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46阅读
  • 3回复

[现势沿革]淮泗地区的政区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1-06
淮泗地区的政区沿革



淮泗地区位于淮河的下游,是中国南北双方天然的分界线。淮泗地区主要分两个部分,属于传统意义上北方的海州和泗州地区与传统意义上南方的楚州地区。淮泗地区正处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水岭区域。

淮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史前社会就有先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夏代时淮泗地区属“九夷”,商代时归“淮夷”之“人方”部落。西周时分属淮夷(九夷)的徐国(徐方)和郯国。春秋时期淮泗地区分属淮夷之“徐国”和齐鲁国之“郯国”。战国时淮泗地区分属齐之古郯国和南方的九夷。[1]为了更清楚淮泗地区的政区沿革,现按海州、泗州、楚州分述之。

一、            海州

海州,“西连徐邳,南接淮甸,北达山东,东距大海,三方所居,水陆交通。”[2]

海州,《禹贡》徐州之域,春秋为鲁之东境,后属楚。秦置朐县属郯郡。汉属东海郡,亦分属琅琊郡。后汉属东海郡,魏晋因之。南朝宋泰始中侨立青冀二州于此,置北海郡。南齐亦立青州,梁立南北二青州,东魏改为海州,兼置琅琊、义塘二郡。后周改琅琊郡为朐山郡。隋开皇初郡废仍曰海州,大业初改东海郡,唐复为海州,属河南道,天宝初又为东海郡,乾元初复曰海州。唐时领朐山县,怀仁县、沭阳县。

海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云:“海州是古少皡(一作少昊)氏遗墟。”海州在虞、夏、商三代时属徐州域。但《禹贡》之古徐州,指的不光是现今江苏的徐州,而是泛指“东域之地”。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云,西周时,“海州属鲁,仍当在充州境。”据考古发现,海州许多地方在龙山文化之上,都有大面积的西周文化层,表明在海州一带,曾为西周人所居住过。

春秋时,海州属古郯国,古郯国又属鲁国。战国初期,曾先后并入越国和楚国,在越、楚等国影响下,开始植稻栽桑。秦时推行郡县制,海州为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郦道元《水经注》云“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即指此。朐县故城在州东孔望山之西,秦置。《汉书·地理志》注云“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太平寰宇记》云,古卢王城在县西九里即汉旧朐县。梁天监中魏将卢昶屯据此城故以为名。

汉时,朐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发现的汉代的文物有:云台山下大村的陶片和简瓦,城东古汉墓群中出土的有玉器、铜钱、五铢钱、衣物及漆器等文物。当时的赣榆县在西汉时属琅琊郡。后汉时属东海郡。四周环海的郁州属赣榆县。《汉书·地理志》云“汉县赣榆原在郁州,殆即邑于此山之下。”说明云台山一带汉时曾为赣榆县地。从云台山下出土的商周遗址,春秋战国遗址及汉墓群、石刻等,皆表明岛上和陆上的交往是相当频繁的。

三国时,海州属魏,为徐州东海国之朐县。晋时属东海郡,仍为朐县。南北朝时,海州一带,地处胶莱和江淮之间,地位十分重要。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失淮北,侨立青、冀二州,治郁州。”泰始七年置东海县,属东海郡。东海县名始于此。南齐青冀二州的州治仍在郁州。岛上设有都昌县和赣榆县。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海州”的名称,是在东魏武定七年。《元和郡县图志》曰“魏改青州为海州。”州治设龙沮城(一作龙苴城),城在“朐山县南六十里”。在南北战争繁多的年代里,地处沭河入海口的龙苴城,县有“阻海连山,为南北襟要”。[3]后由于沭河向东迁移,海州的州治也从朐山(今连云港锦屏山)以南的龙苴移到山北。今海州鼓楼以东的旧城,即为北朝时海州的旧址。

《隋书·地理志》记述朐山县云:“旧曰朐,置琅琊郡,后周改县曰朐山,郡曰朐山。”因此,朐山县的名称开始于北周。隋初朐山县属海州,后属东海郡。在郁洲岛上,隋时仍为东海县,称郁洲上之山地为郁林山。唐初在海州置总管府,属河南道。海州总管府领海州、涟州、环州和东楚州。朐山县为府治。《唐书·地理志》云:“朐山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剌史杜令昭所筑。”《太平寰宇记》曰“在朐山县东二十里,唐开元十四年七月三日,海潮暴涨,百姓漂溺,剌史杜令昭筑此堤,北接山,东南环廓,绵亘六、七里。”在《僧无可送吕郎中赴海州》诗中曰“出守沧州上,西风送旆旌,路遥过几郡,地尽列孤城,拜庙千山绿,开楼遍海晴,何人共东望,月向积涛生。”

二、泗州

泗州,“北枕青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4]

泗州,《禹贡》徐州之域,春秋时为徐子国,春秋后期入于吴。战国时先属越国后属楚国。秦置徐县,属泗水郡。汉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三国时属魏,晋时属临淮郡。宋南齐属淮陵郡,梁置高平郡。北魏亦为高平郡,又置南徐州,梁改为东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陈改安州。后周曰泗州,隋开皇初郡废仍曰泗州,大业初州废改属下邳郡。唐复置泗州,属河南道。天宝初改为临淮郡,乾元初复曰泗州。唐时辖临淮、盱盱、天长县。

泗州的徐城有二个,一是在州东北八十里。周时,徐子国尚书费誓云:淮夷、徐戎并兴。《史记》云:穆王时徐有偃王即此。汉置徐县。《太平寰宇记》云:大徐城一名薄薄城,又名故故城,即古徐国也。一在州西五十里,隋开皇初置徐城县,属下邳郡,治大徐城,今有徐城庙。[5]

三、楚州

楚州,“水陆交通,西至淮畔,东届海隅,附临淮海,控制山东,山阳要地,屏蔽淮南,淮南控扼之地,南北襟喉,江淮要冲,长淮奥壤,表海名邦。”[6]

楚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三国属魏晋亦属广陵郡,东晋义熙中置山阳郡兼立南兖州,宋南齐因之,梁又立北兖州,置淮阴郡。淮阴故城在清河县东南五里,秦置。汉封韩信为淮阴侯后仍为县,晋永和间荀羡镇淮阴以地势都要屯兵无地乃营立城池,代为重镇。《水经注》云,淮水东北经淮阴故城即此。

北魏亦为山阳郡,东魏改淮阴郡为淮州,北齐又置射阳郡后改为盐城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改属江都郡,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改曰楚州,属淮南道。天宝初为淮阴郡,乾元初复曰楚州。

在传说中的古代政区“九州制”中,淮泗地区属古徐州。时徐州为从青州而南,直到淮水,为今鲁南、苏北、皖北地区。[7]

秦时淮泗地区属东海郡,其时已有凌县(今江苏泗阳附近)、徐县(今江苏泗洪南)、朐县、淮阴等县。西汉时淮泗地区属徐州刺史部。其时该区置赣榆、利城(今江苏赣榆县西)、东安(今江苏东海县北)、朐县、厚丘(今江苏沭阳县)、平曲(今江苏东海东南房山、平明一带)、海西(今江苏灌南附近)、泗水国、泗阳、淮阴、富陵、淮浦、曲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

东汉时淮泗地区属徐州刺史部之东海郡、下邳国,置有赣榆(今县北)、利城、祝其(现江苏赣榆县西)、朐县、厚丘、曲阳、海县、淮浦(今江苏涟水县)、淮阴、凌县。

三国时淮泗地区属曹魏之城阳郡、广陵郡、下邳郡。西晋时淮泗地区属徐州之广陵郡、东海郡、临淮国。东晋时淮泗地区先属东晋,后属后赵、前秦、南燕。南北朝时淮泗地区时而属宋、南齐、梁;时而属后赵、前秦、南燕。陈时属北齐。魏晋南北朝淮泗地区时而属南朝,时而属北朝,说明各国对该地区争夺之激烈,也显见淮泗地区之重要。

隋时该地区分属东海郡、下邳郡、江都郡,置有怀仁(今江苏赣榆)、朐山、东海(郁林岛)、沭阳、涟水、宿豫(今江苏泗阳)、淮阳、山阳、盱眙。唐时淮泗地区分属河南道之海州、泗州,淮南道之楚州。

注释:

[1]         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一至四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2]         清康熙《江南通志》卷十《舆地志·疆域》之“海州”。

[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4]         清康熙《江南通志》卷十一《舆地志·疆域》之“泗州”。

[5]         清康熙《江南通志》卷32《舆地志》。

[6]         《江南通志》卷十《舆地志·疆域》之“楚州”。

[7]         《尚书·禹贡》,孙星衍,陈抗点校,中华书局86年版。

转至书痴小屋的博客
[ 此帖被杰落清东在2009-11-07 14:03重新编辑 ]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1-06
         洪泽湖淹的是哪个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1-06
引用第1楼在水一方于2009-11-06 12:49发表的  :
         洪泽湖淹的是哪个州?

泗州!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1-07
Re:淮泗地区的政区沿革.jpg
民国淮泗道管辖区域为今宿州、淮北、淮南、阜阳、蚌埠、六安、滁州北部,也属淮泗。后来滁州、六安互换了一下。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