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此时厦门岛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
康熙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
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移驻厦门,此时兴泉道管辖兴化、泉州二府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兴泉道改为兴泉永道,驻地厦门岛
厦门岛上的兴泉永道管辖兴化、泉州二府和永春州,但厦门岛仍归属泉州府同安县(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此时的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初归南路道,此时同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八县同属南路道,驻地厦门岛
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属南路道
9月思明县升思明府,旋废
1914年南路道改名厦门道
1915年思明县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属厦门道
1925年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七县置泉州道,驻地泉州(时为晋江城关)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八县,驻地泉州(时为晋江城关)
思明、同安两县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同安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和兴泉省,兴泉省设省政府于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旋废
1934年中华共和国被镇压后,同安县、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同安),晋江、南安等县仍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5年4月以厦门岛西南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厦门岛除西南部外其余地区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同安)
1935年10月,福建改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公署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惠安、仙游、莆田十县,厦门岛西南部仍为厦门市
1938年4月,由于日军进攻厦门岛,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同安移至永春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厦门市及第四行政督察公署禾山特种区沦陷
1943年9月各专署辖区又进行调整,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析德化县归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永春、惠安、仙游、莆田九县
1945年抗战胜利厦门光复
同年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不变,同安、晋江(城关为先泉州市区)等九县属该公署
1949年9月1日泉州解放,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区
9月9日成立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驻地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
同年12月,德化县归第五行政督察专区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区,驻地泉州(时为晋江县城关),厦门为省辖市
1950年3月第五行政督察专区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区,德化归永安行政督察专区
9月泉州行政督察专区改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区
10月德化复归晋江行政督察专区所辖
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1年1月晋江县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现泉州市区)
1953年晋江行政督察专区下辖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管辖
1955年3月晋江行政督察专区改为晋江地区
1958年1月厦门市撤禾山特别区,改设郊区
1958年7月24日同安县由晋江地区划属厦门市管辖
1960年漳州市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其中海澄县的海沧划入厦门市,归郊区管辖
1970年6月18日,同安县重新划回属晋江地区
1973年7月23日,同安县再归厦门市
1978年1岳27日,从郊区中拆出杏林公社为杏林区,郊区其余地区改为集美区
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地级市制度),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
1997年厦门市同安县撤县设区
2003年岛内开元区、思明区、鼓浪屿区合并为新思明区;同安区中析出5镇成立翔安区;撤销杏林区,原杏林区的杏林街道与杏林镇划入集美区管辖,其余地区成立海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