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规划图片请看本论坛 规划版块。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草案(2008——2030)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规划及中心城区规划三个层次。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规划远期至2030年。
一、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大力提高淮安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淮安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具有绿水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规划范围: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面积为10072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近期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56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3%;中期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0%;远期到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600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70%。
3、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主,即淮安中心城市;四副,即涟水县城、洪泽县城、盱眙县城和金湖县城四个市域次中心城市;多点,即其他城镇;网络化,即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骨架,以市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构建开放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4、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1座市域中心城市——4座市域次中心城市——15座重点镇——36座一般镇的四级等级规模结构。
5、市域交通发展:构筑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促进淮安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三、规划区规划
1、规划范围:市辖四区、涟水县陈师镇在宁连高速公路以西的部分,面积为3213平方公里。
2、空间发展策略:
(1)极化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提升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
(2)拓展“一轴两翼”,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一轴,通过整合各区发展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淮安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向北发展空港新区,带动涟水县城的发展;向南发展盐化工业区,带动洪泽县城的发展。形成涟水——淮安——洪泽的规划区城镇空间发展主轴。
两翼,即由京沪高速以东、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以南的城镇乡村构成的东部发展翼,和由宁连高速公路以北、以西的城镇乡村构成的西部发展翼。东部发展翼重点发展车桥镇,强化培育钦工、范集等重点镇的综合功能和朱桥、平桥等镇的特色职能。西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徐溜镇,强化培育渔沟、南陈集等重点镇的综合功能,和码头、赵集等镇的特色职能。通过增强小城镇的设施服务能力,带动其各自周边乡村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3、交通结构:通过建设完善“五横五纵”的骨架公路,形成与空间结构相适应的“放射+联接”式网络结构。五横,即327省道、325省道、吴城—码头公路、328省道、102省道(宁连一级路);五纵,即205 国道、236 省道—北京路—郯金线、237省道、234省道、235省道。
4、生态结构:规划区形成“五横三纵两湖多点”的生态结构。
四、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范围:淮安市中心城区,西、北至高速公路环、南至苏北灌溉总渠以南102省道、东至京沪高速公路以东235省道。
2、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3、城市规模:近期到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80平方公里;中期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6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3平方公里。
3、城市发展方向:近期,城市全面完善高速公路环内的城市建设;中、远期,城市跨京沪高速公路向东发展,跨淮盐高速公路向南延伸。
4、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三轴、四带、多组团” 的空间结构。三轴,即东部新兴产业发展轴、中部城市服务功能轴和西部特色产业发展轴;四带,分别为盐河现代物流产业带、古黄河生态功能带、里运河文化景观带和苏北灌溉总渠田园风光带;多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淮阴组团、清浦组团、经济开发区组团、楚州组团、黄码组团和南部组团。
5、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在新长铁路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宿淮铁路、淮连铁路、淮扬镇城际铁路和宁淮城际铁路,形成衔接新沂、连云港、盐城、扬州、南京和宿迁的铁路运输网络。
(2)公路客运与货运枢纽:公路客运总站位于铁路南站东侧,其余分别在淮阴区、楚州区、清浦区、经济开发区设置分站;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设货运北站、南站、东北淮阴站、东南楚州站、开发区站共五站
(3)公路:对原205国道、102 省道(宁连一级公路)、235省道、236省道、237省道、325省道、328省道等进行局部改道调整。
(4)航道与港口:京杭大运河航道提升为二级航道,盐河提升为三级航道、苏北灌溉总渠为三级航道。中心城区共淮安新港、淮安南港、淮阴东港和淮阴西港四个港口。
(5)道路等级:中心城区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含结构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个等级。
(6)公共交通规划:规划4条快速公共交通(BRT)线路;规划3 条轨道线路;在里运河沿线规划水上公共交通系统。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古城整体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包括河湖水系、古城格局、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的保护。
(2)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和上坂街-驸马巷历史文化街区等2处历史文化街区,老西门大街历史地段、双刀刘巷历史地段、太清观街历史地段、县东街历史地段等5处历史地段;东岳庙历史建筑群。
(3)文物古迹的保护: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7、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
(1)旧区范围:结合淮安的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和现状建筑质量状况,确定旧区由3 个地区构成:北京路以东,盐河以南,翔宇大道和承德路以西,解放路以北围合的地区;楚州古城区;京杭大运河以东、南苑路以南、里运河以西和南巽路以北围合的地区。
(2)旧区更新目标:正确处理新区与旧区、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城市各项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逐步将旧区内过分拥挤的人口向其他组团、片区疏散,使旧区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顺畅方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的现代化城区。
本人说明:刚才看到关于楚州改名的帖子,实在想来说几句。现在,淮安市的发展是东扩南连,已经再往楚州方向发展。原来的“绿肺”在新的规划上已经成了生态商务中心和行政中心,未来还是一片美好的。为什么老想着楚州的改名?不然踏踏实实为了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