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34阅读
  • 35回复

[地名由来]张家口曾名张垣的来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1-29
一直不明白张家口为什么曾被称为张垣,网上搜不到,哪位能解答一下。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1-29
以下是引用东海风在2006-11-29 17:33:19的发言:
一直不明白张家口为什么曾被称为张垣,网上搜不到,哪位能解答一下。


同问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1-29

可能只是简化的结果吧,就好像石家庄称为"石市"


"垣"是城墙的意思,张家口是北京的屏障,外长城所在地,有大镜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12:16:54编辑过]
hqq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1-30
國民政府時代,石家莊那裡叫石門市。張家口改稱張垣市我想大概只是把地名由三字縮為兩字而已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1-30
還是恢復一些民國貨更早時期的老地名為好。現在新出來的這些地名多半沒有什麽文化内涵。一個字:俗。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1-30
以下是引用hqq在2006-11-30 1:49:31的发言:
國民政府時代,石家莊那裡叫石門市。張家口改稱張垣市我想大概只是把地名由三字縮為兩字而已


是不是非正式的?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1-30

的确是非正式的。民国时候已经没有张家口这个地名了,当时把万全县治迁到了张家口。张垣是万全县的别称。就象南京别称金陵一样。解放后设立张家口市,万全县才回治孔家庄。

现在其实不妨将张家口依然改名为万全,张家口作为区的名称。

hqq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11-30
以下是引用南京人在2006-11-30 14:41:49的发言:

的确是非正式的。民国时候已经没有张家口这个地名了,当时把万全县治迁到了张家口。张垣是万全县的别称。就象南京别称金陵一样。解放后设立张家口市,万全县才回治孔家庄。


现在其实不妨将张家口依然改名为万全,张家口作为区的名称。



是正式的阿,不要誤導!!國民政府最晚期的時候,1947年6月核准設立張家口市,見1947年內政部行政區域簡表。不久又把張家口市改為張垣市,在1948年中華年鑑上,明確寫著察哈爾省省會張垣市。早年臺灣的國中地理課本上,都還是教察哈爾省會「張垣」勒!!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12-01
这很感兴趣,愿闻其祥,还有就是回到原话题,为什么叫张垣?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6-12-03

我认为张垣是别称,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从日本人手里抢来张家口.张家口市首次解放后,恢复察哈尔省建制,省会设在宣化市.
张家口为边区直辖市。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区机关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移驻张家口市。成为晋察冀边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当时在张市出版的报纸有《晋察冀日报》、《张垣日报》、《新察哈尔日报》等
1946年2月,《晋察冀日报》刊登的题为《张垣的民主概况》一文是这样描写当时张家口人民生活的:“清早起来,小学生们快乐地走进学校。夜里满街尽是行人,商店、饭店里闪烁着电灯,开放着收音机,话匣子(即留声机)歌唱着,广播着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商业行情……人民剧院、市电影院、庆丰戏院日日满座。为了过一个热闹的新年,各区各校排练着秧歌、高跷、话剧。人民没有忘记在冰天雪地里为保卫人民利益和反动派搏斗的战士兄弟们,一叠叠的慰问信投入《晋察冀日报》的收发室,并加紧筹集捐款和各种慰问品。人们正以愉快欢乐的心情加紧工作,开展增产节约,支援前线,新的张家口在活跃着,欢笑着,新生的力量正在繁荣滋长。”美、英、法国和重庆、北平、天津的新闻记者纷纷来访,并高度评价这里蓬勃发展的文化活动,美国记者柯莱说:“张家口已成为文化城。”天津《大公报》记者于冈认为:“如果从人口与文化人来做比例,恐怕张垣是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城市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6-12-03
由此可见,张垣是张家口的别称[em01]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6-12-03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与承德市相连,西与山西省接壤。张家口市是河北省辖市,现辖4区(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13县(万全、怀安、宣化、阳原、蔚县、涿鹿、康保、沽源、张北、崇礼、赤城、尚义、怀来)。
张家口人类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宣化县王家窑遗址可将其追溯到原始社会。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发生在张家口的涿鹿和怀来一带。
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后来向东迁徙,沿着北洛水南下,到现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再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向东北走,最后定居在涿鹿附近。
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约在今陕西的渭水上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山东一带。
蚩尤部落,史书上又称九黎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的夷人部落。他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部落在涿鹿进行了战争,结果蚩尤被打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不久,因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于是炎、黄部落又发生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怀来一带)。结果炎帝被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
战后,炎帝部落归顺了皇帝部落,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以后,又向南发展,进展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春秋以来,这些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族”和“炎黄子孙”。
张家口之名始于明代。由于连年战争,河北人口锐减。明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充实京畿人口,巩固边防,增加兵源,与永乐二年(1404年),有计划地从山西人烟稠密的县、区,移民到张家口、宣化一带,由官方筑起土堡,以居新迁之民。为防御北方游牧部族骚扰,于各地筑烽火台,每台屯兵把守,士兵父子相承,并可携眷久居耕种。由此形成的村落,以“堡”、“台”命名的甚多。城镇属县各隘口均筑砖城,分设参将、守备、千总、指挥、游击等武官驻防。由于“大境门”地形险要,明宣德四年(1429年),由张文指挥负责在口南五里许建张家口堡,屯住重兵,守卫边塞,有“武城”之称,即今武城街名之由来。《万全县志·张家口概况》记载:“张家口在明代原属万全右卫,宣德四年(1429年)始筑堡城,为与蒙古通商互市之要镇。”相传因其北五里有东太平山与西太平山,两山相距数百步,对峙 如门;又因该堡城为指挥张文所筑,故名张家口堡,后改称张家口。请顺治二年(1645年),在大境门边墙开豁建门,曰“大境门”。
明清时期,张家口商贸兴盛。1551年,大境门外开设“马市”,由官方以布釜之类易蒙古鞑靼马匹、皮张。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臣服受封,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之所”。1613年,张家口堡之侧筑来远堡,以张家口堡和来远堡为基础,张家口逐渐发展成为蒙汉民族贸易交往的中心。时摊铺栉比,商贾云集,来远堡外“穹庐千帐”,民族商业贸易十分兴盛。1676年,清军击垮葛尔丹,打通了通往漠北的商道,立大境门为蒙古与本部贸易的场所。到1906年各店铺已有1037家。北平、天津、山西等地客商来张家口经商者日众。1860年,俄国商人已开始在张家口出现。1884年,英、美、法等过商人纷纷到张家口收购皮张和羊毛,张家口逐渐成为陆路大商埠,“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途”,年进出口平均银高达15000万两。张家口的皮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天下皮裘,经此输入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成了誉满中外的“皮都”。由于货优物美,享有盛誉,“口羔”,“口皮”驰名国际市场。
京张铁路的通车和张家口火车站的建立,是张家口近代经济发展的起点,对其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905年5月,清政府批准修筑京张铁路,委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1906年1月6日,京张铁路开始从丰台铺轨,詹天佑在路轨上钉下第一个道钉。1980年5月,京张全线关键工程,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竣工。1909年7月,京张全路铺轨完成。9月20日,张家口站为京张铁路全线正式通车举行庆祝茶会,招待官商各界。24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全长201.1公里。同年,又自张家口向西展筑张家口至归绥(今呼和浩特)铁路,即京绥铁路。京张、京绥铁路的通车,大大促进了张家口工商业的发展。
1982年9月17日,国民党政府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改建为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会。1037年8月27日,日军占领张家口,尔后成立伪“察南自治政府”。1939年初,肇建张家口特别市,成立伪市公署,张家口始设市。同年9月,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首府驻张家口市。
1945年8月23日,张家口第一次解放,随之成立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属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均设于张家口市。同年11月改属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1946年10月,我军战略转移,撤离张家口。1948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张家口,复建市人民政府。1949年1月15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张家口市。1952年11月7日,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6-12-03
县境历史古老,民族文化传统悠久。由于历代政权频繁更迭,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断续起伏。据今已发现的北沙城南,洗马林前水关等古代文化遗址,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可以推断:早自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类生息,且有部分人群聚落形成。《水经注》等历史资料记载,今日之北沙城古城遗址,即前秦时期的武罡城,是秦相蔡泽、号为武罡君所居住过的城堡。汉代,县境曾置宁县,东汉末年,战事迭起,人口大部离徙,至东晋时县置沦废,此后则断断续续成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辽、金、元代,户籍稍渐恢复,至令聚落遗址仍然多处可见。辽代于今宣平堡置大新镇,金代又在此置宣平县,又于今阳门堡置阳门县。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于今左卫镇置万全左右卫,永乐二年 (1404) 移万全右卫治所于德胜口堡城,即今万全城。 自成化年间起,又先后筑来远堡 ( 今张家口上堡 ) 、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各城堡,清代康熙三十二年 (1693) 裁改万全右卫置万全县 , 辖附近西路所属地域及张家口、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此后至清末 500 余年间,置治稳定,人口繁衍生息,基本形成现今聚落雏型,经济文化事业随之发展。  民国时期,万全县隶属直隶省口北道,县名仍旧。民国 3 年 (1914) 县治所移至张家口堡子里。民国 17 年 (1928) ,始建察哈尔省,以万全为首县,以万全县所辖之张家口为省会。
  
   1937 年 8 月,日军侵占张家口,9 月 4 日成立日伪察南自治政府,辖察南 10 县,万全县属之。 1938 年 1 月,日伪万全县公署在张家口成立。 1939 年 9 月 3 日因与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同治于张家口,万全县治所遂迁回万全城。 1941 年 4 月 1 日万全与怀安县合并,称万安县,治所柴沟堡,隶属于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察南政厅。
  
   万全人民,世代筚路蓝缕、历尽沧桑,开拓了这块不毛之地,也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尝尽了剥削奴役之苦,饱受了兵燹匪祸之害,挣扎于冻馁天亡的苦难深渊。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匪患流年,民脂民膏消耗殆尽,农民终年难得卒岁。 18 年灾荒奇重,到口外逃生者达 3000 余人。民国《万全县志》载: “短褐不蔽体、糟糠不充腹,农无耕田、商无交易、工无可成,人皆失业,号寒啼饥,老幼转于沟壑,少壮散于四方”,较真实地记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情景。民国 14 一一 17 年 (1925 一一 1928) 间,北方工农革命运动高涨时期,在中共张家口地 ( 市 ) 委的领导下,羊窖沟、黑石堰等地农民曾经组织起来,准备武装起义,但因时局变化,未能付诸行动。 日伪统治的 8 年间,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先后制造了万全城“万人坑”、 “狼山沟”、张贵屯“蔡家缸房”等惨案,全县被惨杀的无辜群众达 300 余人,万全城王有福家 1l 口人,被惨杀者 9 口。侵华日军惨杀了张贵屯蔡进文弟兄 3 人之后,还逼其家属舔净刺刀上的血迹……。

  1945 年 4 月,中共冀察党委派李国华、胡志东、郑越、李正军等一批共产党员来万全开辟工作,通过进步农民杨世考,在西柳林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组建起路北支队抗日武装队伍,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同年 8 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县境解放,中共察南地委陆续增派和就地提拔了一批干部,成立万全县政治处 ( 即中共万全县委员会 ) 和县政府。万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同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减租减息、清算反霸、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斗争,并在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

  1946 年,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发动全面内战。 9 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万全,流亡北平的国民党万全县党部书记长李九如、恶霸地主霍行五等人乘机还乡,国民党的党、政、军警机构,同土匪、恶霸、还乡团、反动地主、富农沆瀣一气,向翻身农民进行残酷的反攻倒算。为了保卫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中共万全县委,贯彻六地委“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指示,以县委书记王锋、县长张获、宣传部长郑越、公安局长石磊、二区区委书记石殿臣等同志为首的 80 余名县区干部和区小队员,组成三支武工队,从怀安县第六屯重返县境,分作一、三区,二、四区,五区就地坚持武装斗争。在环境极其残酷的情况下,终因敌众我寡,大部分领导同志光荣牺牲,加之在地、富反攻倒算中被敌人杀害的区村干部、共产党员、群众积极分子,共计 61 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 247 名人民子弟兵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 58 名失踪。万全人民和外籍干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为了万全这块土地的解放与繁荣,再次付出了血的代价。

  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使万全人民终于挣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迎来了彻底翻身解放的胜利曙光。桩桩民族恨、世世阶级仇的血泪史,使人们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全县人民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毅然肩负起彻底消灭剥削阶级,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历史重任。

  1948 年 11 月 30 日,万全县第二次解放,恢复县建置,属察哈尔省察南专区。根据中共万全县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展开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宣传教育等民主革命运动,以及“三反、五反”斗争,结合进行建党、建政,从而建立和不断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与此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努力发展生产,至 1952 年全县粮食产量即开创了历史最高水平,胜利地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1953 年后,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县农民在自愿“组织起来”,参加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个体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积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组,以及公私合营商业,加之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的建立,粮棉统购统销的实行,财政、金融事业的统一与发展,至 1956 年全县即全面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经济制度。万全的历史开始跨入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

  1958 年同怀安县合并,称怀安县,治所柴沟堡。 1961 年底两县分开,恢复万全县置,治所万全城,

  1957 年后,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一度产生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绝对化、扩大化的失误,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滞与挫折。然而,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知识分子、各界人士,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循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压缩了盲目上马的工业企业,加强了农业基础,动员部分城镇人口还乡,划小了人民公社体制,落实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等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从而胜利地克服了暂时经济困难。即使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种非正常年代,各级干部仍然忍辱负重、力所能及地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多数干部、工人、农民依然坚守工作和生产岗位,挽回了部分损失,工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文化事业仍有一定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人民认真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县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自 1983 年 7 月 1 日县城由万全城迁到孔家庄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目前县城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大县城开发力度,开发建设总面积达 72 . 7 万平方米,建成了办公、教学、家属、商宅楼近 90 幢,完成了县城环城路、东西两个立交桥出口路、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休闲广场和 29 条小街小巷硬化等民心工程,县城道路硬化总里程在 2000 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同时,县城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程度也都有了很大提高。县城总体形象得以改变,县城品位得以提高。

mn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6-12-04
大境门上的“大好河山”是阎锡山的手下,当年的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写的。。
本人察哈尔怀安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6-12-10
看来是国民政府将张家口改名“张垣”后不久, 即为共军占领。 事实上并没有改成。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6-12-14

以前玩大富翁四的台湾版,中国地图上就有“张垣市”,当时一下子没搞懂,看来看方位猜是指张家口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9-07-12
张家口称为“垣”也有些历史了,当时还是民间人士的俗称,如清中期诗人陈逢衡《张家口秋日杂兴》
人来异地方如醉,酒到边关更觉浓。
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
民国初年以后的新闻电报里“张垣”就已较常见了。
其实张家口在金代已经是一个聚落了,当时称为“翠屏口”(今市北太平山即金代翠屏山),当时还有一寺庙千佛寺,丘处机西行曾经经过翠屏口,明初空边,这一线城市发展发生断代和重建。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9-07-12
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外事不决问方舆,内事不决问维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9-12-02
      据《张垣探微》一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U3ODQzNA==&mid=2247486532&idx=2&sn=a7474be841b807efe4cdad354b879e1c&chksm=97e92729a09eae3fd8d790b46a4d5f4350641138da95a4a4da2efc1943fec7807296293f339c&mpshare=1&scene=1&srcid=1202sxcaiSEaRexmMmeWVZAT&sharer_sharetime=1575273348508&sharer_shareid=09f360a38d55117e67e28bdd2a670911&pass_ticket=2DHBp%2BP6mDxAD5v%2Bn4hf2awbEmEWozXaYooz4AFEMiBrB%2Biilr3d8Sdo50y7Gl5N#rd)(收入《张家口记忆》一书,现代出版社2017年版)称:“1948年4月,国民党政府曾将张家口市更名为张垣市。原来张垣的名字,不完全是民间对张家口市的称呼,还有政府的认可和命名,值得文史界重视。市档案馆还保存有一份张垣市政府代电,叙述了张垣市被行政院批准的过程。”
       不知道书中是否有披露电文内容,有兴趣的坛友可购书详查。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9-12-02 20:5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9-12-02
张家凑齐了四个县级以上地名

张家口,张家界,张家港,张家川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9-12-02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9-12-02 22:3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9-12-02
感谢超微星在张家口市志找到的有关张垣市记载。
综合推测为:1947年国民党张家口市政府申请改名被行政院批准,但可能受流程和时局影响,1948年才完成改名张垣市,但不久即被解放,恢复为张家口市。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9-12-02 20:5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9-12-02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9-12-02 22:3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9-12-02
我猜测:按照地方自治的顺序,应该是首先由议会收集更名民意,然后报中央批准,再正式实施更名,最后市长就职。所以很有可能行政院的批复在议会成立之后。当时的断句很可能是“张垣   市议会”,而非“张垣市  议会”。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9-12-02 22:3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9-12-02
回 xuanxuan 的帖子
xuanxuan: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2019-07-12 22:21) 


我看到另一种说法:

张家口名字的由来与明洪武年间的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明初到宣德四年这六十年中,能够使地名发生变化的因素莫过于洪武移民。据《宣府镇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这一带因“民户不足,调山西诸处余丁充之”。

其中有张姓人家迁来在隘口附近定居(这一点可以从《宣府镇志》关于此处有“张家庄”记载中得到印证),这就使“口”与,“张家”发生了联系,而赋之以新的社会人文内涵。久之,“隘口”一名遂被人们冠以张姓,称做“张家隘口”后来又简化为“张家口”。

宣德四年,张文修筑城堡,以“张家口”做为堡之专称,命名为“张家口堡”。据此,可以认定,张家口的得名当在洪武末年到永乐年间,而宣德四年则可看做是官方正式命名之始。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张家口”名称的内涵也发生了几次大的演变。当“张家口”一名被移植为城堡的专称之后,它便由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向社会聚落名称转化。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