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香港《明報》有數篇關於珠三角空域的報導,相信這裏的一些人會感到興趣,特轉貼在此:
++++++++++++++++++++++++++++++++++++++++++++
5機場3空管中心協調難
【明報專訊】珠三角方圓直徑僅得200公里,但有廣州、香港、深圳 、澳門及珠海5個機場,現時分由3個空管中心負責,即香港、澳門及內地,本港民航處 前處長樂鞏南表示,由3個空管中心管轄區內的飛機升降,是問題的癥結,為了民航安全,只有維持區內一定的飛行高度
限制——無形牆。
回歸前已磋商 一直無果
「無形牆根本不是問題,由1萬呎高空降至4500呎的降落區,不過約2分鐘。」樂鞏南說,如果降低這道牆,便會影響深圳機場運作,「深圳機場都要有空間迴旋,如果降低了,從香港來往的飛機飛進深圳的範圍,會影響運作」。
樂鞏南說,美國紐約有3個機場,由一個空管中心
管理,可以有效指揮,但由於中港兩地由兩個空管中心分開運作,一定要有這道牆作高度限制。樂鞏南斷然說:「兩個空管中心,愈繁忙時間,愈不可能協調,因為大家是分治,不是一個單位,而為了安全,有需要訂立飛行高度限制。」
樂鞏南在回歸前擔任民航處長,現時是中國東方航空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獨立董事。他說,回歸前已經多次提出,將珠三角一帶的空管交由一個中心統一管理,但礙於政治問題未能成事,「將整個空管交給你(香港)?北京說(前港督)彭定康在搞事,不可以做事,回歸後才討論」。
++++++++++++++++++++++++++++++++++++++++++++
珠三角塞機 年底有轉機 港專家歐美取經解困
【明報專訊】從事金融資訊業的蔡小姐,本周二(8日)下午如常在赤鱲角機場準備出發往北京,3年來蔡小姐平均一個月往返北京與香港三、四次公幹,「飛往北京的航班,每次都會遲半小時至45分鐘才起飛,通常要坐在機艙等,在上海機場也試過班機延遲起飛,一早已有心理準備要等」。
內地、香港、澳門正研究如何改善空中
交通擠塞問題,但據兩地專家對本報指出,珠三角空域涉及經濟利益分配,要達成共識殊非容易。中文大學一批專家稍後將前往歐美,考察這些空中交通繁忙地區彼此間如何協調,供特區政府及內地部門參考。
另外,內地年底部分機場將增加飛行高度層,飛行流量擴大,「塞機」情形有轉機。
現時出現的航空擠塞問題及後果包括:
●香港與內地的空域管理區有一道1.5萬呎的無形牆,令到進入本港的飛機要繞圈才可下降,國泰航空公司曾經指出,若內地降低飛行高度限制,國泰與港龍可以年省3.2萬噸燃料。
●香港往內地航道只有兩條,繁忙時間不敷應用。
●去年因空域擠塞等原因而有3355班機延誤。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Bisignani日前指出,珠三角空域不足,令航機每日損失100萬港元。
行政長官曾蔭權去年底在北京親自向總理溫家寶反映珠三角航空領域擠塞問題並獲允處理後,今年初特區政府發表「十一五行動綱領」時,亦提出要加強與內地和澳門民航當局聯繫以更有效率地使用區內空域、開拓新民用航道。
涉及兩地利益不易擺平
過去一直有意見指放寬內地空域及航道,權在軍方,有港區政協在人大、政協會議召開期間提出,回歸後是否可以減少這一層國防的考慮?不過,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指出,降低中港之間的無形牆的討論,「一定與經濟有關」。他說,現時深圳及珠海的空域,可以百分百自己調配航班時間,如果降低甚至取消高度限制,變成與香港共享,「將來繁忙時間怎樣分配?一人一半?」他說,「好端端的怎會雙手將利益給你香港?」
若靠中央施壓得罪近鄰
經濟利益就是「錢」的問題,廣州中山大學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降低無形牆,會減少深圳及珠海機場的升降量,香港有需要回報內地一些經濟利益。「雖然曾先生(曾蔭權)同溫總反映了,中央會研究,但如果不理地方的經濟利益,等於用中央壓地方,會開罪深圳及珠海。」
羅祥國表示,「互相補償機制很重要」,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籌劃本月底出訪歐洲,下月再訪問美國紐約及三藩市,考察這些區域是如何協調及管理區內的不同機場,包括航班升降、分配航道使用,「歐洲的Eurocontrol(歐洲空管中心)負責協調歐盟多個國家之間的航空通道,我們要了解空管中心如何平衡各成員國的利益」。
「互相補償機制很重要」
本港民航處發言人回應,內地、港、澳3地民航管理部門成立的專題工作組,今年2月基本完成了珠三角地區空管未來規劃與實施方面的研究,建議從空域結構、管制運行、飛行程序等3方面,明確未來發展規劃,以滿足區內2020年之前的航空交通增長,而工作組的討論是從技術層面探討如何改善空域使用,商討過程並不涉及經濟利益問題。
在航道方面,發言人說,去年底內地劃出多一個降落廣州的入口之後,中國民航總局現時正與內地有關部門協商,爭取盡早落實增設從香港往上海方向的航道,以紓緩「塞機」的情況。
明報記者 李偉亮 葉根銓 彭碧珊
++++++++++++++++++++++++++++++++++++++++++++
內地縮小飛行間隔流量增
【明報專訊】為了紓緩空中交通擠塞壓力,國家民航總局正推行縮小垂直間隔(RVSM),透過將飛行的垂直空間分層距離由現時2000呎縮窄至1000呎,令到同一垂直空間變成有13層可供飛行,較現時增約1倍。民航總局指這可解決長期的航班延誤、地面等待等問題,且可每年節省約4億元
人民幣燃油費。
本港民航處表示,國家實施RVSM,理論上可提供更多可用的高度層供航機使用,令同一空域可容納更多飛機,但仍需在機場流量及運行上配合,才可改善航班擠塞的情形。民航處會與內地緊密協商,訂定新運行協議,以發揮縮小垂直間隔的最高效率。
垂直空域飛行層數倍增
基於民航安全,過去高度介乎2.9萬呎至4.1萬呎之間的民航飛行範圍,垂直空間每層要相距2000呎,稱為「常規垂直間隔」(Conventional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簡稱CVSM)。
為了應付日益繁重的航空交通,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70年代起研究「縮小垂直空間」(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簡稱RVSM),將每層飛行間隔收窄至1000呎。在1997年,RVSM首先在北大西洋地區開始,隨後,歐洲、美加、日韓亦在2002至2005間先後實施RVSM。
國家民航總局網頁顯示,該局定於今年11月22日在瀋陽、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武漢、蘭州、烏魯木齊及三亞飛行區,實施RVSM。
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指出,RVSM能否改善珠三角一帶的空中交通問題,尚待觀察,「高速公路擴闊了,但由小路出公路的地區有否改善呢?」
++++++++++++++++++++++++++++++++++++++++++++
歐洲及紐約空管資料
【明報專訊】歐洲
1999年,歐洲通過「歐洲一天空」(Single European Sky),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2003年委託Eurocontrol機構(歐洲空管中心)執行。歐洲空管中心有37個會員國家,目的是讓航機在區內無界限飛行,實施歐洲區內的航空交通管理。區內有兩個空管中心,一在荷蘭,另一將在維也納。
紐約
共有3個國際機場,Kennedy、LaGuardia和Newark,每年共接待超過1億人次旅客,現時均由紐約及新澤西港口管理局統一管理及經營。
資料來源:Eurocontrol網頁、紐約及新澤西港口管理局網頁、中文大學航空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
[ 此帖被长白游侠在2011-10-17 19: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