就是濒临、靠近之意,墨,指的就是墨水河。在清代,青岛的市区一带,即隶属于即墨县仁化乡。所以青岛与即墨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在语言和文化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即墨历史悠久,远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一些原始部落。商周时期,即墨属莱夷国。公元前567年,莱夷国被齐国吞并,成为齐国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即墨已成为齐国很有名的“大邑”,城址在今平度市东南部的古岘镇朱毛村一带,现在这里的城址遗迹仍在,是我国最早的古城遗址。即墨之所以能在战国时期翘首于强齐,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已成为齐国东部的经济中心,其商贸海运业也很发达。即墨在这一时期发行的货币,叫做“墨法化”等数种,一度成为齐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里的“”与“即”是通假字,“墨”就是即墨。“法化”,就是法定货币。“化”与“货”同假。楚汉相争时,项羽曾在即墨设立过胶东王。到了西汉时期,即墨还成了胶东国的国都,富庶而繁华。王莽篡夺了汉朝天下之后,感到即墨有靠近黑暗、近墨者黑的嫌疑,不雅观,便将其改名为“即善”。结果,这个“即善”的名字仅仅保持了十几年,就在王莽政权的倾覆中消失了。即墨这个名字后来再也没有改动,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现在我们常常被即墨之名的读音所困惑。为什么呢?普通话对它的读音( j i mo)大家都知道,而青岛方言或即墨本地方言,却称做是“挤米( j i mi)”。为什么会将“墨( m o)“读成了“米( m i)”呢?有人考证说,这是即墨人将“即墨邑”连起来念的结果。其实不然,这只能算作是一种假说。因为,“即墨邑”并不是一个经常被反复使用的固定名称,也不是即墨的一个代称或简称,这一点已在众多的史籍文献中得到了证实,故不存在读讹了的条件。倒是因为即墨人将“墨”字读作“妹( m ei)”,才有了今天读作“挤米”的效果。

  还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证明即墨人将墨读作“妹”。这就是浮山湾东面的一个小岛,名叫“墨岛”。关于“墨岛”,我们在清代同治版的《即墨县志》中可以找到这个岛的名字。这里所说的“墨岛”,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麦岛”,青岛人仍读作“妹岛”。在普通话里,“墨”和“麦”的发音完全不同,而在青岛方言中,这两个字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都读作“妹( m ei)”。如“大麦岛”、“王家麦岛”,青岛人都读作“大妹岛”、“王家妹岛”。在清末以后的一些书籍和地图中,“墨岛”渐渐就被写成了“麦岛”。这大概是因为麦子的“麦”,比“墨”更好写、更熟悉、更易记的缘故吧。

  即墨是个民风很纯朴,方言味很浓的地方。从当地的地方戏柳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即墨方言五味杂陈的魅力。青岛人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成语,“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就出自传统剧目《寻工夫》:“日出东来准落西,光棍家里没有妻。衣裳破了没人补,两只破鞋打哈嘻。富的不知穷的苦,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穷汉日子不好过,一天不作没吃的。锄镰锨镢交朋友,土坡杂草当亲戚。风不离(即“不错”),雨不离,天天陪咱卖力气。背朝天,头拱地,脊梁杆子爆了皮。好地锄过上千亩,锄来锄去是人家的。干上一天穷一天,忙了一年穷四季……”你看,即墨方言是不是很有韵味。

墨水河 简称墨河,古称奴水、墨水、张鲁河、乌池河等,为胶莱南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胶州市南部夼集乡高家艾伯和匡家茔一带丘陵地区,上游流经夼集、南杜村、西祝村、苑戈庄4处乡镇;中下游沿后屯乡西界北流,至刁家屯西入高密县境,于岳头屯西北再入胶州市,经后屯、马店、北王珠3处乡镇,于官路滞洪区下游汇合梁沟、小套二河入胶莱南河。河道全长48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03.3平方公里。河道上游依两陵为河床,河床开阔,一般300~500米;下游堤防窄,一般50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29万立方米,为季节性河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6 21:25:11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4-01-11
珍贵。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4-01-17
乳山
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
大乳山名探源 乳山市及境内有关地名乳山寨、乳山河、乳山口均以南部沿海的大乳山而得名。大乳山之名究竟源于何时,此次修志对其进行了考察。经查《二十四史》,唯《宋史·地理志》记云,“牟平有乳山、阎家二寨”。乳山寨在大乳山北10公里处,此寨以大乳山命名,据此而断,宋代即有大乳山之名。后又在日本高僧圆仁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发现,在记载唐开成四年(839年)他入唐求法途经牟平县南部沿海(今属乳山市)时详云,“四月十九日,摇橹向乳山去。出邵村浦(即邵家埠,今名三甲疃--编者注),从海里行,未及半途,暗雾倏起,四方俱昏,不知何方之风,不知何方行。抛碇停住,风浪相竞,摇动辛苦,通夜无息。二十六日,早朝云雾微霁,望见乳山,近在西方,风起东北,悬帆而行。已时,到乳山西浦,泊船停住,山岛相卫,如垣周围。其乳山之体,峻峰高颖,顶上如锋,山根自岭下而指六方。于澳西边,亦有石山,岩峰立岭,高秀半天。东之与北,虽有山连,而犹斜耳”。根据圆仁当年这段记载,大乳山之名最晚应起于唐代。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4-01-21
沭河的由来

张同旭

沭河发源于山东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苏省境内。
沭河,古称“沭水”,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周礼·职方氏》中就有记载:“正东曰青州……其浸沂、沭。”
沭水,古人又写作“術水”,《汉书·地理志》:“術水南至下邳入泗。”唐代颜师古注:“術水即沭水也。”①“術”字现已简化为“术”,为了考证的需要,本文仍写为“术”。
从《说文解字》、《辞海》对“沭”字的注释可以看出,“沭”是沭水(或沭河)的专用字,别无其他含义。因此,要解释沭河名称由来,应从“术”字上做文章。
《莒县地名志》认为“古术士施展法术之水汇成此川而得名”,此说近于荒唐。因为占卜和鬼巫之术在先秦各诸侯国普遍存在,当时的人们对此虔诚至信,并非只有沭河流域的古人信奉此道。况且“术士、巫术”等字义是“术”字的引申义,并非本义,因此,用“术士、巫术”等词义来解释“沭水”名称的由来只是望文生义。
《说文·行部》注:“术,邑中道也。从行,术声。”五代时期的文字学家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说:“邑中道而术,大道之派也。”可见,“术”字的本义是道路,“沭水”之名应该与道路有关。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记述:春秋时期,我国东部有一条南北交通要道,这条道路北至齐国都城临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南至徐国(江苏省泗洪县附近),中间经穆陵关、莒国(今山东莒县)、郯国(今山东郯城县北)。由于这条道路“僻在东方”,其重要性略逊于中原地区的主要道路。②这个观点与徐锴所说“大道之派”相符,因此可以将这条道路称为“术”道。而从沭河的流经地域看,二者路线一致,相依相傍,古人便把这条“僻在东方”的交通要道一侧的河流称为“术水”。
“术水”成为这条河流的名字后,古人为了区别字义,又在“術”字上加了“水”旁,即“氵術水”,《汉语大字典》注:“氵術,同‘沭’,水名。《玉篇·水部》:氵術,水。在琅琊,任绪钓鱼处’。”这里所引的《玉篇》是南朝梁顾野王所著字书,说明南北朝之前,“沭”字的异体字还有“術”、“氵術”等写法。《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氵術”字,说明这个字在汉代已不常用,大约在秦始皇统一文字时,“術”和“氵術”就统一写为“沭”字了,但仍有少数人用这两个字,所以《汉书》有“術水”,《玉篇》有“氵術水”,随着汉字的演化,许多异体字不再使用,“沭”字便逐渐代替了“術”、“氵術”,成为今天的“沭河”,这就是沭河名称的由来。
注:
①《汉书·地理志》“琅琊郡东莞”。中华书局版。
②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718页。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4-01-21
“胶州”之名

胶州,因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胶州志o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秦,置黔陬县。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


胶水-胶河 为胶莱南河的最大支流。宋《太平寰宇记》云:“水色如胶,故名胶河”。发源于胶南县的六旺乡鲁山一带,北走经胶州市里岔乡、张家屯乡、铺集镇入高密县境,婉蜒北上,于胶州市、高密县、平度县交界处的刁家丘村入胶莱南河。河道全长100公里,境内河段长24.2公里。总流域面积6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130万立方米。胶河的突出特点是上宽下窄。上游一般宽200米,下游一般为60米,易造成下游河堤决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6 21:23:27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4-01-21
胶州湾形成的传说

有关胶州湾形成的传说,最早源于一个古老的谚语。这个谚语是这样说的:“狮子红了腚,淹了洪州城。”其实,这个谚语是一个卦师的话,尽管这是个古老的传说,可我们还是也不妨一听。

据说早在宋代,胶州湾一带就是一片濒临海边的冲积平原。“洪州城”就座落在这里。相传,“洪州城”的东城门在今天的板桥坊,西城门在红岛的东大洋海中毛岛处,南城门在四方湖岛的海上,北城门在女姑口。当时,“洪州城”内生活着两三万人,常年受到洪水和海啸的侵袭,他们就一直想要搬胶州去。“洪州”之名,也是因为这里经常爆发洪水而得名的。

话说有一年,“洪州城”外来了一位卦师,他声称自己是要来救洪州百姓的。于是,他走街串巷,到处念叨着一个隐语,即“狮子红了腚,淹了洪州城”。大家本不拿它当回事,所以只是听听而已。结果,有个顽皮的孩子,真的将城门外的石狮子的腚染红了,闹得一些人家匆匆搬出了“洪州城”。可是,洪水终究还是没有发生,因而闹了一场笑话。

但是,有一天早晨,大水真的到来时,城门外的石狮子的腚真的给洪水泡红了,洪州人才真的想起了卦师的隐语。于是,洪州人举行了全城大搬迁。不幸的是,就在洪州人刚刚搬出了“洪州城”时,巨大的地震和海啸果然发生了。“洪州城”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沉入海底,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胶州湾。没办法,洪州人不得不携家带口,老幼相扶,投奔胶州去了。至今,在胶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就是:“沉了洪州,立了胶州”。

在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上,我们还找到了这样的记载:“东大山在阴岛(今红岛)之极东,滨海耸立,气象巍峨,相传为古洪州西关,有城墙遗址。农民屡于山上拾得盔顶甲片及金钗等物……毛岛孤悬东大洋村东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味清洌,闻系古洪州西门,但代远年湮,城舍荡然,相传明以前即有之。”这就是说,这个古老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十几年前,在沙岭庄一带的外海中,市民们在海滩上的确捡到过“秦砖汉瓦”和一些宋代瓷器。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4-01-21
也说烟台

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且源远流长。烟台山原无名,古为荒丘,三面环海,海拔53.5米,占地7.07公顷,因位置在北海岸,当地人称“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这是当地有人称“熨斗山”“烟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船只。此后,又称烟台山为“拉旗山”。
在灯塔东侧有一块“燕台石”。由于气候的四季变化,烟台每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到了“八九”时节,成群结队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多集居于此处垒巢筑穴,繁衍后代。当地人称烟台山为“燕台山”。
19世纪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烟台山”混称。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此后,其他名称逐渐消失。到20世纪30 年代,统称为烟台山,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岛、商埠区(东至今广东街,西至今海防营,南至所城,北达海岸)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烟台区。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1913年,烟台区改为原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市名由来的历程,可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注:在大量的山东沿海的名称,烟台还是有很多的,前两天看《青岛的路》,沿海公路在胶南就经过一个叫烟台的地方。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4-01-21
荣成

置县始末
据河口、兰格古遗址考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但设置独立
行政单位则在西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封外妇子肥为齐王,始置不夜县,
属东莱郡”(《文登县志》道光本),这是境内第一次设县。东汉时裁撤不夜县,县地
或属昌阳,或属东牟。北齐天统四年(568年) ,析牟平、观阳县地置文登县,境内全
属文登县地。明洪武初年为防外患,于十三年(1380年)置成山、靖海两卫。三十一年
(1398年)始筑卫城。卫是军事单位,兼理屯区内民事,屯区以外仍由文登县领属。明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十三日清兵渡海攻占成山卫城,废除明卫指挥使司,设立守
备署,明朝在境内统治结束。
卫的军事意义消亡了,守备署则成为与州县平行的特殊行政单位,但管辖区域仍
以原来卫的范围为限。后因屯田西达昌邑,不便管理,改卫所诸屯皆在本县村庄以内。
守备署设“守备一员,正五品,管理庶政,兼理屯务”,并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
课征税。由于沿袭明代一些特殊设置,行政单位的建制比较混乱,除州县以外,尚有
厅、卫等。为了统一全国的行政单位名称,自清顺治末年到清康熙初,朝野上下就有
所议论。特别是作为特殊行政单位的卫,有否保留价值争论尤烈。
卫的存留与否,对卫的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甚大。卫的辖区较县小,但
官员设置、赋税征收、生员学额却优于县。因此,裁卫的动议一出,就遭到卫的强烈
反对。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威海、靖海两卫多次上呈朝廷留卫条议,反对裁卫。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登知县王?也条陈保留成、靖两卫,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康
熙终世。清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命山东巡抚陈世倌亲自踏察山东各卫,提出裁
留意见,供廷议参考。陈世倌巡视山东各卫后,亦拟保留各卫为妥。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东总督王士俊奉命整顿封疆,决议裁卫。到达登州府时,
各卫反对强烈,尤以靖海卫士民为甚。为此,王士俊将反对者拿送宁海州监禁,以奸
匪论处,裁卫始定。王士俊疏称:“文登幅员已极辽阔,今再加威海、靖海、成山三
卫地粮军户,其地周环八百余里,殊难管辖,而成山卫又未便听其孤悬海滨,且成山
地方为海洋东面险要之区,则成山卫自应改设一县,以资弹压。”雍正十三年 (1735
年)二月,廷议认准,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
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荣成县志》道光本.艺文)。裁卫设县始告完成。




http://sd.infobase.gov.cn/shizhi/ztk/ba/index.htm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4-01-21
崂山

崂山在历史上曾有劳山、牢山、不其山、劳盛山、大劳山和小劳山、辅唐山、鳌山、崂山等名称。“劳山”之名最早见于《后汉书〈逄萌传〉》,《魏书〈释老志〉》、《魏书〈高祖纪〉》、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和唐代成书的《元和郡县志》皆沿用之。“牢山”之名首见于晋代法显的《佛国记》,《魏书〈地形志〉》、《新唐书〈姜抚传〉》、《宋史〈甄栖真传〉》、《金史〈地理志〉》、《元史〈释老志〉》及元代成书的《齐乘》皆沿用之。“不其山”之名见于《汉书〈武帝纪〉》和《三国志〈崔琰传〉》。“劳盛山”之名初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但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改为牢盛山,顾炎武在《劳山考》中又写为劳盛山。“大劳山和小劳山”之名始见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杜佑《通典》沿用之。“辅唐山”之名乃见于《纪闻》中王旻的事迹,该故事辑存于《太平广记》。“鳌山”是全真道著名道人邱处机为崂山更改的名称,仅见于元、明两代之碑记。“崂山”之名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另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中也记有此山名,明代黄宗昌亦用此名写成《崂山志》。总之,山之本名应为“劳”或“崂”,汉代称“不其”,晋及南北朝称“牢”,唐代又有“大劳、小劳”和“辅唐”之称,明、清两代使用较杂,以“劳”、“崂”为主,“牢”、“鳌”兼而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

http://qdsq-ls.qingdao.gov.cn/shizhi/laoshanshizhi.nsf/showview?readform&1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4-01-21
莱西-水集

1940年5月14日,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胶东行署。1941年2月14日,莱阳县析出莱东县(始称行署),莱阳县习称莱西县,均隶南海专区;10月,莱西县析出莱西南县(始称行署),隶南海专区;1943年8月,莱西县改隶西海专区,1944年11月,莱西县复隶南海专区。1950年3月12日,莱西与莱西南县合并,称莱西县。6月1日,改隶莱阳专区;1958年10月17日,莱西与莱阳两县合并称莱阳县。1961年10月5日,莱西与莱阳两县分治,1962年1月1日正式办公,均隶烟台地区。1983年10月1日,莱西县改隶青岛市至今。

莱西县城,位于莱西县中部偏东,城区包括水集和望城两部分。
  城区水集,原名水沟头,于1588年(明万历十五年)建村设集市。因村处大水沟之端,故名水沟头。水集地处北通龙口、东到烟台,南达金口、青岛的交通要道,为胶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至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胶东地区的主要集市之一。1930年(民国19年),设水沟头镇。1933年,莱阳县野头村商人赵明辉在水沟头建砖木结构小楼一座,二层,建筑面积88平方米,是水沟头最早的楼房。1940年春,日军侵占水沟头,强捉民夫建了4个据点,分别驻日军、日伪警察所、日伪治安军、伪警察队,实行强化统治,惨害无辜百姓。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22日,日、伪军败逃,水沟头解放。1947年11月,莱阳城战役开始,以司令员许世友与谭震林、舒同为指挥的华东军区第九纵队于水沟头修筑工事阻击由青岛增援莱阳城的国民党军队,歼敌1000余人,迅即拔除了国民党军盘踞的莱阳城据点。1949年5月20日,莱西县委、县政府迁驻水沟头。8月21日,水沟头改称水集。当时水集仅有一条狭窄弯曲的公路---烟(台)青(岛)路过村,两侧有十几家私营店铺,称为“商业街”,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4-01-21
博兴

置县时间 县域战国时期已开始置县。?
《汉书·地理志》 、 《太平寰宇记》、《续山东考古录》以及《山东通志》、
《青州府志》和几种《博兴县志》惧载,境内从汉代开始置县。但地下出土文物及其
它历史资料却充分证实境内置县时间应更早。?
1982年《文物》第三期载《秦始皇陵西赵背户村秦刑徒墓》出土瓦片影印件,刻
有“博昌居货用里不更余”、“博昌去疾”等文字。秦行郡县制,可证此时已置博昌
县。但这仍不是最初置县时间。
实则,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博昌邑与乐安邑。《中文大辞典》载“博昌,春秋齐邑。”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军事家孙武祖父田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
于乐安。”即其地。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考出“战国时,各国都采用郡县
制。”可见,战国时期境内已置博昌县、乐安县。
因秦无地志,故诸史、志书即“适据汉志”将博昌县、乐安县误断为汉置县。
县名由来 《十三州志》云:“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续山东考古录》
亦载:“汉志博昌下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臣瓒曰:“从东莱到博昌,经历宿水
不得至也,取其嘉名耳。”而乐安县名来由不详。
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子)为避献祖讳,改博昌为博兴,历代相沿至
今。献祖,存勃祖父,本名朱邪赤心,咸通十年,唐懿宗因其镇压戍卒有功,赐名李
国昌。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4-01-26
沧口

沧口,昔属即墨仁化乡。据《即墨县志》载:即墨《禹贡》青州之城,古东夷地,周为夷国,后入齐为即墨,以地临墨水,故名。明万历年间开设仓口,1862年(清同治元年)刊的《大清一统图》载有“仓口”之称。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海关建立后,在塔埠头、青岛口、金家口设海关分关。同时在女姑口、仓口、沙子口等设卡收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即墨县志》卷五“赋税、权税”载:“金家口、青岛口海船按装货物抽取税银,尽征尽解,无定额。仓口、沙子口、登窑三小口装载花椒梨果同 ……”胡存约《海云堂随笔》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初一日记,“今本口(青岛)与女姑、仓口计三百七十余船。”德国侵占青岛后,设海关于青岛,便在仓口设分卡。1923年青岛《道路口牌事项文书》所称之沧口,即现在的沧台路。此称并载入《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该书记有:“沧口,地名。山东即墨县西南,西滨胶州湾。胶济铁路经之……作沧口。”追溯沧口由“仓”字变为“沧”字,这里有个传说:明代胶州湾海运发达,崂山上清宫、下清宫等庙宇道观,主要靠这个海口运输粮食,并在此设有粮仓,最初称粮仓海口,后简称为“仓口”。当时“沧口”仅指下街一条街道,因建有船台作码头,后来此街便称为“沧台路”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4-01-26
黄岛-小珠山

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黄岛,据《胶澳志》载,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又据《增修胶志》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渭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潮汐薄岸,地极泻卤。”可知,黄岛之所以得名,一是位于黄岛庵山之北,一是因为四面环海,土层薄而含卤高,土石皆呈黄色,以颜色命名,以别于东岸之青岛。

小珠山 位于辛安镇和柳花泊乡的西南部,跨黄岛区与胶南县两地。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8公里,面积104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9米,系境内群山之首。据《胶州志》载:“小珠山千岩攒空,两峰特起,万山皆在其下”,小珠山地处海滨,景观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最高者为大顶。大顶之南有白石顶,两峰对峙,高入云霄。《胶州志》云:“二山错立,天表云气,出没不绝,夏尤蓊蔚,望之累累若珠”。可知,山是以其景观演义为珠山。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4-04-17
寿光

西周为纪国地,战国为齐益邑,西汉于原益邑东北置寿光(治牟城),县名取古闾丘长老向齐宣王乞寿之词.又于原益邑(益城)置益县.同属北海郡.东汉同属乐安国.南朝宋废寿光县,又徙博兴县境的博昌来治.隋开皇六年(586),改博昌县为寿光县.县治为今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