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02阅读
  • 2回复

[辽宁]铁西向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9-15
2009-9-15 9:45:00      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慈家野 宋时飞
  
   在沈阳市铁西区的近百年发展进程中,以下两次“西进”,或许都可称为里程碑。
   一次发生在2002年6月,沈阳市决定,将铁西区与其西邻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随后几年的事实证明,以这次合署办公为代表的一系列资源整合,给沈阳市铁西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藉此,铁西人见证了振兴的成效,重拾了昔日的自信。
   另一次,是在事隔5年之后,同样是在6月,经历过一次整合的铁西再次“西进”――铁西新区与细河经济区重组合并。铁西区一下子长大许多,面积由过去的128平方公里,扩大到484平方公里。沈阳市为何决定铁西再次“西进”?铁西区有关负责人的回答言简意赅――这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加快沈西工业走廊建设。有关学者更是预言,“大铁西”今后将成为辽宁工业发展的发动机。
   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西,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两次“西进”,既是地缘意义上的偶然,也是发展诉求上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的铁西,还有可能向更多地理方向进行体量增容,但其通过改革促发展、通过增量调存量、通过整合上水平、通过调整谋振兴的探索方向,却不会轻易改变。
   百年铁西,将因发展脚步的疾进,而愈显年轻。
  
  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铁西工业区的建设,对铁西工业有计划地进行了改造和调整。“一五”、“二五”时期,铁西区成为国家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起来的综合性重化工业基地。铁西也因此被一度称为“共和国装备部”和“重工业基地”。
   仅在“一五”时期,就有多个重点大中型工业项目落户铁西。时至今日,这些工厂的名字仍然响亮而亲切: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沈阳电缆厂、沈阳风动工具厂……彼时的铁西,以装备制造业规模宏大、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而蜚声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铁西还创造出100多项“全国工业第一”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第一台蒸汽拖拉机,第一台500千伏变压器……这些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给新中国的工业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工人村”。1952年9月23日,投资1200万元的工人村开始在铁西建设。共建有5个建筑群72幢三层砖混楼房,建筑面积99012平方米。工人村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在全国率先引领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住宅潮流。
   记者注意到,在铁西区规划展览馆的展板上,事关这个时段的内容中,有这样一句表述――天之骄子的辉煌历程。
  
  徘徊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其间经历了“二五”计划和3年调整。在这个阶段,铁西工业区的发展一度受到挫折。
   后来中央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通过1963年到1965年的3年调整,铁西工业区重新恢复了良好发展态势。
   “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铁西工业区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区内的学校、工厂等单位相继刮起夺权风潮,铁西区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被打乱。
   1979年至1985年这段期间,铁西的工业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期间,铁西的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1979年1月,铁西九路农贸市场开放,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2月,工人村农贸市场开放,允许肉蛋、粮油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自由贸易,市场的商品价格可随行就市。
  
  掉队
  
   花无百日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有企业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作为国有企业非常集中的铁西工业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有关调研报告这样写道: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1978年~1991年,铁西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是“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所有制结构是“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99%。13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从5亿元增加到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00元增加到2133元,财政收入从1200万元增加到30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0万元增加到8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0元增加到889元。1991年直接利用外资仅100万美元,出口供货值仅0.8亿元。企业承担各项社会职能,社保体系没有建立。
   1992年~2001年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阶段,铁西作为受计划经济浸润最深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中遇到的障碍多,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发展异常艰难。铁西发展陷入重重困境,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
   2001年,全区有4/5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0%,负债总额达300亿元,35万国企职工中有13万下岗。铁西区一度被戏称为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铁西区的建设大路,被调侃为“工人上访―堵马路―要工资”的“建设银行”。
   曾经拥有过辉煌昨天的铁西,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无可奈何地落伍了。
   1986年~2002年的16年中,国家先后投入巨额资金支持铁西工业区调整改造,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铁西工业区的改造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问题。
   这里不妨举个例子。1986年,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项目被国务院批准作为全国重大区域性总体改造工程试点,并将其作为全国惟一的区域性改造试点工程纳入国家“七五”计划。
   但铁西区有关部门给本报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中这样写道:“‘七五’以来,国家先后投入了近400亿元资金试图对铁西区进行调整改造,但收效不大,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铁西的困境”。
  
  雄起
  
   穷则变,变则通。铁西的变,从合开始。
   2002年6月18日,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沈阳市赋予新区市级管理权限,给予区域内土地出让审批权和土地出让金收益及配套费支配权两项优惠政策。
   铁西新区成立不久,适逢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铁西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释放新区发展潜力。
   2007年6月,沈阳市又将细河经济区并入铁西。日益宽广的舞台,为新区施展更大作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可以说,2002年以来的铁西,踏上了东北振兴的快速列车,也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铁西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合署办公的战略决策和一系列做优发展空间的发展举措,推动铁西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组数字足可证鉴:
   从2002年起,铁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是2002年的4.6倍;区级财政收入92亿元,是2002年的10.1倍;固定资产投资396亿元,是2002年的10.5倍;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是2002年的4.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亿元,是2002年的6.6倍。一句话,铁西区已经一跃发展成为东北的第一经济大区。
   2007年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授予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结构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的仪式,在铁西新区举行。铁西新区成为我国首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双示范区”。
  
  活棋
  
   振者,奋也,亦有救助之意。
   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大背景下,铁西没有再次坐失良机。于是,人们看到,怀揣加速振兴之心的铁西,这一次是真的开动脑筋、下定决心、大步前行了。
   一系列促进振兴与发展的举措中,“东搬西建”很显突出。
   工业是铁西的经济命脉,是铁西的立区之本,振兴铁西重中之重在工业。铁西集中了沈阳60%的工业资产、62%的工业产值、66%的工业利税和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从振兴之初开始,铁西就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
   振兴工业,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实践证明,既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突破“就企业抓企业,就改造抓改造”的传统模式,寻求完整系统的解决方案。
   最终,铁西把精力聚焦到实施“东搬西建”之上。铁西按照“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的方针,充分利用新老两区的土地级差,通过把企业大规模、整体性地由老区搬迁到新区。此举一方面为老区完善城区功能、注入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搬迁后的企业彻底卸掉冗员和债务包袱,在新区实现全面改造升级提供了原始资本,从而实现了一揽子解决老工业基地诸多难题的目标。
   就是这样一个在动态中系统推进企业搬迁重组、异地重构的战略举措,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再造装备制造业优势等多重任务进行有机结合。这不仅从根本上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还推动铁西实现了由改造单一企业,向做优区域整体发展空间的历史性跨越。
   一子落定满盘皆活。“东搬西建”推动铁西区累计搬迁企业214户,腾出土地6平方公里,利用级差地租获得土地收益140亿元,安置职工13万人,关闭破产企业86户,放开搞活中小企业258户,使128户国有企业获得了新生。
  
  品咂
  
   一路走来,铁西的发展,真应了那句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但或许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居河东,还是处河西,而是你我要自问一句,为什么会在河东或河西,怎样才能到达更美好的彼岸。
   对新中国的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铁西的发展与振兴作以梳理,我们会发现,铁西之所以能够“浴火重生”,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着很为深刻的发展规律使然。
   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始终是铁西百年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以纯经济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铁西发展,比较优势实际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矿产资源、工业基础、交通运输、区域位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都奠定了早期铁西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关比较优势更是明显而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五”、“二五”时期之所以许多重点大中型建设项目落户铁西、落户东北,正是看重其较好的工业基础。
   至于说到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内的铁西落伍,主要原因或也在于比较优势不再。在那个得开放者占主动、得转轨者弄潮头的年代里,包袱沉重、尾大不掉的铁西,自然难以脚步爽利,自然难以跟上南方省市的发展步伐。
   时序流转,社会变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进入了消费结构升级加速的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阶段,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此时,以铁西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失而复得地重新觅得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训练有素的工人队伍,经年积累的技术经验,都让东北地区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东风下,再次春风扑面。于是,
  世人看到了一个几年时间就脱胎换骨的新铁西。
   然而,仅有比较优势,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铁西的改革带有鲜明的“结合”印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改革结合,行政区域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政府发展导向与比较优势的结合,强化发展是硬道理与提升软实力的结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句话,在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谁在结合上想得明白、悟得透彻、做得科学,谁就能成为发展的宠儿,谁就能在发展中占据更多主动。至少从目前看,这几年的铁西有资格成为这方面的示范。
   然而,放眼未来,铁西既是示范,也需不断探索。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的多重坐标下,我国还将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兼并重组,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的铁西,既有理由为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北的一些城市提供经验,也要在自身的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上不断探索。应该说,铁西肩上的担子,不能言轻松。
   从这层意义上看,铁西向西,更多体现为自身的发展诉求,铁西向四面八方更多发挥辐射作用,也是历史赋予铁西的必然使命。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1-16
俺们区现在已经事实控制到辽中了……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1-16
沈阳、天津是北方工业复兴的希望。想了解铁西“东搬西建”的具体情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