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40阅读
  • 26回复

[湖南]和平之城——湖南芷江点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1-16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5-08-31) —
芷江“抗战胜利受降坊”、“受降堂”遗址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远在旧石器时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类活动。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阳县,明清时曾为川、黔、滇、湖广总督府和偏沅巡抚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称芷江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总人口36万,其中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遍布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编钟、青铜凤形器等珍品尚属罕见;宋代古城墙、护城河历历在目;明代所建的龙津风雨桥巍然横卧于舞水;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矗立于舞水之滨;文蕴丰厚的文庙和奎文阁等古建筑群分布于县城各处。蜚声海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标志性建筑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以及受降堂等遗址,使芷江又拥有“和平之城”的称谓! 我在去年与今年两次前往芷江,拍摄整理了芷江县的一部分风情景点图片,特在此发出——
[ 此帖被首长在2009-01-16 18:48重新编辑 ]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1-16
万和楼又叫万和鼓楼,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舞水河的东岸,主要由中心芦笙楼、琵琶楼、地筒楼与两个对歌楼五个鼓楼组成。中心鼓楼高23.8米,共15层。
万和楼是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鼓楼群。鼓楼是侗家的标志性建筑,一般修在寨头寨尾,也有修在寨中的。它是侗族人集事议事和娱乐的主要场所。鼓楼里有一个很大的火塘供人取暖,楼上置一面大鼓打鼓聚众。鼓楼前有一小坪,叫讲款坪,是旧时寨民们讲款议款(相似于村规民约)的处所。还有一个大的芦笙坪,那是唱歌跳舞赛芦笙的好地方。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1-16
万和鼓楼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1-16
龙津风雨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内。该桥集风雨桥之灵气,荟萃华夏侗族工艺之精华,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2000年,被列为世界吉尼斯之最!


芷江的龙津风雨桥横跨于湘江支流舞水河,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四百余年,旧时叫龙津桥,俗称江西桥,因桥像条乌龙横卧舞水之上,又号称"乌龙桥"。是居住于此的侗苗同胞渡河、避风雨、遮太阳、送阴凉避暑热、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和劳累了的侗苗民们晚上休憩闲谈的游玩之地。


远望似长龙戏水,威武雄俊,生气勃勃,钢筋水泥桥面上的廊、亭浑然一体,"廊上有亭,亭下有廊"。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1-16
龙津风雨桥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1-16
芷江天后宫


芷江天后宫位于河西岸,与县城隔河相望,。该宫由福建客民创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到今已有250年。
天后宫占地3700平方米,现保存面积近2000平方米,座西朝东,南北建西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其青石浮雕门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坊高10.6米,宽6.3米,坊上浮雕共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鱼龙凤狮,花草木竹,神鬼人仙等,形象生动逼真,画面清晰如故。或一幅一典,或数幅一典。华拱"渔樵唱和"与"耕读为本"相对,侧面柱八幅,"八仙过海"、"丹凤朝阳"、"二龙凤珠"、"狮子滚绣球"等,精雕细刻,镂空镌深,堪称鬼斧神工。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1-16
和平广场与和平鸽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1-16
和平广场步行街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1-16
具有侗家特色的芷江县城建筑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1-16
芷江县城的主干道——凯旋路,意喻“和平之城,凯旋之路”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1-16
芷江特产——芷江炒鸭


湘西名菜——芷江炒鸭(转帖)


芷江鸭是湖南芷江县的地方特色品种,因其皮色鲜艳、肉嫩可口、滑爽不腻、回味悠长等独特风味而闻名全国,曾为清朝贡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芷江炒鸭的烹制方法如下:
原料:芷江母鸭1只(约1500克) 鲜红辣椒节、姜片、葱段、桂皮、精盐、酱油、甜面酱、米酒各适量 色拉油200克
制法:
1.芷江母鸭宰杀后放净血(鸭血留用),斩下鸭脚(鸭脚需保留外皮,不用烫水烫,洗净即可),再用烫水浸泡,拔净毛,剖腹除去内脏(取出内脏时,鸭肝不要沾水),洗净,晾干水分后,剁成大小均匀的块;鸭内脏均治净。
2.净锅上火,入色拉油烧热,先下入鸭头、鸭脚及鸭内脏和桂皮爆香后,再下入鸭肉块爆炒干水分,烹入料酒,调入精盐、酱油、甜酱,继续炒约4分钟,至鸭肉香味浓郁时,放入鲜红辣椒节、姜片和打成小块的鸭血,再继续炒约5分钟后,掺入适量清水,加盖,用大火煮约5分钟后转小火焖至鸭肉软时,放入葱段,推匀起锅,装碗即成。
特点:咸鲜味辣,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技术关键:
1.烹制“芷江炒鸭”一般选用芷江地区用谷子喂养的鸭子,并且以每只两斤半至三斤的鸭婆子最好。
2.初加工时,不要除去鸭脚上的外皮,这样可保持其美味;鸭血也要保留,与鸭肉等一块炒制,能增加菜品的香味。
3.炒制时,下入鸭血的时机是关键,下早了,鸭血会变老,口感不好;下晚了,鸭血未熟透。下鸭血应在锅中鸭肉爆炒熟后,与鲜红椒片一起下锅,这是最佳时机。
4.炒制鸭肉时,不要放入太多的香料,只需两三块指头宽的桂皮即可。香料多了,反而会冲淡鸭肉的香味。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1-17
可惜当年的和平省没能建成,不然,就是省会,就更繁华了,或焦柳铁路不改走怀化,也要好更多。
007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1-17
怀化(榆树湾)以前是芷江的一个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4-18
引用第11楼thljt于2009-01-17 21:14发表的  :
可惜当年的和平省没能建成,不然,就是省会,就更繁华了,或焦柳铁路不改走怀化,也要好更多。


“和平省”的范围包括哪些地方呀?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4-18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什么叫“和平之城”?
欢迎拍砖http://blog.sina.com.cn/yyxzwj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4-19
回 14楼(彭城独行侠) 的帖子
“烽火八年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09-26
有机会要品尝一下芷江鸭!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09-26
景物很美,拍的也不错。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09-26
芷江县三大城市名片——受降坊、龙津风雨桥、天后宫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09-26
十一本来打算去看看的
可惜不通火车,时间也有限
新晃也就4班车...
欢迎拍砖http://blog.sina.com.cn/yyxzwj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09-26
很不错 拍得很好 建筑也很少见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0-09-27
引用第19楼彭城独行侠于2010-09-26 17:25发表的  :
十一本来打算去看看的
可惜不通火车,时间也有限
新晃也就4班车...


沪昆铁路的‘芷江西站’没有客运,今后的沪昆高铁好像要在芷江设站。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6-29
芷江机场原来是教场坪,抗战时期扩建。1938年底完成的飞虎队用的跑道应是1800米长,10月开始启用。当时中、美、英、苏空军都有使用芷江机场。

http://xzqh.info/bbs/attachment/Mon_1406/9_202_e174a5353ed87da.jpg?2343
[ 此帖被keating在2015-08-31 17:5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06-30
这个芷江机场,当年是不是陈纳德飞虎队的主基地机厂?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4-06-30
芷江机场的故事:

在芷江城东1公里处。中美前进机场旧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原野。这里原不是机场,明洪武初年开始,官府在此开劈教场,跑马射箭,演练兵武,民国廿九年(1930年)二月,地方军阀内讧,据芷江城独立称王。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键,从长沙派来一架双翼式螺旋桨飞机,在城上空盘旋几圈,投了几枚手榴弹,并将飞机停在教场中,意在吓唬。从此,芷江便有“先落飞机后有机场”的轶闻。
  直至1938年11月,中华民族存亡危急之秋,芷江这个“西楚咽喉”的特殊地理位置,对捍卫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军事作用,才大兴土木,修建中美秘密前进机场。

16个人力石滚,是“苦力”血泪斑斑的见证
  1938年1月,政府征集芷江、麻阳、晃县、会同、靖县、溆浦、泸溪、凤凰、辰溪、黔阳、沅陵等相邻14县3.5万民工,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日夜兴工赶修机场。完全没有施工机械,挖山、劈石、运土、填沟、滚压、夯实,全靠人力手挖背负肩挑。
  机场边沿,一长溜放着16个人夯压力石滚,很吸引外来人的目光。这些用洋灰(水泥)夹碎石浇凝而成的坚实大石滚,每个重30吨至40吨。修机场时,由100多劳力拉动一个,在皮鞭和刺刀的驱赶下,“咳哟咳哟”,一寸一寸滚压机坪。炎炎烈日下,苦力们只穿一条破短裤,伸劲弓背,肩背拉索,一步一步往前挪,脚下的黄土早被他们的汗滴所湿透……
  机场建筑面积为775500平方米,需要反复碾压的面积为545000平方米,就靠人力石滚一寸一寸碾压。机场全部设施:跑道、停机坪、排水道、机窝、隐蔽弹药库、导航台、指挥塔、掩体、疏散道,都要同时抢建完善。工程的艰难浩大,可以想见。
  征集来的数万民工,一下子挤在周边的村落里,卫生条件极差,一夜之间霍乱流行,死人如倒柴堆。东紫巷戏园住外县民工,一天死30多人。当时有句民谚:人到芷江,九死一伤。
  我在这些一人多高的石滚中徘徊,一个一个抚摸伤痕累累的石滚(有一个被炸弹炸去一大半),如触摸到那些苦力的滚烫身体,听到他们沉重的呻吟,看见他们的滢滢目光。耳边似乎响起《大路歌》的旋律。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远离家园,别妻离子,用自己血肉之躯抢修机场,“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发出最后的吼声”。许多白骨就填于沟壑之中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8年8月下旬,尚未完全竣工的机场已投入临战状态。苏联志愿航空队“正义之剑”,二十架战斗机飞临芷江机场。随后,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美国第14航空队,中美混合战斗团,都已进驻机场。战斗最紧张时,在机场驻扎的军事单位多达220个,战斗人员多达6000多人,最多时停飞机500多架。抗战初期不足2万人的芷江城,人口急增到10万。机场周围山坳田间,一排排鱼鳞板黑色小木房鳞次栉比,营房拔地而起。每到夜晚,机场周围10里之地,灯火辉煌,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美国街”。
  此时的芷江机场,集中了世界最先进的各式军用飞机,苏制短剑式驱逐机,美制野马式战斗机,“空中保垒”超重轰炸机,装有红外线夜视仪的“黑寡妇”侦察机……最使日本鬼子胆寒的是鲨鱼式战斗机,机体成纺锥形,机头绘成龇牙咧嘴的鲨鱼头状,空战时如鲨鱼凶狠,敌机望风而逃。战斗高潮时,每一分钟便有一架飞机从芷江机场腾空而起,呼啸而去……
  芷江机场四周环山,远离铁路,十分隐蔽。长时间里,日本大本营一直弄不清机场在何处。日本军占领东南各重要机场后,日本本土和东京皇宫仍不时遭到轰炸。直到1945年初,日本军才侦知此机场在芷江。
  1945年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策定以夺取芷江为目的的“芷江攻略战”,调动主力8万人,分三路进犯芷江。中方以何应钦为总指挥,调集20万人马布防雪峰山脉,双方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史称“湘西大会战”。
  陈纳德将军指挥中美混合大队、美国十四航空队,很快夺取制空权,对侵略者实施“一星期连番轰炸”,“地毯式轰炸”,将各种重磅炸弹,燃烧弹、固体汽油弹……下雨一般倾泻于敌阵。
  芷江保卫战,历时42天,中美空军共出动战机2500架次,日军抛尸遍野,惨败而告终。“二战”过去50年之后,陈纳德将军的夫人、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撰文回忆当时情景,感叹“一寸山河一寸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