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93阅读
  • 10回复

[唐]唐涇原鎮(彰義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2-20




關內道方鎮第五——涇原鎮
大曆三年(768年),罷邠寧鎮,所領邠州、寧州、慶州改隸朔方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涇州、原州置鎮,兼領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涇州復置保定縣。於靈台之百里城置行原州,以(涇州)靈台、良原縣戶合置。
大曆五年(770年),遙管鄭、潁二州,為四鎮北庭行營節度兼涇原潁鄭等節度觀察使。註:涇原鎮於大曆三年十二月方下詔建鎮,尋大曆五年遙管鄭潁二州,考慮古時交通之不便,不應視作明顯時序差。
《邠志》(《通鑒》引):初,吐蕃既退,諸侯入覲。是時馬鎮西以四鎮兼邠甯,李公軍澤潞以防秋軍周至。丞相元公載使人諷諸將使責己曰: “今四郊多壘,中外未寧,公執國柄有年矣,安危大計,一無所聞,如之何?”載曰: “非所及也。”他日又言,且曰: “得非曠職乎?”載莞然曰: “安危系于大臣,非獨宰臣也。先王作兵,置之四境,所以禦戎狄也。今內地無虞,朔方軍在河中,澤潞軍在周至,遊軍伺寇,不遠京室,王畿之內,豈假是邪! 必令損益,須自此始。故曰非所及也。”郭、李曰: “宰臣但圖之。”載曰: “今若徙四鎮於涇,朔方於邠,澤路於岐,則內地無虞,三邊有備,三賢之意何如?”三公曰:“惟所指揮。”既而相謂曰: “我曹即為所冊,得無行乎?”十二月,詔馬公兼領涇原,尋以鄭潁資之; 李公兼領山南,猶以澤潞資之; 郭公兼領邠寧,亦以河中資之。三將皆如詔。
《馬公別傳》:馬公朝于京師,以公掌留事。馬璘懇奏,請以邠、甯、慶三州讓副元帥子儀,令以朔方、河中之軍鎮之,自帥四鎮、北庭之眾,遷赴涇州,將以拓境。代宗壯而許之。十二月二日,朝廷以馬公璘為涇原節度使。
《舊書·代宗紀》:十二月己酉,以邠寧節度使馬璘為涇原節度,移鎮涇州,其邠寧割隸朔方軍。邠州將吏以燒馬坊為亂,兵馬使段秀實斬其凶首八人,方定。
《大唐故四鎮北庭行營節度兼涇原潁鄭等節度觀察使尚書左僕射扶風郡王贈司徒馬府君(璘)墓誌銘》:暨移鎮涇州,復紹邠政,加拜工部尚書又檢校左僕射知省事,改封扶風郡王。仍以潁鄭二州供其軍實。
《舊書》(段秀實傳):既至其理所,人煙敻絕,且無廩食。朝廷憂之,遂詔璘遙管鄭、潁二州,以贍涇原軍,俾秀實為留後,二州甚理。
《舊書》(馬璘傳):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鄰戎虜,乃詔璘移鎮涇州,兼權知鳳翔隴右節度副使。複以鄭、滑二州隸之。
《舊書》(郭子儀傳):時議以西蕃侵寇,京師不安,馬璘雖在邠州,力不能拒,乃以子儀兼邠甯慶節度,自河中移鎮邠州,徙馬璘為涇原節度使。
《通鑒》:元載以吐蕃連歲入寇,馬璘以四鎮兵屯邠寧,力不能拒,……乃與子儀及諸將議,徙璘鎮涇州,而使郭子儀以朔方兵鎮邠州,曰: “若以邊土荒殘軍費不給,則以內地租稅及運金帛以助之。”諸將皆以為然。
《冊府元龜·外臣部》:時朝議以馬璘孤軍在邠州,不足捍蔽,遂徙郭子儀軍自河中居邠,仍兼邠甯節度使,令馬璘居涇。
《冊府元龜·帝王部》:代宗以犬戎浸驕,歲犯郊境,涇州最邊戎寇,乃詔璘移鎮涇州,為涇原節度使、涇州刺史、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如故,複以鄭、潁二州隸之。
《新書》(地理志):涇州……保定,上。本安定,至德元載更名,廣德元年沒吐蕃,大曆三年復置。……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冊府元龜》:舊於百里城距涇、原州南九十裡,分靈台、良原二縣戶合置行原州,百姓少而在內地。……

大曆八年(773年),“馬璘自涇州襲吐蕃輜重于潘原,敗之”。唐“西境極于潘原”,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原州界其間”。元載請戍原州,未許。後,潘原復陷。
《舊書》(元載傳):節度寄理於涇州。大曆八年,蕃戎入邠寧之後,朝議以為三輔已西,無襟帶之固,而涇州散地,不足為守。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之要害,指畫於上前曰:「今國家西境極于潘源,吐蕃防戍在摧沙堡,而原州界其間。原州當西塞之口,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吐蕃比毀其垣墉,棄之不居。其西則監牧故地,皆有長濠巨塹,重複深固。原州雖早霜,黍稷不藝,而有平涼附其東,獨耕一縣,可以足食。請移京西軍戍原州,乘間築之,貯粟一年。戎人夏牧多在青海,羽書覆至,已逾月矣。今運築並作,不二旬可畢。移子儀大軍居涇,以為根本,分兵守石門、木峽、隴山之關。北抵于河,皆連山峻嶺,寇不可越。稍置鳴沙縣、豐安軍為之羽翼,北帶靈武五城為之形勢。然後舉隴右之地以至安西,是謂斷西戎之脛,朝廷可高枕矣。」兼圖其地形以獻。載密使人踰隴山,入原州,量井泉,計徒庸,車乘畚鍤之器皆具。檢校左僕射田神功沮之曰:「夫興師料敵,老將所難。陛下信一書生言,舉國從之,聽誤矣。」上遲疑不決,會載得罪乃止。
《讀史方輿紀要》:馬璘自涇州襲吐蕃輜重于潘原,敗之。

大曆十四年(779年),潁州改隸永平軍節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鄭州改隸永平軍節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唐、吐蕃清水會盟。盟約: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又東至成州,……,為蕃界。
《舊書》(吐蕃傳):唐有天下,恢奄禹跡,舟車所至,莫不率俾。以累聖重光,歷年為永,彰王者之丕業,被四海之聲教。與吐蕃贊普,代為婚姻,固結隣好,安危同體,甥舅之國,將二百年。其間或因小忿,棄惠為讎,封疆騷然,靡有寧歲。皇帝踐祚,愍茲黎元,俾釋俘隷,以歸蕃落。蕃國展禮,同茲恊和,行人往復,累布成命。是必詐謀不起,兵車不用矣。彼猶以兩國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結盟,今請用之。國家務息邊人,外其故地,棄利蹈義,堅盟從約。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劒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劒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閒田。盟文有所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並依見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新置,并築城堡耕種。今二國將相受辭而會,齋戒將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臨,無得愆墜。其盟文藏于宗廟,副在有司,二國之成,其永保之。

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涇、隴、邠、寧數道”。
語見《舊書》(吐蕃傳)

貞元三年(787年),“渾瑊與尚結贊會於平涼”,並遭劫盟。七月,“遣決勝軍使唐良臣以衆六百人戍潘原堡”。九月,潘原復陷,“詔唐良臣自潘原戍百里城”。是時,“涇州之西,唯有連雲堡每偵候賊之進退,及是堡陷,涇州不敢啟西門,西門外皆為賊境”。十月,吐蕃“修故原州城,其大衆屯焉”。十一月,詔詔渾瑊歸河中,李元諒歸華州。汴州宣武軍劉昌入朝,詔以汴兵八千戍涇原,分瑊、元諒之眾歸汴。
語見《舊書》(吐蕃傳)
《舊書》(李元諒傳):貞元三年,詔元諒將本軍從渾瑊與吐蕃會盟於平涼。元諒謂瑊曰:"本奉詔,令營于潘原堡,以應援侍中。竊思潘原去平涼六七十裡,蕃情多詐,倘有急變,何由應赴?請次侍中為營。"瑊以違詔,固止之。元諒竟與瑊同進。瑊營距盟所二十裡,元諒營次之,壕柵深固。……賴元諒之軍嚴固;瑊既入營,虜皆散去。是日無元諒軍,瑊幾不免。
《全唐文》(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乃距平涼二十裡所,柵為壁,塹為壕,設晉師敖前之伏,修楚臣勁後之殿。
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尚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誌銘並序》:盟戎之役,實領後軍,戎以惡來,我以整待,賊不敢躡,全師以歸。
《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貞元三年,朝廷以五原盛秋,式遏侵軼,詔公領宣武駟介,北出護邊,有逗撓犯令者,立斬三百人以徇,傳校肅然,感讋朔野。俄拜本軍京西行營節度使,雖拊循行師,未有分地,而車服恩禮,已如守臣。


貞元四年(788年),以宣武軍京西行營節度使劉昌為涇原節度使,以李元諒為隴右(西)節度使。元諒於涇州復置良原縣,“古城多摧圮”,“進築新城,以據便地”。
《舊書》(德宗紀):貞元四年春正月,丁未,隴右李元諒築良原城。
《舊書》(德宗紀):貞元九年十一月辛卯,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使李元諒卒於良原,以其部將阿史那敘統元諒之衆,戍良原。
《新書》(地理志):良原,上。興元二年沒吐蕃,貞元四年復置。
《舊書》(李元諒傳):四年春,加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臨洮軍使,移鎮良原。良原古城多摧圮,隴東要地,虜入寇,常牧馬休兵於此。元諒遠烽堠,培城補堞,身率軍士,與同勞逸。芟林薙草,斬荊榛,俟乾,盡焚之,方數十裡,皆為美田。勸軍士樹藝,歲收粟菽數十萬斛,生殖之業,陶冶必備。仍距城築台,上彀車弩,為城守備益固。無幾,又進築新城,以據便地。虜每寇掠,輒擊卻之,涇、隴由是乂安,虜深憚之。
《全唐文》(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良原縣間在涇隴,西壓窮邊,罹彼煙塵,翦除荊棘,事未經啟。密命興功,遂發軫而遽行,即建標而特起,恢其制度,峻以規模,役不二旬,隱然嶽立。乃修廬井,乃辟田疇,商旅載通,流庸偕附。烽堠交於塞表,保障連於峽右。雖周築虎牢,漢憑馬邑,式遏亂略,曾何足雲!此其徇國之功十也。
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尚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誌銘並序》:四年春,詔加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臨洮軍等使。良原古城,隴東要塞。虜騎入寇,於焉中休。詔公移鎮,以遏侵軼。遷尚書左僕射。諸侯戎兵,愛俾總統。規李牧守邊之議,擇充國屯田之謀。駈狐狸,剪榛棘,補殘堞,濬舊隍,築新台,彀連弩撲,斸陶旊,墾發耕耘,歲收甫田數十萬斛。尋又進據便地,更營新城,辟土開疆,日引月長。賊來寇抄,師輒擊卻,由是豳涇汧隴,人獲按堵矣。
《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明年遷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使度支營田等使涇州刺史,是拜居秦之北地,漢之回中,俗修武備,而尚氣敢。

貞元七年(791年),二月,復築原州平涼城。三月,築胡谷堡,改名彰義堡。
《舊書》(德宗紀):涇原帥劉昌復築平涼城。城去故原州一百五十里,本原之屬縣,地當禦戎之衝要。……涇原節度使劉昌築胡谷堡,改名彰義堡。堡在平涼西三十五里,亦禦戎之要地。
《冊府元龜》:分兵戍之,地當走集,得守固之要,器械糧谷,頗豐而人安焉。
《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西城平涼,開地二百里,據彈箏峽之嶮,北城保定,深入百餘裡,捍青石嶺之固,凡七城二堡,有堅甲利刃,制彼沖厄,絕其驅侵。

貞元十一年(795年),涇州於堡定城復置臨涇縣(原治堡定城),於彰信堡置行潘原縣。
《唐會要》:臨涇縣,貞元十一年正月,節度使劉昌請於臨涇縣保定城置。阴盘县,改潘原,贞元十一年,以彰信堡置。
《新書》(地理志):潘原。中。本陰盤,天寶元年更名,後省為彰信堡,貞元十一年復置。
《大唐四鎮北庭行軍兼涇原等州節度度支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劉公紀功碑銘並序》:西城平涼,開地二百里,據彈箏峽之嶮,北城保定,深入百餘裡,捍青石嶺之固,凡七城二堡,有堅甲利刃,制彼沖厄,絕其驅侵。

貞元十九年(803年),移行原州至平涼縣。百里城分置鄉甿歸於靈台、良原。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冊府元龜》:今平涼臨邊,且故原州屬縣人戶頗眾,兼諸軍防秋兵馬在焉,請徙行原州置於平涼,城池嚴固,且逼蕃戎,可以威重綠邊。其百里城舊分置鄉甿,歸於靈台、良原。詔可之。
授劉士涇太僕卿制》:築平涼等八城一堡。

元和元年(806年),良原割隸秦州保義軍節度、隴西經略軍等使(普潤鎮)。註:元和三年罷保義軍,良原鎮隸右神策軍。
《舊書》(憲宗紀):元和元年,以隴右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為保義軍節度使。
《全唐文》(唐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使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保義軍節度隴西經略軍等使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尚書右僕射中山劉公神道碑銘):貞元二十一年……明年秩進武部,封啟彭城,建保義之雄名,益良原之重眾,知始賜節鉞,許之專征。
《唐會要》:(元和)三年正月。詔普潤鎮兵馬使。隸左神策軍。良原鎮兵馬使。隸右神策軍。

元和三年(808年),移行原州至臨涇縣,置行渭州於平涼縣,並罷平涼縣,“其民皆州自領之”。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冊府元龜》:郝玼為臨涇鎮將,以臨涇地居險要,當虜要衝,白其帥曰:臨涇草木豐茂,宜畜牧。西蕃入寇,每屯其地,請完壘益軍,以折虜之入寇。前帥不從,及段佑節制涇原,深然其策。元和三年,佑請築臨涇城,朝廷從之,仍以為行涼州(原州)。詔玼為刺史以戍之,自是西蕃入寇,不過臨涇。初佑請城臨涇,詔麟遊、靈台、良原、崇信、歸化等五鎮並修整士馬,掎角相應。臨涇城直涇西北九十裡,實險要之鎮。
《唐會要》:行原州。元和三年十二月。臨涇縣改為行原州。遂命鎮將郝泚為刺史。始。泚為刺史。嘗以臨涇地宜蕃息。蕃戎每入寇。屯臨涇為休養便地。嘗白其帥。願以城控之。前帥不從。其後段祐為節度使。泚復白祐。祐多其策。乃表請城之。
《太平寰宇記》:元和三年移於涇州臨涇縣置行原州,遂命鎮將郝為刺史。始以臨涇地宜蓄息西番,每為冦即屯其地,嘗白於其帥請城以控之。前帥不從,其後段祐為節度使,泚復白祐。祐多其策。乃表請城之。……涇原節度使朱忠亮奏移行原州於臨涇縣,置行渭州于平涼縣。
《舊書》(憲宗紀):三年正月,庚子,涇原段祐請修臨涇城,在涇州北九十里,扼犬戎之衝要,詔從之。十二月庚戌,以臨涇縣為行原州,命鎮將郝玼為刺史。自玼鎮臨涇,西戎不敢犯塞。

元和中,節度朱忠亮複築潘原城。王潛又築歸化、潘原二壘,請複城原州,不果。
語見《讀史方輿紀要》
《新唐書》(忠義傳):潛至鎮,繕壁壘,積粟,構高屋偫兵,利而嚴。遂引師自原州踰硤石,取虜將一人,斥烽候,築歸化、潘原二壘。請復城原州,度支沮議,故原州復陷。

大中三年(849年),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及七關歸附,原州歸治平高。以原州之蕭關縣置武州。遂為四鎮北庭行軍涇原渭武等節度觀察使。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咸通四年(863年),渭州割隸天雄軍秦成河渭等節度觀察使。

廣明元年(880年)後,原州、武州複陷,又置行原州於臨涇縣。
《新書》(地理志):原州平涼郡,中都督府,望。廣德元年沒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平高。廣明後復沒吐蕃,又僑治臨涇。
《新五代史》:權於臨涇置原州而涇州兼治其民。

中和四年(884年),置行武州於潘原縣。復於平涼縣置行渭州。
《讀史方輿紀要》、《新書》(地理志)。

《舊五代史》:自吐蕃陷渭州,權於平涼縣為渭州理所,遂罷平涼縣。又有安國、耀武兩鎮兼屬平涼,其賦租節目,並無縣管。


大順二年(891年),賜號彰義軍,為四鎮北庭行軍、彰義軍節度、涇原渭武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

此鎮比我想象複雜許多,需要整理唐蕃戰爭及疆界,還有正州縣與行州縣的問題,另外該鎮例兼四鎮北庭行軍(行營)節度使。資料比較零碎,散在各種史料中。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3-08 03:29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2-20
參考文獻:
舊唐書、新唐書、通鑒
元和郡縣圖志
冊府元龜
唐會要
太平寰宇記
唐方鎮年表
唐刺史考全編
唐馬璘墓誌銘述考
唐涇原節度使劉昌紀功碑考述
浙大墓誌數據庫
韓愈·段太尉逸事狀
唐代後期行州行縣問題考論
關於唐涇原節度使的幾個問題
唐代涇原節度使設置原因考辨
關於唐代原州的三個問題
唐代原州七關述論
唐代原州城建廢探討
論唐代後期的天雄軍節度使府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2-22 10:3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2-20
吐蕃入侵,西北有些州都搬了家。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2-20
内迁很多州县(内乱不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2-22
增補一些內容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2-23
這個臨涇縣,作為行州治所久了,至五代開始扶正,成為原州。元代又改鎮原州,也就是今天的鎮原縣。

又補:唐代行原州治(即今鎮原縣城)與臨涇縣城並不同城,二者相距二里,在今鎮原縣城西二里蓮池村。至五代置原州,臨涇縣方附郭其下。不同於行渭州自管平涼縣民(平涼縣廢),臨涇縣民事仍屬涇州,不屬於行原州管轄。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3-04
再補充完善一部分內容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3-04
所谓八城一堡:
1.泾州城暨安定县
2.行原州城(临泾县境,与县不同城)
3.良原城(县)
4.灵台城(县)
5.平凉城(县)
6.潘原城(县),彰义堡
7.临泾城(县)
8.百里城

连云堡

七城二堡者,城无潘原,堡增彰义


折墌城 至中晚唐已为故城(元和志)
朝那城 亦成故城

录此备考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3-13
胡耀飞 | 行营之始: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建置及其意义

https://www.sohu.com/a/361840803_523177?scm=1002.44003c.fe0183.PC_ARTICLE_REC

浙江德清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國唐史學會理事。專攻唐五代十國宋史,已出版專著3部、譯著 2部、古籍整理 1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等項目若干,主持“中古史研究資訊”( zhonggushi)微信公眾號四年有餘。
摘要:行营之名初见于唐前期史料,但并不具有唐后期的意义。真正的行营,起始于安史之乱后受命入关平叛所派出的安西、北庭行营。该行营先后经历了三期,先后由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马璘、段秀实等来自安西、北庭藩镇的将领统帅,最后在驻防泾原期间,由唐廷任命的节度使所取代。其驻防地,也从在河南道的怀州,经河东道的翼城,最后转入关内道。而其与地方藩镇的结合,则又经历了邠宁和泾原两个藩镇,并最终在泾原地著化。
关键词:行营;安西;北庭;节度使;藩镇
唐前期,作为国家军事力量动员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行军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已经为孙继民等学者所揭示。到唐后期,随着府兵制度的废弛,行军制度也逐渐衰落,并进一步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为行营制度所取代。但学界对行营制度的关注,远不如行军制度多,目前仅有张国刚、友永植、黄寿成、冯金忠等人的一些文章而已。对此,笔者近年有所措意,曾讨论唐末的蔡州行营、代北行营和镇压黄巢行营。但要了解更多行营问题,尚需向前追溯。因此,本文着力于揭示行营制度起源之时,来自安西、北庭的行营,用以着明行营的早期状态。对此,薛宗正和刘玉峰先后进行过研究。不过这一时期所谓行营尚在行营制度初起而并未定型时期,其统帅是节度使,与中晚唐时期以招讨使或都统为统帅的行营不同。而薛、刘二人仅就安西、北庭行营立论,不免有所局限。故本文拟在行营的长时段发展过程下,来看待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建置及其意义。
一行营释义
“行营”一词,顾名思义,即行动的军营。军营自是军队在野外作战过程中就地驻扎的集合单位,是十分具体的军队组织。对此,张国刚根据《李靖兵法》和西域出土文书进行了讨论,主要从“营”的形态和建制入手,讨论了露营和舍营的区别,每营官兵配备,乃至兵士装备和衣粮。张国刚进一步将唐代派到边疆进行戍防的防秋兵或防冬兵都视之为行营,似有不妥。因在唐后期,并未直接将防秋兵或防冬兵称之为行营者,且行营虽然字面上为行动的军营,但并不是说所有行动的军营都能被称为行营。
最初的“行营”一词,并不具备特殊含义。如唐高宗征伐高句丽时,显庆六年(661)“春正月乙卯,于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募得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往平壤带方道行营” 。这里的行营,只是单纯的指征伐高句丽的平壤带方道军营。因为当时还在府兵制阶段,征伐高句丽的建制为行军道,如该年五月任命“左骁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以伐高(句)丽” ,可见每道设一大总管。
此外,行营初与行军混淆。如《旧唐书》载,景龙二年(708)七月“癸巳,左屯卫大将军、摄右御史台大夫、朔方道行营大总管、韩国公张仁亶同中书门下三品” ,但在《新唐书》中,其实是“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亶同中书门下三品” 。盖当时有行军建制,且行军有大总管之设,而行营建制,更无行营大总管之称。
至于“行营”二字作为专称之始,张国刚据《旧唐书·高仙芝传》的记载,认为是“天宝三年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讨小勃律” 。不过高仙芝征讨小勃律在天宝六载(747),并非三载(744),且《旧唐书·高仙芝传》原文为:“玄宗特敕仙芝以马步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往讨之。” 这里中华书局点校本并未断开,而根据张国刚的意见,似乎可断为“玄宗特敕仙芝以马步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往讨之”。但若是“行营节度使”,因当时高仙芝为安西节度使帐下将领,且另有记载其为“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 ,疑高仙芝并非以“行营节度使”之称号出征,而是以“安西都知兵马使”出征。如此,则这句话应断作“玄宗特敕仙芝以马步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往讨之”。
特别是当时高仙芝的上一级为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此人在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归来后,对高仙芝不经其手即向唐廷上奏捷报表示不满,大骂高仙芝,《旧唐书·高仙芝传》载:
仙芝军还至河西,夫蒙灵詧都不使人迎劳,骂仙芝曰:“噉狗肠高丽奴!噉狗屎高丽奴!于阗使谁与汝奏得?”仙芝曰:“中丞。”“焉耆镇守使谁边得?”曰:“中丞。”“安西副都护使谁边得?”曰:“中丞。”“安西都知兵马使谁边得?”曰:“中丞。”灵詧曰:“此既皆我所奏,安得不待我处分悬奏捷书?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
这段话,在《新唐书·高仙芝传》中大致相同 ,主要包含两点意思:
1,作为安西节度使的夫蒙灵詧,对于其帐下的实力派将领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颇为忌惮,虽然一手提拔其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但这个前提是需要经过自己的上奏。一方面这是需要经过上级的行政程序,另一方面也想保持自己的权威。一旦高仙芝不经其手即向唐廷奏捷,马上引发夫蒙灵詧的愤怒。因此,在这样的关系之下,高仙芝恐怕不会也担任行营节度使,夫蒙灵詧更不会容忍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
2,在当时来说,高仙芝先后出任的于阗使、焉耆镇守使,都是一镇军将,上升至安西副都护、安西都知兵马使,则进入了藩镇的幕府,从而掌握了整个藩镇的军权。因此,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即便需要设置行营,也不需要再设行营节度使这样的名义,直接以安西都知兵马使出征即可。
总之,仅根据《旧唐书·高仙芝传》的记载,无法完全证明当时有“行营节度使”这一职务的存在,更不能就此说高仙芝征讨小勃律的军队是行营体制。这里的行营,应当是偶尔借用了“行营”、“节度使”等名词,或者是史家将后世的行营定义误植于高仙芝身上。从下文来看,行营之始确实与安西藩镇有莫大关系,容有误差。至于高仙芝时期,是否有“行营”二字真正反映在具体的军事文书上,尚待日后出土文献的印证。
事实上,唐后期行营的真正出现,需要满足三个前提:第一,行营的兵源为藩镇军队;第二,行营的作战地点应是自身藩镇之外的王朝地域;第三,行营军队在外的作战时间不短也不长。这三个前提的保证,主要是为了表明,行营军队的出现是在特殊情况下,某一处王朝地域(州县、藩镇)不得不依靠其他藩镇的军队来自己境内抵抗内部叛乱的进攻。在这样的标准下,高仙芝征讨小勃律,与唐前期其他征讨外国的情况一样,都是边防藩镇自身对外征伐功能的体现。
因此,真正的行营,应当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来自于安西、北庭等藩镇的军队在内地活动的情况。正如《旧唐书·吐蕃传》所载:“及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囊时军营边州无备预矣。”
二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
盛唐、中唐时期,唐廷在西北地区设置的藩镇,除了延续至唐末的朔方外,先后有河西(710-766)、陇右(713-762)、安西四镇(718-790?)、伊西北庭(718-790)等。这些藩镇在安史之乱以前,起到了很好的巩固西北边疆的作用。但安史之乱后,命运多舛。由于军力内援,导致吐蕃势力趁虚而入西北地区,广德元年(763)前后,吐蕃陷陇右诸州;大历元年(766),河西节度使杨休明移镇沙州,孤军奋战;贞元六年(790),“吐蕃陷我北庭都护府,节度使杨袭古奔西州。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绐袭 古,请合军收复北庭,乃杀袭古,安西因是阻绝,唯西州犹固守之。”此后不久,安西亦陷蕃。
不过,这四个藩镇的本体虽然陆续陷落,但其军力则以行营的形式活跃于内地平定安史之乱的舞台上。当然,安史之乱事起仓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九日安禄山起兵,不久即兵临洛阳城下。在此期间,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七日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赴洛阳募兵抵御;同时,又命程千里为河东节度使,在河东募兵;十一月二十二日,又任命高仙芝在京师募兵,以副元帅之名义出征。当时,程千里、高仙芝分别为卸任之北庭都护、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则是正好入朝的安西、北庭节度使。但是,他们匆忙之间所统领之兵,却是临时招募而来,并非驻扎于安西、北庭的劲旅。因此,不久即战败,唐玄宗更是在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迎合下,于十二月十八日杀封常清、高仙芝,自毁长城。
此后,唐廷不得已调拨边疆军力回援内地,于是行营亦应运而生。对此,薛宗正、刘玉峰等人曾考证过镇西(至德二载[757]以安字为叛姓而改镇字,大历二年[767]改回安字)、北庭行营的沿革,不过皆未列表,无法得到清晰的呈现。故笔者在诸家梳理基础上,结合史料予以全新列表,并目之为第一期,用以区分移驻邠宁后的行营:
表一:安西、北庭行营第一期沿革

任命时间

安(镇)西、北庭行营

至德二载(757)前

(安西)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

至德二载(757)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

乾元元年(758)六月

怀州刺史,充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

乾元二年(759)三月

怀州刺史,权知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

乾元二年(759)十二月

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卫伯玉
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

上元元年(760)八月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

宝应元年(762)二月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白孝德
以上所列,主要是白孝德移镇邠宁之前的安西、北庭行营沿革,先后由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等人统领。此行营中,既以“镇西、北庭”为名,自然包括镇西、北庭两藩镇的兵马,而非如贾志刚所说仅为安西之众。薛宗正将此部归类为第一批入关勤王的行营兵马,从而与马璘部区分开来,姑且可备一说。
被界定为第二批来自安西的勤王军队即马璘所率,时马璘任“镇西节度使”,薛宗正认为即马璘继原安西节度使梁宰之后出任安西节度使,并以此名号统兵“精甲三千”入援。这一支部队与早已进入关中的镇西、北庭行营并无瓜葛,兵士数量也不合。其入关时间,石墨林系于至德二载(757)二月后,但薛宗正推测在至德末甚至更迟。不过,根据刘玉峰、刘子凡的考证,马璘其实是从“二庭”,也就是北庭率兵入援。此外,刘子凡还认为,马璘所部很可能是随李嗣业等一起集结行军。
无论是否合一,这两支勤王军队在安史之乱期间似乎分别行动,各有名号,也逐渐退出遍布镇压安史之乱主力军队的河南战场。首先是上元二年(761)八月,随着李国贞出任“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镇于绛”,镇西、北庭行营随节度使荔非元礼迁移至翼城,荔非元礼死后白孝德继任。白孝德又于广德二年(764)出任邠宁节度使。其次,则是马璘部于宝应元年(762)奉诏西援河西,以备吐蕃军队入寇,并遥领安西节度使。最后,大历元年(766),在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去职,而马璘部回不到安西的情况下,由已经拜为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的马璘兼任邠宁节度使,两支军队方合二为一,驻扎于邠宁地区。
此后,随着大历三年(768)十二月马璘移镇泾原,安西、北庭行营在泾原地区开始其地着化,行营之名也有名无实。移镇邠宁、泾原后的安西、北庭行营,可分为前后两期。其统帅,亦可在史料基础上,整理如下表:
表二:安西、北庭行营第二期沿革

任命时间

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

镇西节度使马璘

广德二年(764)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

大历元年(766)

(镇西)四镇、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马璘

大历三年(768)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马璘

大历五年(770)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郑颖节度使马璘

大历十二年(777)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郑颍节度使段秀实
以上是依然在安西、北庭军将统帅下的安西、北庭行营的节度使任命情况,可目之为第二期。此后,随着段秀实于建中元年(780)被免官,唐廷开始通过任命非安西、北庭军人出身的节度使来控制行营,完全将其控制。但这一控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可以从此后数年的节度使任命情况得到呈现,现据史料制作第三期沿革表:
表三:安西、北庭行营第三期沿革

任命时间

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

建中元年(780)二月

邠宁节度使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李怀光

建中元年(780)二月

卢龙、陇右兼(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朱泚

建中元年(780)八月

(安西)四镇、北庭行军(营)泾原节度大使舒王谟
留后姚令言

建中三年(782)八月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建中四年(783)十月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留后冯河清

建中四年(783)十月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冯河清

兴元元年(784)四月

泾原节度使田希鉴(朱泚任命)

兴元元年(784)六月

泾原节度使田希鉴(朱泚败后,唐廷再次任命)

兴元元年(784)八月

凤翔、陇右节度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行营副元帅李晟
以上是段秀实被征入朝后,先后受命为安西、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的数字节度使情况。在这一阶段,行营节度使虽然依然头系(安西)四镇、北庭行营,但更多的是作为泾原节度使的形象出现,故而史料中多直接简称“泾原节度使”,如田希鉴。当然,就具体的文书而言,希望有机会能够提供一些出土材料,来证明唐宋时期(安西)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确有其全称。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李怀光、朱泚、舒王李谟、李晟等唐廷任命的节度使都不是来自安西、北庭的旧将。真正属于泾原地方军将的姚令言、冯河清、田希鉴则早已不是最初来自安西、北庭的将士,多为在安史之乱期间从军者。如姚令言“少应募,起于卒伍,隶泾原节度使马璘”,是马璘任职泾原后入伍的。又如冯河清“初以武艺从军,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以战功授左卫大将军同正。隶泾原节度使马璘,频以偏师御吐蕃,甚有杀获之功。”可知其先隶郭子仪,后隶马璘。而田希鉴作为冯河清账下将领,虽不知其详,恐怕也是应募而来的将领。
此外,对于这三期安西、北庭行营的结束,学界多认为在李晟“得为乱者石奇等三十余人,……悉引出,斩之” 。加之从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已经过了30年的时间,当年入关平叛的将兵,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或从中年步入老年。另有在此期间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应募进入行营的其他将领,比如姚令言、冯河清等人。故泾师之变时期的行营将士,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从安西、北庭而来的行营将士。因此,本文的梳理也止步于此。
三安西、北庭行营的建置
唐后期行营建置,有其具体的发展过程,是唐廷在历次平定地方藩镇之乱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大体而言,可以讨论行营类别、行营称呼、行营建置等方面内容。其中就类别而言,行营包括屯戍行营和出征行营,屯戍行营主要指禁军在地方上的屯戍军队,在唐后期则主要指神策军在地方上的屯驻。出征行营则是指藩镇军队离开本藩镇,前往其他藩镇进行征讨的行营。安西、北庭行营就是典型的出征行营。
对于行营称呼来说,行营一般遵循三类命名法:1,以派出藩镇命名,即如镇西、北庭行营,指的是来自于镇西、北庭藩镇的行营军队;2,以进攻目标命名,即如笔者曾经讨论过的唐末蔡州行营,即是以进攻目标蔡州命名;3,以进攻目标+方位命名,这在历次征讨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体现,而且经常纳入各类行营都统、招讨使的职衔。总之,对镇西、北庭行营而言,由于是行营初次出现于历史舞台,故而许多建置都离不开藩镇的影响,未能形成行营本身的指挥体系。因此,需要详论行营建置。
(一)行营统帅
正如前文所论,安西、北庭行营的统帅称呼一般为节度使。但这是借用了藩帅的称呼,这样就造成了藩镇和出自藩镇军队的行营军队,都有节度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就成了问题。虽然说据上文考证,高仙芝此时或非真有“行营节度使”之称,而只是“安西都知兵马使”,但“节度”二字也依然会引起混淆。
不过在当时而言,“节度使”一职本身也才仅仅出现几十年而已。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节度”二字并无特指藩镇节度使的天然优势,故凡是具有专征之权的军事统帅,都可以目之为节度。比如“神策军节度使”,即是神策军早期宦官尚未完全掌控神策军的时候,神策军名实具符的统帅,上元元年(760)八月,以卸任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的卫伯玉为第一位神策军节度使。此外,神策军在各地的屯驻行营,早期也都是设节度使。因此,行营节度使的称呼在当时并不少见。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即安西、北庭行营的统帅。相关人事沿革,前文已予以梳理,此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的人选上,薛宗正认为存在安西、北庭两大军系的派系之争。他将李嗣业、马璘、白孝德、段秀实等将领目之为安西军系,李栖筠、王惟良、荔非元礼、高耀等将领目之为北庭军系。不过,前文已经揭示,马璘实际来自北庭。李栖筠,《新唐书·李栖筠传》明确记载其为安西行军司马,此点王小甫已经指出;黄永年、刘子凡更认为李栖筠为随李嗣业之兵入援,并非如薛宗正所说李栖筠另行在北庭发兵七千入援。王小甫另指出,荔非元礼在《旧唐书·段秀实传》中明确记载为“安西兵马使” ,并非薛宗正所论来自北庭。至于高耀的情况,王小甫、刘子凡已经明确指出身为北庭“管内勾覆仓库使” 的高耀,并未如吴震、薛宗正所论曾经入援中原,而是一直在北庭。总而言之,薛宗正对安西、北庭行营将领的出身考证不确,也似乎并不存在安西、北庭两系军人的派系之争。但虽然并不一定存在派系之争,安西、北庭之间的区别依然存在。
(二)行营僚佐
安西、北庭行营作为军队建制,除了身居节度使的统帅,还有文武僚佐。不过与藩镇幕府僚佐已经得到全面的关注不同,行营僚佐尚无更多关注。戴伟华对行营幕府及其僚佐的讨论,区分了天下兵马元帅幕府、天下兵马副元帅幕府,以及各类都统幕府。其中对行营都统幕府的讨论,并未具体论及安西、北庭行营幕府僚佐,故此专门梳理。
根据记载,安西、北庭行营在不同时期的僚佐大致有如下几位:
节度判官段秀实。李嗣业时期,段秀实在父丧期间,由李嗣业“表请起复,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段秀实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行营的作战方略,以及后勤保障,详见下文对行营功能的梳理。乾元二年(759)三月之后,因李嗣业于正月战殁,荔非元礼继任节度使,“元礼多其义,奏试光禄少卿,依前节度判官” 。白孝德时期,依然为判官。
三使都虞候段秀实。行军司马段秀实及其他文武僚佐。大历元年(767)二月,马璘以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兼任邠宁节度使,继续以段秀实为僚佐,任命为三使都虞候,即四镇、北庭、邠宁三镇共置一使。在马璘病笃之际,则记载为“行军司马段秀实”,又有押牙马頔、李汉惠等人襄助其治理马璘丧事,以及都虞候史廷干、兵马使崔珍、十将张景华等人阴谋作乱而被责。 段秀实从李嗣业到马璘,前后十余年掌管安西、北庭行营大小事务,可以说是安西、北庭行营的核心人物。
北庭兵马使王惟良、安西兵马使荔非元礼。乾元元年(758)三月,在李嗣业屯河内期间,“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作乱,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诛之。” 其中裨将荔非元礼,在李嗣业死后,以“安西兵马使”代将行营兵马。 可见,在李嗣业时期,安西、北庭行营中有北庭、安西两位兵马使,二人分掌分别来自北庭、安西的行营兵马。这种区分,虽然不能说两者之间有派系之争,但确实存在区别。当然,这也仅止于李嗣业时期,此后再无所见。
都知兵马使李晟。兵马使冯河清。大历年间,李晟在凤翔节度使幕府任职期间,因战功卓著而“兼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并总游兵”。李晟入职泾原,主要是鉴于其抗击吐蕃的功劳,但他并未能够处理好与泾原节度使马璘的关系,史称“璘忌晟威名,又遇之不以礼,令朝京师,代宗留居宿卫,为右神策都将”。此后,又见于史料的兵马使为京兆人冯河清,后者在姚令言出兵时,知兵马留后。
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别驾刘文喜。建中元年(780)二月,段秀实因触怒时为权臣的杨炎,抵制城原州的要求,被“征为司农卿”。随后,唐廷任命“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使移军原州,以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为别驾” 。此处,刘文喜先为段秀实被征之后的安西、北庭行营泾原留后,后为新到任的节度使李怀光的别驾。可以见到,在两任节度使交替期间,留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段秀实之所以会以刘文喜为留后,应当也是刘文喜本人的能力出众,惜史料未揭刘文喜在此之前的任职情况。
判官姚况。行军司马姚况。建中四年(783)十月,安西、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出征后,“以兵马使京兆冯河清为泾原留后,判官姚况知泾州事”。等到泾师之变爆发,冯河清、姚况闻知唐德宗避难奉天,遂通行在,从而得“诏,以河清为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况为行军司马” 。可见,姚况也是比较重要的文职僚佐。
(三)行营功能
安西、北庭行营的存在,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安史之乱,这也是行营的最初存在意义。其他一切内容,诸如行营统帅的任命,行营兵源的调拨,行营驻防的移动,以及行营后勤的保障等等,都服务于这一功能。
作战功能。作为行营,最基本的要素自然是作战,但就安西、北庭行营而言,主要的作战功能可按时间先后分两大块,一是镇压安史之乱,二是防备吐蕃进犯。就镇压安史之乱而言,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先后统帅安西、北庭行营时期,先后参与了至德二载(757)香积寺之战、同年陕州新店之役和东都收复战、乾元元年(758)邺城会战、乾元二年(759)河阳保卫战、上元二年(761)邙山会战。在此期间,马璘所部随同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一起行军,至宝应元年(762),马璘方才单独行动,并于广德元年(763)调任鄜坊节度使,成为防秋兵。
此后,安西、北庭行营的主要作战功能转化为防御吐蕃。这方面的情况,由于马璘作为第一任泾原节度使,涉及到泾原镇的起源问题以及著名的“泾师之变”,故而学界的关注颇多。虽然许多学者并非从行营视角来探讨,但依然有助于梳理泾原镇早期史。更多的关注则来自于吐蕃史和唐蕃关系史等研究中。对此,笔者拟另文探讨,此不赘述。
支度功能。为确保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行营还需要具备后勤保障功能。这方面,需要对行营的日常用度予以揭示。安史之乱兵起,“两京陷,上在灵武,诏嗣业赴行在。嗣业自安西统众万里,威令肃然,所过郡县,秋毫不犯。”此处所谓秋毫不犯所过郡县,即指李嗣业所率军队入关时的用度皆由自备,可知在后勤方面都已考虑周全。李嗣业在至德二载(757)时的头衔为“镇西、北庭支度行营节度使”,其中“支度”即反映出李嗣业还负责此行营的支度安排。此外,当李嗣业出潼关作战后,屯驻怀州,唐廷即任命其为怀州刺史,胡三省所谓“征调以给军”也。
又据史料显示,这批军队是携带家属回援的。据《资治通鉴》,当乾元二年(759)正月愁思冈之役李嗣业战殁后,“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荔非元礼至而军焉” 。段秀实当时作为节度判官,负责行营辎重的转运与将士妻子的安置。其大本营,即在怀州,《资治通鉴》亦载:“时诸军屯戍日久,财竭粮尽,秀实独运刍粟,募兵市马以奉镇西行营,相继于道。” 可见,当时行营支度由节度判官段秀实负责,但细节方面尚需更多史料予以丰富。
至白孝德时期,随着白孝德改镇邠宁,行营将士也随之移居。不过,此时的行营,已经在经济上难以支撑。据《旧唐书·段秀实传》载:“大军西迁,所过掠夺。又以邠宁乏食,难于馈运,乃请军于奉天。是时公廪亦竭,县吏忧恐多逃匿,群行剽盗,孝德不能禁。秀实私曰:‘使我为军候,当不如此。’军司马言之,遂以秀实为都虞候,权知奉天行营事。号令严一,军府安泰,代宗闻而嗟赏久之。”可见,在白孝德之时,行营西迁一方面是响应唐廷驻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行营自身的后勤问题。
三安西、北庭行营的制度来源及其意义
安史之乱期间,唐廷镇压安史军队的兵马,并非只有安西、北庭行营而已,还有郭子仪所率朔方、河西、陇右行营,王思礼所率关内行营,乃至其他国家和部族的援军,以及更高一层次的天下兵马元帅、广平郡王李俶(后即为为代宗,改名豫)对全国军事力量的掌控。若按照日后晚唐五代时期的行营情况来看待安史之乱期间的安西、北庭行营,其实仅仅是镇压安史之乱的整个大行营之下的一个小行营。
事实上,作为来自于唐前期设置行军较多的安西、北庭藩镇的行营,可以反映行营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行军制度、藩镇制度的很多影响。当然,行军制度和藩镇制度其实已经属于两个时代的制度设置,前者更适用于府兵制时代,后者更适用于募兵制时代。在这样两种制度的杂糅之下,最终诞生了行营制度。
(一)行军制度的影响
行营的设置及其发展,始于安史之乱期间为平定安史政权而发动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安西、北庭行营并不单独行动,而是先后从属于不同的统帅。根据不同时期的统属情况,则可以看出行营制度所先后受到的行军制度和藩镇制度的影响。
就行军制度的影响而言,先是据《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李嗣业入援之初,唐肃宗任命其为“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 。在这里,并未以行营命名,却将行军二字加入,未见于《旧唐书·李嗣业传》,疑别有史源。一种可能是当时尚未将行营作为正式的称呼,另一种可能是误将以前的行军置于新兴的行营之上。
此后,行军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收复长安时期以广平王李俶为首的军事体系建构,可见于至德二载(757)九月的香积寺之战:
九月,以元帅广平王豫领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十五万,号二十万,出讨叛逆,便收两京。以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为前军,朔方、河西、陇右行营节度使郭子仪为中军,关内行营节度使王思礼为后军,遂收长安。广平王城中号令三日,领大兵而东追残贼,兼收河洛。
在此战中,以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统辖前、中、后三军,最终取得了香积寺之战的胜利。
这里的前军、中军、后军,在行军时期即普遍出现。但在此处,广平王李俶作为天下兵马元帅,所率领的并非如唐前期那样征讨边疆或异域的某道行军,而是收复长安城的一支大部队。这样的一支部队,在晚唐五代,比如唐末黄巢占领长安期间,可以很方便地称呼为“京城四面行营”。但在这时候,既不能直接称之为“行军”,也还没有约定俗成的“行营”的称呼,便只能分别以兵力来源称之为某某行营,并借鉴行军制度中的前军、中军、后军作为序列。
最后,大概鉴于本身并非行军,故而在取得胜利之后,没能继续保留前、中、后的称呼,从而完全摆脱了行军色彩,行营的称呼也固定下来。
(二)藩镇制度的影响
此后,至德二载(757)十一月,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独自回到长安,不再具体负责前线战役,而由“张镐帅鲁炅、来瑱、吴王祗、李嗣业、李奂五节度徇河南、河东郡县,皆下之。” 不过张镐在河北遇到困难,故郭子仪于十二月“还东都,经营河北” ,但此时已经改封为成王的李俶则不再前往前线,河南战场事实上由九大节度使各行其是。其中,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最负盛名,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次之,各不相上下。由于郭子仪、李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从而开启一个李碧妍称之为“九节度的时代” 。
不过,在此后乾元二年(759)正月的相州包围战中,这一各行其是的九节度所组成的大军,因号令不一而战败。于是,唐肃宗在此后继续设置统领各路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先后有乾元二年(759)三月任命的“东畿·山南东·河南等道节度防御兵马元帅、权东京留守、判尚书省事” 郭子仪,七月任命的天下兵马副元帅、“知诸节度行营” 李光弼,上元二年(761)五月任命的“太尉兼侍中,充河南副元帅,都知河南、淮南、淮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 李光弼。
从上述梳理可见,在摆脱行军色彩之后,安西、北庭行营完全混入藩镇行列,李嗣业与其他真正的藩镇节度使一起被称之为“九节度”。此外,由于此时藩镇节度使的存在感更为强烈,故而相比之下,行营的意义就变弱了。李光弼头衔中先后出现的“诸节度行营”和“节度行营事”,都是将“行营”置于“节度”之后,可知行营军队不如藩镇军队影响力大。事实上,此时行营虽弱,若按后世的看法,李光弼所统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行营。不过,此时安西、北庭行营已经慢慢退出河南地区的“九节度”大行营序列。
李光弼于广德二年(764)死后,还有数任河南副元帅,但此时镇西、北庭行营已经逐渐离开河南战场。根据整理,可以见到安西、北庭行营从西域一路过来的痕迹,同样也是行营制度发展的痕迹。安西、北庭行营由于本身自边陲而来,比之河南地区很多完全地着的藩镇而言,也有开阔的视野。但依然需要先后摆脱行军、藩镇的影响,才能发展出完全单一的行营制度,安西、北庭行营正好见证了这一过程。
结语
安史之乱的爆发,对于唐王朝的各种制度的既有发展轨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制度经过安史之乱后,消亡得更彻底;而像行营这样的制度,则应运而生。行营之名初见于唐前期史料,但并不具有唐后期的意义。张国刚认为的高仙芝所任“行营节度使”,其实并不存在,只是“节度行营”而已。真正的行营,起始于安西、北庭两个边疆藩镇在安史之乱后,受命入关平叛的安西、北庭行营。该行营先后经历了三期,先后由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马璘、段秀实等来自安西、北庭的将领统帅,最后在驻防泾原期间,由唐廷任命的节度使所取代。其驻防地,也从在河南道的怀州,经河东道的翼城,最后转入关内道。而其与地方藩镇的结合,则又经历了邠宁和泾原两个藩镇,并最终在泾原地著化。
通过考察安西、北庭行营,可以基本看到行营制度最初设置时期,受到唐前期行军制度和当时刚刚兴起的藩镇制度的影响。但行营制度本身,也在藩镇制度定型期间,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包括行营的命名,行营统帅和僚佐的设置,以及行营职能的集中,皆是如此。当然,单就安西、北庭行营而言,尚不足以综览整个唐后期的行营制度,本文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日后更多研究尚待继续展开。
本文先后宣读于第三届北庭学研讨会(新疆大学2018年9月15-16日)、2018年终南史学论坛暨首届关中历史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10月20-21日)、“长安唐宋史学术沙龙”第七期“唐宋西北史地专场”(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10月22日),承蒙曹印双、丁俊、李鹏、尚平、牛敬飞、贾连港诸同仁指正,谨此致谢!
【注】本文原载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3-13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胡耀飞 | 行营之始: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建置及其意义
https://www.sohu.com/a/361840803_523177?scm=1002.44003c.fe0183.PC_ARTICLE_REC
浙江德清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國唐史學會理事。專攻唐五代十國宋史,已出版專著3部、譯著 2部、古籍整理 1部,主 .. (2021-03-13 12:40)

本来想理一理四镇北庭行营与泾原的变迁,引文已经比较详尽,不再赘述。

不过说明一下:

泾原将士初期与中枢积怨较深:
大历三年,元载将四镇北庭将士从邠州调至贫瘠之泾州,虽以郑、颍资之。
故大历三年邠州就发生了兵变,段秀实通过斩杀数人才平定。

大历八年,吐蕃入寇,元载又让屯原州城。但很快由于元载失势,未能实施。

元载的党徒杨炎任同平章事时,又提出元载的旧有政见——屯原州。段秀实当即表示反对,认为春天不能征劳役,请求等待农闲。杨炎借故又解除段秀实的兵权,征调为司农卿。

接任段秀实的是朔方的李怀光,四镇北庭将士当然又不满,又一次兵变,刘文喜据城作乱。此时已至建中元年。

接任李怀光的是谁呢,朱泚。又一位建中之乱名人。朱泚跟泾原有何渊源呢?朱泚为先幽州卢龙节度使,大历年间幽州兵在朱泚弟朱滔(建中之乱时关东主要叛乱集团首领)率领下载泾州防秋,抵御吐蕃。

朱滔叛乱后,朱泚自然受牵连,被免去泾原节度使。平定刘文喜叛乱后,朝廷以文官孟皞(尚书右丞)任节度使;孟皞不乐军旅,以泾原本部部将姚令言为节度使。

姚令言接任节度使不久后,即接诏令要求发兵援助哥舒曜。

随即发生了著名的泾原兵变。

在姚令言之后,除了建中之乱时期的冯河清、田希鉴外,泾原镇开始以外镇兵转任。

兴元元年,右龙武大将军李观任泾原节度使。贞元四年,宣武行营节度使刘昌任泾原节度使。

此后,原有的四镇北庭系统已经被清洗、置换完毕。四镇北庭行军节度使也只有名号了。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1-03-13 16:22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04-05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胡耀飞 | 行营之始: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建置及其意义
https://www.sohu.com/a/361840803_523177?scm=1002.44003c.fe0183.PC_ARTICLE_REC
浙江德清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國唐史學會理事。專攻唐五代十國宋史,已出版專著3部、譯著 2部、古籍整理 1部,主 .. (2021-03-13 12:40) 

這篇文章仍有漏載

白孝德應先任鄜坊(渭北)節度使,尋改邠寧節度使。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