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37阅读
  • 5回复

[总体规划]宁波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2-12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第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宁波区位条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杭州湾跨海大桥、沿海国道主干线、沿海铁路、甬金高速公路、甬金铁路的建设将使宁波由一个交通末端城市变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给宁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影响宁波城市发展的格局,强化宁波中心城市地位。
    第四,宁波城市自身功能提升、港口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完善也给宁波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功能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北仑港口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的目标,已成为我市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此外,鄞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宁波整体的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特点
    本次规划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现代化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12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
    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社会风尚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保健全、人民生活安康的现代文明城市,确立浙江省高教和科研副中心的地位,更好地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拥有先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通过20年左右时间,把宁波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兼具国际港口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城市性质及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职能: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心;东南沿海重要风景旅游城市。
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810万,中心城实际居住人口250万,城市化水平70%以上。中心城建设用地311.9平方公里,其中三江片185.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4.9平方米,北仑片94.7平方公里,镇海片32.08平方公里。
3、市域
    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市域空间资源,引导人口、产业适度向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中心镇集聚,引导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空间协调、有序发展。重点发展北部都市区,扶植和培育区域二级中心城市,加强中心城镇建设。
    规划形成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二区即以余姚南部四明山麓前沿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T轴为杭州湾南岸滨海线与沿海国道等交通干线构成的T字型发展带。
    北部都市区是宁波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发展港口、制造业、物流及金融、商贸、信息、科技、风景旅游等第三产业。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杭州湾南岸及滨海线形成带形组团城市结构。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纽带,卫星状小城镇为组团,实现网络互动,整体发展。
    南部生态发展区是城市水源涵养地,重要的生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风景旅游、水产养殖加工和机械电子等与生态环境、风景旅游无矛盾产业。规划以宁海县城、象山县城为中心,西店—宁海县城—岔路,象山县城—石浦两条城镇发展纵轴及象山县城—宁海县城发展横轴组成点轴型结构。
    按宁波城镇发展的特点,城镇职能等级分都市区核心(中心城)、都市区外部组团(余慈地区、奉化—鄞南)、二级中心城市(宁海、象山)、中心镇(13个)、一般建制镇(41个)5级。重点城镇为宁海县城、象山县城以及13个中心镇,各城镇实现分类指导、差异发展,明确市域内各级城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4、市区
    市区包括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个行政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规划确定市区为城市规划区范围,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郊区城镇: 2020年市区范围内的城镇共有11座,规划形成五片城镇组群:以慈城为中心的甬西北城镇组群;以集士港为中心,包括高桥、古林、横街等镇的鄞西城镇组群;以咸祥为中心,包括瞻岐、塘溪等镇的鄞东南城镇组群;以姜山为中心,包括横溪、云龙等镇的鄞南城镇组群;以鄞江为中心,包括洞桥、章水等镇的鄞西南城镇组群。重点发展区为慈城、集士港(古林、横街)、咸祥(瞻岐、塘溪)、高桥、姜山;适度发展区为鄞江(洞桥、龙观)、五乡、春晓、九龙湖;生态环境保护区为章水、横溪等乡镇的山区。
    郊区绿色空间:结合风景林地、蔬菜、果园、苗圃等基地建设,构筑城市外围生态圈,城市外圈生态绿地严禁开发建设。郊区风景林地主要有东钱湖风景名胜区、天童风景名胜区、九龙湖度假区、慈城——保国寺历史文化游览区、穿山半岛滨海风情游览区及其他山林湖泊。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近郊乡镇,包括慈城、姜山、云龙、五乡。规划苗圃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大都分布在城市边缘、铁路沿线、山体边缘等。
其他:危险品仓库布置在穿山北东端。保留龙山的火葬场和墓地,保留戚家山、灵峰山、陈山墓地。保留北仑枫林垃圾处理厂,新建医疗垃圾处理厂。新建大岙、鄞州裴岙、镇海多元垃圾填理场,在宁波市化工区及北仑郭巨镇各设置一处固体废弃物处置站。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2-12
5、中心城
    发展方向和分片职能:三江片近期重点向东发展,中远期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和庄桥机场外迁,重点发展北部,适度发展西部和南部,镇海片、北仑片沿海岸线发展。中心城的城市功能由各片区组成的,其中三江片是全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教育、旅游基地,以三产和生活居住用地为主,适当发展高科技或无污染的工业;北仑片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东南沿海以大型临港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镇海片作为近海物资中转基地,大型临港工业区和滨海、滨江的现代化生活区。
    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规划中心城呈“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的结构。两带即滨海布置产业带,沿三江安排生活带;三片即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各片相对独立兼以生态绿地作隔离,以快速交通相连接,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双心即三江片三江口中心和东部新城中心。
    三江片以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为发展轴,形成以三江口为商业中心、东部地区为行政商务中心的双核空间结构。依江形成以水和绿地为主的生态轴,梯度配置公建、居住、交通用地,呈层状发展态势。城市的三圈环线构成三江片的交通骨架,内环以内以古城保护和旧城改造为主,中环以内发展第三产业及生活居住为主,外环与中环之间发展无污染的城市工业及生活居住。
    北仑片形成中片区、东片区、西片区和大榭岛“三区一岛”组团式布局,各片区以生态带、海岸线分隔,以便捷的交通体系相联系。北仑片规划期内重点建设三片区北部滨海地带及大榭岛。穿山半岛南岸及梅山岛作为生态发展地区,适宜发展生态型建设项目。
    镇海片用地布局由居住和工业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滨江为居住生活用地;工业用地由后海塘工业区、镇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宁波市化工区组成;居住和工业之间以防护绿带作为隔离。
6、综合交通规划
    宁波城市对外交通由公路、铁路、航空、海港和内河航运构成。市域公路网以中心城为中心形成“一环六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且形成“213”高速公路交通圈,即至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的2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都市区30分钟交通圈。对外铁路通道由萧甬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甬金铁路、甬温铁路组成;中心城形成铁路环线,北环以货运为主,南环以客运为主。栎社机场按飞行区指标4E、两条远距平行跑道规划,控制用地1025公顷。中远期考虑庄桥机场搬迁,在慈溪观海卫东北高背山村外侧预留新机场用地,控制用地1000公顷。整合宁波港与舟山港资源,形成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金塘岛、六横岛联合开发和象山港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网络建设。
    规划建立高效、舒适、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
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保护“三江交汇,一湖居中”的古城格局。以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恢复旧城卵叶形环城水系绿带,突出古城平面的轮廓线,保护天宁寺塔、天封塔、鼓楼、天主教堂、灵桥等历史标志性建筑。
    规划划定秀水街、南塘河、郁家巷等三个新的历史街区,完善上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月湖、伏跗室永寿街、天主教堂外马路、鼓楼公园路、郡庙天封塔、镇海口海防史迹等6处历史街区。加强慈城、石浦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余姚、梁弄、前童、鸣鹤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城)的保护,实施保护规划。
8、生态环境保护
    市域内形成三类生态分区:城镇连绵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城镇连绵区建立生态走廊,提高连绵区环境质量;开敞区适度控制开发建设强度,并保持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区域开发强度,加强生态绿地建设。
    中心城规划形成东钱湖—江南东侧山体—滨海(南北向)、慈城—保国寺—骆驼北—龙山—东钱湖(东西向)、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滨海三条绿色生态走廊,生态走廊宽度1.5公里—10公里,并沿主要城市道路及铁路、高速公路布置绿色走廊,使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规划以甬江、余姚江、奉化江为城市绿轴,以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为背景,结合各组团内水系、山体和重要名胜古迹形成城市绿地体系。
    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水系、海洋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和酸雨治理等六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期内全市环境从总体上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2-12
9、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与排水
    建设节水型城市,逐步形成分质供水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020年水厂综合供水能力为300万吨/日,供水普及率均为100%。城市主干管网布局采用多水源环网供水系统,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的区域供水体系;建立生活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分质供水管网体系。建设雨、污分流制为主的城市排水体制,完善排水主干管网,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2020年中心城污水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分别达到80%以上、40%以上。
    (2)电力与电信
    加强和完善供电设施建设,各等级电压形成安全、可靠环网系统,满足城市发展。电源为镇海电厂、北仑电厂、宁海国华电厂、鹰龙山电厂、乌沙山电厂和LNG电厂。
保留现有电信母局,进一步优化电信局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构筑数字城市框架,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完善邮政设施的布点,建设邮政综合网,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业务服务水平。
    (3)燃气与热力
    结合东海春晓油气田建设,2005年以后中心城逐步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向周边城镇供应。至2020年中心城气化率为100%,其中天然气气化率95%,液化石油气气化率5%。
    改善城市能源结构。中心城设12座热电厂,新建热电厂宜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4)环卫设施
    合理布置城市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保证城市居民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生活垃圾由袋装收集逐步发展为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处理逐步由焚烧、填埋向资源化利用过渡。
10、城市防灾及地下空间利用
    三江片防洪(潮)标准为200年一遇,镇海片、北仑片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工程建设的可能性,镇海片、北仑片防洪(潮)标准可提高为200年一遇。
    加强避震疏散体系建设,调整改造主要地震次生灾害源,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震能力,结合旧城改造,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城市的防灾、避难场地应结合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广场建设,并保证城市中心避难通道畅通。
    作为一类人防重点城市,宁波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中有特殊要求的交通、居住、物资储备、生产等需要,建设地下指挥、广播通讯、医疗保护、物资保障、车库等配套工程设施,各类建筑均应按规定建设地下人防设施,形成健全的民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城市地下空间体系。
11、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目标
    在建设期内加强余慈地区的协调发展,实施东部新城和北仑港的开发战略,合理布局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实施保护生态和美化环境的绿色战略。
    (2)发展方向与规模
    三江片近期重点向东发展,初步形成东部新城框架,跨越式地发展北部地区;北仑片重点向东向南发展,加快滨海港口工业建设;镇海片重点向西、向南发展,完善沿江新区建设。北仑、镇海二片形成与三江片相向发展的态势。
    中心城近期规划人口200万,城市建设用地243.22平方公里,其中三江片规划人口155万,城市建设用地148.04平方公里;北仑片规划人口30万,城市建设用地66.67平方公里;镇海片规划人口15万,城市建设用地28.5平方公里。
    (3)总体布局
    近期建设分为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二部分内容。新区建设以三江片和北仑片为主,三江片重点建设东部新城、鄞州中心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镇海新区和北部新城;北仑片区重点建设北仑西片小浃江区域、北仑中片区大碶高塘区域及北仑东片区滨海工业区。旧城更新结合历史街区保护、三江文化长廊、三江六岸绿带等工程的建设,完成中心城区非成套房改造。
    (4)建设重点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改善港口的集疏运条件;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规划以二类居住为主,新增居住用地主要位于江北西区、镇海新城、北仑城区南部、镇海城区北部的后海塘地区,新增居住社区13个,其中三江片9个,北仑片3个,镇海片1个。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增经济适用房面积100万平方米。
加快旧城改造。旧城改造分为非成套房、城中村和老小区改造,争取在2010年前完成80%以上城区非成套房改造工作,分年度、按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改造城中村、城边村和城郊村。按有关规范、标准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1-09
加大图一张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7-01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