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城乡
一体化,增强中心城镇的发展活力,襄阳市委、市政府日前联合发文,首次明确提出将枣阳市吴店镇、兴隆镇,宜
城市小河镇,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孟楼镇,南漳县武安镇,保康县马桥镇,谷城县石花镇,襄州区双沟镇,襄城区卧龙镇、尹集乡,樊城区太平店镇建成镇级市。(1月21日《襄阳晚报》)
新年伊始,襄阳市把吴店镇、孟楼镇、武安镇等12个乡镇建成镇级市,虽说不上是破冰之举,但这毕竟是政治体制与
经济管理体制所发生的一场重大突破,是
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创新,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
所谓“镇级市”就是县辖市,实质是给予城镇的城市建设能力,赋予其城市的发展权,在行政区划上仍由所在县管辖。目前仅存在于我国台湾地区,如台北县的板桥镇、三重镇、中历镇都是县辖市。在国内,“镇级市”的概念首次见诸于媒体是2010年2月,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提出要将乐清市柳市镇、永嘉县瓯北镇、瑞安市塘下镇等5个强镇建设成镇级市。这一重大举措在我国行政区划改革方面是一个首创,它第一次将“镇级市”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新名词推入公众视野。随后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做建立镇级市的试点工作,山东省提出在未来3~5年内要把20多个中心镇打造成小城市,合肥已经圈定了水湖、三河、长临、下塘4个试点,青岛确定泊里镇、铺集镇等10个镇为培育对象。
建“镇级市”不是将原建制镇的行政级别升格为县级建制市,不是简单的机构增扩、放权扩权,更不是干部人人提拔。而是给强镇松绑,给强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镇级市”成为“小政府、大服务”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尽快让城镇变成一座小城市,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化居住环境,使村民在城镇创业,在城镇就业,在城镇安居,从一个“村民”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镇级市的改革是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有助于从根本上遏止大城市日益膨胀和人口过度集中居住的现象。让有实力的经济强镇扩权,可以有力地推动它们突破发展瓶颈,带动附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法治,是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推进方式和发展方向。有专家断言:未来40年,我国的城市数量将比现在多出10倍,由665个增加到至少7000个,镇级市将成为其中主流趋势,届时我国将出现数千个“镇级市”。
由“镇”到“市”能否成功,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格局,也影响到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以及城乡一体化这个大战略。因此,科学地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镇级市的改革,最大限度的整合小区域资源,挖掘小区域发展潜力,使小城市真正在“小”字上做足做强,让居住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化”的效果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稿源:荆楚网
作者:冯新
详情请看:
http://focus.cnhubei.com/local/201101/t15994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