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79阅读
  • 4回复

[地名由来]郫县的  “郫”与成都同时兴建 传说中它是古蜀人的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12-23
文/何俊华
编者按:前不久,郫县升格为“郫都区”,原来成都“上五县”中唯一一个“县”从此消失,成为成都日新月异的新见证。所谓“上五县”,老成都人都耳熟能详,就是“温郫崇新灌”。很久以来,“温郫崇新灌”这五个县因为充分享受都江堰的“水旱从人”而“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成为“富裕”的代名词,是“天府之国”的核心区域。其实,成都因其历史悠久,其治下的各个区域的历史沿革等等,很值得说道。包括现为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华阳,新进入成都大家庭的简阳,其间的历史变迁说起来,味道很长。晚报邀请了专家,今天就从郫县说起。
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影响很大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有四川才有的地名?
望丛祠,位于郫县县城西南部,距成都市区23千米,是“郫”悠久历史的象征。《岷阳二帝前后志》载:“……丛帝殁后,咸葬于郫”。原望丛两帝分祠,而今的“望丛祠”是公元5世纪南齐所建的二帝合并祠。

“郫”字不仅是四川地名

从历史上看,使用“郫”字作地名的还有春秋时的晋国。《左传》记有:“赵孟使杀诸郫”;“齐伐晋,戍郫邵”等语,这里的“郫”“郫邵”是春秋时的晋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都说它“在今河南济源县西一百二十里。”
“郫”字还是姓氏。明代陈士元编的《姓镌》说: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郫,以国为姓。清代陈梦雷、明伦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也收有“郫”姓。
就是在当代,作为名称,“郫”字也不仅仅只有郫县在使用“郫”字。还有:
郫江,《史记》说蜀守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其中之一即是郫江。杜预《益州记》说:“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郫江属岷江支流,从都江堰分支东流,经过郫县,到成都市南,与锦江合流。
郫筒,本为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因郫筒酒而有郫筒镇,是郫县县治所在地。
当然,无论是郫筒酒还是郫筒镇,其名称的得来,都是因为“郫县”的缘故,是先有了郫县,尔后才有了郫筒酒、郫筒镇这样的名称。不过“郫江”得名是在“郫县”得名之前还是之后就很难说了,宋人赵忭《成都古今记》就说:“郫县因郫江得名。”  

按传说“郫”是古蜀国的核心

关于郫县的形成与历史,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追溯到古蜀国时期的“郫邑”。
“郫”作为古蜀国时期的一个地名,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其次为东汉的《说文解字》:“郫,蜀县也。从邑,卑声。”描述“郫”作为古蜀国地名较详细的是《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
杜宇和开明都是传说中的古蜀国开国国王。《华阳国志》:“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禅位于开明。”传说中,杜宇的最大贡献是“教民务农”,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他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被尊为望帝。但杜宇对于治理洪水并无办法,所以当水灾发生时,他只得命当时的宰相鳖灵去治理岷江的洪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杜宇于是让帝位于鳖灵,号为开明,尊为丛帝。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呼鹃鸟为杜鹃。
今郫县县城西南部有望丛祠,就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
然而,此“郫”非彼“郫”,这里的“郫”与后来的郫县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事实上郫县与成都同在秦代修建

众所周知,四川盆地在远古的时代是内陆湖,后来因地壳运动和四面高山冲积使湖盆抬升而逐渐形成;川西平原是由岷江、沱江冲击而成的扇形平原。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蜀王所治郫邑,在今彭县(州)西北二十余里,属九陇黄土丘陵部分。……盖杜宇时,成都平原尚属大泽,卑湿不宜营邑。营邑必在较高之黄土丘陵地带,故郫本在九陇。”这座在九陇的“郫”城可以说是现在成都区域内最早的城市
而后来的郫县,应该是秦国征服古蜀国后,与成都同时开建的。据《华阳国志》说:“(周)赧王五年,……郫城,周迴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迴六里,高五丈。”周“赧王五年”是公元前310年。即是说,公元前316年,秦军征服古蜀国,之后,征服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要驻扎军队,建立管理机构,需要城垣了,所以秦统治者兴建了成都、郫、临邛三座城市并设立了相应的县。
在九陇的“郫”城是什么时候迁到今天的位置的呢?任乃强先生说:“汉时成都平原已全为陆土田畴,乃徙郫县治沱江之南(今郫县治),称旧邑为小郫。”考古发掘证明,现郫县城北的杜鹃城遗址就是西汉早期郫县的县城治所,现在的县城位置已经南移。  

为什么叫“郫县”?争论已久

关于郫县县名的由来,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迄今尚无定论。
一是因人得名。持此说者认为,“郫”系“蒲卑”的音译或“蒲卑之邑”的缩称。清《一统志》、嘉庆《四川通志》和各种旧郫县志皆沿用此说。
二是因水得名。《成都古今记》说:“郫县因郫江得名”;清同治《郫县志》和《郫县乡土志》中也载有“杜宇都郫邑,因水标名曰郫”的传说。三是因地理方位得名。《汉书·扬雄传》说:“……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据此说,“郫”指岷山南面那一片地方。
四是因地势得名。《资治通鉴·音注》说:“郫,即卑邑也”。据此说,古代郫县地处卑洼之地,蒲草丛生,故称卑邑,合写为“郫”。
五是因族称得名。一些研究巴蜀史的学者认为“蒲卑”系古蜀族自称,其蜀语含义为“蜀族人的地方”“蒲卑人的地方”或“来自天上(高原)的人的地方”。

以上关于郫县县名的由来的诸种说法,借用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一句话:“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济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郫县”得名大约也可作如此解。以上郫县得名诸说有一定道理,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存在对郫县正式得名当时背景的忽略,从而导致其说存在问题。  

“郫县”究竟因何得名?

“郫县”的正式得名必然是在建城立县之后,而这,是在秦征服古蜀国之后与成都、临邛一并完成的。
《说文解字》说:“郫,蜀县也。从邑,卑声。”《汉书》说“遡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可证“郫”不仅从“卑”也从“阳”,“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阳”是岷山之阳,那么,“郫”的本意就是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势低洼的地方。
众所周知,秦统一巴蜀后采取了若干措施统一思想的措施。古蜀文字、古蜀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湮灭。既然“郫县”的建城立县乃至得名都是在秦灭蜀之后,那么,“郫县”这个名称只可能是由征服者所取。
作为征服者的秦国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灭亡了蜀文化甚至可能存在的蜀文字,又怎么可能让带有若干古蜀文化因素的“郫”字作为他们新设立的“县”和新建立的“城”的名称呢?所以,作为征服者的秦国为他们新设立的“县”和新建立的“城”取名“郫”,这个名称就一定已经没有古蜀文化的因素而只有秦文化的因素了。例如,秦征服者在所设立的“蜀郡”,就不是因为这里是古蜀国的故土而是“因蜀山以为郡名也”。

“郫”字由“卑”和“邑”两个字构成,显然不是古蜀文字而是秦文字即中原文字,它的本义是表示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郫城”与成都、临邛一并兴建,它小于作为秦征服者在“蜀郡”的统治中心成都,很明显,“郫”就是作为成都的副邑而设立的,它就是一座从属性的城邑。

所以,原在九陇的“郫”,在汉时已有更多“县”的情况下,必须更靠近成都,才是名副其实的成都副邑,就只有搬迁到今天的位置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2-23
现在四川盆地的人应该和古蜀人没什么关系了吧
我的区划观点——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任何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方言文化派、山川形便派、方正派、守旧派都予以反对!分省并县,消灭地市!
被《岛屿书》毒害,孤岛猎奇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12-23
郫县改区时为毛不是郫州区,或鹃城区,或蜀城区,搞个不伦不类的郫都区,令人费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12-24
回 高斯引理 的帖子
高斯引理:现在四川盆地的人应该和古蜀人没什么关系了吧 (2016-12-23 14:16) 

和蜀汉成汉、前蜀后蜀时候的蜀人恐怕都没太大关系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12-24
回 覅落雨 的帖子
覅落雨:和蜀汉成汉、前蜀后蜀时候的蜀人恐怕都没太大关系了 (2016-12-24 00:45) 

还是有关系。以前的又不是全si光了。。。。还是有很大部分保留下来并融合了。


不然成渝片和灌赤片的差别也不会那么大。


另外,古代蜀国的文化确是一脉相承下来的,现在的四川人,无论是移民还是原住民,都认同巴蜀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