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45阅读
  • 21回复

[经济]【转】三城演义:武汉长沙合肥改变中部省会竞争格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2-25
        策划人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中部省会中,武汉根基雄厚势如“曹魏”,长沙大业初成犹如“东吴”,合肥快速崛起则如“西蜀”。这三地,同披长江惠泽,均受楚文化浸染,春秋之时就有南楚、西楚之辨。
  今天,三座城市之间演绎的故事,没有古代烽火,却有产业硝烟;没有诸侯间的合纵连横,却有城市圈的风生水起;没有马蹄声疾的排兵布阵,却有悄无声息的文化暗战。
  产业、文化、城市群,武汉、长沙、合肥均在谋篇布局。三座城市的决策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指挥若定。在他们的身后,中部省会间的竞争格局,会因这三城的拔节成长,发生更多微妙而新奇的改变。
  “一霸一雄一诸侯”,2009年的武汉、长沙、合肥,虽未成“鼎立”之势,却已现“三足”初象。
  故此,题作“三城演义”。
  水煮三城
  真正的颠覆者往往诞生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领域,当人们开始重视它的时候,已然为时晚矣,优劣已经易位。所以,主沉浮的最终还是城市管理者、主政者的雄心、决心以及慧心。
  武汉、长沙、合肥。
  因为京广、长江两大动脉勾勒出的中部——长(三角)珠(三角)曲线,被若即若离地联系在一起。
  三城中,有资本有实力的武汉势如“曹魏”,是中国极少数集区位、产业、科教、交通、文化等优势于一身的特大型中心城市。
  霸业初成的长沙则如“东吴”,手握新特区牌子,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轻”“重”产业优势使其有了与霸主叫板的实力。
  看起来较弱的合肥虽似“西蜀”,但随着沪蓉高铁等沿江大动脉的贯通,合肥将成为长三角最理想的产业转移基地,发展潜力、实力都不可小觑。
  三城当下并不在同一层次上,还不能说是三足鼎立,但这并不妨碍三城上演精彩的故事。
  老邻居,新关系
  故事可以从2009年5月20日,合肥市委常委的一次会议开始。
  在这次被认为是统一思想认识、决定政策方向的会议上,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拿出了一份调研报告——《合肥与武汉、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在报告中,他开篇明义地讲到:确定这个课题,旨在以武汉、长沙为“参照系”,推动合肥进一步加快发展。
  “参照系”更为明确的说法出自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三个月前,他在合肥调研时提出,“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合肥建成与长沙、郑州甚至武汉相抗衡相媲美的中心城市”。
  被合肥选择作为“参照系”意味着什么?
  两年前,孙金龙接受采访时的一个细节可做说明。当时,孙金龙在谈及合肥发展时称,“统计局每个月都把《横向经济运行动态》印发给大家,上面有省内城市、省会城市、其他重点城市的主要指标与合肥市的比较数字。”
  这当然不只是数字比较那么简单。在数字的背后,合肥“一直在人均上找不足、从总量上找差距、从不足和差距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激发大家干事、奋进的激情和动力。”也即是说,盯着“参照系”的发展数据,看哪项差、为什么差、怎么办。
  当时,合肥已经“爬出”中部省会城市的“锅底”,超过了第一个“参照系”——太原,正在分析第二个“参照系”——南昌。2008年,合肥GDP成功超越南昌,眼光开始转向第三个“参照系”——长沙、武汉。
  采访中,合肥市相关官员告诉《决策》,之所以选择武汉、长沙作为“参照系”,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安徽“赶两湖”的年度目标。2009年初,面对金融危机,安徽提出了“抓三保、赶两湖、超万亿”的年度目标。2月18日,王金山在合肥调研时强调,“省与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省会与省会之间的较量。一旦合肥能赶上长沙、武汉,安徽也就赶上湖南、湖北了。”
  不过更重要的是,武汉、长沙之于当下的合肥并非遥不可及,只是一个“跳起来能摘到的苹果”,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形象地说道。就此,数据最有说服力。2006年至2008年,合肥GDP总量虽然稍逊一筹,但年均增长17.6%,比武汉、长沙分别高出了2.4、2.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16.0%的增幅,亦比武汉、长沙高出5.8、4.0个百分点。其他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也令外界刮目相看。
  尤其是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区位优势提升,相关专家断言,未来3-5年,合肥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与武汉和长沙GDP总量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人均GDP将全面赶超。
  合肥之于武汉、长沙,已不仅仅是一个追赶者,更有挑战者的意味。这让武汉与长沙纷纷侧目。
  4月,武汉、长沙相继随本省党政代表团到合肥考察了一番。此后四个月内,先有长沙党政代表团,接下来是长沙经贸考察团还先后再次赴合肥考察。虽不是对“参照系”的回应,如此往来,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考察记录中,也着实不多见。
  两地的媒体也已观察到了这种变化,开始敲响警钟,称那些觉得合肥“动静不大,没有让其感觉岌岌自危的事;二是个子不高,站在一起,多少还能有点优越感”的想法,“是一种错觉。”在中部六省逛了一圈之后,湖北日报记者提醒道,“在常人看来不可行不可为的地方,他们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手,而是执著地不事张扬地就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面对可怕的安徽人,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自我陶醉!”
  就连武汉、长沙的关系,也因合肥而变得更加微妙。4月,一篇名为《转型时期杂谈武汉与合肥》的帖子,被挂到了武汉最大的本土网络社区东湖论坛上,并被迅速转载。帖子在分析完两地的优劣之后,将武汉、合肥称为“注定要成为伙伴”的城市。
  此言确得个中深意。随着合武动车开通以及合肥的崛起,武汉最终得以在由京广、长江组成的“大十字”经济地理格局中,即处“天元”之位,得中独厚,又在取道长沙联系珠三角之外,开始经由合肥牵手长三角。这不仅让武汉九省通衢的头衔更加名副其实,也令其在与长沙的关系中变得更为游刃有余。
  变换产业版图
  变化的不仅是关系,还有城市间的产业版图。
  7月1日,长沙市长张剑飞率长沙党政代表团到合肥考察。“非常有意思的是,当天我们还接待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正在就一个项目在合肥、长沙之间PK。”王厚亮笑道,“所以我一会儿参与代表团的会面,向长沙介绍合肥;一会儿参与招商谈判,向企业家推介合肥。”
  王厚亮没有进一步透露这个项目的情况,只是用轻松的表情与语气谈到,当初京东方全国布局时也面临着合肥、武汉等地选择。在这场PK中,最终合肥小胜武汉。
  这只是三城间的一次微澜,更激荡的变化与竞争正在汽车产业等各个领域发生。
  在湖南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湘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全国汽车产业分布图。直到2005年,在这张图上,长丰集团还是长沙汽车的唯一标注。
  对于汽车产业,长沙不是没有机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汽”曾对长沙、常德等地青睐有加,但两者最终失之交臂。而正是此后布点十堰,继而移师武汉的“二汽”,让武汉形成了本田、东风等齐聚一城的现象。
  长沙也有底气。湖南大学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车辆工程专业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并驾齐驱,成就了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其中包括安徽奇瑞。从2002年开始,湖南大学钟志华院士就领着他的团队和奇瑞一起做碰撞项目,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奇瑞。目前,安徽正在推动合肥江淮与奇瑞重组,构建“大安汽”,前景不可限量。
  两相比较,汽车产业不能不成为长沙乃至整个湖南的一块“心病”。当长沙警醒后,竞争就不可避免。
  2007年元月8日、9日两天,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与省委常委会,研究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后,湖南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在用地、销售、技术创新等方面支持长沙发展汽车产业。
  今年4月,在国务院公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两周后,张春贤旋即主持召开了汽车产业发展专题会议,而长沙亦将2009年定为“汽车产业发展年”。
  政策的针对性与政府的决心带来了明显变化。7月,长沙成功引进菲亚特集团;几天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临长沙,宣告比亚迪正式落户星城;等到8月底,陕汽重卡也在长沙下线。
  在近期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中投顾问指出,长沙拥有轿车、轻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通俗地说,各种车都能造,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到2012年,汽车产业有望成为长沙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
  武汉开始感到压力了。抢在湖南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前,武汉出台了自己的汽车产业振兴计划,开列了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一大串优惠政策,力争到2011年实现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比长沙提前一年。
  比武汉更具雄心的是合肥。2009年初,合肥市发改委就编制了《建设合肥国际汽车城,打造“千亿”汽车产业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合肥市发改委预计到2010年,合肥汽车产业年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到2015年,汽车产业年总产值将达到2300亿元以上。把合肥打造成“中国底特律”,已经成为汽车企业、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共同的目标。
  三城纠结在一起的,还有工程机械产业。
  长沙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非工程机械莫属,即使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2008年,它仍领军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长沙正在向“世界工程机械制造之都”进军。
  相较长沙而言,武汉更应该成为重型机械之都。在“一五”期间,关乎国家制造业兴衰的企业——重型机床厂就布局在武汉。一个典型的细节可以注释长沙、武汉此后多年的恩怨纠葛。2009年4月1日,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坐直升机从长沙飞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与该校签署了10项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工程硕士。
  不过,谁又敢说,等武汉猛然醒来时,不会像长沙现在发展汽车产业一样,在重机产业上迎头追上长沙呢?
  真正的颠覆者往往诞生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领域,当人们开始重视它的时候,已然为时晚矣,优劣已经易位。所以,主沉浮的最终还是城市管理者、主政者的雄心、决心以及慧心。
  角力城市群
  “如果把合肥经济圈的事情办好了,合肥起来了,安徽也就起来了。”今年2月,王金山在合肥调研时如此讲谈到。其实,城市间的较量早已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较量,而是城市群的较量。
  半年后,安徽即召开了高规格的“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并出台《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在座谈会召开的当天下午,合肥与巢湖还进行了经济圈建设的对接活动,并签署了《合肥市与巢湖市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自从2008年5月,合肥经济圈从规划进入到加快实施阶段以来,安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措施,合肥也数次到“圈内”城市拜访。
  不过,合肥的尴尬,在于处于南京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之间,南京都市圈已把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城市“圈”走,徐州都市圈也把宿州、淮北等市视为“势力范围”。这其中,南京都市圈已经运作数年,且初具规模。
  但是在三城中,对合肥经济圈影响最大的还是武汉城市圈。在“新特区”的头衔下,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展迅速。3月22日,随着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4条城际铁路在武昌流芳火车站宣告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
  将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压在城际铁路上的还有长株潭。继6月长株潭实现统一电话区号后,8月,湖南放弃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开建长株潭城际铁路,以进一步拉近三市的距离。
  这其中,长株潭一体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因为“虽然武汉也在构建武汉城市圈。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一城独大,而长株潭三市相对均衡,一体化更容易推进。”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到。2008年,虽然长沙GDP只有3001亿元,比武汉少900多亿,但长株潭三市共实现GDP4565亿元,超出武汉600多亿元,随着长株潭进一步的融合,其对武汉的挑战将更为有力。
  合肥经济圈虽然起步比长株潭、武汉都市圈晚,但“合肥最大的优势是与长三角最接近,这比武汉优势明显。”叶青分析道,尤其是沿海产业转移加速时,这种优势对合肥经济圈今后发展的影响与拉动将更为明显。
  2008年,安徽走进“泛长三角”时代,合肥经济圈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合肥经济圈将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先之地,这无疑将为合肥在发展中争得更多筹码。
  “跑马圈地”是城市群角力中永恒的主题,不管怎样变化,武汉、长沙、合肥三城的指向都是相同的,即借城市群之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本刊记者 徐浩程
        合肥“芯”变
  提速,跳跃。合肥改变着自己的“城市芯”。而搅动的,却是整个中部的城市格局。
  “大建设正改变着合肥的形象,关系到合肥未来的发展走向。继续强力推进大建设,要在‘好’的基础上,突出一个‘快’字,无功无效都是过,慢也是过,绝对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当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他的办公室向记者纵论合肥大建设之时,窗外一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正在崛起。
  从2006年开始,一座正在长高长大的城市以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搅动着整个中部的城市格局。
  那么,是什么力量在催生一座城市的“芯”变?
  一把重锤
  “这哪里是现代化大都市?叫我看,这是现代化大集镇嘛!”这是作家潘小平在《坐拥江淮》里引用的一句话。言语者孙金龙,当时他初进合肥,看见长江路悬挂的“把合肥建成现代化大都市”标语时,此话脱口而出。
  也许无人留心的一句话,会为日后的“大事件”提供最好的注解。2005年7月12日上午8时,属于合肥市委办公厅的18间违法建设门面房和市人大办公厅一幢两层违法建设楼,几乎同时被拆除。但在此时,并没有多少人能预知这场拆违的结果如何,更不会像今天这样用“声势浩大”四个字来形容。因为拆迁每天都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上演。唯一不同的是,合肥拆违第一锤,落在党政机关的头上。
  3年过后,当我们思索拆违第一锤的深意时发现,这一锤,砸碎的虽是有形建筑,但更重要的是砸碎了思想观念上“一堵无形的墙。”
  当市民深一脚浅一脚路过大拆违之后的平地时,不禁心生疑问,为什么要拆?
  在拆违之前,一份由深圳城市设计研究院起草的调研报告,放在了合肥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办公桌前,白纸黑字写明了“合肥老城区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楼层高度仅仅有4.2层,人口密度已经达到3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了东京。”孙金龙的目光聚焦在了“东京”二字上,久久沉思。
  如何才能拉开城市框架?
  2005年9月,在一次规划内部会议上,建设“滨湖新区”的设想首次提出,“141战略”蓝图也在这次会议上呈现雏形。众人一下拨云见日,原来合肥可以这么“大”。
  于是,在合肥市“十一五”规划中,建设以“141组团”为核心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正式成为合肥城建的最高决策。
  从环城时代迈向滨湖时代,进而实现临江发展,合肥规划出这样的“三级跳”。
  一年后,2006年11月15日,秋风送爽,滨河新区启动区正式开工建设。滨湖工地上100多座吊塔,一眼望去生机无限。与此同时,以城区道路改造、桥隧建设为核心的大建设,全面推进:畅通中环线、畅通一环线、金寨路高架桥、二环线升级、绕城高速贯通……合肥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于是,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全中国一半的塔吊都搬到了合肥。
  从2006年到2008年的大建设,合肥累计完成投资3974亿元,平均每天3.6亿元。其中,合肥在城市建设上累积投入324亿元。而合肥地方财政收入,在2007年才突破100亿元。
  钱从哪里来?
  “投融资体制改革!”合肥市决策者一锤定音。原先合肥负责城市融资的三个部门一把手相继被“革命”,“组建起统一的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由以前每年不到20个亿,一下子提升到200个亿。这不仅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化解财政风险,还有效缓解了城建资金的难题。”孙金龙说。
  “自从合肥步入了大建设的轨道,孙金龙的公务车上也多了一双胶鞋,是他为自己下工地准备的。孙金龙的心情急切,因为他一直信奉邓小平的一句话:人一生会犯一些错误,但丧失机遇是最大的错误。”著名作家潘小平在《坐拥江淮》中写到,“他在不同的场合屡次强调现在的机遇对于合肥很难得,千载难逢,但也稍纵即逝,合肥已经承受不了再一次的等待。”
  一次会议
  美丽的万佛湖畔春雪未融,新年气息尚浓,但春机已现。2008年2月18日,合肥市新年第一次市委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在这里召开。180多位与会者,大都是合肥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不是来度假的。
  在会上,孙金龙用兴泰信托、三洋电器等4件事为例,指出合肥条条框框多,放不开手脚,必须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旋即,“万佛湖会议”在合肥上下掀起一股旋风。
  被孙金龙点名的三洋电器公司,知耻而后勇,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发力,到2009年上半年,增长超过200%,创造了中国家电产业的神话。
  在合肥,三洋只是家电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经过20年三次升级,合肥已经成为中国家电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城市,正在全力向“家电之都”迈进。在此基础上,2009年,京东方落户合肥,带来了日立、彩虹、法液空等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合肥,将在2011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千亿元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公布后的第一个特大型项目,合肥京东方早已超出了一个产业项目的范畴。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总结说:“没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发生。引进京东方项目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5年前,谁能想到合肥还可以做成投资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城市较量的实质是工业竞争。一句反问,是对合肥改变的深刻观察。
  王厚亮2000年来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他亲自参与了联合利华从上海西迁合肥的全过程。这一当年轰动全中国的经济大事件,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超前的战略性意义,因为产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合肥,是必然趋势。“识时务者为俊杰”,王厚亮感慨地说道。
  紧随联合利华之后,产业转移大潮开始激荡合肥。2009年,合肥大招商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产业转移让合肥成为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艳羡的目标。2009年1月,以合肥为核心,覆盖安徽省内9市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产业转移每天都在发生,是一定落户合肥,还是跳过合肥落户武汉,甚至是西部的重庆、成都,就看合肥自己的功课做得怎样。”王厚亮分析说,经过3年的打造,“合肥已经准备好了!”
  这其中,最先感知到的,是合肥从“铁路盲肠”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嬗变。
  在合肥市发改委办公室,一张安徽省铁路建设规划图格外醒目,这张规划图清晰地显示出合肥6个方向“米”字型大交通格局。
  8月10日,使用了12年的合肥火车站全线封闭改造。作为合肥火车站标志性建筑的钟楼,在8月底退出历史“舞台”,合肥挥别了一个时代。
  8个月后,一座崭新的“安徽第一站”,将矗立而起。到2012年,与合肥火车站南北遥相呼应的合肥高铁站,也将拔地而起。“按照铁道部的规划,高铁站100年不落后,建设规模堪比北京南站。”王厚亮言语之间,激情飞扬。
  再加上建设中的新桥4E级国际新机场、巢湖综合码头,一条马路、一条铁路、一条水路、一条空路,共同构成了合肥起跳的一条“心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张卡片
  在合肥市委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一张卡片,背面是一句座右铭:我做到极致了吗?这是按照孙金龙的要求制作的。也许,在酝酿这个小要求的时候,一场大的改革已经在孙金龙脑海中形成。
  “环境比投资更重要。”孙金龙自主政合肥以来,这句话几乎逢会必讲,孙金龙同时认为,没有强硬的改革,就换不来好的环境。
  改革一触即发。
  2006年,与大拆违、大建设、大招商同时推进,合肥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规定四条“高压线”,严禁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正如孙金龙在“万佛湖会议”上说的那样,要从根本上改变合肥的政治生态。“合肥缺少的不是战略决策,而是政策的执行力。”合肥市长吴存荣强调,要在政策对接上“动手术”。
  对于合肥推进效能建设的力度,不管是党政工作人员还是媒体,都是用四个字——“商鞅变法”。仅3个月时间,就因暗访和群众投诉,先后有94人遭到开除、撤职等行政处理。
  2007年8月,合肥再出狠招,在全市开展“查细节、摆问题、找原因、补措施、创实效”活动,动真碰硬,逐个环节查找问题。一个月后,市公安局、信访局等10个单位有关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3人被免职;5人被辞退、解聘;通报批评、做出检查30人;诫勉谈话6人;扣发奖金或补贴10人,凡发现问题须全部整改。
  对此,合肥市委宣传部的吴晓滨处长认为,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政治生态的健康活跃。”
  而这,才是合肥“芯”变真正的本质。
  “5+2,白+黑,这样的工作方式,我们都已习以为常。”在王厚亮看来,合肥真正改变了“市气”。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合肥的主流。
  通过“市气”之变,“让人能够聆听到合肥志在崛起的心声。”孙金龙这样描述,“成长意味着希望,成长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合肥正在用成长诠释着其“芯”变的过程,可以确定的是,合肥“芯”变,绝不是一场“电影”,而是一部“连续剧”。
  2008年,孙金龙在一次接受专访时,着重强调指出:“制约合肥又好又快发展的,有3种倾向,一是恐快症、二是恐大症、三是恐新症。”
  如何改变?只能在实践中破解。因此,3年来,孙金龙分别在3次合肥市委扩大会议上,发出了动员令:玩命干!继续玩命地干!更加玩命地干!本刊记者  周江
       长沙追梦
  极目长沙,岳麓山巍峨西峙,浏阳河逶迤东来,湘江水穿城而过,橘子洲静卧江心。如今,这座山水洲城踏上时代快车,正在追逐着她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从从长沙市市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谭仲池开始总结自己主政长沙的十年生涯。就在接受《决策》采访的那天,他正在整理已经装订成册的《市长手记》。
  从1998年2月出任长沙市常务副市长,到2007年11月离开市长岗位,谭仲池主政长沙近十年。而这十年,正是长沙发生巨变的十年。2008年,长沙跻身“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省会十大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创新能力城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拔节生长的侧影。
  在湖南省政协办公大楼里,与谭仲池相距不远,就是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魏文彬的办公室。2008年,魏文彬被媒体推选为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美国《时代》杂志直接称呼这位湘军统领为媒体巨人。
  魏文彬见证长沙改变的时间则更长。自1993年出任湖南广播电视厅厅长开始,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5年。在他离任之际,湖南卫视是唯一一个有资本与中央电视台叫板的地方电视台,成为长沙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轻”装上阵
  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当这些词横空出世时,谁也没有想到,文化产业对长沙的改变,竟然是如此深刻。而改变却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
  1993年初春,魏文彬站在橘子洲头,面对滔滔江水,遥想100多年前那支所向披靡的湘军,在灵魂的深处发出一阵呐喊——“问浩瀚长空,谁主沉浮?”
  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产业改革,由此拉开大幕。
  改革中,魏文彬撬动了整个文化系统的支点。15年打造,一个庞大的传媒影视产业群——湖南广播电视中心、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国际影视会展中心、金鹰影视文化城在浏阳河畔悄然成立;“金鹰电视艺术节”在长沙永久驻扎,长沙在湘江河畔做起了“打造中国好莱坞”的新梦想。
  现在,长沙被成为“乐活之城”、“娱乐之都”,城市与魏文彬一手打造的电视湘军水乳交融。长沙的娱乐业通过电视湘军的传播,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成倍放大,打造出长沙文化湘军的庞大规模。特别是长沙的原创动漫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风头最健的“三只猫”,已经凝聚了大批“粉丝”。
  当2009年8月记者追随魏文彬的脚步,踏上橘子洲头,望着北去的滔滔江水,感受的不是万山红遍的壮丽,也不是百舸争流的激荡,而是《超级女声》在明净天空的巨大回响,是《雍正王朝》横贯历史长河的不绝涛声。
  文化湘军的崛起和成熟,是长沙文化强市一个缩影。文化产业作为响当当的品牌,成为长沙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文化产业出人意料地取得累累硕果时,长沙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在工业基础仍显薄弱的条件下,依靠文化产业的崛起能不能托起长沙明天的太阳?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对长沙来说,是城市的骄傲,但在谭仲池看来,这也是城市发展的隐忧。第三产业的比例过高,这是欧美工业化后期应有的现象,出现在长沙工业化中期并不合理。
  如何直面挑战,延续光荣和梦想?谭仲池思索着。
  “重”装起舞
  “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同时要抓支柱产业、抓龙头产业、抓品牌产业,有了这‘三抓’以后,就会形成产业集群。”谭仲池对《决策》讲述他最初的工作思路。
  从2000年开始,谭仲池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新的发展规划。2001年,五一大道改扩建,为星城系上了一条“金腰带”,而这仅仅是长沙城改造的序幕。随着湘江大道等大批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长沙的市容开始出现“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喜人景象。
  随着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的改善,谭仲池开始专心于长沙的工业化进程。
  事实上,长沙的产业发展的确按照谭仲池的思路形成清晰的轨迹。其中,率先崛起的是工程机械行业。
  6年前,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和执行总裁向文波带着朝圣的心态在徐工参观时,时年50岁的梁拍拍小他8岁的向文波的肩膀说:“小向,什么时候你把院子里的产品也摆成徐工这样的现场水平,你就到位了。”
  6年后,梁稳根在中德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向全球最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德国北威州投资1亿欧元;向文波更是豪言要在2012年进入世界500强。长沙的工程机械在湖湘汉子的引领下,走出了令人惊叹的轨迹。
  如今,长沙实现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梦想,成就了第一个千亿元产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三剑客”,以大象的身姿跳出了轻盈的舞步。
  近在咫尺的武汉开始震惊了;远在千里的徐州开始侧目了。工程机械业内广泛流传着“北徐州南长沙”,当徐工集团看到大批“湘系重军”对行业老大位置虎视眈眈时,徐州人无疑要捏一把汗。
  工程机械的成功带动了长沙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沙人开始追逐第二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梦想——汽车产业。在就任湖南省委书记之前,张春贤的职务是交通部部长,在交通部,他干了近十年。长沙市市长张剑飞毕业于同济大学道路交通系道路工程专业,是正宗的交通科班出生。在到长沙之前,他一直在交通部就职。两个“老交通”的到来,让长沙提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水到渠成。
  2007年,在工业立市的基础上,长沙继而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在长沙,这通常被简称为“新工策略”。同年,长沙市三次产业比重在谭仲池离任之际,由三二一变为二三一,数字的简单变换背后意味着长沙工业的勃兴。
  盛装迎梦
  “我知道要升8位了,三市统一区号,真是一件好事。”谈起长株潭三地电话同城化,湖南省政协委员张萍显得非常兴奋。27年前,是他第一次提出建设长株潭城市群。20多年来,做为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活教材”,三地融城两起两落,历经波折。
  6月28日,作为长株潭融城的一个重大事件,三市居民盼望多年的梦想——三地通信同网终于实现。相关专家认为,三市实现并网升位,使长株潭经济社会一体化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不过,对于这则消息,几家欢乐几家愁。邻省的武汉城市圈居民显然受了刺激。第二天,荆楚网网友发帖称,武汉城市圈动静很大,但属于“雷声大雨点小”,长株潭城市群“闷声发大财”,一声不响就把事办好了。
  对于长株潭来说,更好的消息还不止一个。
  2008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对于这则消息,长沙的决策者激动万分,毕竟,长沙未来在中部经济竞争中的底气来自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对长沙发展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长沙需要在长株潭的层面考虑发展,同时湖南提出3+5城市群,长沙要带动长株潭的整体发展,长株潭的整体发展要带动外围的5个城市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朱翔分析说。
  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勇看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在于城市群的综合开发效益要大于各市各自开发的效益之和,形成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复合区域。
  这就使得大河西先导区建设面临新的契机。先导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承担着国家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的重任。
  一条湘江,将长沙城分成了东西两半。“西文东市”的说法自古盛传,相对于城东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城西让人觉得不像市区。“3年前,河西地区路上不见红绿灯,周边没有新开楼盘。”长沙高新区主任宋捷形象地说。
  机遇已然降临这片土地。对于大河西未来的发展,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豪言,到2020年大河西先导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左右,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3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长沙”。届时,长沙将披上一件华丽的盛装。
  辉灿芙蓉,花开星城。
  同为师范大学毕业生的谭仲池和魏文彬,在去年同时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如今依然共同关注着星城长沙迈出的每一个踏实脚印。
  喜欢文学的作家市长谭仲池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情,“瞭望你,我心中永远清脆蓬勃、美丽而富饶的江城;祝福你,我心中永远眷恋感恩、勤劳而智慧的市民。”
  青年时代的魏文彬曾怀揣着采访本、骑着单车穿梭于长沙的大街小巷,却不曾想到后来推动了长沙文化产业十几年的蓬勃发展。“这些年来,我苦过,也累过、痛过,惟独没有徘徊过、后悔过。”
  如今,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追逐新的梦想。本刊记者 邱积敏
        品读武汉
  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城市,一旦转身成功,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武汉犹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这是著名作家方方对武汉的比喻。在这座有着“东方芝加哥”美誉的大城市里,每个街巷都有一则自己的故事。中北路更是与众不同,因为这里承载着武汉人的一种情结。
  “武重开阔的大门和伸向大门两边的红砖房,陡然给中北路带去一派大气的风景。”在方方的笔下,“武重是整条中北路的灵魂!”在武汉,很多人都有浓重的“武重情结”。50年前,以武重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奠定了武汉作为中部第一城不可撼动的基础。
  如今,在中北路武重厂址上,一座崭新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兴建。其背后,武汉商业复兴正风起云涌。在重与轻的辩证法中,重新书写武汉的城市肌理。
  白云黄鹤、琴台知音,是城市的吟唱;产业转型,商业复兴,是城市的雄心。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这本书,在初秋的江风吹拂中,慢慢品读。
  超越时空的“浮世绘”
  “一去不返的时间,用了它近百年的耐心,把老建筑变为了历史,变为了文化,变为了我们蓦然回首间凝视的地方,变为了我们凝视它时的万千感受,变为了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热爱和怀念,变为了漂泊者们一份永难释怀的乡愁,变为了都市永恒的记忆。”方方描绘的武汉,因为建筑而凝重。这些建筑,正是武汉之所以成为“大武汉”最好的见证。
  在中国,曾经只有两个城市可以称“大”,一个是大上海,一个是大武汉。二者同饮一江水,是相得益彰的兄弟。这种城市关系的最好证明,就是海关大楼。
  中国有三座风格一致的海关钟楼,分别是上海、武汉和广州,它们在经济地理上构成了奇妙的大三角。汉口江滩的江汉关大楼与上海外滩海关大楼一样,四个钟面朝向四方,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看见它所标示的时刻。每当整点钟声响起,武汉三镇均能清晰可闻。
  海关大楼北侧,就是著名的江汉路。江汉路素有“汉口华尔街”之称。1861年至1925年,在江汉路长约1600米的街面上,聚集了中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200多家金融机构,武汉成为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另一金融中心。2000年,江汉路被改造成步行街。步行街的尽头连接解放大道,两条街道交汇之处,耸立着武汉广场、武商大厦和新世界中心,这里汇集着众多世界顶级时尚品牌。
  从江海关大楼到武汉广场,10里长街,成为大武汉商业中心之所在。这里更是一幅穿越时空的“浮世绘”。在其背后,是武汉作为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城市的雄心。
  与江汉路比邻而居,坐落着号称“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一”的汉正街。在武汉的商业起伏中,汉正街的名气远在江汉路之上。
  汉正街真正打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第一扇门。虽然,今天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已经远远落后于千里之外的浙江义乌,但汉正街在中国30年商业改革中的样本意义,绝不会随着历史的烟尘而离我们远去。如今,改造后的汉正街商铺整齐明亮,人流滚滚。
  汉正街复兴运动,成为武汉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7月1日,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在武汉市建委调研时提出,力争到2011年武汉城建投资规模达1500亿元左右,以崭新的城市面貌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2007年至2008年,武汉市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4亿元,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桥隧等建设。换句话说,武汉城建投资每天超过一亿元。
  在如此庞大的城市建设中,就包括在武重原厂址上拔地而起的新城市综合体。
  与很多武汉人一样,已在这座城市生活了52年的方方,对武重,倾注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武重与武钢、武锅、武船等特大型企业一起,并称武汉工业化的“脊梁”。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起落。尤其是汽车、钢铁,一直是武汉的传统优势,其地位之重,足以牵动国民经济的神经。
  其实,武汉不仅仅拥有数量庞大的重化工业,“光谷”的崛起,成为武汉工业轻型化、高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缩影。继钢铁、汽车、石化等产业集群之后,光电产业将成为武汉第5个千亿产业集群。这在中部所有城市中,是最多的。在这些产业的支撑下,武汉在2007年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跨入“3000亿元俱乐部”的城市。
  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城市,一旦转身成功,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武汉,就是这样城市。但产业只是武汉的一个侧面。
  梦回“东方芝加哥”
  “坐在这里,我们信手指点,它们便都会从四面八方,从千年万年的时光中,涌来眼前。”谈起武汉的兴衰起伏与未来规划,方方用一种很平和的语句加以表述。不过,对于当下的武汉来说,涌来眼前的,有很多方面。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东方芝加哥”。
  实际上,这是一个舶来品。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中国的芝加哥》,文中写道:“汉口在中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然而,历史的诡谲往往难以琢磨。
  上海依然是中国的、亚洲的大上海,而大武汉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
  如今,北边的郑州携中原城市群,南边的长沙借长株潭融城之力,都喊出要打造“东方芝加哥”。尤其是在网络论坛上,武汉与其他两座城市相互PK,大打“网络口水战”。
  在这种“民间语文”的背后,反应出一种态势。
  一个在区域经济学界普遍提及的比喻是,中国东部海岸线如一张弓,长江就像一支箭,之前的说法是“弓有多强,箭就有多远”。而目前,这一说法在悄然改变,“弓再强,也要看开弓的力有多大,于是,扣弦的着力点就很重要。”
  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以重庆、成都城市群为依托的工业基地在崛起。并且,在西部优厚政策的诱使下,东部沿海的制造业大量内迁,这个“扣弦的点”已经由武汉向西移,转而是上海与西部城市“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默契配合。于是,“中部塌陷”开始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05年全国“两会”上,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发言中,直问“武汉在哪里?”紧接着他又谈到“一个被低估的城市——武汉”。
  可见,上至政府决策层,下至民间,焦灼之情溢于言表。
  转折也同样发生在2005年,李宪生在第三次谈到武汉时,抛出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想法——武汉理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2006年4月,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正式发布,武汉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大跨越时代。全世界的媒体把所有的赞美之辞,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武汉。
  从2003年开始,武汉为了能够成功跻身“新特区”,先后在5年间,6次变换申报主题,前5次均铩羽而还。执着总能换来成果。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最终被确立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再次站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
  “千载难逢的机遇”。翻看湖北省近两年来的报道,这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组。
  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但纳入国家战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湖北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所长吴永保总结说:“武汉还没有达到成长的极限,只有成长中的烦恼。武汉需要的是进一步开发开放。”此时,让人联想到20年前的上海,因为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带动整个上海实现跃升。武汉也正需要这样一场“革新”。
  行云流水的武汉
  “坐在江堤上,遥看龟蛇两山的行云,倾听长江滔滔的流水。还有白云黄鹤、琴台知音这样美丽的传说,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样雅致的典故相伴在身边。虽然它们与我们相隔了几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时此刻,你不觉得它们都近在咫尺?诗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诗就站在黄鹤楼上写的。黄昏的这个时刻,读了这样的诗句,不觉得我心你心还有诗心都是相通的么?”
  寥寥数句,方方把一个跨越千年的城市刻画在纸上。
  被写入诗句的城市一定具有一种优美的韵味。因为这座城市是幸福的,它拥有可以入诗的素材。
  对于武汉,长江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因为江汉交汇,“九省通衢”就成为对武汉最常用的概括。武汉在中国的经济地理中,恰好处在“天元”之位:以武汉为圆心,划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全国重要的城市都可以被圈进来。正如毛泽东当年所概括的那样:“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惟有武汉当得起这句话。
  正因为有了长江的便利,才孕育出了“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汉口。后来,这两句诗几乎被所有撰写武汉历史的人引用。它所描述的繁荣景象,更是为武汉人津津乐道。今天,汉口北物流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每天,8对和谐号动车组,从汉口中心地带穿过,向东驶向合肥、南京、上海。在原有的长江黄金水道之外,沪汉之间又多了一条更为便捷的交通大动脉。武汉的城市地位和经济流向,必将因为这条连接长三角的通道而改变。
  与汉口隔江相望,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里才是武汉真正的历史和文化地标。虽然黄鹤楼只有56米高,但绝不影响它在武汉人心理中的文化高度。1957年10月,带有强烈政治符号意义的万里长江第一桥飞架南北,桥楼相应,一代伟人为之折服,挥毫写下豪迈诗词。50年后,武汉已经拥有8座长江大桥,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如今,站在黄鹤楼上,“极目楚天舒”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辽远。因为对岸汉口的高楼林立,已经远在黄鹤楼之上。在这里,象征武汉经济崛起的城市地标高度正在被一次次刷新。继400米的武汉国际金融中心之后,428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在这个现代化的钢筋丛林中,一股气息格外强劲,“武汉下游连着上海、上游连着重庆,是中国中部的商务中心CBD。”吴永保特意提高声音重复了一遍。
  水塑造了武汉的面孔,地标性建筑让城市变得伟岸。
  但是,如果放在长江经济带上来看,400多米的新高度,还不足以让武汉脱颖而出。因为上海、南京、重庆,这三座与武汉地位相当的沿江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都已超越武汉。由此,如何让武汉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则网贴引发的讨论,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种情绪。
  2009年2月,春节前后,在中国最知名的网络社区——天涯论坛上,一篇关于《武汉定位》的帖子,一天的点击量超过10万。随即,武汉当地媒体开始介入,政府决策者和省市社科研究专家纷纷发表观点。
  由此可见,武汉之“重”,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与经济统计的数据上,更因为武汉这座城市承载着太多人的渴望与希望。或许,这就是武汉之所以成为“武汉”的心理原因所在。而在方方看来,“这一切,对于一座城市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使这座城市的韵味绵长,自有一种动人的魅力温暖你的心。” 本刊记者 王运宝
       城市较量三重观察
  城市文化已成为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一座城市能做多大、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文化竞争将是中国城市竞争第三波的本质。
  长沙正在重塑中部汽车产业版图。
  长期以来,中部汽车产业形成了三大板块,武汉凭借东风汽车集团遥遥领先,合肥紧随其后位居“榜眼”,长沙与郑州同为“探花”。出人意料的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的第一宗大型产业重组,竟然发生在中部的长沙。当广州汽车集团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先后在长沙打下第一根桩时,武汉与合肥一定听到了千里之外的轰鸣声。在这个夏天,长沙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用一连串漂亮的动作,收获着“盛夏的果实”。
  搅动随之产生,冲击波迅速扩散。
  从本质上说,城市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那么,产业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改变城市格局呢?
  产业支撑力
  向文波,湖南三一重工有限公司总裁。15年前,他下海投身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经过整整10年打拼,带领三一重工成长为中国机械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2007年,在湖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向文波提出将长沙打造成“工程机械之都”。这个理念被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高调推出之后,在国内外激起层层涟漪。
  在长沙,向文波是工程机械的“精神领袖”。在他的背后,矗立着长沙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湖南省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带动下,长沙在2008年成功跻身“3000亿俱乐部”。
  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今天的长沙,已经成为一座让武汉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城市。今年4月,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专门派出记者奔赴湖南采访重型机械产业,武汉之衰与长沙之兴,跃然纸上。
  其实,在长沙,拥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气势的产业,绝不是只有工程机械一个。
  长沙发展的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城市间的较量,就是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工业的竞争。
  在2009年上半年的地方经济成绩单中,合肥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以24%高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根本原因是工业立市战略的支撑。”合肥市统计局经济分析报告中总结道。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后第一波崛起的明星城市,如深圳、宁波、苏州、佛山、无锡、东莞等,靠的都是工业异军突起。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青岛的“五朵金花”。
  30年来,类似这样的“故事新编”,在中国的660多个城市中,几乎年年上演。它们共同演绎着产业兴衰的政治经济学。而在产业的背后,正在布局一盘更大的棋——城市群。
  合纵连横
  8月底,《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开创城市群时代》正式发布,“中部蓝皮书”年度报告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城市群上。研究发现,中部城市群创造了超过60%的中部地区生产总值,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中部地区需要构建起一个新的“大十字型”经济布局。“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北向构成纵轴;从湖北宜昌到皖江城市带东西向形成长江横轴。两条发展轴实现隆起,中部就会真正实现崛起。”叶青分析道。
  实际上,城市群合纵连横,早已成为改变城市竞争格局的一个巨大能量。
  “长株潭经济总量超越中部最大城市武汉。”2006年初,当这句话以黑字大标题的形式出现时,在湖南、湖北同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旋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GDP总量为2425亿元,超出武汉187亿元。在长株潭看来,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起伏,而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对长株潭来说,实现赶超整整用了20年。湖南省政协委员王义高曾在《把赶超武汉作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十年目标》中写道:“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武汉被广州超出;第二个十年被上海甩开;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在第三个十年中赶超武汉。”这一提案很快就得到了湖南省党政决策者的回应,在各种有关长株潭的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中,总是把武汉作为一个参照系。
  到了2008年,长株潭实现GDP4565亿元,超出武汉600亿元,优势进一步显现。2009年,长株潭融城更加风生水起。不仅如此,横跨整个珠江流域的“泛珠三角”在2004年起锚,长沙加入其中;4年后的2008年,“泛长三角元年”到来,武汉的东部邻居合肥成为一个新晋的长三角成员。这些改变过后,武汉感到了几分孤独,更感到了些许压力。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字典里,已经找不到“独活”的概念。合肥就是最好的例证。
  合肥处在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组成的区域大三角的重心之位,在这种经济地理格局中,发展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合肥要扭转“被边缘化”的窘境,唯一出路就是突破周边大城市经济圈的“城市群之围”,选择“抱团发展”,携手周边六安、巢湖、淮南等城市共同起舞。于是,合肥经济圈渐行渐近。
  进入2009年,以合肥中心,“1+N”经济圈布局基本完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合肥经济圈,被正式提出。8月25日,安徽省高规格的合肥经济圈发展座谈会召开,经济圈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在国务院公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区域振兴规划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继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之后,以合肥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第三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群合纵连横,就为城市较量创造出充足的想象空间。
  文化制高点
  “一个城市发展的制高点体现在文化上。”湘江之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市原市长谭仲池做了这样的总结。正是在这位“文化市长”的带领下,长沙文化产业一路绝尘,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最经典的文化现象。
  文化让长沙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就像京派文化之于北京、海派文化之于上海一样,是一座城市的品格。而且,文化符号、城市气质所孕育的能量,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但是,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概念,更不是一个城市的LOGO营销。文化蕴含在一个个城市的细节中,比如湘菜红辣椒的火热、武汉鸭脖的劲道,不光是一道菜,也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而是深层次地域文化的载体。
  这种细节,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味,而品味则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只有吸引力,才能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文化细节,恰好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一间“栖居的房子”。而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的则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7月,“上善水都、微笑合肥”8个字,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头条。事情缘起是在《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中,综合合肥目前的“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五大形象,“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和佛教文化”四大文化,将合肥的总体形象定位为“上善水都、微笑合肥”,实施微笑品牌战略,从形象、产品、服务、管理等角度打造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微笑之都”。
  规划一经公布,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原本平静的湖面,激起涟漪无数。
  对合肥旅游形象的争论,只是中国城市营销的一个缩影。如果稍稍留意一下每天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各个城市文化的宣传广告,真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其本质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更好的推动城市发展,在城市较量中赢得先机。
  在城市功能进入个性化时代之后,“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城市需要自己的人文精神。”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正如安徽著名作家潘小平在《坐拥江淮》一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也是有个性的,我们将努力表现出她的个性和生命特征,表现出她有别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的‘文化人格’。”尤其是在工业化、经济圈的“虹吸效应”中,文化的较量,将会成为中国城市第三轮洗牌的核心。而一座拥有“文化人格”的城市,必将在城市间较量中脱颖而出。
  逐鹿天下,一座城市能做多大、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2-25
把合肥经济圈搞好了, 合肥就起来了, 安徽也就起来了

前半句正确, 后半句错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2-25
在汽车专业方面,湖南大学好像比不过合肥工大吧?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2-25
回 1楼(当涂县芜湖镇) 的帖子
同意!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2-25
       貌似经济实力合肥还比不过郑州吧?!包括安徽自己都承认武长郑是中三极,成渝西是西三极。

    2009年GDP灌水前三甲——重庆、长沙、合肥,楼主精心真可谓三选二啊!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2-25
合肥工大的汽车学院厉害
福田 奇瑞的创始人都是它的校友
江淮汽车跟它的关系更加密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2-25
引用第2楼仙峰俊俏于2010-02-25 18:03发表的  :
在汽车专业方面,湖南大学好像比不过合肥工大吧?

以前也许是,现在合工大落后了。
现在是清华,吉大,湖大三足鼎立。
同济,上交发展迅速。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2-25
合肥近年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发展更快,GDP有相当的程度是房地产撑起来的。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2-25
合肥近年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发展更快,GDP有相当的程度是房地产撑起来的。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2-25
不要说郑州,在5年前,合肥比洛阳还差很多。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2-26
就是要你争我赶才好,不能总是个别的一城独大。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02-26
还确乎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不错!
网络看世界,世界是网络。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02-26
不要在貌似、貌似。。。!
我早说过随着大交通的改善,上海作为国家也就是国际中心城市地位的强化,其必然辐射范围扩大,其中历史格局形成的武汉中心必将沦丧,仅仅是重要枢纽城市等同于郑州哦,,还有人鼓吹武汉取代天津成为五大国家中心,乃至于中部选择武汉直辖,看来都是瞎掰!!
反而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前与上海依附甚近关系密切的苏锡常地区必然逐渐融入上海构建巨型城市,而类似肥马芜等城市将接替苏锡常的产业转移,赶超武汉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了!!!
同理,重庆中心的建立,必将形成整个贵阳、成都、兰州、西宁、西安、昆明远至乌市、拉萨向其靠拢,不要仅仅看西南。。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02-26
看好 肥子 大发展!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02-26
引用第6楼tigerwu于2010-02-25 19:53发表的  :
以前也许是,现在合工大落后了。
现在是清华,吉大,湖大三足鼎立。
同济,上交发展迅速。

我上学那阵子,两个学校差不多。如今,湖南大学比合工大要发展得好,这个不容置疑。但是,汽车方面,合工大应该还可以。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02-26
湖三角!湖三角!一直对那个关于湖三角经济区的帖子被河蟹而耿耿于怀!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02-26
回 11楼(hl926815) 的帖子
反正我挺佩服孙金龙,我到合肥来正是孙金龙执政合肥第二年,这几年感觉合肥变化真的挺大。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02-27
孙金龙有干劲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03-03
回 6楼(tigerwu) 的帖子
论汽车专业,同济比湖大好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03-04
回 21楼(senchy) 的帖子
真的假的?何以见得?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04-19
合肥进长三角了

不跟你们玩了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0-04-19
可怜的江西可怜的南昌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