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50阅读
  • 6回复

[河南]金堤河与台前县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3-23
来源:网络
从景阳冈由北而南到梁山,恍惚间走了两次黄河——后来询问得知,我们第一次走过的是金堤河!从阳谷向南,过了北金堤就是河南境内的台前县了。地图上,台前县如一根锥尖儿没黄河西北岸插入山东地界,南是山东郓城、梁山,西北几十里地便是山东阳谷、莘县。台前多是在黄河滩区,感觉像90年代的山东城镇,晚上百度一下,金堤河和台前县的前世今生原来有这么多曲折的故事!

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而名。本境有两个金堤,古称金堤,在观城中街西,高出平地数尺,相传为古黄河堤,自濮州至高唐都有,而今此堤隐隐横亘,如虬伏地。二是北金堤,俗称金堤,是阳谷县与河南省范县的分界线,此堤起自河南省滑县,经濮阳南关外,至莘县高堤口村西南入本境,经本县古云、大张家、樱桃园和古城4个乡镇,至仲子庙北进入阳谷县境,在张秋镇东张庄与临黄左堤衔接。古金堤自洪水入黄河口以东,以濮阳联接古马陵堤(今分属古云、樱桃园两乡镇),至范县故城(今古城镇)东北联古子路堤而成,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始与临黄左堤衔接。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临黄河左堤贯通,金堤与之遥峙,始称北金堤,成为华交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花园口大堤,黄水经淮河入海,金堤一度失修。1946年堵复花园口,黄河归故道,北金堤复起华北平原抵御黄泛屏障作用。北金堤沿金堤河而行,莘县段长33668米。1951年根据政务院决定,按照堤顶超高滞洪水位2米、堤顶宽8米、临背侧坡皆1:3的标准培修加固了金堤,普遍达到超高滞洪水位2.3米。莘县段滞洪水位黄海标高分别为:高堤口50.80米,樱桃园48.10米,古城镇南门外47.46米。此后经不懈的修护,使其圆满完成滞洪任务,确保了华北平原安全。



旧志中还有秦始皇筑金堤的记载:秦始皇为出巡时交通方便,于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筑驰道,西起咸阳,东穷燕齐,南极吴楚,路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树,蜿蜒数千里,宏伟壮观,此即今横亘在莘县南部的金堤。民间亦有秦始皇北修长城挡鞑兵,南修金堤挡洪水的说法。据查,自禹导河,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间,黄河多次改道,6次行今莘境,其中5次在秦始皇以后。这样看来,古金堤跟莘县有缘无疑,但秦始皇所筑驰道或金堤今之金堤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金堤即北金堤,西汉东郡、魏郡、平原郡黄河石堤号为金堤。东汉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县、滑县,经濮阳、范县、台前县、山东寿张,至张秋镇,西汉平帝时,黄河决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滥60余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治河,由王景主持。他勘察了由荥阳至千乘海口的地势,指挥筑成了长堤,被后人称为金堤1855年钢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后,这条大堤处于河道以北,就被称为北金堤。现今这一道堤起自河南省濮阳南关火厢头,经山东莘县高堤口,河南范县、台前县,到阳谷县颜营,长120多公里。


500多年前,黄河迁徙、决泛,孕育出了一条自河南省滑县向东北而行的河道雏形。当1453年徐有贞借助河道实施引水济会通河工程,于是形成了一条长达158.6公里的河道——金堤河。 时光流转500多年后,金堤河已经成为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涉及河南、山东两省5个市的12个县(),流域内人口400万。
翻开历史的记忆,我们发现金堤河并非古河道,它是由历史上黄河迁徙、决泛而产生的。可以说,是黄河孕育出了金堤河,而后成为了黄河支流。据史料记载,北金堤以南原有河道,在多次黄河决泛中,有的被侵占,有的被淤塞,成为洼淀,一遇大水,由于北金堤的阻挡,水流沿北金堤向东北流,久而久之形成泛道。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挖广济梁(徐有贞治理沙湾,首先开分水河,自张秋金堤起,西南行经寿张、莲花池上至范、濮,至荥泽以北接黄河,名广济梁),自张秋至北河口(今河南武陵县北)引水济会通河,成为金堤河的基础。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决口铜瓦厢,北徙现行河道,清廷30年未修黄河左堤,有汛必左溢,泛水沿北金堤东北流,从陶城铺入黄河,因水大流急,冲刷力强,遂成坡河道,沿河人民逐年取土修筑北金堤,加深了坡河子河槽,形成了现在的金堤河前身。公元1938年黄河决花园口夺淮入海后,金堤河成为排涝河道,黄河以北的坡水上自长垣、封邱、延津,逐渐向金堤河集中,形成黄河下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因平行北金堤下泄黄河故道,故称金堤河。
金堤河流域呈狭长三角形,上宽下窄,东西长200多公里,最宽处近60公里。地势自西南倾向东北,河源至河口高差30米,比降一般在1/6000——1/15000之间。金堤河现行河道设计标准是三年一遇排涝,流量280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800立方米/秒。金堤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2亿立方米,设计正常年份排水量7亿立方米。
金堤河在阳谷县河段长43公里,流域面积77.84平方公里,沿金堤有6个乡镇,17行政村,目前有群众1.26万人,6.26万亩耕地。1999年国家对金堤河河道进行了第一期初步治理,上游排涝、防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经过一期治理,金堤河汇流速度加快,上游洪水集中在位于阳谷境内的北金堤滞洪区末端,让金堤河末端的防汛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参见《探汛金堤河》


为解决金堤河水出路问题,国务院于1964229日决定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建制,将该县金堤以北四个区划归阳谷县,金堤以南五个区(含台前县)并入范县,同时将范县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所辖。此区划调整至今四十年。区划前后,笔者任寿张、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经历和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是知情者,四十年过去了,为使后人了解那段历史,在古稀之年,借此之机,特撰写此文,留作参考。
      
一、原寿张、范县地理与历史
     原寿张、范县东西相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范县与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县接壤。两县跨金堤,南临黄河,处于黄河豆腐腰段。金堤河自西南向东北贯串全境,寿张县段是尾部,也是金堤河水退入黄河的口门。寿、范两县同为黄河滞洪区。现在的台前县和范县南北两边都仍为山东省各县。从地图上看,台前、范县好象插进山东省境内的一条腿。
      
寿张、范县均历史悠久,寿张县春秋时为良邑,战国时为刚寿,西汉时置寿良县,东汉初改为寿张县沿用撤销,历代为山东省所属。抗日战争爆发前曾辖黄河以南四个区,梁山县并在其辖区之内。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四个区划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员公署郓北县 现属梁山县 。新中国建立前,寿张县与范县同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员公署。19499月,行署撤销,建立平原省,寿、范两县归属平原省聊城专员公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员公署划归山东省。范县汉代设置。1940年春,范县黄河以南二个区划归冀鲁豫行署第二专员公署郓北县所属。1956年,濮县全部和观朝县南部并入范县,弃旧城在原观朝县和范县交界处的樱桃园建立新县城。
    
二、区划调整,解决金堤河水出路
    金堤河是随着金堤的修建与修复而形成的。东汉明帝十三年 公元70年 ,王景治理黄河初建左堤和右堤,当时黄河道经内黄、清丰、南乐、大名诸县一线。清朝黄河南移,光绪元年 1875年 将右堤改为北金堤。由于历代尤其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培宽加高,大量挖土逐渐形成顺金堤积水沟。民国十八年 公元1929年 濮阳县沿金堤挖引水沟,深至膝,宽不过丈,名曰:引河——这便是金堤河的前身。后来由于上游濮阳、滑县等地区的涝水下泄量逐年加大,自然形成顺堤河流。至于何时何人命名为金堤河,尚未查清,可能是因金堤而得名吧。今日金堤河起源于滑县耿庄,干流长在158.6公里,其中濮阳市段131公里,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其中濮阳市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金堤河流域涉及河南、山东两省,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聊城5市,新乡、汲县、浚县、封丘、延津、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莘县、阳谷等12多个县。金堤河跨河南、山东两省,范县为边界线。汛期上游水大量下泄为害,下游范县、寿张两县不愿意无代价的接收上游客水,承受水灾。范县在边界筑坝拦阻,这样便形成跨省区的水事纠纷,而且成为老大难。建国前长期未能解决。19638月上旬,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尤其是下游寿张县段出现了记载以来的特大暴雨,几天内累计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其中一天一夜降水达300毫米以上,平地已积水成灾。金堤河南小堤已经漫溢,无法防守。在全力以赴紧急修筑第二道防守堤时,上游客水形成洪峰,接连推毁范县三道拦水坝,全部泄入寿张县河段。寿张县金堤以南瞬间一片汪洋,台前村至孙口村一带水深达1.5米以上,墙屋倒塌无计其数,人民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解放军派出舟桥部队,动用大批橡皮船紧急抢救村民。与此同时黄河水位升高,与金堤河水持平,金堤河水一时难以流入黄河,寿张县金堤河以南形成湖区,待黄河水位降低后,笔者时任寿张县人委办公室主任 随同县长施财,县黄河修防段领导及技术人员,用数吨炸药,将临黄大堤张庄段爆破,使金堤河水下泄入黄河。事后在破口处建立了张庄排水闸门 即现在的张庄闸 。这次灾后金堤河水事纠纷更加恶化。范县决心重修拦水坝,对原坝加高,以防后患。此举给上游地区增加后顾之忧。解决金堤河水的出路问题,势在必行。在国家及河南、山东两省的关注下,由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协调,提出方案,最后国务院于1964229特急 国水〔196486号文决定,采取区划调整的办法解决两省之间水事矛盾。首先将河南省东明县划给山东省为前提,再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建制,将寿张县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给莘县,同时将寿、范两个半县合并而成的范县,划给河南省、归安阳地区所辖。遵照国务院指示于41日山东、河南两省在范县召开交接会议。两省交换所涉及的区、乡干部随地不动。而寿张县县直机关三千余名干部职工。除县长施财、县委副书记穆玉鹏,副县长孙敬清及四十余名行政干部调往范县外,其余干部职工分配聊城地区及所属各县。
      
三、区划调整后出现的新问题
      经过区划调整,金堤河水只经河南省辖县畅行无阻地流入黄河,两省的水事纠纷大部分得到解决。从此上游地区人民解脱了长期涝灾之苦,涝田变良田,连年丰产、丰收,走向致富之路。采取区划办法解决跨省地区水事纠纷问题是正确的,无可非议。但区划不够完善,出现一些新问题:一是给治理金堤河留下后遗症。区划以金堤为界限,一刀切,金堤以北村庄归山东省,金堤以南村庄归河南省。范县和台前县明正言顺地成了金堤河通道。而金堤河流域内土地状况非常复杂,沿金堤北村庄的土地绝大部分在金堤河流域,与金堤南村庄的土地交插在一起,仅台前河段内有5.12万亩,占该段土地面积的74%,范县河段也如此,其比例数要超过台前段。当时笔者感到这样区划不完善,对今后治理金堤河带来困难,曾顺口说过四句话:山东寿张县,金堤分两半,村清地不清,落个是非坑。这四句话当时已向上级反映,有案可查。因为金堤河小堤培宽加高、防汛抢险,都要无代价的动用山东省地区的土地。动土则免不了破坏耕地,毁坏农作物,要高价赔偿损失,不赔偿则不能动土,这样造成金堤河小堤长期不能修复,给防汛带来许多困难。金堤北村庄的农民为索要赔偿,多次聚众闹事,笔者在任台前县委常委、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期间,于1976年秋,和县委书记穆玉鹏乘车视察金堤河防汛。晚上返回途经张秋镇东,被数百名群众拦阻,无理要求赔偿。围困长达一个多小时,阳谷县长范春化及张秋镇党委书记,闻信赶赴现场解围。司机及随从人员被打伤。二是金堤沿线建立七座排灌涵闸,旱时引河水灌溉金堤北大面积农田,汛期向金堤北泄水,尤其张秋镇闸门在金堤河下段,与小运河接连,是金堤河水重要排泄闸门。区划后河道工程分属两省管理,工程运用不能统一调度,致使汛期金堤河涝水不能及时排泄,旱时金堤河缺水,黄河水不能补充,金堤北大面积农田不能灌溉,双方互相制约。三是,将寿张县城,张秋大镇及范县古城镇 原县城 均划给山东省。而范县城留在山东省境内形成孤城。而山东省莘县樱桃园乡机关、工商、学校仍留在县城,形成一乡两省。这样以来范县失去经济文化中心及税源,影响财政收入,造成县财政困难。而且给县城建设与行政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四是,区划后范县地理状况更加复杂,东西长达100余公里,沿黄河线更长,交通不便而又无交通工具,当时县委只有一部苏式中型破吉普车,还经常坏。县领导下乡与赴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唯一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为解决上述问题,市政府、范县及台前县曾多次要求再次区划调整。将寿张、范县金堤以北九个区再划回河南省。市政府于1984420濮政〔198437号文上报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于1987123日上报国务院。因种种原因终未实现。
      
四、排除一切困难加强金堤河治理
      为解决范县与台前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的地区性宗派矛盾及黄河、金堤河防汛难度,省委决定将范县与台前分开。于19741月建立台前工委和办事处,属县级机构。197812月改为台前县。1998年秋一场特大暴雨再次袭击台前。从729日到810日短短10多天内,台前降雨量达551.2毫米,其中8410个小时内降水多达296.5毫米。与此同时金堤河上游水汹涌而至。金堤河水位超出警戒线,到处出现险情。全县全力以赴防汛抢险,奋战一个多月,投入劳力5万余人,动用土方100余万立方,编织袋11万条,麻袋6万条,塑料布2000公斤,抢险30多处,堵复口门43个,堵跨堤涵闸30多处,加固工段12处,长达8561米。夺取了金堤河防汛的胜利。经过这场特大暴雨的袭击,市、县领导认识到,金堤河治理刻不容缓。借此之机积极向中央及省反映,引起中央及省有关领导的重视,经金堤河管理局,集中精力,深入实地勘察研究,制定出方案与山东、河南两省有关部门协商,取得双方同意,首先在范县彭楼建设引黄入鲁工程 为山东引水灌溉为前提,山东积极配合治理金堤河。于1999年春金堤河治理开工,总投资2.307亿元,其中, 国家农发资金7100万元,水利基建资金1825万元,水利专项资金7000万元,河南地方配套资金7145万元 。主要工程项目:清淤长度72.1公里,土方1189万立方米,南北小堤加培 台前境内 199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桥梁4座及南北堤防涵闸5座,检修张庄电排站,新建尚庄电排站等。经过市、县水利部门的努力和沿河人民的大力支持于20015月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并于当年10月份通过了专家初验。
        
金堤河经初步治理,一是加强了金堤河下游的防守能力,二是疏通了河道,上游客水可以顺畅下泄减少了涝灾损失,三是解决了金堤以北山东省莘县和冠县的引黄灌溉问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喜的,但由于金堤河治理方案是采取高水高排,汛期由于黄河顶托致使金堤河水位高出地面35米。台前、范县的排涝支沟涝水不能自流入金堤河。加之金堤河一期治理工程时,范县和台前县的20处支沟口多数未建排水闸站,致使台前、范县极易发生内涝,一旦遇到暴雨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003年就是极其惨重的教训。当年9月至10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华西秋雨,一个多月降雨量达400600毫米,造成台前、范县、濮阳三县100多万亩良田一片汪洋,各级政府尽管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但毕竟造成93万亩绝产,影响小麦种植,当年仍有10多万亩白地。为此呼吁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尽快争取资金,建设20个排水闸站,扩建张庄电排站,以解决台前、范县的内涝之患。
        
范县、台前人民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奋斗,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新搬迁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豫东东北,鲁西南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范县、台前划归河南省及金堤河治理四十年回顾


莘县与范县、台前县原同属山东省管辖。19644月省际间勘界时,考虑到黄河泄洪之需要,将黄河北岸的范县、台前县划归河南省,作为泄洪区,而将位于黄河南岸、原属河南省的东明县划归山东省管辖,同时将位于金堤河以北、原属范县的樱桃园、古云、观城、古城、王庄集5个区划归莘县,形成今日莘县之版图。考虑到范县地处滞洪区,又将原属樱桃园镇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以作建设范县县城之用,于是便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极其特殊的行政区划,这个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的情况真可谓罕见。当地谚云:范县有个山东乡,山东乡有个河南村,河南村有山东户,山东户里有河南人。颇为有趣。来范县的外地人给范县编写了三大怪,说是县城建在县届外,孩子揣在肚皮外,反穿皮袄毛在外在范县县城,稍不留神,就会一步跨两省1995年范县开始在金堤以南4公里处建设新区。
山东莘县樱桃园镇的邮政局和河南范县的邮政局几乎相邻,以前的邮件由两个邮局直接互转交换.80年代后走入正轨,范县的邮件便不能直接交给樱桃园了,而是范县——濮阳——郑州——济南——聊城——莘县——樱桃园这条路线了,需要历时7天。
    
国函〔200170  
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鲁豫两省金堤河段边界走向问题的请示》(鲁政发〔200059)、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鲁豫线金堤段和部分黄河段勘界意见的请示》(豫政文〔1999251)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山东省与河南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按《国务院关于山东、河南两省金堤地区调整省界问题的批复》(64〕国内字421)及山东省民政厅1964828日报内务部山东河南两省边界调整示意图标绘的两省在金堤河地区的界线核定。具体界线走向为:
  从平面坐标X=3962500Y=20351150的点起,界线大体向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子路堤村西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折向南偏东南转东北沿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延伸至东金斗营村南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的金堤中心线,折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莲花池村东南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然后大体向东沿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延伸至甄台村向东南方向的大车路与金堤河北小堤交叉处以东约400米处,折向北直线至小路转弯处,再沿小路向北延伸约550米,转向东北直线至小路转弯处(42 .2高程点),转向西偏西北沿小路延伸至金堤中心线,转向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侯那里村至解庄的大车路与金堤中心线的交叉处,折向南沿大车路延伸约250米,然后向东直线至同堤村东大车路上的桥南约100米处,折向北沿大车路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大体转向东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寿张镇南公路与金堤的交叉处,折向南沿公路中心线延伸约50米,转向东偏东北从南台与于庙之间延伸至于庙东北方向的小土堤中心线,折向西北沿小土堤中心线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再大体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刘核村原址西南小土堤与金堤的交汇处,然后向东南转东北沿小土堤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再大体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东湖南金堤上的三角点,最后折向东南直线至平面坐标X=3998485Y=20418600的点止。
  上述界线已标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73年出版的10 —50 —137 —丙,1982年出版的9 —50 —4 —乙、9 —50 —4 —甲,1986年出版的9 —50 —3 —丁、9 —50 —3 —乙、10 —50 —136 —丁共61 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见附件)
  界线走向文字说明中涉及到的地理名称、高程点是附图上标注的,距离是从附图上量取的平面距离,点位坐标是从附图上量取的平面直角坐标。
  界线走向文字说明中凡以金堤、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为界地段,以实地标志物中心线为准;其他地段以附图上标绘的界线为准。
  二、两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划定后,双方群众在界线两侧对方境内经营的插花土地的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不变,具体范围以双方土地详查时明确的土地权属范围为准。山东省部分群众在金堤河南侧的居住现状维持不变,继续由山东省管理。
  河南省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两个村仍作为河南省在山东省境内的飞地。
  三、金堤河地区水利问题按金堤由山东修守,金堤河由河南治理的原则,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金堤河管理局统一协调解决。双方在金堤河上修建的生产生活及水利设施,在不影响整个金堤河地区水利治理的前提下,按谁修建、谁管理的原则处理。
  四、两省人民政府要顾全大局,坚决贯彻落实上述裁决。要做好各级干部特别是县和乡()干部的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边界地区群众的思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边界地区的稳定。
    
  附件:关于核定山东省与河南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及有关问题的批复的附图(该附件的复印件只发山东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各一份)
                                      国 务 院                  
                ○○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3-23
来源:网络
从景阳冈由北而南到梁山,恍惚间走了两次黄河——后来询问得知,我们第一次走过的是金堤河!从阳谷向南,过了北金堤就是河南境内的台前县了。地图上,台前县如一根锥尖儿没黄河西北岸插入山东地界,南是山东郓城、梁山,西北几十里地便是山东阳谷、莘县。台前多是在黄河滩区,感觉像90年代的山东城镇,晚上百度一下,金堤河和台前县的前世今生原来有这么多曲折的故事!

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而名。本境有两个金堤,古称金堤,在观城中街西,高出平地数尺,相传为古黄河堤,自濮州至高唐都有,而今此堤隐隐横亘,如虬伏地。二是北金堤,俗称金堤,是阳谷县与河南省范县的分界线,此堤起自河南省滑县,经濮阳南关外,至莘县高堤口村西南入本境,经本县古云、大张家、樱桃园和古城4个乡镇,至仲子庙北进入阳谷县境,在张秋镇东张庄与临黄左堤衔接。古金堤自洪水入黄河口以东,以濮阳联接古马陵堤(今分属古云、樱桃园两乡镇),至范县故城(今古城镇)东北联古子路堤而成,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始与临黄左堤衔接。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临黄河左堤贯通,金堤与之遥峙,始称北金堤,成为华交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花园口大堤,黄水经淮河入海,金堤一度失修。1946年堵复花园口,黄河归故道,北金堤复起华北平原抵御黄泛屏障作用。北金堤沿金堤河而行,莘县段长33668米。1951年根据政务院决定,按照堤顶超高滞洪水位2米、堤顶宽8米、临背侧坡皆1:3的标准培修加固了金堤,普遍达到超高滞洪水位2.3米。莘县段滞洪水位黄海标高分别为:高堤口50.80米,樱桃园48.10米,古城镇南门外47.46米。此后经不懈的修护,使其圆满完成滞洪任务,确保了华北平原安全。



旧志中还有秦始皇筑金堤的记载:秦始皇为出巡时交通方便,于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筑驰道,西起咸阳,东穷燕齐,南极吴楚,路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树,蜿蜒数千里,宏伟壮观,此即今横亘在莘县南部的金堤。民间亦有秦始皇北修长城挡鞑兵,南修金堤挡洪水的说法。据查,自禹导河,至金代的三千多年间,黄河多次改道,6次行今莘境,其中5次在秦始皇以后。这样看来,古金堤跟莘县有缘无疑,但秦始皇所筑驰道或金堤今之金堤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金堤即北金堤,西汉东郡、魏郡、平原郡黄河石堤号为金堤。东汉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县、滑县,经濮阳、范县、台前县、山东寿张,至张秋镇,西汉平帝时,黄河决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滥60余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治河,由王景主持。他勘察了由荥阳至千乘海口的地势,指挥筑成了长堤,被后人称为金堤1855年钢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后,这条大堤处于河道以北,就被称为北金堤。现今这一道堤起自河南省濮阳南关火厢头,经山东莘县高堤口,河南范县、台前县,到阳谷县颜营,长120多公里。


500多年前,黄河迁徙、决泛,孕育出了一条自河南省滑县向东北而行的河道雏形。当1453年徐有贞借助河道实施引水济会通河工程,于是形成了一条长达158.6公里的河道——金堤河。 时光流转500多年后,金堤河已经成为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涉及河南、山东两省5个市的12个县(),流域内人口近400万。
翻开历史的记忆,我们发现金堤河并非古河道,它是由历史上黄河迁徙、决泛而产生的。可以说,是黄河孕育出了金堤河,而后成为了黄河支流。据史料记载,北金堤以南原有河道,在多次黄河决泛中,有的被侵占,有的被淤塞,成为洼淀,一遇大水,由于北金堤的阻挡,水流沿北金堤向东北流,久而久之形成泛道。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挖广济梁(徐有贞治理沙湾,首先开分水河,自张秋金堤起,西南行经寿张、莲花池上至范、濮,至荥泽以北接黄河,名广济梁),自张秋至北河口(今河南武陵县北)引水济会通河,成为金堤河的基础。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决口铜瓦厢,北徙现行河道,清廷30年未修黄河左堤,有汛必左溢,泛水沿北金堤东北流,从陶城铺入黄河,因水大流急,冲刷力强,遂成坡河道,沿河人民逐年取土修筑北金堤,加深了坡河子河槽,形成了现在的金堤河前身。公元1938年黄河决花园口夺淮入海后,金堤河成为排涝河道,黄河以北的坡水上自长垣、封邱、延津,逐渐向金堤河集中,形成黄河下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因平行北金堤下泄黄河故道,故称金堤河。
金堤河流域呈狭长三角形,上宽下窄,东西长200多公里,最宽处近60公里。地势自西南倾向东北,河源至河口高差30米,比降一般在1/6000——1/15000之间。金堤河现行河道设计标准是三年一遇排涝,流量280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800立方米/秒。金堤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2亿立方米,设计正常年份排水量7亿立方米。
金堤河在阳谷县河段长43公里,流域面积77.84平方公里,沿金堤有6个乡镇,17个行政村,目前有群众1.26万人,6.26万亩耕地。1999年国家对金堤河河道进行了第一期初步治理,上游排涝、防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经过一期治理,金堤河汇流速度加快,上游洪水集中在位于阳谷境内的北金堤滞洪区末端,让金堤河末端的防汛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参见《探汛金堤河》


为解决金堤河水出路问题,国务院于1964229日决定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建制,将该县金堤以北四个区划归阳谷县,金堤以南五个区(含台前县)并入范县,同时将范县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所辖。此区划调整至今四十年。区划前后,笔者任寿张、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经历和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是知情者,四十年过去了,为使后人了解那段历史,在古稀之年,借此之机,特撰写此文,留作参考。
      
一、原寿张、范县地理与历史
     原寿张、范县东西相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范县与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县接壤。两县跨金堤,南临黄河,处于黄河豆腐腰段。金堤河自西南向东北贯串全境,寿张县段是尾部,也是金堤河水退入黄河的口门。寿、范两县同为黄河滞洪区。现在的台前县和范县南北两边都仍为山东省各县。从地图上看,台前、范县好象插进山东省境内的一条腿。
      
寿张、范县均历史悠久,寿张县春秋时为良邑,战国时为刚寿,西汉时置寿良县,东汉初改为寿张县沿用撤销,历代为山东省所属。抗日战争爆发前曾辖黄河以南四个区,梁山县并在其辖区之内。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四个区划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员公署郓北县 现属梁山县 。新中国建立前,寿张县与范县同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员公署。19499月,行署撤销,建立平原省,寿、范两县归属平原省聊城专员公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员公署划归山东省。范县汉代设置。1940年春,范县黄河以南二个区划归冀鲁豫行署第二专员公署郓北县所属。1956年,濮县全部和观朝县南部并入范县,弃旧城在原观朝县和范县交界处的樱桃园建立新县城。
    
二、区划调整,解决金堤河水出路
    金堤河是随着金堤的修建与修复而形成的。东汉明帝十三年 公元70年 ,王景治理黄河初建左堤和右堤,当时黄河道经内黄、清丰、南乐、大名诸县一线。清朝黄河南移,光绪元年 1875年 将右堤改为北金堤。由于历代尤其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培宽加高,大量挖土逐渐形成顺金堤积水沟。民国十八年 公元1929年 濮阳县沿金堤挖引水沟,深至膝,宽不过丈,名曰:引河——这便是金堤河的前身。后来由于上游濮阳、滑县等地区的涝水下泄量逐年加大,自然形成顺堤河流。至于何时何人命名为金堤河,尚未查清,可能是因金堤而得名吧。今日金堤河起源于滑县耿庄,干流长在158.6公里,其中濮阳市段131公里,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其中濮阳市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金堤河流域涉及河南、山东两省,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聊城5市,新乡、汲县、浚县、封丘、延津、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莘县、阳谷等12多个县。金堤河跨河南、山东两省,范县为边界线。汛期上游水大量下泄为害,下游范县、寿张两县不愿意无代价的接收上游客水,承受水灾。范县在边界筑坝拦阻,这样便形成跨省区的水事纠纷,而且成为老大难。建国前长期未能解决。19638月上旬,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尤其是下游寿张县段出现了记载以来的特大暴雨,几天内累计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其中一天一夜降水达300毫米以上,平地已积水成灾。金堤河南小堤已经漫溢,无法防守。在全力以赴紧急修筑第二道防守堤时,上游客水形成洪峰,接连推毁范县三道拦水坝,全部泄入寿张县河段。寿张县金堤以南瞬间一片汪洋,台前村至孙口村一带水深达1.5米以上,墙屋倒塌无计其数,人民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解放军派出舟桥部队,动用大批橡皮船紧急抢救村民。与此同时黄河水位升高,与金堤河水持平,金堤河水一时难以流入黄河,寿张县金堤河以南形成湖区,待黄河水位降低后,笔者时任寿张县人委办公室主任 随同县长施财,县黄河修防段领导及技术人员,用数吨炸药,将临黄大堤张庄段爆破,使金堤河水下泄入黄河。事后在破口处建立了张庄排水闸门 即现在的张庄闸 。这次灾后金堤河水事纠纷更加恶化。范县决心重修拦水坝,对原坝加高,以防后患。此举给上游地区增加后顾之忧。解决金堤河水的出路问题,势在必行。在国家及河南、山东两省的关注下,由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协调,提出方案,最后国务院于1964229特急 国水〔196486号文决定,采取区划调整的办法解决两省之间水事矛盾。首先将河南省东明县划给山东省为前提,再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建制,将寿张县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给莘县,同时将寿、范两个半县合并而成的范县,划给河南省、归安阳地区所辖。遵照国务院指示于41日山东、河南两省在范县召开交接会议。两省交换所涉及的区、乡干部随地不动。而寿张县县直机关三千余名干部职工。除县长施财、县委副书记穆玉鹏,副县长孙敬清及四十余名行政干部调往范县外,其余干部职工分配聊城地区及所属各县。
      
三、区划调整后出现的新问题
      经过区划调整,金堤河水只经河南省辖县畅行无阻地流入黄河,两省的水事纠纷大部分得到解决。从此上游地区人民解脱了长期涝灾之苦,涝田变良田,连年丰产、丰收,走向致富之路。采取区划办法解决跨省地区水事纠纷问题是正确的,无可非议。但区划不够完善,出现一些新问题:一是给治理金堤河留下后遗症。区划以金堤为界限,一刀切,金堤以北村庄归山东省,金堤以南村庄归河南省。范县和台前县明正言顺地成了金堤河通道。而金堤河流域内土地状况非常复杂,沿金堤北村庄的土地绝大部分在金堤河流域,与金堤南村庄的土地交插在一起,仅台前河段内有5.12万亩,占该段土地面积的74%,范县河段也如此,其比例数要超过台前段。当时笔者感到这样区划不完善,对今后治理金堤河带来困难,曾顺口说过四句话:山东寿张县,金堤分两半,村清地不清,落个是非坑。这四句话当时已向上级反映,有案可查。因为金堤河小堤培宽加高、防汛抢险,都要无代价的动用山东省地区的土地。动土则免不了破坏耕地,毁坏农作物,要高价赔偿损失,不赔偿则不能动土,这样造成金堤河小堤长期不能修复,给防汛带来许多困难。金堤北村庄的农民为索要赔偿,多次聚众闹事,笔者在任台前县委常委、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期间,于1976年秋,和县委书记穆玉鹏乘车视察金堤河防汛。晚上返回途经张秋镇东,被数百名群众拦阻,无理要求赔偿。围困长达一个多小时,阳谷县长范春化及张秋镇党委书记,闻信赶赴现场解围。司机及随从人员被打伤。二是金堤沿线建立七座排灌涵闸,旱时引河水灌溉金堤北大面积农田,汛期向金堤北泄水,尤其张秋镇闸门在金堤河下段,与小运河接连,是金堤河水重要排泄闸门。区划后河道工程分属两省管理,工程运用不能统一调度,致使汛期金堤河涝水不能及时排泄,旱时金堤河缺水,黄河水不能补充,金堤北大面积农田不能灌溉,双方互相制约。三是,将寿张县城,张秋大镇及范县古城镇 原县城 均划给山东省。而范县城留在山东省境内形成孤城。而山东省莘县樱桃园乡机关、工商、学校仍留在县城,形成一乡两省。这样以来范县失去经济文化中心及税源,影响财政收入,造成县财政困难。而且给县城建设与行政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四是,区划后范县地理状况更加复杂,东西长达100余公里,沿黄河线更长,交通不便而又无交通工具,当时县委只有一部苏式中型破吉普车,还经常坏。县领导下乡与赴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唯一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为解决上述问题,市政府、范县及台前县曾多次要求再次区划调整。将寿张、范县金堤以北九个区再划回河南省。市政府于1984420濮政〔198437号文上报省人民政府。省政府于1987123日上报国务院。因种种原因终未实现。
      
四、排除一切困难加强金堤河治理
      为解决范县与台前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的地区性宗派矛盾及黄河、金堤河防汛难度,省委决定将范县与台前分开。于19741月建立台前工委和办事处,属县级机构。197812月改为台前县。1998年秋一场特大暴雨再次袭击台前。从729日到810日短短10多天内,台前降雨量达551.2毫米,其中8410个小时内降水多达296.5毫米。与此同时金堤河上游水汹涌而至。金堤河水位超出警戒线,到处出现险情。全县全力以赴防汛抢险,奋战一个多月,投入劳力5万余人,动用土方100余万立方,编织袋11万条,麻袋6万条,塑料布2000公斤,抢险30多处,堵复口门43个,堵跨堤涵闸30多处,加固工段12处,长达8561米。夺取了金堤河防汛的胜利。经过这场特大暴雨的袭击,市、县领导认识到,金堤河治理刻不容缓。借此之机积极向中央及省反映,引起中央及省有关领导的重视,经金堤河管理局,集中精力,深入实地勘察研究,制定出方案与山东、河南两省有关部门协商,取得双方同意,首先在范县彭楼建设引黄入鲁工程 为山东引水灌溉为前提,山东积极配合治理金堤河。于1999年春金堤河治理开工,总投资2.307亿元,其中, 国家农发资金7100万元,水利基建资金1825万元,水利专项资金7000万元,河南地方配套资金7145万元 。主要工程项目:清淤长度72.1公里,土方1189万立方米,南北小堤加培 台前境内 199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桥梁4座及南北堤防涵闸5座,检修张庄电排站,新建尚庄电排站等。经过市、县水利部门的努力和沿河人民的大力支持于20015月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并于当年10月份通过了专家初验。
        
金堤河经初步治理,一是加强了金堤河下游的防守能力,二是疏通了河道,上游客水可以顺畅下泄减少了涝灾损失,三是解决了金堤以北山东省莘县和冠县的引黄灌溉问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喜的,但由于金堤河治理方案是采取高水高排,汛期由于黄河顶托致使金堤河水位高出地面35米。台前、范县的排涝支沟涝水不能自流入金堤河。加之金堤河一期治理工程时,范县和台前县的20处支沟口多数未建排水闸站,致使台前、范县极易发生内涝,一旦遇到暴雨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003年就是极其惨重的教训。当年9月至10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华西秋雨,一个多月降雨量达400600毫米,造成台前、范县、濮阳三县100多万亩良田一片汪洋,各级政府尽管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但毕竟造成93万亩绝产,影响小麦种植,当年仍有10多万亩白地。为此呼吁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尽快争取资金,建设20个排水闸站,扩建张庄电排站,以解决台前、范县的内涝之患。
        
范县、台前人民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奋斗,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新搬迁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豫东东北,鲁西南交界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范县、台前划归河南省及金堤河治理四十年回顾


莘县与范县、台前县原同属山东省管辖。19644月省际间勘界时,考虑到黄河泄洪之需要,将黄河北岸的范县、台前县划归河南省,作为泄洪区,而将位于黄河南岸、原属河南省的东明县划归山东省管辖,同时将位于金堤河以北、原属范县的樱桃园、古云、观城、古城、王庄集5个区划归莘县,形成今日莘县之版图。考虑到范县地处滞洪区,又将原属樱桃园镇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以作建设范县县城之用,于是便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极其特殊的行政区划,这个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的情况真可谓罕见。当地谚云:范县有个山东乡,山东乡有个河南村,河南村有山东户,山东户里有河南人。颇为有趣。来范县的外地人给范县编写了三大怪,说是县城建在县届外,孩子揣在肚皮外,反穿皮袄毛在外在范县县城,稍不留神,就会一步跨两省1995年范县开始在金堤以南4公里处建设新区。
山东莘县樱桃园镇的邮政局和河南范县的邮政局几乎相邻,以前的邮件由两个邮局直接互转交换.80年代后走入正轨,范县的邮件便不能直接交给樱桃园了,而是范县——濮阳——郑州——济南——聊城——莘县——樱桃园这条路线了,需要历时7天。
    
国函〔200170  
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鲁豫两省金堤河段边界走向问题的请示》(鲁政发〔200059)、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鲁豫线金堤段和部分黄河段勘界意见的请示》(豫政文〔1999251)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山东省与河南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按《国务院关于山东、河南两省金堤地区调整省界问题的批复》(64〕国内字421)及山东省民政厅1964828日报内务部山东河南两省边界调整示意图标绘的两省在金堤河地区的界线核定。具体界线走向为:
  从平面坐标X=3962500Y=20351150的点起,界线大体向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子路堤村西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折向南偏东南转东北沿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延伸至东金斗营村南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的金堤中心线,折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莲花池村东南金堤河北小堤与金堤交汇处,然后大体向东沿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延伸至甄台村向东南方向的大车路与金堤河北小堤交叉处以东约400米处,折向北直线至小路转弯处,再沿小路向北延伸约550米,转向东北直线至小路转弯处(42 .2高程点),转向西偏西北沿小路延伸至金堤中心线,转向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侯那里村至解庄的大车路与金堤中心线的交叉处,折向南沿大车路延伸约250米,然后向东直线至同堤村东大车路上的桥南约100米处,折向北沿大车路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大体转向东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寿张镇南公路与金堤的交叉处,折向南沿公路中心线延伸约50米,转向东偏东北从南台与于庙之间延伸至于庙东北方向的小土堤中心线,折向西北沿小土堤中心线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再大体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刘核村原址西南小土堤与金堤的交汇处,然后向东南转东北沿小土堤延伸至金堤中心线,再大体向东偏东北沿金堤中心线延伸至东湖南金堤上的三角点,最后折向东南直线至平面坐标X=3998485Y=20418600的点止。
  上述界线已标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73年出版的10 —50 —137 —丙,1982年出版的9 —50 —4 —乙、9 —50 —4 —甲,1986年出版的9 —50 —3 —丁、9 —50 —3 —乙、10 —50 —136 —丁共61 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见附件)
  界线走向文字说明中涉及到的地理名称、高程点是附图上标注的,距离是从附图上量取的平面距离,点位坐标是从附图上量取的平面直角坐标。
  界线走向文字说明中凡以金堤、金堤河北小堤中心线为界地段,以实地标志物中心线为准;其他地段以附图上标绘的界线为准。
  二、两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划定后,双方群众在界线两侧对方境内经营的插花土地的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不变,具体范围以双方土地详查时明确的土地权属范围为准。山东省部分群众在金堤河南侧的居住现状维持不变,继续由山东省管理。
  河南省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两个村仍作为河南省在山东省境内的飞地。
  三、金堤河地区水利问题按金堤由山东修守,金堤河由河南治理的原则,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金堤河管理局统一协调解决。双方在金堤河上修建的生产生活及水利设施,在不影响整个金堤河地区水利治理的前提下,按谁修建、谁管理的原则处理。
  四、两省人民政府要顾全大局,坚决贯彻落实上述裁决。要做好各级干部特别是县和乡()干部的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边界地区群众的思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边界地区的稳定。
    
  附件:关于核定山东省与河南省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域界线及有关问题的批复的附图(该附件的复印件只发山东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各一份)
                                      国 务 院                  
                ○○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3-24
曲折的历史!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3-25
这么狭长,管理确实不方便
sy强身,yy强国!百姓强身,砖家强国!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3-25
好文章,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3-26
回 seugens 的帖子
seugens:这么狭长,管理确实不方便 (2015-03-25 09:23) 

按照该文之意,应该是动乱十年,这个 大范县的东部(前寿张县部分)与西部(前范县)的派性。

所以逼得河南省政府于动乱后期设立了县级的台前办事处,隶属于安阳地区革委会直管。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3-26
【考虑到范县地处滞洪区,又将原属樱桃园镇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以作建设范县县城之用】
范县城关镇只有两个村的地盘,难怪很快就不够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