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97阅读
  • 16回复

[综合]读《史记·河渠书》,梳理褒斜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10-06


史記/書   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p.1405)
    
    "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之絕水至斜,閒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

故道:陈仓道   宝鸡益门镇——清姜河(故道河)——略阳——勉县——汉中



褒斜道:《元和志》褒斜道,一名 石牛首       眉县——留坝——褒城——汉中

褒斜道路线图(标记)


   :汉水

    斜水:源出陕西岐山县西嶡赘山,一名桃川,亦曰斜谷河,东北经郿县西南汶家山,歧为二,西为石头河,注麦谷河,又东北分流,并注渭河,《史记河渠书》斜水通渭。——引自《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斜水图




     褒(水):“汉水  源出陕西宁羌县北之嶓冢山,亦曰东汉水,初名漾水,《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即此,东南经沔县为沔水。经褒城县纳褒水”——引自《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褒水图


          

     漕從南陽[三]【正義】南陽縣即今鄧州也。  ——引自《史记·河渠书》及《史记正义》注文。
    邓州   后魏置荆州,隋改曰邓州,又废州为南阳郡,唐仍曰邓州,又改南阳郡,寻复为邓州,宋曰邓州南阳郡,金亦曰邓州,治穰县,即今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明省穰县入州,属河南南阳府,清因之,民国改为邓县。”——引自《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有以上两条资料可以知道,南阳 当在 今天 的 邓州市附近。

漕從南陽上沔入褒(标记)







褒之絕水至斜,閒百餘里,以車轉

注:因为褒水、斜水并不相连,所以需要货物转输,需要中转。二者的间隔在上图中很容易看出来,这段距离虽然不远,但应该是个分水岭,路短艰险。


     從斜下下渭



(注:由于权限的原因,只能上传5张图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10-06
不错的资料,楼主辛苦了!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10-06
两条河中间的山路转运颇为艰难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10-06
很有趣,静待下文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10-06
楼主好样的!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0-06
在褒斜道南端有世界上最早的道路隧道,可惜已经淹没在水库中了
一帆风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10-07
转贴

    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界,既包括自然条件,也涵盖地理位置,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古代,环境的力量更是巨大,是主导一切事物发展的首要力量。对优越地理环境的争夺构成了古代战争的主要原因,汉中无疑拥有这种优越性。
    汉中地处陕西秦岭南部偏西,南接四川,西临甘肃,东临陕西安康,属长江流域汉水和嘉陵江上游。地理学名秦巴山地,俗称汉中盆地。其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为波状丘陵,南部为汉中盆地,系冲积平原。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自北至南800--1200mm。
    汉中作为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它夹在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之间。关中为北方地区的上游,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四川为南方地区的上游,大巴山脉为四川的北面屏障。汉中盆地就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横亘,将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截断成差异明显的南北两部分。秦岭西抵陇山,东连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绵于川、陕、鄂边境,与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相连。秦岭高峻险拔,足以为关中南面屏障;大巴山浑厚绵长,足以为四川北面屏障。几条谷道穿越山岭,成为南北通行的孔道。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由西向东穿过,褒水由北向南注入汉江。两山一水将汉中隔离为和平时代的世外桃源,也注定了她在战乱时代无法独享安宁。
    我们首先来看看汉中的北面屏障--秦岭。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惇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根据历史载籍,南山之名由来已久。秦岭之名,大概为后起,始建于《史记》,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之险也”。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责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到了清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时期的沉积。后来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地貌格局。
    秦岭一般山峰高度在2000米左右,宽度400公里,由于其为褶皱断层山地,北部抬升剧烈,所以北坡最为陡急,南坡较缓。由于没有切穿秦岭之河流,古人开拓了多条道路,其中从关中越秦岭入汉中的交通主要有四条。
    一 陈仓道:又称嘉陵道,它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又沿着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经褒城到南郑(汉中),全长535公里。“汉王北定三秦,用韩信计,出故道(凤县),战陈仓、好畤(乾县),又战废丘(兴平),遂东至咸阳”,就是取此道北上的。这条道路最长,但比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汉末至南北朝分裂时期,汉中、关中、四川之间战争很多,多数沿嘉陵道进行。隋唐定都长安,汉中及四川成为唐王朝的一个大后方,长期没有战争。长安、南郑、成都间的交通十分频繁,秦岭嘉陵道沿线驿站不断,仅大散关至宝鸡一段不到100公里的路程就有15处之多。
    二 褒斜道: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至嘴头(太白县城),越秦岭分水岭,顺红岩河谷,经白云镇河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达汉中的道路,全长380公里。褒斜道的开创可能始于战国,《战国策·秦策》里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褒斜道石门——世界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文中指出:“这千里的栈道包括褒斜道和由汉中到四川剑阁的金牛道。”秦汉时期,褒斜道已成为一条重要通道。《史记·货殖列传》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惟褒斜绾毂其口”的记载,说明此道是关中和蜀汉经济联系的交通要道。东汉时期,褒斜道也有过修筑。“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余(斜)道。时作桥格(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一百二十九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以“火焚水激”之法开凿的石门隧道,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两汉时代,驿路均设在褒斜道,说明这里来往运输及旅客繁盛。唐代褒斜道经多次修筑,政府规定为驿道,设置馆驿。唐天宝十五年(755年)玄宗李隆基入蜀,即取道褒斜。
    三 傥骆道: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河经华阳至洋县,全程425公里。这条路线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年),魏将曹爽曾出骆峪伐蜀。甘露二年(257年),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年(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四 子午道:由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乃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才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520公里。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先零羌叛,断陇道,寇三辅,入益州,据汉中。由于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致使嘉陵、褒斜两道皆受影响,而通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安帝刘詁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道。唐代“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才取捷径子午道。
    守住秦岭诸谷道,拒其出口,汉中无忧矣!对此,可对照三国时期来看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蜀汉重戍汉中,以保益州。蜀汉自丞相、大司马至大将军皆屯汉中。魏将曹真、曹爽等先后引兵来攻,均为蜀汉扼险所拒。诸葛亮矢志北伐,亲自坐镇汉中,把汉中建为北伐的前进基地。诸葛亮死后,蒋琬主持蜀汉军事。蒋琬屯汉中,一度设想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上庸(今湖北竹溪),以规中原。蒋琬后来徙屯涪城。其间,曹爽、夏侯玄率军自骆谷入攻汉中。时蜀汉汉中守兵不足三万,诸将皆恐,欲守城不出以待涪城援兵,赖蜀将王平全力主张,据守兴势城,扼险以拒之。汉主也遣费祎率军驰救,魏军失利而退。是后,费祎复屯汉中。
    姜维主持蜀汉军事时,对汉中的防务作了变动。此前,蜀汉对于汉中的防御方略主要是靠置立军事据点,扼守险要,控制秦岭诸谷道,拒其出口,使敌不得出险。姜维改变防御战略,撤去诸围守兵,聚屯汉、乐二城,坚壁清野,试图纵敌入平地,待敌兵疲粮乏之际,再击其惰归。这一变动后来被证明是一种失策。若姜维专守汉中,那么,以姜维的战术才能,此策倒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防御方案,它实际上是将蜀汉攻关中时“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的不利形势交给魏军来承受。但姜维对魏用兵的重点却远在陇西,这样,撤掉扼秦岭谷口的诸围守兵便实在是一种失策。后来,姜维避祸,屯田沓中(今甘肃临潭西南),汉中方面的防御仍未调整过来,这便铸成了致命的错误。
    从蜀汉开国到灭亡,一前一后对汉中经营的得失可看出汉中地区对于南方的重要程度。汉中对于蜀汉来说可谓存亡攸关。蜀汉立国四川,军事重心却尽在汉中。以守而言,蜀汉自丞相、大司马至大将军皆屯汉中;以攻而言,汉中又是蜀汉北伐的前进基地。若汉中不守,则四川门户洞开,蜀汉几不可以立国。所以黄权把曹操取汉中比作“割蜀人股臂”、杨洪强调“若失汉中,则无蜀矣!”自姜维改变北伐的战略重点,又改变汉中的防御方略,蜀汉的国防遂出现严重缺陷;曹魏灭蜀则及时地利用了这种缺陷。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汉中南面的屏障--大巴山。
    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狭义大巴山仅指川、陕、鄂3省接壤地带的米仓山和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广义大巴山为川、甘、陕、鄂4省边境山地的总称,包括米仓山西延的摩天岭,大巴山东伸的神农架山在内。大巴山介于北部的秦岭地槽和南部的四川台向斜之间,由于南北两大构造线的控制,山体呈一系列规则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平行褶皱带,但东、西两部略偏北,中部稍偏南,故或称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著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海拔约2000米,巫溪太平山2797米,最高的湖北神农架3105.4米。
    从汉中穿越大巴山南下四川主要有三条通道。
    一 剑阁道:汉中→勉县→广元→剑阁→梓潼→成都。此道又称石牛道或金牛道,连接褒斜道的南段,是历代由汉中入蜀的大道。这条路是由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棋盘岭入川,沿嘉陵江河谷而下,经今广元市朝天驿至昭化;由此分途,顺嘉陵江可下阆中、南充、重庆;陆路西南行经剑门、绵阳抵达成都。
剑阁道为入蜀之喉嗌,凡由汉中入蜀者必控此道。司马昭灭蜀时,钟会行至汉中后,迅速越阳平关而趋剑阁。姜维这时表现出了他杰出的战术才能,摆脱牵绊,迅速回军,退守剑阁,以拒钟会大军。钟会大军被拒剑阁险要之外,一时无计可施。剑阁之险,由此可见一般。历南北朝以至金、元的1000余年间,每逢蜀中有难,金牛道必为战场。明太祖派傅友德攻四川时,亦指出“蜀中闻我西伐,必北阻金牛……盖金牛入蜀之正道”。历史上此道有许多关隘,如:阳平关、五丁关、牢固关、棋盘关、剑门关等皆很有名。
二 米仓道:汉中→南江→巴中→平昌→渠县→合川→重庆。此道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由汉中往南,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南江,到达巴中地区,继续顺流而下可抵重庆。它是联系汉中与四川东部的主要通道。三国时张郃守汉中,由米仓道进军巴中,在渠县八溕山为张飞所败。宋绍定四年(1231),蒙古军攻入洋州,由米仓道直取巴州,南宋川峡四路全部失守。
    三 洋巴道:即荔枝道南段,北与子午道相通,由汉中经西乡县南行,经万源、达县、而抵重庆、涪陵。
这两座山横亘在汉中南北,固然艰险易守。但仅凭此,应该还不足以取得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这就不得不提到汉江。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一个个小泉眼流出的山泉汇成溪流,然后一路向东流去,冲破秦岭巴山的阻隔,奔流了3000多里,最后在湖北武汉三镇的汉口汇入长江。 汉江是由三条河流汇聚而成,中源故乡人称之为“大河”,南源为“玉带河”或“南河”,北源为“沮水”或“黑河”。三条河流齐汇汉江从乱石间荡过,一脉相承,最终形成了荆楚的一片汪洋。汉中盆地便是这三条河流共同的杰作,冲积而成的盆地肥沃富饶,不仅容纳了各个朝代更迭,战乱灾荒造成的流民,还养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王朝——汉。
当刘邦被楚霸王项羽封到汉中为王时,这个小小的盆地大概让受封的刘邦十分窝火,他似乎不愿动身。而他的谋臣萧何却说:“天汉,美名也”。我想萧何考虑的不仅是汉中有南北之险,更看重的是汉中盆地有汉江养育着,可以用它的富饶东山再起,成为“兴王之所”。历史证明它是对的,汉水成了汉朝的发祥地。“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这些名称,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而汉朝得名于汉水,发祥于汉中。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便以其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当帝都长安的荣光辉映大地之时,汉中作为“兴王之所”也迎来了她的辉煌。
东汉末年的张鲁更是充分的利用了这块冲积平原的肥沃富饶,他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利用积聚起来的粮食赈济乱世中的灾民,让战争永远的遮蔽于秦岭巴山之外,遮蔽于汉水奔流的河谷之外。但像这样险要富饶之地的安定恬适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注定将被打破,曹操成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再稍晚一点的诸葛亮屯兵于此,如果没有汉江的浇灌仅凭秦岭之险,想在八年之中六次伐魏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可以从成都运送粮草,但我们知道大巴山同样难以逾越。
如今的汉江仍是中国大陆的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她清洁的水流可以让人直接饮用,她躲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密集省份的夹缝里,维系着中国内陆仅存的“田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茶叶产地和水源地而存在。虽然她的交通使命已经终结,但她还在主宰着所流经的各个城市的生活。作为南水北调的主水源,汉江将让北京人3年后喝上自己清甜的乳汁。
可以这么说,秦岭、大巴山、汉江共同成就了汉中独特的军事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如果没有秦岭、大巴山,汉中依然可以在汉江的浇灌下继续它的肥沃与富饶,但无险可依,只能“泯然众人矣”;同样,如果没有汉江,仅凭两山之险,又何来沃土去哺育刘邦诸葛之华章。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以假设的,两山一水之间的汉中南控巴蜀,北扼关中,西通甘陇,东接豫鄂,形胜之地这种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注定其天生就是乱世争夺的焦点,盛世恬适的桃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10-07
楼上的转贴对陈仓道,没有说清楚。
陈仓道:宝鸡、清姜河、大散关、故道水(嘉陵江东源)、凤州镇(现今凤县县城以北)、分岔一--连云栈道、留坝、会合褒斜道;分岔二--两当、略阳、沔县、会合金牛道。
另外,不确定有没有从略阳直下阳平关,径取广元之嘉陵道南段?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10-08
国庆去汉中,在古汉台博物馆详细了解到了这几条栈道。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10-08
如果当初修条运河联通褒水和斜水,意义或许不亚于灵渠。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10-09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如果当初修条运河联通褒水和斜水,意义或许不亚于灵渠。 (2013-10-08 13:25) 

高度,落差,水量,问题多多.
im Tugendland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10-09
考据周详,佩服。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10-10
现在的主要交通路线,就是沿着陈仓、子午、剑门、米仓、金牛、荔枝这几条道路修建的。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10-10
今姜眉公路(从留坝姜窝子----眉县的省道)基本沿原褒斜道修建。姜窝子----褒城----汉中段有316国道。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11-05
楼主弄错了吧。
褒水有几个源头,其中两支是红岩河、太白河,如图。


楼主走的是红线,向南转到太白河。
实际上应该走绿线,向西过五里坡,到太白县城。

看地形就知道,红线要跨跃海拔3400米的分水岭,显然不现实。而绿线则只要过一个小山梁(五里坡)。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11-05
回 庄明仁 的帖子
庄明仁:楼主弄错了吧。
褒水有几个源头,其中两支是红岩河、太白河,如图。
[图片]
楼主走的是红线,向南转到太白河。
....... (2013-11-05 16:56) 

绿线是对的,褒斜道是沿红岩河而上,经五里坡(分水岭)接斜水。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11-06
研究历史地理,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自然地理地图,显然比用平面交通地图合适得多。
像这个褒斜道,在地形图上一目了然,很容易就找到走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