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三年(849年),陷於吐蕃之秦州、原州、安樂州三州及石門等七關歸國。置秦州防禦使。旋又得成州,又以秦州刺史充秦成兩州經略天雄軍使。
《冊府元龜》:宣宗大中三年正月丙辰涇原節度使康季榮奏吐蕃宰相論恐熱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之兵民歸國……八月鳳翔節度使李比奏複秦州。《冊府元龜》:宣宗大中……三年九月敕秦州刺史並秦成兩州經略天雄軍使職田夏小麥共八十石秋粟一百二十石。《舊書·宣宗紀》:大中六年春正月戊辰,以隴州防禦使薛逵為秦州刺史、天雄軍使,兼秦成兩州經略使。《薛達除秦州刺史制》:……可檢校左散騎常侍使持節秦州諸軍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天雄軍使兼秦成兩州經略及義寧軍行營鎮遏都知兵馬使本道營田等使,散官勳如故。《上順宗憲宗諡號赦文》:……六郡連收,七關盡復,……註:六郡為秦、原、威(安樂)、維、成、扶 咸通四年(863年),吐蕃尚延心以河州、渭州降。升秦成兩州經略天雄軍使為天雄軍節度、秦成河渭等州營田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以秦州刺史充任。河州、渭州置河渭都遊奕使。尋,又改河州隸涼州節度使。
《授王宴實天雄軍節度使制》:……守金吾衛將軍、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天雄軍節度、秦成河渭等州營田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咸通五年(864年),增領階州。
《新唐書·方鎮表》:……增領階州。 廣明元年(880年),渭州復陷於吐蕃。
大順二年(891年),階州割隸洋州武定軍節度使。
《新唐書·方鎮表》
天祐初,階州、鳳州屬秦岐所屬秦州(天雄軍/雄武軍)節度使。
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考證。 天祐元年(904年),更天雄軍節度使為雄武軍節度使。
註:是年賜魏博為天雄軍軍額。
至天祐四年(907年),秦州雄武軍節度使仍領秦州、成州、階州、鳳州。
附錄:秦州·隴右經略軍-保義軍節度使
貞元十年,於普潤置行秦州,以秦州刺史劉澭充隴右經略軍使。元和元年,隴右經略軍使升為保義軍節度使,增領良原。秦州保義軍領普潤鎮、良原鎮。《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年二月丙午,以瀛州刺史劉澭為秦州刺史、隴右經略軍使、理普潤縣,仍以普潤軍為名。註:應為隴右軍為名。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元年,以隴右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為保義軍節度使。《舊唐書》(劉澭傳):德宗寵遇,特授秦州刺史,以普潤縣為理所。……後錄功,賜其額曰保義。……元和二年十二月,卒。《全唐文》(唐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使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保義軍節度隴西經略軍等使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尚書右僕射中山劉公神道碑銘):即日拜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隴西經略軍使,割扶風之普潤縣以處之,倚為長城,鎮我近輔。……貞元二十一年……明年秩進武部,封啟彭城,建保義之雄名,益良原之重眾,知始賜節鉞,許之專征。……以元和二年十二月日,薨於岐山縣之行次。《冊府元龜》(將帥部·褒異第十一):劉澭幽州節度使怦之次子怦卒子濟代任表澭為瀛州刺史無何怒兄濟乃請以所部西捍隴塞拔瀛州兵一千五百及男女萬餘口直趣京師部伍齊整無一人犯令者德宗召澭賜宴於凌煙閣甚被恩寵拜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隴右經略軍使其麾下兵士賜名隴右軍以普潤縣為理所賜本錢五萬貫以自給。元和三年,普潤鎮隸左神策軍。《唐會要》:元和三年正月詔普潤鎮兵馬使𨽻左神䇿軍。註:元和二年,劉澭卒。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8-14 14: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