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111阅读
  • 79回复

[安徽]今天的桐城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桐城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6-03
今天的桐城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桐城了!
<P>历史上的桐城应该是今天的桐枞两县</P>
[ 此帖被QQme在2009-10-26 13: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6-03

确实如此

不说我都没注意到

可特授推誠保德崇仁守正協功贊治亮節佐運翊戴功臣依前海寧軍節度海楚泗等州觀察處置支度營田海運陸運押新儸渤海兩番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檢校太師兼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海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囯吳囯公食邑一万二千戶食實封五千戶如故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6-03

首先我告诉你,枞阳从桐城析出是一个历史的错误,是对桐城文化的摧残!

枞阳失去、杨桥失去、罗岭失去....桐城还能失去什么?

还有关于桐城的名人,你这种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我没有必要给你一一指出,只想简单告诉你,桐城人自江南渡江而来,先经过东乡、南乡,然后再逐渐迁往西乡、北乡,发迹和中举进入仕宦的桐城名人大多世居县城!

你需要我列举吗?如果是地方志业内人士或熟悉桐城历史人就不必说了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东海巨郡在2005-6-3 12:40:29的发言:

确实如此


不说我都没注意到



你一个长沙人,你清楚还是我一个桐城人清楚?


我真的诧异!中国人在网上可以信口雌黄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06-03
那位楼主,也只是趁乱搅混水而已。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06-03
戴方刘姚,桐城派四个最重要的人.
戴名世,今桐城孔城人.
方苞,生于六合.其先祖居休宁,后迁贵池,元末方德益迁桐城县城!当时桐城文庙门前狭窄不宜通行,方德益让出居地一半,使得文庙门前更加宽敞;他还曾捐资修建过桐溪桥(龙眠河上),当时人皆称善举!
请大家记住,方法为其五世孙,方以智为其九世孙,而方苞为其十一世孙!
方法墓地在今龙眠双溪,方苞为其后裔,曾多次前往祭奠,并有祭诗多首!

刘,桐城东乡人.
姚鼐,其祖上姚旭自明朝就定居于县城,传至姚鼐已近300年!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5-06-03

刘大櫆 何如宠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枞阳的的,他们是毫无疑义的桐城历史名人!

造成刘大櫆古今籍属不同的真是这种野蛮的随意的区划造成的!你愿意让这种遗憾再重演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5-06-03
呵呵,他不是桐城人,也不是枞阳人,自然喜欢桐枞兄弟纷斗了,“渔翁得利”嘛。令人难受的是,有一些枞阳网友,也受到这种观点的欺骗。历史毕竟是历史啊,难道一定要把姚鼐从古墓里挖出来,逼着他改写“登泰山记”的落款?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06-03

呵呵,义乌也不是历史上的乌伤了,具体的说过去的乌伤成了现在的金华诸县,假如有一种乌伤文化的话,那就是以母县义乌为中心金华诸县共有的乌伤文化,

徽州因为少了一个县而耿耿于怀,那绍兴岂不是要被历史上大量的"丢城失地"而气死?

像台州,黄岩人要恢复黄岩市,但是即使恢复了广义上还不是台州人.台州名字源天台,台州历史在临海,.台州地市可以不存在,台州作为台州地区共有的地理文化是不会冥灭的.

即使桐城在地理上分割但是文化上就一定会被分割吗?不要说现在的桐城,无论是枞阳还是罗岭都是共有桐城文化的地域,肉体上分离,精神上却没有分离.朝鲜还南北分裂那,谁说他们不是共有着一个文化?回民分布全国,但都是一样戴小白帽的阿拉子民.

多少县分分合合?桐城只是少了个镇,人家都有出让县城的,有大半个县都大"搬家"到人家地盘上的.可是文化没有断裂,人民也依旧富足.

市府作为市区行政;道署作为地区机构。绍兴县区并为市,宁波六区设市,舟山区上设市,会稽道署辖原三地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06-03

象方以智1611年出生于今桐城市区潇洒园,这你也要怀疑?

方苞祖上自元代就迁入城关(今桐城市区),其祖坟今日尚在桐城市龙眠乡。

左光斗的家族当时早已从左岗迁往城关,住址就在今桐城中学,因此左氏祠堂现在位于桐中旁边。左氏后人故居今日尚在桐城市公园路。

姚鼐,其祖上姚旭自明朝就定居于县城,传至姚鼐已近300年! 其故居在今桐城北大街,今桐中尚存姚鼐手植银杏树!

吴越,故居在今桐城市西后街。吴樾的写法是清政府蔑称,故乡人不能这样写。吴越字孟侠,桐城城关曾经改名孟侠镇,今桐城十二中即历史上的孟侠中学!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之江云梦在2005-6-3 13:07:24的发言:

多少县分分合合?桐城只是少了个镇,人家都有出让县城的,有大半个县都大"搬家"到人家地盘上的.可是文化没有断裂,人民也依旧富足.


呵呵, 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抗争,一是为了那一线希望;二是抗议市压(代管)市;三是强调罗岭的区划调整与一般的乡镇区划调整之不同;四是强烈的使命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之江云梦在2005-6-3 13:07:24的发言:

呵呵,义乌也不是历史上的乌伤了,具体的说过去的乌伤成了现在的金华诸县,假如有一种乌伤文化的话,那就是以母县义乌为中心金华诸县共有的乌伤文化,


徽州因为少了一个县而耿耿于怀,那绍兴岂不是要被历史上大量的"丢城失地"而气死?


像台州,黄岩人要恢复黄岩市,但是即使恢复了广义上还不是台州人.台州名字源天台,台州历史在临海,.台州地市可以不存在,台州作为台州地区共有的地理文化是不会冥灭的.


即使桐城在地理上分割但是文化上就一定会被分割吗?不要说现在的桐城,无论是枞阳还是罗岭都是共有桐城文化的地域,肉体上分离,精神上却没有分离.朝鲜还南北分裂那,谁说他们不是共有着一个文化?回民分布全国,但都是一样戴小白帽的阿拉子民.


多少县分分合合?桐城只是少了个镇,人家都有出让县城的,有大半个县都大"搬家"到人家地盘上的.可是文化没有断裂,人民也依旧富足.



关键是分出去的地方除了出来抢名人外,已经根本不提桐城文化了,这是很可悲的!也是我们反对划出罗岭的重要原因!


我曾经一再说桐城文化是桐城人民和枞阳人民共有的遗产,枞阳人民也有继承和保护的责任!


可现在呢?只有桐城市独自扛着这杠大旗,也只有桐城市真正关注研究桐城文化。


枞阳已失、杨桥再失、罗岭又失,实在痛心!


这个人杰地灵、今日依然人才辈出的文化之乡,一再失去她原有的文化区域,足可比徽州之痛!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5-06-03
此子贴请版主删之。
[ 此帖被皖州在2009-10-26 13: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5-06-03
桐城历史名人多达200余,楼主列举的又是几个,其中列举的大多数是桐城出生,后到枞阳做官而卒。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5-06-03

我声明的是:桐城文化并非桐城人的文化

就像《毛泽东思想》并非毛泽东的思想。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笑傲桐川在2005-6-3 13:19:27的发言:
>

关键是分出去的地方除了出来抢名人外,已经根本不提桐城文化了,这是很可悲的!也是我们反对划出罗岭的重要原因!

我曾经一再说桐城文化是桐城人民和枞阳人民共有的遗产,枞阳人民也有继承和保护的责任!

可现在呢?只有桐城市独自扛着这杠大旗,也只有桐城市真正关注研究桐城文化。

枞阳已失、杨桥再失、罗岭又失,实在痛心!

这个人杰地灵、今日依然人才辈出的文化之乡,一再失去她原有的文化区域,足可比徽州之痛!

市府作为市区行政;道署作为地区机构。绍兴县区并为市,宁波六区设市,舟山区上设市,会稽道署辖原三地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5-06-03

那么多华人没在中国本土,也没见海外谁个谁把中华文化给灭亡了,给分割了,给丧失了。中华文化尚在发展,桐城文化就那么小心眼。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5-06-03

去查查历史,汉时枞阳县包括现在的桐城/安庆/怀宁等很多地方。

枞阳是古县名。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唐傲在2005-6-3 13:21:18的发言:
>

不好意思

鄙人母亲就是枞阳方苞后裔

要不要把身份证给你看看



方苞就你妈一个后裔吗?我妈也是!


正宗桐城桂林方氏!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东方血脉在2005-6-3 13:40:11的发言:

那么多华人没在中国本土,也没见海外谁个谁把中华文化给灭亡了,给分割了,给丧失了。中华文化尚在发展,桐城文化就那么小心眼。


中华文化尚在发展,因为中国还在啊,兄弟!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aqxgz在2005-6-3 13:40:23的发言:

去查查历史,汉时枞阳县包括现在的桐城/安庆/怀宁等很多地方。


枞阳是古县名。




是啊,所以,回去查查历史,发现枞阳的历史总是离不开桐城,桐城的历史总要捎上几笔枞阳。两家本是一家亲,何必要与外人分。不过,我倒是要感谢楼主,让我们在这里进一步认清,什么是桐城文化?如何避免桐城被分拆而造成文化纷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12:59:48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aqxgz在2005-6-3 13:40:23的发言:

去查查历史,汉时枞阳县包括现在的桐城/安庆/怀宁等很多地方。


枞阳是古县名。



枞阳是古地名,但当时的枞阳时兴时废,存在时间很短!


哪象后来的桐城,上承春秋桐国,下延今日。人才辈出,影响巨大。今天的桐城人和枞阳人同宗同祖,同文同种!同是洪武大迁徙由徽州而来,老桐城的张姚马左方等大家族后人广布桐枞大地,很多同姓的人辈分大多出自同一体系,可以分个叔侄宗亲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5-06-03
当然,历史上的桐城县本来就叫枞阳县啊,隋代枞阳更名为同安县,唐代再更名为桐城县。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东方血脉在2005-6-3 13:56:07的发言:
当然,历史上的桐城县本来就叫枞阳县啊,隋代枞阳更名为同安县,唐代再更名为桐城县。

自唐至今,桐城之名再也没有消失过,呵呵。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5-06-03
以下是引用东方血脉在2005-6-3 13:56:07的发言:
当然,历史上的桐城县本来就叫枞阳县啊,隋代枞阳更名为同安县,唐代再更名为桐城县。


什么叫本来,枞阳存在的时间很短,时兴时废。


历史上还有舒县、阴安县、吕亭左县呢?可这些有文化凝聚力吗?


只有桐城的旗帜上承春秋桐国,下延今日。因龙眠之钟气,代起人豪!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