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85阅读
  • 7回复

[县制][转帖]政区划改革的重点:并县、撤乡、建镇,省县直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7-25

泽蠡


目前我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弊端是多数地区县域面积小、辖区人口少、财政负担重,影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当前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并县县、撤乡、建镇,省县直辖。




思路:现有省级行政区划不变;合并后的县升格为地厅级(市县同级),实行省县直辖;镇升格为县级,职能向地方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转变。


优点:效果最好,改革阻力和改革成本最小。


一、缩省(包括增设直辖市)方案理由不成立


在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方案中,缩省或分省(将中国分成50个左右的省区)似乎成为共识。理由主要是现有的行政区域面积有的面积太大、有的人口过多(跟欧美国家相比),行政层级多,给管理造成难度和压力;担心地方的“封疆大吏”们权高位重,削弱中央的权威等等,其实这些理由均不成立。


1、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基本上是承袭了明、清两代的建制。几百年前的清朝许多省区面积比现在还要大的多。虽然各省区人口比几百年前增加,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也相应增加。在现代交通、通讯条件手段发达的今天,现有的省区不存在行政区域面积大或人口增多而不便管理的问题。


2、造成行政层级多的关键原因在于市管县,如现在就实行省县直辖,又由于县份过多而不便管理,但并县之后这一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除行政体制外,我们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系统。而且现在的“封疆大吏”并不掌管军队,不存在削弱中央权威一说。


二、缩省(包括增设直辖市)方案的弊端


1、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省级地方政府是中央以下的基本行政单位,担负着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职责。在我国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缩省(包括增设直辖市)后,将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人为割断既有的区域间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联系,各自为政,各搞一套,重复建设,为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人为增加障碍,加大资源的浪费和经济运行成本,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不利于区域间均衡发展


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即使在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珠三角与粤北、苏南与苏北、山东半岛与鲁西南在发展上也存在着很大差距。分省后,必将使穷的更穷,富的更富。特别是增设直辖市,将优质资源留给大城市,贫困的包袱甩给落后地区。不利于中央提出的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城市反哺农村的精神。


3、涉及面太大,改革成本太高。而且缩省后,国家为协调区域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难免还要设置行政大区,又将增加行政层级。


三、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并县、撤乡、建镇,省县直辖


主要是我国的东、中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方案另议。


合并后的中心县(市)大致以1000-30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100-300万人口(约为现有的3-5个县)为标准,结合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为参照设置。合并后的中心县市升格为地厅级,实行省县直辖。


撤消后的县改为镇,仍为县级,主要担负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取消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


撤消乡一级政府,距镇较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可派驻公安、民政、卫生防疫、税务等部门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


理由及有利条件如下:


1、我国东、中部地区许多县面积小,人口少。作为县一级政府所掌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缺乏,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许多县的吃饭财政、花钱财政。并县以后可使政府支配的财力等各项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地方政府在更大区域内规划经济与社会发展,并有能力组织实施。


2、有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影响县级地方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干部流动太频繁。特别是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虽然规定任期是五年,但快的一两年就换一任,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精力关注地方的发展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其他因素外,现有的县级地方格局太小,使有能力的干部不能安于其位。并县以后,等于给有能力、有抱负的干部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使其在县级职位上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才能,有利于地方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开支。省县直辖后,由于没有了市对县在政策、财力等方面的“截留”,提高了行政效率。虽然合并后的县升格为地厅级,但减少了原县级党政的“五大班子”和政府相关部门,行政经费总体上可得到压缩。


4、改革阻力小。过去有些地方并县的阻力主要来自原县级领导干部的安置问题。按照本方案并县后,县级实职岗位没有减少(包括镇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可减少在干部人员安置问题上的阻力。


5、合并后的县升格为地厅级后,理顺了省县直辖后行政管理层级的梯次结构。


四、方案的实施


在中、东部地区(大区)各选一省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合并后的县级主要领导任职严格实行地方回避制度,减少矛盾。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6324

主張①省province府metropolis※(道region)-②郡city county縣county-③市city鎮township鄉municipality區borough※(坊precinct-社區commune村莊village)三級政府六級區劃■衆議院參議院聯合立法-地方自治-司法獨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7-25

然后配合县辖市制度。被撤县县城镇可以保留为县辖市。其他新设县辖市标准不妨为城镇区人口5万,或者全镇人口10万,满足两个条件之一即可。


人口稀少的乡的区域可以由县派出,集镇地区设镇、设市落实自治。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7-25

哇哈哈,几乎与我的方案完全一样。

我的方案就是省级微调,直辖市并入相应的省,重庆扩大建省。

县域扩大,具体是以区划值120为标准,若人口密度在1000,则一县有200万人、2000平方公里;若人口密度在100,则一县有80万人,8000平方公里。 县级有州、县,州是境内有百万人口城市的县。 县下容许有多个城市。

县(州)下分乡、郭、区,标准都是区划值6(意即每县分20个乡)。 乡是农村地方,郭是境内有城市(或有大城市的部分城区但同时其城市人口比例应该大于某固定值)的乡,区是完全的城区。

乡下直辖村、镇,区下分里,郭下二者皆有。(对于乡级以下,其自然村可能达200-300个,为了查阅的方便,可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对乡进行划片,暂称为“社”,不设立任何机构)

不设立“市”,但保留市的名称,并且广泛使用,设立以“市”命名的有关城市建设的机构。 城市的范围三年或五年界定一次,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以“社”为基本单位,不满50万的以“村”为基本单位。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7-25
该文的有些见解我很能接受,我认为,对于一片行政区域,如果不考虑自然地理阻隔和交通等原因的话,理论上其行政的幅度应该只与其面积有关,意即行政半径一定,而区域内人口的多寡则对应于改政府行政人员的多少。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7-27
建议中央直管到县(州),县(州)直管到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7-28

湖鹰方案也可改为:

地级市改州,城区 规模小的改县级市,大城市省直辖,

缩县(相当于扩镇),精简县级政府

并乡,乡为县的派出机构,设办事处,不设政府

镇不辖村,设若干居委会(村级),由县设办事处(乡级) 管理

此方案便于操作,与湖鹰方案结果基本相同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0-18
全部乡镇都改为办事处
yzh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2-01
地级市就增加了,原来的县市反没有了,连发展权都没有了,没经济权啊.

我来建议一个方案,县级市与地区市一样直管,同样的权力,县一级就由省直管人事权,财政权,每县上缴全县财政收入的15%到地区做"管理费",地区无权再以任何理由来收取其它名义的"管理费",全地区的财政只能用地区政府的5%的财政收入用于地区驻地的城市开发,超过严励处理,全地区市常委除二个外地的主要一把手外,其它常委必须每县一个,有一个讲话的人嘛 .县市一把手必须为(此为最重要的):1,不能是本地区人2,不能是邻县人
(非邻县人就是不是一个地区的,或不是一个地区但相邻的县,那样的县一般在彼此都有许多亲戚的)3,每个省要减少一半以上的地区,不是地区市,所有的地级市都为省直辖,它下面只能管区,其区以原有区为主,不能以整县转区,可以划相邻县部分地方做市辖.(县就不要小气了,不要拉着你的"边区"不放,不让它发展).4,每个地区辖10个以上县,地区驻地为原地级市驻地,这样它就没能力发展它的驻地的城建了,都是别人的地盘,它不会发神经的.5,每个地区一般定员500左右,(不包括公检法司,工商,煤监,安监等为省直辖部门,一般管若干市和一个地区).6,,减少地区权力,使它成为一个省的传话筒,和地方调解机器.7,所有县的二个一把手(不能为同地区,及邻县及有直旁系5代以内关系)都为省直选,这样县就不会怕地区了,任期必须达到三年以上规定任期,这样才能有成绩,人大为地方人当,这样地方的人的意见才能反应,人大权力必须扩大.
  再建议税收,现在地级市占了全国税收50%以上的税,简直在喝血.以后地税为(以县为100%),省占30%县70%,上缴地区15%实为55%(比现在的20%多要强多了).
还有大家讲的一个县辖市(台湾就是)是有道理的,很多有条件的县下的地方不能发展城市是一个问题,是城市化的一个大问题,最不公平的就是过去本身就是县驻镇,县城一搬它就衰败了,好心痛的.整体上我不赞成扩县,那又多少县市下降,又要减少城市化,而县实际上又成了现在的地级市,不过是增加几十个地区级而已,又在刮农业的血.我想建议一个就是不调整扩县了,大县因邻近有市划一部分地方给地级市或县级市,它们才能发展,必竞它们地盘少,而县来说它又管不了那地方,发展不了那地方,那地方的老百姓也想去邻近市,把市扩大一些和县相当就以了,也有带动城市化的潜力.讲县辖市,我建议称"中心镇(市)"那就是县下有中心镇(市,县城镇),镇,乡,农场等.
讲一讲中心镇(其实就是县辖市),相当于县城驻镇,拥有城建权相当副县级,一般以1,原县城;2大工矿区镇为必设中心镇,(这样当地有很大的经济及城市建设实力,也为地方老百姓心理平衡),其它设镇标准为:(以各省为标准,本标准以湖南冷水江及湘中地区为假想)1(3),人口集中,有发展实力,交通便利.2(4),辖区人口约3万以上,城区人口达3千以上,(以上可以有乡镇合并)3(5),要地域集中,是中心区域,即为以其为中心半径为15-20公里,能幅射其地域,(不一定全为其镇域,还要超过周边乡镇.)中
对中心镇的管理,一般县要返回该镇财政收入的15%-30%的城建基金,专款专用成立科级的城镇建设管理所(局),给中心镇以开发区以上的权力。带动城镇建设。规划要高标准,要专家设计,报省批准。
对城区建设以各级政府全部财政收入为准:省对省城不高于5%市20%;
地区5%,县对县城15%,严格控制其标准,超过开除,取消其所有公职,这样来避免省长是省会的城长,县长是城关镇城长的可笑局面。
讲公安还是入地区公安处,其它可以有一个地区的办事处。但法院,检察院等可以按地区驻地市(市不为地区辖的,一般为原地级市)设一个中级院管一个地区和若干辖区的地级市和不辖区的县级市,总的说县的权力与市一样。可以考虑称省高院-**(中级)分院-县法院(地级市无直管的法院)。在中心镇可以设法庭。
以湖南来说只14个地州和16个县级市共30个市加地区7个共37个也不多吧,我想湘中的娄底,邵阳地级市,冷水江市,涟源市,武冈市直辖,建邵阳地区(500人左右)来管理是不是可以,湖南高等法院(检察院)第**分院(邵阳分院)下设冷水江市法院(娄底,邵阳市只下辖区有法院)这样还可免每地一个法院地方主义。还建议的市扩大娄底可划涟源一部乡镇和双峰洪山殿镇等地方扩区。而县级冷水江市可以划新化的田坪镇温塘镇及桑梓镇的满竹为界划入建诚意镇,和新化的石冲口镇及新邵的坪上镇来扩大市区,而这些镇对邻县来说到县城比到冷水江市远多了,新邵坪上到冷水江才20公里左右而到新邵已到了邵阳了有7,80公里了,这里的人一般去县城也少只到冷水江多,语言也一样与新邵话不同。调整冷水江乡一级,区区436平方公里有16个乡镇之多,加上划入的,不要超过15个,设立街道办事处,冷水江街道并中连、同兴乡及及布溪街道办事处;毛易撤镇建街道加上火车东站那一片合一个街道,禾青建街道,锡矿山街道与乡合并,金竹山与沙塘湾街道合并为金竹山街道,毛易部分与梓龙合并一个乡,建坪上中心镇,田坪中心镇,铎山中心镇发展区域城市化。
这样就限制了省城,地区,和县对下级的剥削发展它们的所谓城市政绩了,多的财政收入当然要以改善老百姓的各种福利,建福利国家老百姓才会交税交得心满意足。否则大家交的也不高兴的,主要解决是医疗,养老。


是的,那就省45%的地税,返15%地区吧,
农村要很多钱吗,我看5%到了位就多了,我是农民,市郊区的,也代表不了所有的农民,但我想农业是大事,但不是全部的事,美国有多少钱在农业上,美国有多少农民,为什么要省直县,县直市还不是为了发展城市化,减少农民减少农业成分发展现代化工业国家,美国是没几个农民的,他们都是农业地主,我想我国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集合化,庄园化,大量减少农民.以现有土地为基础农民入股发展股份农业集团公司,公司员工也成了工人,多的农民可以成为城里人,集镇人,发展工业,解决就业发展第三产业.
就现在中国有几个农民,我想不到30%还是老弱病残,其他还不出去打工了,都是工人了,只是中国的户籍制不承认是在就业是工人是城里人罢了.有15%的农民就多了.养老,医疗是基础,其它都是其次,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些基本保险他会有一定的满足感,城市认同感的.
也不是说一定要给地区多少钱,不给也是可以的.反正它只是一个派出机构,权力大大缩小,(过去的地区,权力其实是与地级市差不多的,不要以为是派出机构,它们管下面的县有生杀大权的有人事,财政等最主要的权力


还是我们湖南冷水江市,本来就是从邵阳分娄底地区时就是因为冷江有工业,84年还想直接建地级市,本来冷水江就占娄底地区的50%以上的产值,娄底从一个不闻一名的小镇又没水资源到今天的规模得益刮得下面的市县刮的狠而已.铁路洛湛线和高速公路要从冷水江过,专家都这样鼓吹但它是上级不理硬是从它那过.凡是有心搞好冷江的他就只能滚,本心就在防,没有冷江它还有什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