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50阅读
  • 2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年公示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4-26
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年公示稿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78453.html
作者: 来源:云南房网 添加日期:11年11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区域(城市群)为单元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对外扩大开放的战略背景下,滇西地区作为我国西部极具发展特色与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滇西地区的发展应站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从加快推进我省重要桥头堡建设的角度,明确滇西城市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滇西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滇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为了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协调好区域发展的各种关系,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滇西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原则

  第一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改革力度;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滇西特色的发展模式,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保护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好自然、人文环境。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5)《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6)《云南省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省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滇西各州市相关政府文件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滇西城市群规期限为2011-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16-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次滇西城市群规划的范围本次城市群规划范围涵盖大理、德宏、保山三个州市级行政区及怒江两个县级行政区(泸水、兰坪)。国土面积合计68015 km2,共包含252个城镇单元,其中5个街道办事处、122个城镇、125个乡集镇。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滇西城市群全域。

  第二层次:包括大理都市圈、隆腾芒都市圈、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带等重点次区域。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优先保护永续利用

  保护滇西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区域性重大生态廊道、生态斑块,法定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以及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加强对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的保护,有序引导开发利用。

  2、统筹协调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乡体系结构,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建立城乡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合理聚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优先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努力壮大县域经济,提升边境口岸地区城镇发展水平。

  3、因地制宜

  根据滇西自身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空间开发。一切开发应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的容量之内,严禁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4、特色发展

  坚持走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运用市场机制,以产业新型化,特色化促进城镇化加快提高。充分挖掘滇西的自然地理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弘扬云南边疆地域文化,并引导城镇建设的特色发展。

  5、集约发展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水电资源,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坝区优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空间效率与结构效率,鼓励城镇建设利用地质条件较好的荒山、荒坡地,少占平坝耕地。改变能源消费方式,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使用低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行公共交通出行,逐步减少工业与城市的碳排放,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滇西这片人类的净土。

  第三章 目标与战略

  第六条 定位目标

  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先行区及国际陆路大通道门户;我国民族和谐发展示范区;以发展外向型产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的云南省重要增长极和门户城市群。

  第七条 质量目标







  第八条 总体发展战略

  在保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整合区域产业、人口、生态、人文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极化发展大中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全方位拓展与东南亚、南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推动矿产业、能源、进出口加工贸易、制造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与人居环境,重点提升快速发展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滇西城市群整体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滇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空间载体,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 分项子战略

  1、生态安全战略

  立足滇西生态本底,因势利导,构筑区域安全的生态格局,延续川滇生态屏障余脉,为我国保存保护好战略性资源区域。

  2、极化增长战略

  依托现有发展基础,有序引导优势资源要素向核心地区集中,培育一到两个地区增长极,通过率先发展,带动并辐射滇西地区发展。

  3、外向型主导战略

  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以瑞丽国家级重点实验区为先导,打造若干个外向型产业基地,推动外向型消费品加工制造业体系形成。

  4、交通先导战略

  依托国家战略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加快建设滇西高效交通体系。建立健全以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航空为主导的现代交通与物流体系,率先实现跨境经济走廊的全面高速化、大运量化,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群内各主要城市、城镇之间的城际联系,积极依托高效交通打造一小时核心经济圈。

  5、特色化产业战略

  保护利用好滇西地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积极挖掘历史、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潜力,推动滇西旅游、文化创意、手工艺品、珠宝加工、影视传媒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对滇西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产业化改造,向深加工发展,形成滇西的特色产业体系。

  6、城乡有序统筹战略

  实施“双向推进”战略,即以大理中心城市为核心向西辐射,瑞丽国家重点开放开发实验区为支点向腹地延伸,在条件成熟时期形成另一个区域增长极——隆腾芒次区域都市圈,最终实现主要走廊上增长核心的全面极化,以核心增长极作为带动辐射滇西城乡发展的重要支点,并通过轴廊进行扩散提升小城镇的数量与规模

  7、跨区域竞合战略

  滇西地处我国西南国境,应处理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关系,从竞争向竞争合作双赢的战略着眼,内引外联,利用自身的地缘区位优势,加强对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在竞争中寻求合作机遇,实现区域共同快速发展。

  第四章 滇西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 空间结构规划

  第十条 空间发展结构

  空间结构:“一脊两核一区”。

  一脊:依托西出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发展“脊带;两核:大理城市都市圈;隆腾芒都市圈;一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两条发展轴:一是依托滇缅印的西翼发展轴;二是联系丽江-大理-临沧东翼发展轴。

  第十一条 都市圈布局结构

  1、大理都市圈

  核心圈层:以大理市主城、祥云、弥渡、宾川、巍山构成的半小时通勤圈。
  紧密圈层:以漾濞永平、南涧、洱源及小城镇构成的一小时通勤圈。
  外围圈层:以鹤庆、剑川及若干小城镇构成的外围发展区域

  2、隆腾芒都市圈

  核心圈层:隆阳区、腾冲、芒市、龙陵构成的的半小时通勤圈。
  紧密圈层:以梁河、盈江、陇川、施甸、昌宁及小城镇构成的一小时通勤圈。
  外围圈层:瑞丽为核心,由沿边口岸及特色小城镇构成的外围发展区域。

  3、区域绿核

  以横断山系-碧罗雪山、云岭余脉为骨架,大理点苍山脉、永平博南山和云台山,云龙天池、永平金光寺、苍山自然保护区形成的区域生态绿核,该区域生态条件优良应作为区域的重要生态保护地。

  第二节  生态功能分区与发展指引

  第十二条 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形成“一区、四廊、八核”的生态空间结构。

  一区,即滇西北部至西部区域构成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屏障区;四廊,即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澜沧江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云岭——苍山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玉龙雪山南部——鸡足山构成的纵向生态廊道;八核,即苍山洱海、南涧无量山、永平金光寺、清华洞、云龙天池、巍宝山、施甸南部区域、来凤山。
第十三条 生态功能类型分区

  第十三条 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滇西城市群生态功能类型区组成

  第十四条 生态功能类型分区指引

  (1)山林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开展面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工程,恢复面山植被,加快兰坪、漾濞等地区的林权制度改革,协调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发展,转化林业资源粗放利用模式,逐步形成特色经济林、林浆纸、林化工及生物质能源、林下非木资源开发利用、木材加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保护森林资源。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措施: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的开发与利用,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在山脚、陡坡等敏感地区进行重点绿化;城镇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相协调,避免城镇用地侵占保护区;产业发展结合城镇资源特色,在滇西区域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重滇西水能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水源涵养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加快剑川、鹤庆、宾川等地区的整体水资源保护,控制城镇污染物总量的排放,统筹协调湖泊、河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的发展,减少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的开发和工业污水对湖泊、河水流域的污染。

  (4) 城镇密集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从区域整体出发,优化和调整大理等中心城镇产业结构,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优化城镇内部生态环境,强化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城镇公共绿地建设,严格保护与城镇建设密切的外围山体林地。加快城镇饮用水源工程建设,统筹九大高原湖泊的截污工程和城镇排污工程建设,保证湖泊、河流水质安全。

  (5) 城镇点状生态协调区

  保护措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逐渐转变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加快农村新能源利用和截污工程建设,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发展新型农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十五条 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

  1、土地环境保护对策

  通过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寻求耕地的异地代保增加可利用土地总量,通过耕地整理、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等补充耕地。

  2、生产清洁环保对策

  全面实行清洁生产计划,建立健全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企业自觉实施和政府积极推进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滇西各工业园区特别是滇西西部及西北部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和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3、节能节水对策

  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滇西主要工业行业耗能耗水较高、节水潜力较大的实际情况,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长期战略方针,深挖各行业节水潜力,建设节水型工业,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

  第三节  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

  第十六条 产业发展战略

  1、改革与振兴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开采行业、初级加工业;动力欠缺、潜力不足的现状规模产业,使之成为具有滇西地区影响力的产业。

  2、强化资源、能源条件充分、技术日臻完善、市场需求广泛、较具先进性的产业,使之具有东南亚地区影响力。

  3、壮大具备独特资源优势、广域竞争力强、可持续的优质产业,培育中国—东盟自贸区重要制造业产地和商贸文化中心。

  第十七条 城市产业布局规划

  各城市规划期主导产业类型如下表所示:







  第十八条 产业密集区布局规划

  根据滇西产业特点及空间分布主导因素,划分六大产业密集区。包括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外向型产业密集区、地方特色产业密集区、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密集区、商业金融密集区。

  (1)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洱源

  单元组合:大理、洱源、鹤庆、永平、芒市

  工业园依托:大理创新工业园区、洱源邓川工业园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永平苏屯工业园区、芒市工业园风平帕底片区

  (2)先进制造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祥云;隆阳区、腾冲

  单元组合:大理、祥云(东部组团);隆阳区、腾冲(西部组团)

  工业园依托:大理创新工业园区、祥云财富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芒市工业园遮放及龙江片区

  (3)外向型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芒市、隆阳区、腾冲

  单元组合:芒市、保山、腾冲(内圈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施甸(外圈层)

  工业园依托:芒市工业园区、保山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

  (4)地区特色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腾冲、瑞丽

  单元组合:腾冲、瑞丽;盈江、陇川、巍山、弥渡

  工业园依托:芒市工业园区、保山工业园区、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巍山工业园、弥渡工业园

  (5)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密集区

  产业核心:腾冲、瑞丽;大理

  单元组合:腾冲、瑞丽;大理;祥云、巍山、弥渡、剑川、鹤庆

  工业园依托:腾冲石头山工业园区、瑞丽工业园区、大理创新工业园区、祥云财富工业园、巍山工业园、弥渡工业园、剑川上兰工业园、鹤庆兴鹤工业园

  (6)商业金融服务密集区

  产业核心:大理、隆阳区

  单元组合:大理、隆阳区;祥云、宾川、腾冲、芒市

  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十九条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预测

  规划近期(2015 年):常住人口777万人,城镇人口2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

  规划远期(2030 年):常住人口880万人,城镇人口5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8%。

  第二十条 区域人口空间引导

  1、重点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迁入区。

  滇西半小时通勤圈地区,这些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承载区,包括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圈、隆阳区-腾冲-芒市都市圈。应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人口向城市(镇)集中,削减农村人口,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2、产业重点发展区:人口相对密集的迁入区。

  滇西一小时通勤圈地区是人口集聚的次级区域,包括次级中心城市区域,应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投入,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3、生态控制地区:人口低密度的迁出区。

  对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该区应控制并削减人口增长,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及农业文化,严格控制第二产业尤其是污染型产业的发展其余地区。

  4、其它区域:人口中等密度的相对平衡区。

  鼓励本地劳动力的就地城镇化,并加大该地区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作为人口和产业进一步扩散的承接地。平坝地区应以城镇为转移重点,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

  第二十一条 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1)城镇等级结构

  2030年滇西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级一览表



  (2)城镇规模结构

  至规划期末形成1-5-4-8的规模序列结构。

  2030年滇西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一览表



  (3)区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2030年滇西城镇职能规划一览表



  (4)重点城市职能:

  大理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度假旅游目的地,云南省重要增长极,滇西城乡统筹先行区,是以冶金、装备制造业、旅游文化业、生物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滇西中心城市,滇西城市群核心。

  瑞丽市: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对外门户,沿边民族睦邻和谐发展示范区,以旅游文化、口岸贸易、进出口加工、特色农产品、珠宝加工业为主的我国西南重要门户城市。

  隆阳区:桥头堡建设的门户枢纽,云南省重要的制造业承接转移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以光电子、珠宝加工、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滇西城市群核心城市。

  腾冲县: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对外门户,是以滇西文化、火山热海特色旅游、珠宝加工与口岸贸易为主的山水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芒市: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滇西民族和谐发展示范区,是以特色经济作物、生物、食品加工业、民族文化产业、口岸贸易、物流业为主的滇西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

  泸水县: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遗产地,是以水能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及生态旅游为主的云南省新兴旅游城市,滇西城市群门户城市。

  第五节 城乡空间开发建设指引

  第二十二条 城乡空间开发指引

  城乡建设增长压力较大的核心地区在坝区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鼓励产业和建设向外围地质条件允许的半山及山地转移,引导平坝核心地区与外围山坝地区的协调发展。将节约城乡建设用地的重点领域放在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的工作重点放在各级城镇,将提高存量土地使用效率的重点放在城镇的周边地区、城中村和各类开发区。

  第二十三条 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山地城镇规划应遵循安全、保护、系统、经济、多样性和发展的原则。

  (1)安全原则:应从用地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 市政设施布置、综合防灾、生态保护、防灾机制等方面将安全原则贯穿山地城 镇规划建设全过程。

  (2)保护原则: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划建设环境 友好、资源节约的山地城镇。

  (3)系统原则:应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环境因素, 以系统的思想统筹影响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4)经济原则应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降低工程建 设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方面,控制山地城镇建设成本。

  (5)多样性原则:应根据多样性的文化、地理及环境,规划建设多民族聚居文 化、不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各具风貌特色的山地城镇人文景观文化。

  (6)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的当前建设需要与未来发展需求,以动态的、发 展的观点预留城镇发展空间。

  第五章 滇西城市群支撑体系规划

  第一节 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第二十四条 交通规划总体目标

  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的目标,通过构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西出滇缅、滇缅印,东联滇中城市群,北进滇藏、滇川,南下滇西南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形成大能力、全天候、便捷化的西出国际大通道、北进川藏省际大通道。形成以航空为先导、铁路为骨架、公路成网络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十五条 综合交通网络结构

  形成“一核、两次、双环、七放射”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结构。

  ①一核:一个核心枢纽——大理中心城市都市圈

  ②两次:两个次枢纽——隆腾芒都市圈、瑞丽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

  ③双环:两个都市圈城市联络环线

  ④七放射:七大区域对外联系通道

  第二十六条 骨架公路网系统

  骨架公路网系统主要为“双环、七射、多连通”的综合交通结构。

  双环:都市圈城市联络环线

  大理都市圈环线:联络大理中心城区、宾川、巍山、弥渡、祥云各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环线。

  隆腾芒都市圈环线:联络隆阳区、腾冲、芒市、瑞丽、梁河、陇川、盈江各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环线。

 “七射”:即滇西城市群向外辐射的7条高速公路

  包括以下7条高速公路:

  大理-丽江高速——经大理-洱源-剑川-丽江(延伸至川藏);

  大理-瑞丽高速——经大理-保山-芒市-瑞丽(延伸至缅甸曼德勒);

  大理-昆明高速——经大理-楚雄-昆明(延伸至曲靖);

  大理-临沧高速——经祥云-南涧-云县-临沧(延伸至普洱,连接昆曼国际大通道);

  保山-片马高速——经保山-瓦窑-泸水-片马(延伸至缅甸密支那);

  保山-猴桥高速——经保山-腾冲-猴桥(延伸至缅甸密支那);

  保山-临沧高速——保山-昌宁-凤庆-云县-临沧(延伸至普洱,连接昆曼国际大通道);

 “多连通”:即滇西城市群内部主要城市间相互连接的公路网络

  云龙-洱源高速——经云龙-洱源(延伸至丽江);

  南涧-宾川高速——经南涧-巍山-大理-宾川(是大理州内部交通联系的快速连接线);

  瑞丽-腾冲高速——经瑞丽-陇川-梁河-腾冲(是猴桥口岸与姐告口岸的快速连接线);

  梁河-芒市高速——经梁河-芒市(是德宏州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梁河-临沧一级公路——经梁河-芒市-永德-临沧(是德宏州与临沧市的快速连接线);

  昌宁-龙陵一级公路——经昌宁-施甸-龙陵(是保山市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泸水-鹤庆一级公路——经泸水-云龙-兰坪-鹤庆(是怒江州与大理州的快速连接线);

  漾濞-洱源一级公路——经漾濞-洱源(是大理州内部的快速连接线);

  宾川-宁蒗一级公路——经宾川-永胜-宁蒗(是大理州与丽江市的快速连接线);

  二级公路——是高速及一级公路,北部主要城市的联络线。

  第二十七条 铁路运输系统

  滇西城市群铁路布局规划以“两出境、两连通、一沿边、一高铁”为骨干,构建完善的滇西铁路网系统。

  1、“两出境”:包括中缅铁路通道和中缅印铁路通道

  中缅铁路通道(泛亚铁路西线):大理-保山-瑞丽至缅甸皎漂、仰光,连接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

  中缅印铁路通道(泛亚铁路北线):大理-保山-芒市-腾冲猴桥经缅甸密支那至南亚。

  2、“两连通”:包括大兰铁路和大临铁路

  大兰铁路:大理-洱源-兰坪;

  大临铁路:大理-祥云-弥渡-南涧-云县-临沧。

  3、“一沿边”:即沿边铁路通道

  沿边铁路通道:普洱-临沧-永德-芒市-腾冲-猴桥。

  4、“一高铁”:即区(国)际高铁

  区(国)际高铁:昆大高铁,大瑞(至曼德勒)高铁(中期可作为城市轨道联系)。

  第二十八条 航空线路与机场建设

  以构建滇西开放的“空中经济走廊”为发展目标,滇西各州市均至少有一个机场,以大理机场和芒市机场为枢纽,对内形成高效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对外形成辐射东盟,联系川藏的重要航空节点。

  ①干线机场:大理机场、芒市机场、腾冲机场

  ②支线机场:保山机场、泸水机场

  第二十九条 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1、客运交通枢纽

  构建滇西城市群“一个区际级、两个城际级”客运交通枢纽,实现滇西城市群区域对外、城际、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客运体系。

  一个区级客运交通枢纽:大理综合大型枢纽。

  一个城际级客运交通枢纽:保山中型枢纽。

  2、城际轨道交通规划

  滇西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应充分利用滇西铁路网络,分阶段灵活组织建设。近中期期内修建大巍、大洱、宾弥城际轨道,远期修建楚大、大保城际轨道。

  第三十条 物流体系规划

  1、物流枢纽布局规划

  构筑“一个物流核心圈、一大物流枢纽、两大物流中心”滇西城市群物流体系。

  一个物流核心圈:以大理为中心,涵盖洱源、漾濞、巍山、宾川等城镇的物流核心圈。

  一个物流枢纽:大理综合物流枢纽。

  两大物流中心:

  龙陵物流中心:转运+城市配送型。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培训、商品展示交易、贸易洽谈、电子商务等功能。

  瑞丽物流中心:货物集散、中转、加工、配送、保税、海关监管仓储、信息服务、商贸服务、口岸功能和其他配套服务等。

  2、综合性物流基地布局

  ●凤仪物流基地

  凤仪物流基地依托创新工业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云南省特色产品加工增值和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打造成带动滇西北的丽江、怒江、迪庆,连接川藏,辐射保山、德宏、临沧等城市的滇西地区现代物流园区,最终建设成为滇西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

  ●祥弥物流基地

  祥弥物流基地位于滇西区域的交通枢纽,基地定位为转运+城市配送型,覆盖大理、丽江及其周边地区,大量工农业生产物资和产品在此区域集散和中转。祥弥物流园区凭借便捷的通道和产业聚集的基础发展商贸物流,逐步形成滇西区域连接滇中、川藏,内陆物资进入东盟的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龙陵物流基地

  龙陵物流基地是泛亚铁路西线与北线的交汇点、是杭瑞高速西出缅甸的必经之路,因此,龙陵物流基地将以实现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的连接并使物流基地布局与运输网络相结合为目标,发展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铁路、公路货运物流集散地。龙陵物流基地发展定位为转运+城市配送型,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培训、商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等功能。

  ●瑞丽物流基地

  瑞丽物流基地结合其沿边区位及交通优势,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借助桥头堡最前沿的经济合作平台和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形成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出口加工装配基地、仓储物流基地。

  3、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布局

  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确定以下特色专业物流中心布局:大理建立汽车设备、医药、新材料和特色农产品三大物流中心;龙陵建立农产品、冶金、新材料三大物流中心;瑞丽建立珠宝、进出口、旅游产品三大物流中心。

录入:李霞 责编:钟欣第一节 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第六十四条 规划目标

1、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引导人口向重点发展地区流动
2、加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3、构造以大理为发展核心的点轴结构

第六十五条 空间结构

近期滇西城市群的主要发展重点为构建大理都市圈框架,加速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极化成为带动滇西发展的增长极。近期主要依托轴线为滇缅经济走廊,滇藏经济走廊。

培育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作为我省的开放门户及桥头堡建设的先行区。

第六十六条 城镇化水平

规划近期(2015 年):常住人口777万人,城镇人口2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
第六十七条 城镇规模结构

2015年滇西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一览表



第六十八条 城镇等级结构

2015年滇西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级一览表



第二节 近期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第六十九条 规划目标

近期规划重点围绕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以骨干交通网为载体,铁路、公路、航空相配套,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内外联通、高效便捷、布局合理、城乡统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第七十条 区域交通设施规划

1、铁路

继续加快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开工新建芒市至腾冲猴桥铁路、祥云经临沧至普洱铁路。
2、高速公路
续建大理—丽江、龙陵—瑞丽、保山—腾冲高速公路项目;推进保山—泸水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沿边干线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
3、机场
腾冲机场改扩建工程;怒江新建机场前期工作。

第七十一条 区域综合运输枢纽规划

推进运输枢纽节点站场建设,积极构建大理、瑞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节点;近期主要建设大理综合客运枢纽、综合物流枢纽,瑞丽物流中心。

第三节 近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七十二条 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起于缅甸西海岸,经曼德勒、木姐进入云南瑞丽,经保山、大理、楚雄进入昆明。

第四节 近期社会设施建设规划原则

1、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原则

社会设施的规划及布局需要在区域的统筹协调基础上进行,做到资源配置最优,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设施服务功能的辐射与带动能力,避免重复建设与功能重叠。

2、全面覆盖重点布局原则

在全面推动区域社会设施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区域的规划布局,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设施建设,优化现有设施的功能。

3、社会设施服务和谐公平共享原则

在区域中心城市、次一级中心城市、及各市县之间市县社会设施的分级分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区域设施的层级服务功能,通过资源共享,带动落后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相关服务,实现社会设施服务的和谐公平。

4、社会设施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原则

5、文化事业发展体制机制、运作方式创新原则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运作方式创新,给文化事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企业资金、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及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第九章 机制与政策保障

第一节 政策引导机制

第七十三条 产业政策

(1)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大理、保山、德宏的产业形成各有侧重的梯度合理分工,加强中心城市尤其是大理地区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产业优化升级;
(2)加强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保护,限制高污染产业转移到生态脆弱区和保护区附近;
(3)建立健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和环境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城镇间的利益共享和共赢;

第七十四条 土地实施政策

1、坚持“促工保农”的原则,城市用地优先向丘陵地区拓展
2、利用好“双挂钩”政策,开展迁村并点,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3、在各市县域范围内统筹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城区和重点项目倾斜
4、开展旧城、旧村、旧厂的改造工作,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
或向下纵向拓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消化闲置土地

第七十五条 公共事业政策

打破区域和行政界限,规范特许经营,加强市场管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加快区域市政公用事业的整体、协调发展步伐。

在跨区域的大型交通实施规划建设政策、公共交通经营管理政策、多方式联运政策、高速公路统一收费政策以及区号统一和滇西区域本地互通等方面都可制定相应的协调合作发展机制与合作制度。

第七十六条 资源环境政策

1、统一规划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划定滇西地区的生态保护区域和战略资源综合利用区域,进行统一管理;
2、制定统一的环保税收政策,对污染较重的单位、企业统一征收环保税,扩大税源的征收范围;
3、规划管理的重点由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变为对各类脆弱生态资源和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4、逐步建立符合滇西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完善区域环境管理和协调机制;
5、建立跨区域资源环境的协调机制,尤其是对跨区域的高黎贡山等环境脆弱地带实施统一规划、综合管理,必要时可建立常设的环境保护机构。

第七十七条 推行区域共同制度

1、完善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补偿制度
2、实施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3、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的统一制度

第二节 法律保障机制

1、《滇西城市群规划》的法定地位及其编制、审批与实施主体。
2、滇西城市群规划实施和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及下设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的法定地位及其组成方式、职能与协调程序。
3、滇西城市群规划实施和建设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与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事权、责任上的划分。
4、滇西城市群规划的编制及修改程序。
5、违反《滇西城市群规划》及《滇西城市群规划条例》的法律责任。

另外,为规范滇西城市群规划实施和建设领导协调机构的运作及保障《滇西城市群规划》的实施,应以《滇西城市群规划条例》为依据,尽快开展《滇西城市群规划实施细则》等配套法规与技术规范的制定,进一步推动滇西区域协调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4-27
       学湖北,搞东西平衡啊?貌似滇西跟滇东差距蛮大也,鄂西好歹有几个老牌工业城市基础不是很差、发展速度快于鄂东,滇西新兴城市都才起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4-27
有点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