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17阅读
  • 7回复

[趣味地名]甘肃地名中有趣的“文武成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0-04
有趣的“文武成康”
文县,武都,成县,康县
暗指西周前四代的国君,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05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在瞎掰。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05
这四县名称定下来时年代不一样,只能说是一种巧合,不过文县得名确实跟文王有关。

陇南现辖一区八县,为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康县、徽县、两当、西和、礼县。  

1、成县。战国时白马氐居此。西汉初置下辨道,因有下辨水(今名南河)得名。道,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所设县。另有白石、广业、同谷等称谓。《元和郡县志》卷30“成州”条云:“晋宋间,氐帅杨难当窃据仇池,自称大秦王。宋遣将军裴方明讨平之。”后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于此置仇池镇(今西和洛峪),理百顷岭上,齐废帝海陵王,于延兴元年(494),将后魏所置仇池镇改为成州。《逸周书·谥法解》有云“安民立政曰成”,故州以“成”名。(王力《古汉语通论》二十一,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年版)隋大业二年(607)改成州为汉阳郡,武德元年(618)复为成州。明洪武五年(1372)降州为县。县名延续至今。  

2、徽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河池县,属武都郡。河池之名因境内有天池山之河水流经其地而得名。《水经注》:“河池水出河池北谷”。后魏置广化县兼置广化郡。广化之名取“扩大教化”民众之意。南北朝至唐宋,县境更名频繁。元初,于河池设南凤州,后更名徽州。徽州得名于河池县城东北角秀隽美丽的小山——徽山。徽,美好之意。《书尧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传》云:“徽,美也”。明洪武七年(1374)降州为县,后复为州。清雍正七年(1729)改州为县。徽县之名沿称至今。  

3、文县。古氐羌地。西汉置阴平道,隶广汉郡。阴平以位于水之南地平定安宁而得名,县境有白龙江和白水江穿境而过。历代沿称由文县迳四川平武县东左詹山为阴平古道。三国魏设阴平县并阴平郡。晋至南北朝为氐族杨氏营建阴平国。北周明帝二年(558)三月,改葭芦郡置文州。隋废。唐宋元或称文州,或为阴平郡。宋人祝穆撰《方舆胜览·事要郡名·文台》云:“《谯楼记》故地在直西五里平地。唐吐蕃之难,徙兹高阜号曰文台。”古文州初筑祭祀文王之台在直西五里平地。唐末至宋明间,县境有文庙、羡里山、文王台、天牢山等胜迹沿祀周文王不衰。文州以筑台立庙祀周文王而得名。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为县。县名延续至今。  

4、礼县。《史记·秦本纪第五》云:“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有子五人,其长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周宣王及秦庄公时为西垂地。汉为嘉陵道及西县地。后魏分置兰仓县。西魏又改汉阳县,以在西汉水之阳得名。又设潭水县。隋改长道县。宋置大潭县。潭水与大潭之名,均以县境有湖潭之水而得名。元以西汉水当蜀陇要冲,置礼店文州蒙古军民元帅府。明洪武四年(1371)置礼店千户所。成化九年(1473)始置礼县。考礼店之名,南宋末以来,西汉水流域水磨川一带当蜀陇孔道(《礼县志略·山川》),蒙古驻屯官兵于今礼县东、北、南三方,设元帅府于城西南李店近处。李店为南宋以前李姓设店舍、店铺得名。礼、李同音,礼店为雅化之称谓。统治者恩威并用,以礼怀柔由于战乱而四处漂流的西北及西南番戎和汉人等各族人民,使其归田安业、顺从于元王朝的统治。礼县始得名于此,延用至今。  

5、西和县。周为西犬丘地。后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居西垂。战国秦为西县地。《史记正义》云:“秦州西县,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秦于骆谷(今西和县洛峪)置武都道。唐《括地志》载:“秦昭括地入陇西郡羌道,以其地置武都道。”《汉书·高后纪》记载:“高后二年正月乙卯,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西汉仍置西县,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条载:“禹贡蟠冢山,西汉所出。”西县得名于发源蟠冢山的西汉水。三国至西魏为上禄县地、仇池国地、长道县地等。仇池之得名,据宋绍兴甲寅(1134)忠训郎曹居贤所立《仇池碑记》载:“仇池福地本名维山,开山为之仇夷,上有池,古号仇池。”(乾隆《西和县新志·艺文》)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南秦州于仇池山,以位于秦州(今天水)之南而名。仇池山在县南60公里处。“仇池,方百顷,四面斗陡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因其易守难攻,地控陇蜀通道,汉晋以来为兵家所争要地。唐置汉源县,时人以为西汉水源于此,以之命名。北宋属岷州。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镇台唐玄宗筑,汉代星陨于地成白石,状如龟,故名。”(《方舆览胜》卷70白石镇“古城”条)故址在今县西。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或西河州。明初降州为县。县名沿称至今。  

6、宕昌县。秦汉以来为诸羌所据。晋时羌族梁勤自称宕昌王。其孙梁弥忽归附北魏,亦封爵宕昌王。北周天和元年(566)置宕州。天和五年置宕昌郡。宕昌得名有二说。一是许慎《说文解字·说文七下·宀部》云:“宕,一曰洞屋。”今宕昌县境内的岷江西岸发现近百处古人类居住过的天然石洞屋。魏晋时期,居住在洞屋的羌人部落兴旺发展,遂称宕昌;二是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9“宕州”条载:“因宕昌山为名也”。唐宋以来州郡之名有兴废。明洪武元年(1368)设宕昌驿,清时宕昌为里。1954年6月,西固县治移宕昌,11月改名宕昌县。1958年12月宕昌并入岷县,1961年12月恢复,沿革至今。  

7、武都区。周秦为白马氐羌地。秦置武都道,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武都郡。“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故址在今西和县洛峪乡。东汉武都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永嘉之乱后为杨氏所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武都郡于石门县。石门以地有天然石门坎而名。同年又置武(阶)郡,郡治地以拾级而上得名。后魏置盘堤县,“以盘堤山得名”(《旧唐书·陇右道·武州》)西魏大统元年(535)置武州,因远离天池大泽省“都”,以扬武为州名。唐景福元年(892)更武州曰阶州,治兰皋镇(在康县境)。阶州之名据乾隆《阶州志》云:“因旧城地处陡峻,由城门而上如升阶然。”金元仍之。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为县。“五年(1372)建千户所城于万寿山东,即今治。”(同治《武阶备志》)洪武十年(1377)复为州。1913年改阶州为武都县。县名始于郡名,沿称至二十一世纪。2005年,陇南撤地设市,武都县改设为武都区至今。  

8、两当县。秦置故道县于今杨家店,属陇西郡。故道以战国时宝鸡经嘉陵江、两当、汉中入蜀的古道而得名;又以源出宝鸡,西南经凤县、两当、徽县入西汉水的故道水而名。西晋永嘉后县废。北魏在今县境置两当县与广乡县。两当古城即今县东35里的故道县址。《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两当县》载:“因县界两当水为名,或云县西界有两山相当因取为名”。宋人祝穆撰《方与胜览》云:“县有两当驿,东抵汴京(开封府),西抵益州(益州在蜀境,历史上数次易地,唐宋称成都府为益州)皆三十六程,故曰两当”。宋人王存仁撰《元丰九域志》卷三《两当·古迹》又载:“石堠子,一名奴乳台。耆老曰:传云此堠东至东京、西抵益州,计其地里得中焉。”两当得名有水、山、古迹三说并存。宋至道元年(995)县治移广香镇(今县址),旧县废。北魏治广乡县,以广乡川(今两当河)得名,隋废。两当县名自宋以后,一直至今沿称其旧。  

9、康县。西汉置平乐道,属武都郡。以平定后之安乐地土为少数民族聚居处得名。东汉至南北朝多为陇地南部之郡、州及蜀汉益州北部辖地。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平洛县。隋废县,地属武都。后世多为阶州属地。清雍正七年(1729)县境内设白马关州判。以白马氐故地设关口而名。民国十七年(1928)置永康县,以永久康宁取名。旋于民十八年初改康县,以人民康泰安居取名(薛仰敬《甘肃县市释名》《西北史地》1997年第4期)。自此县名延续至今。
[ 此贴被sslnbqsr在2008-10-05 19:5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0-05
楼上的解说才靠谱。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0-06
不管怎么讲,确实很古雅!!!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0-06
建议更名为,文州-武都-成州-康城,最后康县也可!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10-07
sslnbqsr 兄:三国时期今陇南地界的“西县”和隋大业3年在今汉中勉县地界出现的“西县”有无传承关系?
据我所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今陇南地界属秦州;而永嘉之乱后,“秦州”曾长期侨置于“梁州”(今汉中),其所属的郡县是否也因“侨置”而出现后来的“地名转移”现象?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10-08
引用第6楼hand于2008-10-07 14:57发表的  :
sslnbqsr 兄:三国时期今陇南地界的“西县”和隋大业3年在今汉中勉县地界出现的“西县”有无传承关系?
据我所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今陇南地界属秦州;而永嘉之乱后,“秦州”曾长期侨置于“梁州”(今汉中),其所属的郡县是否也因“侨置”而出现后来的“地名转移”现象?


你太看得起我了,这个没有研究过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