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贵阳“‘三县一市’改区更名”与贵阳市行政区划调整
贵阳“‘三县一市’改区更名”是促进贵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更好地从形式和内容上执行贵阳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需要。在全国刮起一阵县直管浪潮的情况下具有相对理性和迫切性。“县直管”问题亦即“强县扩权”,其利益动机是“市刮县”,而当“县直管”后可能造成的新的问题是,县城城关依靠行政权力把乡村和其他自然镇的资源聚集于县城城关,形成所谓的“行政性繁荣”,而在事实上却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只有实行地区性城乡规划管理办法统一各城镇发展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贵阳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及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中业已确定了贵阳各城镇的发展定位和城镇关系的情况下,放弃既有的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实施“县直管”不利于贵阳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不利于形成和提升贵阳城市经济圈核心对外竞争力。而依据我国宪法第30条“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贵阳市“‘三县一市’改区更名”是完全符合宪法的这一规定的,是理性的回归。此外,在乌江流域正在构建乌江画廊和兴建港口背景下,规划建设贵阳开阳花梨港将改变贵阳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形成“中心城+物流港口”(贵阳中心城区+贵阳开阳花梨港)的城市运营新模式,这将使得贵阳经济运营体系更加完善,势必使得贵阳城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贵阳“‘三县一市’改区更名”不仅从行政服务上为贵阳这一新的城市运营模式提供保障,也从思想意识上使得人们自觉地适应“中心城+物流港口”的城市运营模式。因此,贵阳“‘三县一市’改区更名”并非可改可不改的文字游戏,而是对贵阳又好又快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关键性问题之一。
在现阶段,在“大贵阳”战略和“区域统筹”思想指导下,从市域和市区两个空间层面,针对贵阳市人口规模及城镇化进程,针对贵阳市行政区划现状的特殊性,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现状各区一体化发展,并为各区中长期发展预备发展腹地为出发点的,必需调整贵阳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范围和对贵阳“‘三县一市’改区更名”。调整贵阳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的基本思路是将花溪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及乌当区永乐乡划入南明,其余的乡镇保留建制区,成立新的建制区——贵築区(因其境为贵築县故地,故名)。将小河并入了南明,以利于小河与南明的一体化,成立新的建制区——富水区(以境内的富水得名);腾出建制区为金阳建制提供条件,在金阳地区成立新的建制区——新贵区(因其境为新贵县故地,故名)。将新天和乌当并入云岩,作为云岩发展的腹地,成立新的建制区——贵山区(以境内的贵山得名)。乌当其余的乡镇保留建制区,区政府移驻水田,成立新的建制区——水天区(因境内水田镇地处黔中腹地云雾山簏,山水相连,水天一色,取名水天既与水田谐音,又道出其境,故名)。原有的县市改区,保留建制区。分别为清镇成立新的建制区——云归区(以境内的云归山得名),修文成立新的建制区——修文区,息烽成立新的建制区——息烽区,开阳县成立新的建制区——紫江区(以境内的紫江得名)。此外,保留原有白云区(以境内的白云寺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