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10阅读
  • 18回复

[华北综论]中国特色双城记:京津半小时距离 半世纪差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2-18
30分钟,这是从北京南站到天津站的动车距离。
作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他们近在咫尺。如果这两个城市之间能密切合作,不仅可以成为这一地区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也将使该地区跻身中国最有竞争力地区之一,甚至能够有实力参与全球区域竞争。
但是只要深入市井生活,你会对横亘在两城百姓心中如隔天涯般的遥远距离深有体味。从出租车司机的轻蔑语气中、从市井小民不服气的眼神中、从两地球迷火爆的冲突中……你能深刻的体味到这一点。
咫尺天涯隔京津。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双城记。
实际上,不止京津之间,在广深之间、成渝之间、昌九之间、合芜之间、郑洛之间,都能多少嗅出远超竞合的复杂关系的味道。
本来最应密切合作的京津之间,何以会变得一度水火不容乃至公开火爆对抗?造就两城市民之间巨大心理鸿沟乃至中国特色双城记复杂关系的根源又是什么?
半小时车程:半个世纪距离
作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京津本来最应密切合作——这不但涉及各自城市发展的成败,也将直接影响地区整体竞争力提升。
从京津两城各自的发展来看:自古以来天津就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拥有两千万常住人口,并希望跻身世界城市之列的北京更无法离开这一门户;同时,日益为“大城市病”所苦恼的北京要想摆脱困境、疏解城市功能,同样需要从区域角度着眼、同样离不开天津。而天津的发展,从来都是随政治周期的变动而沉浮起落——那意味着融洽的京津关系必不可少。
从整个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来看:改革开放初,中国南北方经济实力基本相当,但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的相继崛起,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日渐加剧。而这其中的关键是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分量的持续下降。根据天津市规划局原副总工程师穆学明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京津唐地区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2,至1990年降至1/14;原来根本无法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到本世纪初远远超越京津冀。
如果京津能携手发展,其不仅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经济第三极,亦足以有实力加入全球区域竞争的牌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首都与临近外港的大城市组合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大发展。如:阿姆斯特丹—海牙城市群、东京—横滨城市带、汉城—仁川城市带等。
单从城市交通枢纽建设而言,如果京津资源可以打破壁垒、充分互动起来,首都地区将可以构建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和最高效的全球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航空、港口、铁路、公路与城市高效互动,辐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势必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城市格局和城市群格局都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对于京津两地最应协调发展,无论是官员的讲话、学者的呼吁还是民间舆论的鼓吹,都呈现出清晰的共识。但恰恰是这两个最应密切合作的城市,却偏偏缺乏合作,反而上演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双城记——暗战。

日联冬夏,雪梦罗浮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18
京津暗战:最具中国特色的双城记

2003年开始,中国舆论,尤其是天津方面出现对河北港口建设的集中讨伐,称“饿着肚子搞跃进”,造成吞吐能力闲置和资源浪费。其中,天津严厉指责京唐港项目不该上马。

这场看似是津冀交锋的舆论战背后,其实是京津两城的博弈。因为京津关系的微妙,天津利用港口优势杯葛北京进出口货物,而北京转而通过与唐山携手建设京唐港来反击天津。

这是京津之间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博弈的最典型事件。其背后是两座城市发展中的畸形竞争。

晚清以来,天津一直都是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解放前,天津是工业发达的海港城市,并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格局。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迅速拾起了经济功能,一度大力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建设“经济中心和强大的工业基地”。

从1970年开始,中国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在各地建立自成体系的工业经济。从来没有石油和铁矿石资源的北京,相继投巨资建立了燕山石化、石景山钢铁厂、东方红炼油厂等一系列大项目。到改革开放前,北京的重工业产值一度高达63.7%,仅次于重工业城市沈阳。这直接与邻近的传统工业城市天津同构发展,导致天津的衰退。

由于两城之间产业的同构发展,彼此为争夺资源而迎头相撞也就必不可免。

1990年代,当时的国家计委拟在京津地区兴建一个30万吨的乙烯生产基础。面对这个“大项目”,京津两市展开争夺,各不相让。最终国家计委来了个各不得罪,批准两市各建一个15万吨的项目——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只有在60万吨以上,才可能有效益——结果谁也没有效益。

这种激烈的争夺,直接将两个城市逼成互为敌人的关系,并最终影响到两个城市市民之间的情感认同——这从京津足球球迷对立之激烈即可看出。

虽然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直为国人的骂声所淹没,但只要是北京国安对阵天津球队的比赛,都是一年联赛中上座率最高的比赛之一——不仅是因为场上的对抗,也包括场外球迷间弥漫的火药味。从1995年以来,京津之间从球迷对骂到打群架,再到烧毁汽车的烈性冲突事件,一直持续发生。

对立根源:计划经济与区域竞争主义

实际上,在京津600年的关系史上,大多数时候两城之间相安无事、配合默契。

历史上,天津长期作为北京的“卫城”角色而存在。即便是晚晴时期,京津关系发生颠覆性巨变——天津一跃超过京师成为北方最大城市,北京也坦然接受了自身的相对衰落,两城由共生到生出罅隙始于计划经济时代。

解放后,北京取代天津重新崛起为北方经济中心,上演两城关系大逆转。这种逆转对两城关系造成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尚不明显,到改革开放后以GDP为中心的地方竞争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便突出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央不再赞成北京将自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而天津持续衰落却觊觎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情况下,两座城市心理上的对立日益显性化。

由于计划经济依靠行政力量决定城市定位和资源配置,使天津从心底里对北京的繁荣、对北京作为事实上的北方经济中心的不服气。在天津人看来,北京在解放后的繁荣完全是依靠国家调拨资源用政治权力一手打造出来,而非凭借自身能力——潜台词很明显,如果天津能拥有北京获得的那些支持,同样可以繁荣起来。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则认为,不仅是京津之间,中国各个行政区之间都是竞争关系。“这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

学术界曾对京津之间这种关系的成因进行过深入分析:一是观念和心态——京津是中央直辖市,发展水平高,长期以“不跟你玩”的心态自居;二是行政主导型经济,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产业调整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界线;三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不畅,区域合作还没有上升到产业融合的高度和层次;四是国有企业比重大,市场化进程缓慢,民营经济薄弱;五是产业配套能力差——如北京电子产业规模大,但配套基地大都选在广东,因周边的配套能力远不如广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日联冬夏,雪梦罗浮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2-18
全国政协委员穆学明:京津合并 我还是这个观点

11年前的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副主委、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穆学明抛出惊人之论。

他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将北京、天津合并为一个大区,由副总理级出任行政长官,下设北京、天津两个特区(仍保留省部级别),由大区统一组织、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一制定大区及两市区域布局规划,并对指标体系给予量化,由大区行政长官限期由北京、天津分别实施。

在穆学明看来,这样做不仅能加快京津地区GDP高速增加,还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京津西北部地区防风沙治理、东部地区渤海湾污染治理,落实京津各自产业结构高速与交通体系,城镇布局等众多重大问题。

但他的这一惊人之论先是在征求北京官员意见时遭到对方“把北京的火葬场搬到天津还可以”的揶揄,继而又被国家计委冷处理。在当年8月国家计委对其提案的答复中,仅仅以“行政区划变更须由国务院做出决策,计委无此职能”就将他“打发”了。

更糟糕的反应来自天津。穆学明所在单位领导在对他的提案进行了一番赞扬后说,“以后再不能以天津市规划局名义往外提”。天津市一位副市长甚至向市委领导进言,认为穆的这个提案“胆子太大”,“把天津领导往哪放?”

据穆学明回忆,后来还有人给他传口信说,亏得他是民主党派的,又是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天津副主委。“我反过来再逆向思维,我要不是这个身份呢?”穆学明感慨万千。

“京津合并”,不但今天,就是在当时,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构想。这个当时作为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的“专业人士”,为什么会提出这一后来被很多人评价为“很不靠谱”的构想呢?十一年后再回首,他是否还继续坚持当初的观点?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已从公职退休多年的穆学明,再经反复沟通,缄默多年的穆学明终于同意接受采访。2011年2月,在穆学明位于天津一处僻静住宅楼里的办公室,他详细披露了抛出京津合并论后的遭遇,并回应各种疑问。他感慨自己就“京津合并”在天津无人可堪对谈的孤独,他欣慰京津后来的发展证实了他当初观点的正确,他也对本报记者强调,其依旧坚持最初的看法不改。

日联冬夏,雪梦罗浮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2-18
《21世纪》:你当时提出“京津合并”的惊人之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穆学明:我做规划一直研究的是大布局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到南方去一看,南北差距太大了!北方得有一个第三引擎。这个第三引擎需要一个突破口、需要一个龙头。但这时候有个重要问题,北方的京津都老抱着自己那块不放。我原来是想通过这个提案看能不能在京津发展的大问题上有些振动——即便不被采纳,起码也有一个振动。我参加规划工作到现在50多年,一个最大的体会是,规划不能离开经济,经济不能离开布局。我想让有关部门能明白这些东西。

《21世纪》:我看了你的这个提案,其实你的核心思想是协调发展的概念,简单的用“合并”,是不是有点太追求噱头?

穆学明:为什么要合并呢?你不合并,京津协调发展的事就做不来。像我们原来,北京有的领导说把火葬场放天津,天津说你把我们领导搁哪去了?这个你怎么统一?谁来统一?

《21世纪》:你当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个提案的可行性?

穆学明:我当时觉得会有两个阻力。一个阻力就是行政体制能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政府领导明白,你不早点把建议提出来,将来京津布局都完成了,你怎么办?

拿现在的北京来说,五环里面车都很难走;从天津来讲,虽然是三环,但外面这些住宅又形成了一大圈,还是“摊大饼”。这样走,怎么行?

这些弊病怎么解决?我换个方法解决。不知道你二位去没去过荷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海牙,两个城市都不错,也不是太大,但中间那一带都是高技术产业。就天津和北京来讲,也是很好的两个城市,北京如果没有港口,从组成要素来讲这个首都好像缺了点什么;天津没有北京的文化和高科技也不行。所以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会是很好的。但现在的规划,北京做北京的,天津做天津的,然后分别报中央批准。这个城市跟另一个城市有什么关系?两个规划搁在一起,有没有问题?我建议,中央在审查规划的时候,把它搁一块儿审。

《21世纪》:除了行政阻力以外,另一个阻力是什么?

穆学明:这不叫行政阻力,是行政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你看国家发改委的答复,挺有意思,它还是谈到体制问题。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还得研究。怎么能突破?我想很简单,这两大系统起码得统一,计划和规划。起码你规划先统一,计划再统一,项目摆放前统一。

《21世纪》:除了官方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普通天津市民,您觉得他们会不会接受把天津和北京合并?

穆学明:这个提案我提了,他们按不按这个做不要紧,但是现在实现的内容——比如京津联合、城际铁路、港口发展、滨海新区、京津唐高速公路上下带——基本都按我当初设想的方向来布局。我总觉得,新生事物出来很难,有一些地方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的,我总觉得有些东西,历史证明他会承认的。虽然很多人反对,但我坚信我是对的。

《21世纪》:现在,您还坚持这个观点吗?

穆学明:现在我还是这个观点。

日联冬夏,雪梦罗浮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2-18
o(╯□╰)o  合并的话 天津就更悲惨了。。。。。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2-18
北京看不上天津,天津看不上河北;北京为了不和天津玩只好找唐山,唐山靠上北京又不想和河北玩;河北想和北京天津一起玩,北京天津说“只许我们玩你,不许你玩我们。”
yee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2-18
真是变态的畸形
你大爷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2-19
根源是北京既要做政治中心,又要做经济中心

而天津和河北又有竞争

我觉得京津合并是荒唐的,但认为应该把天津并入河北,做河北的省会,统筹发展渤海沿岸
北京应彻底放弃做经济中心的贪念,可以保留一定的金融中心、总部基地等机构,但工业应完全转移到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2-19
引用第5楼zorn于2012-02-18 17:07发表的  :
北京看不上天津,天津看不上河北;北京为了不和天津玩只好找唐山,唐山靠上北京又不想和河北玩;河北想和北京天津一起玩,北京天津说“只许我们玩你,不许你玩我们。”
很形象。
im Tugendland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2-19
北京放弃经济中心的地位是关键,认真做好政治、文化中心就可以了。现在中央对天津的定位也是“北方经济中心”,避免京津不必要的竞争。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2-20
只要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2-20
引用第10楼境由心造于2012-02-20 09:22发表的 :
只要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黑白论出笼之后,种果再也无蛇烩煮艺。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2-20
说到底是政治制度问题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2-20
各自领导只顾自己仕途而形成的严重的行政壁垒带给双方百姓的是深深的鸿沟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2-20
天津重新并入河北倒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哈。。。。
这样你北京怎么玩都是跟河北玩。。。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02-21
如果省会在唐山,估计新版《三国》隆重登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02-25
天津本来就是靠北京的经济职能发展成特大型城市的,并非自古而立,
尤其晚清开埠以后。
北京,天津,分工而形成两大城市,否则只需要一个超级城市足以。
天津从来没作为北方最大的城市。
北京,天津的关系,还可以,不是那么糟
从古到今有多少城市没落,有多少城市兴起,兴衰成败,不是单靠行政管理区域规划的手段来解决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02-25
引用第15楼liang21于2012-02-21 12:54发表的  :
如果省会在唐山,估计新版《三国》隆重登场。

那会非常的热闹啊,哈哈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02-26
引用第16楼wheaty于2012-02-25 04:02发表的  :
天津本来就是靠北京的经济职能发展成特大型城市的,并非自古而立,
尤其晚清开埠以后。
北京,天津,分工而形成两大城市,否则只需要一个超级城市足以。
天津从来没作为北方最大的城市。
北京,天津的关系,还可以,不是那么糟

.
天津从来没作为北方最大的城市?
你OUT了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