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56阅读
  • 22回复

[山东]滕州和枣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2-30
从05年9月份开始,一本署名为“忠民小册子开始在滕州干部当中流传,小册子封面上写得是《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理顺关系》,这个平和的论文题目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让人为之色变的观点:滕州近年来落后的原因在于其上级单位枣庄市。只有摆脱枣庄,滕州才可能有发展。  
小册子的首页,是1988年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销滕县设立滕州的批复(即国函[1988]43号文),批复中提到:国务院同意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作者由此认为,从当年滕县撤县划市时起,即应该是由省直辖,而不应该是枣庄的下级行政单位。事实上,对于“滕州受制于枣庄”的说法,当地人早已熟稔,而小册子无疑使更多人坚定了这一看法。  
小册子很快被有关部门收回,但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今年1月份,滕州市两会召开,部分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滕州申报为中等城市的提案”,引起会议重大反响。  
5月份,一封反映枣庄市管县(市)问题的签名信,以滕州市惟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周凤先的名义寄往国务院。签名的滕州市1600余名退休干部和教师——近年来,由于财政吃紧,滕州市许多教师工资一直不能全额发放。为此甚至一度引起罢课风波。  
签名信事件很快引起滕州市委的重视。7月份,滕州市市委书记牛启忠在市委工作会议上专门讲到此事,代表市委表示不同意签名信所要求的变更滕州管理体制的做法,并强调要求全市党员要模范遵守“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纪律。然而,记者在一份讲话稿上发现,有人专门在牛启忠的上述讲话稿旁拉出一道线并标注:全党服从中央,少数服从多数。  
一篇题为《一位滕州退休老干部关于"省直管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层次思考》的贴子开始出现在网上,文章以滕州市一位老干部答记者问的形式,结合滕州自身,阐述了撤销地级市和推广省管县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签名”上书的声势也越来越大。除了退休干部和教师外,当地农民开始加入,最终发展到12万人。这封特殊的签名信据说被装进麻袋寄往山东省委,光邮费就花了100多元。  
“我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央领导知道民意。”签名信事件组织者王延忠说。王延忠是滕州市委党史办主任,他也是小册子的作者,并因此而成为滕州干部中的“名人”。  

枣庄异类  

滕枣矛盾由来已久。  
含滕州在内,枣庄共有五区一市,外加一个开发区。近年来,随着赖以发展的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个山东省第四个设立的市如今各方面经济指标已经全省倒数。在六个兄弟行政单位中间,滕州显然是一个异类——无论是资源、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均为其他各区遥不可及。事实上,滕州市有多项指标接近甚至超过其他五个区的总和。以2004年计,滕州的GDP为170.65亿,其他五区为168.35亿;滕州的人口是157万,其他五区人口合计是206万;滕州财政收入是5.9亿,其他五个区合计是6.41亿.  
滕州与其他各区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作为一个年轻的地级市,枣庄50年前仅是滕县邻居原峄县的一个小镇,因为有着的煤炭资源优势,1961年才设立地级市。相比之下,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滕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素有“滕小国”之称。枣庄其他各区与滕州在各方面条件的强烈反差,使两者之间的矛盾,几乎从1979年滕县从济宁地区划归枣庄市时就已注定。“滕县刚被划入枣庄就后悔了。”滕州市一名退休干部说。  
滕州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1979年由济宁地区划归枣庄市时,滕州的财政收入曾是济宁其他两个县邹县与兖州的总和。然而到如今,却不及邹城(原邹县)的一半。然而在枣庄,滕州一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实际上,直到目前,尽管自认为“落后”,但滕州各方面经济指标仍然超出枣庄市中区,枣庄的滕州籍市直机关干部,仍然将家安在滕州。  
在滕州许多职能部门,似乎天然地与枣庄相应部门关系疏远。据一位干部透露,他曾陪同滕州某局一位局长去枣庄,结果发现这位局长竟然不认识其上级部门的一位副局长。原来,滕州这位局长通常都是直接与省厅打交道,很少到市局。由此,冲突也时有发生。曾有这样一个例子,滕县划入枣庄后不久,枣庄市商业局有一次开会,会后给各局以区为单位各发一箱茅台酒,结果滕县因为人员多,根本不够分,结果一气之下干脆不要,自己派车到茅台镇去拉了一车回来。  
此外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滕县一位卫生局局长跟省厅关系好,结果上面特批了一辆小车。结果小车下发时,却被卡到了枣庄市卫生局。结果两个局为此闹个不休,官司一直打到省卫生厅,结果省卫生厅出于无奈,只能把原来的车跟枣庄市卫生局,又给滕县批了一辆。  
1988年,滕县成功实现了县改市。如上文所提的国务院批复山东省政府批准滕州为省辖市。据当时的滕州市市长王裕安介绍,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自主权,当年滕县申请省辖市的愿望非常强烈。然而,这一批复由当时的山东省政府批给枣庄市和滕县政府时,却发生了变化。这一文件规定:滕州市由枣庄市代管。从1989年起计划单列,但计划权限不变。  
在王裕安看来,因为由枣庄市代管,滕州市的“省辖市”身份其实有名无实。“就现在而言,其实代管与直管并无两样。”王称。王延忠则坚持认为,当年山东省政府发布的该文件实际上违背了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而枣庄所代表的地级市这一行政单位,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规定可以管理县级市,在修宪之前由其“代管”县级市,显然与宪法不符。  

税权之争  

滕州老干部签名信事件的发生,缘于去年枣庄市地税局下发的106号文件。这份文件将枣庄各区市的一批市级税源企业的征收权调整上划至市地税局,其中涉及滕州辖区内的44个企业。  
这份旨在加强枣庄市市级财政的文件显然引起滕州市的不满。据悉,文件下发之后,滕州市政府即向枣庄市政府发文,认为该文件违背了《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及税收“属地管理”的原则,且有多家本属于滕州市所属企业“误划入调整范围”,“不利于滕州市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直接影响滕州市与投资商和落户企业的合作”。  
据枣庄市地税局局长傅超解释,市地税局106号文件是完全是根据枣庄市政府54号文件精神下发,主要是为了加强市级财政收入,防止税收流失。  
记者了解到,在以上文件下发之前,枣庄市委曾就财税工作召开常委会,要求“确保市级财源进一步扩大,市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在收到滕州市政府就106号文件以文件形式发出的“请示”之后,枣庄市政府再次发文,将原定在滕州44家企业减为25家。这意味着在枣庄与滕州之间此次税收征管权之争,以双方互作妥协结束。不过,对于一些滕州的老干部而言,仍然感到难以接受。他们坚定地认为,滕州又被枣庄“割了一块肉”。  
巧合的是,枣庄市地税局局长傅超曾在滕州担任多年市领导职务,106号文件的发出,恰恰是他上任后不久发生。于是,“傅超出卖了滕州”的说法在滕州不胫而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傅超对此苦笑。“我们完全是根据市委常委会精神和市政府文件精神发的这个文。”傅超称,106号文件所涉及的企业是市属企业,税收征管权其实本来就在市里,以前只是由各区市代征代管,此次只是这个权力拿上来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106文件下发后,枣庄市各区市只有滕州向市政府打了报告,其他各区则保持沉默。而此后在滕州市划归为枣庄市征管企业由44家减少为25家的同时,别的区也相应减少了。傅超承认,在106号文件一事上,他本人面临很大压力。“我现在总是随身带着这几份文件,以便随时准备向找上门来质问的老同志解释。”  
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仍是枣庄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枣庄市区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越来越多地开到储量达60亿吨的滕州境内。据了解,为了增加各区财政收入,枣庄市允许各区到滕州开矿,但主要税收却归各区,这成为枣庄与滕州间的一大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多数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开采现象。矛盾也日益趋于激化。对此,王延忠曾发出这样的质问:“占我们的路,开我们的矿,还不用我们本地的工人,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记者在枣庄市峄城区在滕州开设的一煤矿附近看到,由于过度开采,当地的良田已经发生了严重塌陷,当地农民在赔付问题上与矿方产生了激烈冲突。  

何去何从  

对于滕州市的“独立”运动,记者综合各方得到的多数意见是:尽管存在矛盾,但滕州“独立”即划归出枣庄的可能性并不大。  
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同方认为,滕州与枣庄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并不是现届政府的责任。至于目前存在的税收等方面的争议,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没有必要通过变更行政管理体制解决。  
枣庄市委一位人士则称,滕州分出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离开了滕州的枣庄,就像离开了东部的中国。”他称,滕州固然为枣庄做出很大贡献,但如果过多强调这一点,对枣庄同样也不公平。“枣庄以前靠煤炭不是也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这个账又怎么算?”  
近年来,由于市区煤炭资源枯竭,加上交通不便,缺少水源,枣庄市不得不进行战略西移,去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由市中区迁到西面的薛城区,其他市直机关也将陆续搬过去,在这一过程当中,市财政也将越发吃紧。枣庄市地税局局长傅超称,枣庄不是不支持滕州,而主要限于财力不足而无能为力。  
傅超认为,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枣庄是向滕州倾斜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滕州市委书记历来都是枣庄市委常委(且多由枣庄市委副书记兼任)。在枣庄市五区当中,只有市中区才有此待遇。不过,傅超承认,由于在行政级别上与枣庄其他各区一样,但人口却多出几倍。滕州在干部问题上确实“吃了亏”。“曾经有人提出,既然市委书记比其他区委书记高半格,其他干部是不是也依次升半格?结果被告知不可能。”  
如今在上海工作的王静(化名)是枣庄人,在她眼里,作为一个除了煤几乎什么优势都没有的地方,当年在枣庄设地级市就是错误的,但问题在于“就算是错了,它毕竟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养着那么多人,你能怎么办?”  
曾使滕县实现“县改市”的原市长王裕安认为,滕州能否实现省直辖,关键在山东省政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在这方面尚无动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枣庄老干部认为,滕州与枣庄的区域之争,已经远远超出两者关系的范畴,甚至也不是山东省所能解决。这位老干部说,取消地级市理所应当,也是大势所趋,但远远不是当前所能实现。  
“在我国这样一个官员主导型社会,地级市一下取消,那么多领导干部怎么安排?如何保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据悉,像滕州这样的县级市,在山东省共有31个,与滕州一样,它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辖市,而是分别归上面的地级市管辖。“滕州是山东省第三批申请县改市的,即便是启动省管县,那也不应该先轮到滕州。”傅超说。  
尽管如此,王延忠以及滕州市众多老干部们,仍然愿意为实现滕州的“省直辖”而努力。“许多事情你不去试、不去做,怎么知道不成功?”王延忠说。  

专家对滕州现象的看法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张占斌教授:枣庄市和滕州市就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枣庄的经济总量不足以带动滕州的发展,枣庄市为了发展中心城市,集中财力搞城市建设,必然要和滕州在项目和资金上产生冲突,一些好的项目,好的税种都由枣庄市管理,再加上现在干部考核体系中,GDP等经济指标过重,枣庄市的领导当然要优先考虑城市建设。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滕州和枣庄现在的冲突在目前市管县体制下比较有典型意义,行政区划意味着权力与资源,在计划经济下,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下级对上级比较听从,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靠行政关系,上级对下级已经不能那么得心应手管理了,现在要注意这种趋势,中国经济的点滴成功,主要应归功于过去二十多年间,每逢5-6年一次的体制改革所释放的生产力增长,而不是经济学所主张的均衡战略,乃至自由市场,没有改革,没有体制开放,哪里来的经济增长?学术界应该把滕州现象作为一个典型课题来研究,如何为目前管理层级中县这个层次松绑,更有利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刘维新研究员:滕州和枣庄的矛盾折射出我国行政体制中的潜规则,原来的2个县级政权,经过区划调整,变成一地级市、五区、一县级市,扩充职能部门,大幅度增加人员,财政负担大为增加,而市场化改革后,市级的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比重下降,枣庄也就不得不借助行政力量,更多的从滕州市抽取资金,以确保行政机器的正常运转。也就造成了枣庄市内公职人员工资比滕州市要高,滕州自身没有财力不得不拖欠工资的现象出现。  

枣庄05八大新闻  
此处枣庄不是指某一地的人,而是指发生在枣庄的丑闻,。我们希望枣庄发展的更快一些,但那可能吗?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政治的稳定,面对江河日下的经济,混乱的枣滕冲突,我们看不到希望,这是一潭绝望的泛不起涟漪的死水。  
1,新城建设据报道要花45亿,枣庄310万人口,人均负担可以算一下;新城建设绝对超前,将把枣庄经济陷进深渊,无力发展其它;2,市中空心化,市中区离开了枣庄市政府,将一蹶不振,八大商城、香港街……都成了摆设;3,光明大道——上班大道上了中央台,宽108米,超前上百年,中间快行道成了领导的私家车道,直接副县级处理干部4人;4滕州部分干部要求滕独,签名十八万,上交省委省府,枣庄采取不接触政策,事态扩大;5枣庄加快了对滕州的蚕食政策,要把木石、柴胡店、西岗划出滕州,遭强烈抗议;6以上收地方税收为名,将区县地税上缴,主要用来建设新城,没有项目支持、没有经济来源的新城不容乐观,历史上枣庄三次迁都,从峄城到市中,从市中到薛城,下一次只能前往山亭了;7各区县在滕州滥开滥采,部分地表下陷,污染得不到治理,治污费交给了枣庄;8枣庄工商银行东窗事发,事隔七年,前任班子被一网打尽,涉及上亿人民币,这是公安部督办的要案,枣庄经济令人震惊!  

据说领导们要搬薛城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区地下空了,领导们怕危险!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2-30
把枣庄的几个区并大一些,滕州市缩小一些或一分为二,它就没法闹了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2-30
把枣庄的血吸虫干掉才解决办法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2-31
“在中国这样一个官员主导型社会,地级市一下取消,那么多领导干部怎么安排?”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2-31
为什么湖北、河南可以搞省辖县级市?貌似中央默认了。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2-31
引用第1楼李清于2008-12-30 11:17发表的  :
把枣庄的几个区并大一些,滕州市缩小一些或一分为二,它就没法闹了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1-06
把枣庄的几个区并大一些,滕州市缩小一些或一分为二,它就没法闹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1-08
鄙视枣庄的某个别小丑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2-28
怎么在哪都能看见滕州人啊。。。。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3-01
做为山东人,对枣腾之间的矛盾早有耳闻,不便评论。

但个人感觉,还是滕州当地某些干部的思想和智慧很有问题。很闭塞、很狭隘、很短浅、很迂腐。面对改革开放大潮30年后的今天,旧闻旧事早就该抛之脑后,在为经济强势的滕州,既然感到了压力,从大局观来看,更多的应该是担起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将矛盾看成是一份光荣的使命,而绝非轰轰烈烈的“断交”之战。

民众的意识总是紧随领导者的身后,是是非非人民心中自然明白,但吵到今天这个地步,显然不是民众所能为、所愿为。必然是当地领导干部中有充当指路灯的角色。有放任才有大讨论,有鼓噪才有激动。然而,若干年过去了,却没有反思的声音。

这种地域争权现象在全国不少。滕州和枣庄只能算是自下而上的摩擦,是上下级之间的干系。更为激烈的是河北唐山等各大市和省会石家庄的矛盾才是激烈。总结一下,不过两个方面。一是不服,我历史久文化厚,你个新出炉的毛头凭什么是我大哥;二是不屑,物力财力你都弱,我凭什么听你指挥;三是推责,我身上痒是因为你身上虱子多;四是做白日梦,认为脱离了你,有了更好的东家我的日子就好过。等等。说白了,就是面子问题。

行政区域和历史有关,每个区域都有地域感情,一旦脱离在培养地域感情至少要过50年才可以。这个期间只能说是爹不疼娘不养,兄弟分到,邻居扬镳。滕州这么闹,没考虑过外人的眼神嘛?

每个城市都有资源枯竭的那天,每个城市,都有发展败落的一环,如果因为这样就要脱离,那是不是太儿戏了?如果真像楼上所说,把滕州地域缩小或分割,还闹吗?如果滕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还闹吗?不要把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推卸到别人身上,不要把城市建设中的客观现象归咎到环境上。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幼稚,就是不负责任的。

现在事情闹的这么大,几乎每个滕州人都在狂奔不惜的在全国各大论坛上发泄着自己的思想,都在为滕州脱离枣庄做说客,铺路基。但别人会不会认为你们所诉的苦衷合理?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个笑话。

省管县已经确定,在滕州人眼里看来,他们似乎解放了。或许,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很快便迎来美好的发展春天。但在他周围,很多很多的东西已经丢了...后人只会无条件接受前人的行为,但这个行为,要有几代人去解释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3-01
楼上看似明白,实则幼稚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3-01
引用楼主polertyl6于2008-12-30 08:58发表的 滕州和枣庄 :
曾有这样一个例子,滕县划入枣庄后不久,枣庄市商业局有一次开会,会后给各局以区为单位各发一箱茅台酒,结果滕县因为人员多,根本不够分,结果一气之下干脆不要,自己派车到茅台镇去拉了一车回来。  

国家的钱被乱用了,当然发不出工资!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3-01
引用楼主polertyl6于2008-12-30 08:58发表的 滕州和枣庄 :
1988年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销滕县设立滕州的批复(即国函[1988]43号文),批复中提到:国务院同意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作者由此认为,从当年滕县撤县划市时起,即应该是由省直辖,而不应该是枣庄的下级行政单位。

全国的县级市都是省区直辖,但不是直管,绝大多数是由地级市代管。这个不能成为滕州脱离枣庄的理由。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3-01
引用楼主polertyl6于2008-12-30 08:58发表的 滕州和枣庄 :
专家对滕州现象的看法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张占斌教授:枣庄市和滕州市就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枣庄的经济总量不足以带动滕州的发展,枣庄市为了发展中心城市,集中财力搞城市建设,必然要和滕州在项目和资金上产生冲突,一些好的项目,好的税种都由枣庄市管理,再加上现在干部考核体系中,GDP等经济指标过重,枣庄市的领导当然要优先考虑城市建设。  

专家之言?!可笑!
小马拉大车的理论本身就是歪理论!照此,青岛还要当省会呢!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3-01
我看大家都不了解枣滕之间的具体矛盾,所以不要在此妄加评论吧?楼主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3-01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改名为“滕州科技职业学院”或者“滕州职业技术学院”啊。
永城都有自己命名的高校,滕州也该学学啊。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3-01
引用第14楼上海泡泡糖于2009-03-01 10:05发表的  :
我看大家都不了解枣滕之间的具体矛盾,所以不要在此妄加评论吧?楼主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此言差矣,像楼主所列的05年枣庄8大新闻,有很多夸张虚假的成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3-01
枣滕问题还是冷静对待一些好,过激只会适得其反。

枣庄市已经进行了很多调整,枣滕关系毕竟比05年缓和不少了。

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吧。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3-03
同室兄弟,相煎何急!!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3-04
希望滕州发展好。

但是用自下而上搞串联的方法,试图以一己之力否定市管县的大体制,不是明智的做法。

一方面想省辖,一方面又声称如果不让省辖就起诉省政府,岂不谬哉!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3-05
■滕州人当年的好多工厂矿山,都是滕州人争取来的,滕州烟厂、机床厂、标准件厂、鲁南化肥厂等等,就连岩马水库也是滕州人民建设的;滕州划归枣庄以后,这些效益好的工厂和企业税收大都被枣庄收取,而污染却留给了滕州。但这些效益好的工厂和企业税收原来都是由滕州收取的。
■好多准备落户滕州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也被上级人为拒之门外。在当时,滕州(滕县)的领导向枣庄反映这种情况,却遭到枣庄领导的指责:“你不要管这么多了,我们要这些项目有什么用,你们跟着我们就行了”…
■山亭区大部分是滕州市东部的山区公社,相对贫穷,在没将滕州东部八个公社划给枣庄山亭区时,虽然枣庄是个地级市,就其经济实力、人口、地域都不如滕州。滕州的经济实力是它的两倍、人口比它还多30万、地域面积比它还多两百多平方公里。
■滕州人都知道滕州落后的根本原因。滕州境内GDP和滕州境内财政创收,都高于枣庄;特别是滕州境内财政收入更是远远高于枣庄。
■滕州落后的原因不言而喻。滕州人不承认自己是枣庄人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地级市’不如‘县级市’。
‘省管县’是滕州人的希望,也是国家大势所趋。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3-05
强烈支持滕州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03-05
引用第21楼litq于2009-03-05 08:35发表的  :
■滕州人当年的好多工厂矿山,都是滕州人争取来的,滕州烟厂、机床厂、标准件厂、鲁南化肥厂等等,就连岩马水库也是滕州人民建设的;滕州划归枣庄以后,这些效益好的工厂和企业税收大都被枣庄收取,而污染却留给了滕州。但这些效益好的工厂和企业税收原来都是由滕州收取的。
■好多准备落户滕州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也被上级人为拒之门外。在当时,滕州(滕县)的领导向枣庄反映这种情况,却遭到枣庄领导的指责:“你不要管这么多了,我们要这些项目有什么用,你们跟着我们就行了”…
■山亭区大部分是滕州市东部的山区公社,相对贫穷,在没将滕州东部八个公社划给枣庄山亭区时,虽然枣庄是个地级市,就其经济实力、人口、地域都不如滕州。滕州的经济实力是它的两倍、人口比它还多30万、地域面积比它还多两百多平方公里。
■滕州人都知道滕州落后的根本原因。滕州境内GDP和滕州境内财政创收,都高于枣庄;特别是滕州境内财政收入更是远远高于枣庄。
■滕州落后的原因不言而喻。滕州人不承认自己是枣庄人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地级市’不如‘县级市’。
.......


事实不尽如此。比如滕州卷烟厂的前身是建国前枣庄的私营华东烟厂,建国后收归国营迁至滕县。再比如建山国电项目,国家是为解决老区经济发展受电力制约,而特意在临沂费县上的项目,并不是滕州被干扰没有争取到。邹城鲁南自行车厂,年龄大的人很熟悉的泰山自行车,濒临倒闭,合资生产英克莱也被安排建在济宁; 邹城缝纫机厂也是赫赫有名的企业,现在已经倒闭。

任何一个城市、企业的兴衰,与他跟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适应有关,也与企业的领导决策有关,不能盲目归咎于地域的从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