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33阅读
  • 63回复

[民族区划]朱维群:对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2-03-03
将来居民身份证中取消“民族”一栏,不再增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搞“民族自治市”,推行各民族学生混校。很有必要。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2-03-16
民族政策慢慢来,不能停屯。
007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2-03-16
少数民族是天然的弱势族群
----------------
英国各殖民地人民泪流满面,原来各地英国殖民者都是弱势族群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40楼北极星于2012-02-29 19:44发表的  :
这个立意虽然不错,但是实际上却不可行。家庭母语怎么确定呢?面对数量庞大的考生,根本不可能派出人员一家一家的家访去确定,就算能派,在一家能停留的时间也必然很短,能有十几分钟都算长的了。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是一家人串通好排练一场十几分钟的戏做给家访人员看都不难。所以实际上还是只能考生自行申报或者根据考生的民族确定,以考生民族确定就和现在直接按民族加分没什么区别,考生自行申报就更混乱了,因为不仅实际上无力一一查证,而且连改民族的手续都省了,更容易作假。
我的意思是,高考实行多语种的考试,考生自选语种,同一语种的考生,不论民族成分,一律统一分数线。
如此,一个考生自然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语种进行考试,由于语言差异造成影响考试水平发挥的情况就不存在了,也就不需要因为语言问题而进行加分优惠了。
.......


你这在操作上,几乎不可行。因为高考根本没有做好多语种考试的准备,比如说独龙族语言的物理、化学试卷。倘若中国所有的语言,都有开设小学至大学的教育,那么这就可以了。但目前仅有汉语、维语等少数语言有本语言语文的高考。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50楼007于2012-03-16 16:57发表的  :
少数民族是天然的弱势族群
----------------
英国各殖民地人民泪流满面,原来各地英国殖民者都是弱势族群啊。


“少数民族”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这样设计的。他是一个固有名词,并不只是人少的意思。这个概念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和政治含义。所以,就应该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殖民地时代,少数民族这个概念,是不会被使用在英国人身上的。最多只是描述在该殖民地英国人“人少”。

典型的,比如说居澳土生葡人,在回归前,并不存在“少数民族”问题。关于土生葡人的少数民族身份,也是回归后才开始争论。倘若“少数民族”仅是人口少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争论,也不需要国家的核准。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51楼keating于2012-03-16 16:59发表的  :
你这在操作上,几乎不可行。因为高考根本没有做好多语种考试的准备,比如说独龙族语言的物理、化学试卷。倘若中国所有的语言,都有开设小学至大学的教育,那么这就可以了。但目前仅有汉语、维语等少数语言有本语言语文的高考。

我说的是最终目标,又没有说过程上要所有语种一刀切的同时执行。可以从较大语种开始慢慢推广,最终实现所有语种的考生自选。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2-03-16
回 53楼(北极星)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高考实行多语种的考试,考生自选语种,同一语种的考生,不论民族成分,一律统一分数线。
===

细想也有问题。语文科目怎么算?
007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52楼keating于2012-03-16 17:15发表的  :
“少数民族”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这样设计的。他是一个固有名词,并不只是人少的意思。这个概念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和政治含义。所以,就应该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殖民地时代,少数民族这个概念,是不会被使用在英国人身上的。最多只是描述在该殖民地英国人“人少”。
.......

那南非曼德拉上台后,南非白人一夜之间就变成弱势了?

我不反对某些少数民族(苗、彝)是弱势,但也有强势的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等)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38楼keating于2012-02-29 13:10发表的  :
大人,在现代社会,经济部门优待的是有钱人vip,因为他们贡献大。社会部门(以及经济部门的社会职能),优待的弱势群体。
难道小朋友坐车不用钱,是因为小朋友很厉害吗?
.......

经济部门也不应该优待有钱人,高收入的税率就比低收入的税率要高,小企业发展和新就业人口的创业也有优惠政策。
小朋友坐车不用钱是因为不占用额外的社会资源,免票的小朋友长大些之后也会变成半票的小朋友,身高够高的小朋友还会成为全票的小朋友。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2-03-16
Re:回 53楼(北极星) 的帖子
引用第54楼wangbintit于2012-03-16 21:04发表的 回 53楼(北极星) 的帖子 :
我的意思是,高考实行多语种的考试,考生自选语种,同一语种的考生,不论民族成分,一律统一分数线。
===
细想也有问题。语文科目怎么算?

你的问题,这个帖子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90326
中,15楼已经有人问了,20楼我已经答了。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2-03-16
回 57楼(北极星) 的帖子
如果语文科目全部统一为汉语,又没有优惠政策的话,对有心融入汉族主流文化但尚有困难的少民考生是一个打击。

不妨这样,仍然保留少民加分政策。但是加分的多少取决于全体少民考生分数平均值和全体考生分数平均值的差距。差距大则加分多,差距小或逆差则减少或取消加分。

这也可以自动消除“伪少数民族考生”利用政策的现象。因为真正需要照顾的少民考生会自动抵制“伪少数民族考生”以少民身份参加考试。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2-03-17
Re:回 57楼(北极星) 的帖子
引用第58楼wangbintit于2012-03-16 23:28发表的 回 57楼(北极星) 的帖子 :
如果语文科目全部统一为汉语,又没有优惠政策的话,对有心融入汉族主流文化但尚有困难的少民考生是一个打击。
不妨这样,仍然保留少民加分政策。但是加分的多少取决于全体少民考生分数平均值和全体考生分数平均值的差距。差距大则加分多,差距小或逆差则减少或取消加分。
这也可以自动消除“伪少数民族考生”利用政策的现象。因为真正需要照顾的少民考生会自动抵制“伪少数民族考生”以少民身份参加考试。

语言类科目,反正汉族选汉语考卷的考生也要考2门,汉语文和英语(或某小语种),所以选非汉语考卷的考生也可以参照这个情况,考试一门所选语种的语文和一门其他语种的语文,并且对选汉语考卷的考生的汉语文之外的另一门语言课目也从现行的几乎是英语一统的局面变成考生自选。也就是说,不论任何考生选任何语种的考卷,均需考试两门语言课目,一门是所选考卷的语种,一门是另一任选语种。这样一来,尽管实际的局面而言,汉族考生可能仍然是考汉语文和英语的占绝对多数地位,数量上和现在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对非汉语母语的考生来说,选择本族语和汉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很多,不仅在宏观上有利于民族沟通和融合,在微观上也有利于该考生考上大学后上语言预科班时候的快速达标,有利于其大学学习。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2-03-17
回 59楼(北极星) 的帖子
语文和英语科目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语文”,后者是“语言”。语文的要求比英语难得多,你能想象用英语写一篇800字作文,考英美文学常识,赏析十四行诗么?

对于母语不是汉语的少民考生,他们是会选母语语文+汉语文,还是直接选母语语文+英语呢?如果是后者,那可根本没起到“沟通和融合”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2-03-17
Re:回 59楼(北极星) 的帖子
引用第60楼wangbintit于2012-03-17 13:37发表的 回 59楼(北极星) 的帖子 :
语文和英语科目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语文”,后者是“语言”。语文的要求比英语难得多,你能想象用英语写一篇800字作文,考英美文学常识,赏析十四行诗么?
对于母语不是汉语的少民考生,他们是会选母语语文+汉语文,还是直接选母语语文+英语呢?如果是后者,那可根本没起到“沟通和融合”的作用。

语文科目和英语科目性质上没有区别,一个是汉语文,一个是英语文而已,“语文”这个词并不含有特指某一种语言及其对应文字的含义。两者只不过一个是第一语言,一个是第二语言而已。如果是一个香港的英裔考生选择英语考卷,并选择汉语为第二语言,那么尽管表面上看和一个大陆汉族考生选汉语考卷并选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考试似乎是一样的,但是内容难度上肯定不同,香港英裔是英语为第一语言,那么该考生的“语文”就是英语文,英语考卷的难度肯定就比大陆汉族考生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考卷难度高,同样的大陆汉族考生的汉语文考卷肯定比该英裔考生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文考卷难度高。
所以考试科目的设置,根本就应该摒弃“语文”这种指代不明的用词,而应该统一使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名称,并默认第一语言的文字为非语言科目的文字,由考生自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具体语种。

至于你所说的第二点,还是自以为是的“汉族本位”的对非汉族考生的臆断。以一个母语非汉语的考生立场来看,由于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一个在中国的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大大小于学习英语,仅仅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这样一个考生也会选择有语言环境、更容易学好的汉语,而不是英语,况且就算不选汉语,而选择非汉语的其他民族语言也无妨,同样能起到加强民族交流的作用。特别强调一点,民族交流是所有民族相互间的交流,并不是特指非汉族与汉族的交流,藏族和汉族的交流是民族交流,藏族和蒙古族的交流同样是民族交流。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12-03-17 14:37重新编辑 ]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