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32阅读
  • 3回复

[资源]小麦生产是华北平原水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9-11
如果考虑基本的生态环境需水,海河流域现在大约缺水100亿立方米,这也差不多是南水北调中东线的过黄河的规模。如果地下水枯竭,灌溉农业退化成雨养农业,400-500mm的有效降水量也可以维持一料作物丰收,实际上海河平原的秋粮基本上是不用灌溉的。春玉米就不怎么需要灌溉,正常年景总有600kg左右的亩产。
海河平原用水量大的主要是小麦和蔬菜水果。历史上,直到60~70年代以前,海河平原并没有大规模种小麦的,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水利,至少在我记忆中,90年代以前粗粮还要在口粮中占一半。
自从大规模种小麦,海河平原就有了水问题。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天然降水量只有100~200mm,至少缺水300mm,这部分必须依赖灌溉。北方大约有1亿亩小麦灌区面临着水源问题,如果退化为旱作农业,减产的细粮至少有600~800亿斤,相当于目前全国小产量麦的1/3。灌溉1亿亩小麦每年大约需水200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与复种指数提高,是终结南粮北运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粮食自给是以故的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谭震林副总理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也是包括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士、中国农大前校长石元春院士在内的一大批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奋斗了一辈子的追求。人均一亩地的地方养活人均2~3亩地的地方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土地是固定的,而水是可以流动的。80年代以后,在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根治旱涝渍碱害的基础上,华北平原粮食产量,特别是小麦产量显著增加,才最终终结了南粮北运。南方耕地潜力已经接近极限,水资源再多也无法转换成粮食。而只要水资源允许,北方耕地生产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别是,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心,而小麦生产根本无法转移到多水的南方。因此小麦生产耗水与华北平原地下水枯竭,才是我国粮食与水安全问题的核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9-11
不是小麦用水大,而是小麦生长的时期正是华北平原最缺水的时期,秋粮不用灌溉是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华北平原的雨季。事实上玉米耗水量要比小麦多。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9-12
90年代以前粗粮还要在口粮中占一半主要原因不是小麦种植面积少,而是因为那时小麦单产低。华北在五六十年代大修水利在太行山东麓大建水库前并不缺水,天津经常发大水被淹,自从在太行山东麓大建水库,河北京广铁路沿线城市大发展,用水增加,京广线以东才缺水了。
im Tugendland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9-15
南水北调东线快建好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