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39阅读
  • 28回复

[北京]北京5座平原新城新定位:将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8-13

平原新城
Concept of Plain New Town
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区,土地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和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日前,《关于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这是北京市贯彻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多点”,放眼全局
北京实现空间布局支持政策全覆盖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其中,“多点”即为5个平原新城

平原新城各区常住人口约69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5%,截至2021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加30.0%,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一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28.3%,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两倍以上。


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对平原新城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提出明确指示要求,“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

为此,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对标“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在紧要处落好“五子”的工作要求,立足于平原新城现有功能条件与发展基础,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十余家市级部门及平原新城各区,在通过研讨会、视频会、书面等形式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实现了本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空间布局支持政策的全覆盖

四个突出”
绘就城市品质提升“路线图”

迈入新发展阶段,平原新城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与中心城区的功能关系更加清晰。平原新城将充分发挥“多点支撑”功能作用,着力发展成为首都功能新载体、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创新发展新典范

为实现这一转变,《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居品质提升,破解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调结构、上水平、提品质的要求,系统提出了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十八个方面具体措施,为下一步全面增强平原新城吸引力绘就“路线图”与“施工图”,主要体现为四个“突出”:

No.1突出承载力提升
《实施方案》十分重视空间承载、功能承载、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并结合产城融合、港城融合、校城融合、“科学+城”等融合发展要求,加快功能项目和创新资源导入,高标准配套交通和公共服务,高起点布局适宜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将新城培育成能够带动首都乃至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成能够承担国家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No.2突出产业有序发展
充分把握减量集约与提质增效的有序平衡,完善“准入”与“退出”的双向管理机制,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混合用地”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严控产业用地成本,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和定价机制,缓解市场主体当期资金压力,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No.3突出改革创新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集成、体制创新等,系统集成土地、住房、人口、投融资等一揽子政策在平原新城落地,创新园区管理服务、腾退空间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增强新城自我造血功能,激发新城发展内生动力。
No.4突出协同发展
强化“市级统筹、区级落实、市区联动”的市级统筹推进机制。加强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生态涵养区协同发展,研究建立海淀区与昌平区,城市副中心、朝阳区与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科技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多元化合作机制。强化“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政企联动”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性的做好各项服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能平原新城发展。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8-13
京东南平原仍然是北京的增长点 减量仅指主城六区 甚至只是老城两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8-13
城区里,海淀减量规模最大,损失惨重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8-13
回 小小狼 的帖子
小小狼:京东南平原仍然是北京的增长点 减量仅指主城六区 甚至只是老城两区  (2021-08-13 13:34) 

昌平顺义更好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8-13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昌平顺义更好 (2021-08-13 16:47) 

昌平顺义是上一轮的主要增长点 通州大兴是这轮主要增长点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8-13
回 小小狼 的帖子
小小狼:昌平顺义是上一轮的主要增长点 通州大兴是这轮主要增长点 (2021-08-13 16:53) 

不一定,重点建设三城一区,三城都在北边,跨海淀和昌平的中关村科学城,跨昌平和顺义的未来科学城,跨怀柔和密云的怀柔科学城,都在北边
只有一区,即亦庄开发区在南边,跨大兴和通州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8-13
如果当初北京的范围一直限定在城六区,那到今天会是何种情况?环京一圈会不会发展成为几个大中型的地级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8-13
不利好雄安!我看很多北京网友都认为雄安搞不下去,未来还是要看北京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8-13
就我个人而言,也觉得应该围绕京廊津滨这一主轴发展好,再搞别的轴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8-14
我也觉得雄安搞不下去。没有任何天然优势,仅仅靠政策,不能长久。
tmt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08-14
雄安就是专门用来转移北京资源的,北京网友能看好吗?

不过就是还想把资源留在北京罢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1-08-14
回 休闲居士 的帖子
休闲居士:我也觉得雄安搞不下去。没有任何天然优势,仅仅靠政策,不能长久。 (2021-08-14 01:10) 

问题是北京主要也是靠政策吧,既然同样是靠政策,怎么就说雄安不行呢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1-08-14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tigerto2001:不一定,重点建设三城一区,三城都在北边,跨海淀和昌平的中关村科学城,跨昌平和顺义的未来科学城,跨怀柔和密云的怀柔科学城,都在北边
只有一区,即亦庄开发区在南边,跨大兴和通州 (2021-08-13 20:29) 

三城一区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为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三城一区是指科技创新中心方面 并非北京全部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其中,“多点”即为5个平原新城。
普遍来说东南平原肯定比北部山区能吸引更多人口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1-08-14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如果当初北京的范围一直限定在城六区,那到今天会是何种情况?环京一圈会不会发展成为几个大中型的地级市? (2021-08-13 23:49) 

类似台北市和台北县 原河北省通县专区的各县也许会成为通州市的一个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1-08-15
回 小小狼 的帖子
小小狼:三城一区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为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三城一区是指科技创新中心方面 并非北京全部规划
....... (2021-08-14 16:56) 

昌平顺义都算山区了?吸引人的主要是产业,不是地形。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1-08-15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如果当初北京的范围一直限定在城六区,那到今天会是何种情况?环京一圈会不会发展成为几个大中型的地级市? (2021-08-13 23:49) 

城6区建成区会全部填满
像深圳一样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1-08-15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昌平顺义都算山区了?吸引人的主要是产业,不是地形。 (2021-08-15 08:29) 

我说的北部山区 不是昌平顺义 本帖一楼的文章已经明确说的是平原新城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1-08-15
回 小小狼 的帖子
小小狼:类似台北市和台北县 原河北省通县专区的各县也许会成为通州市的一个区 (2021-08-14 16:59) 

同意,北京-通州双核形态应该会更加明显。不过现在副中心建设也有点历史回归的意思,不同点可能就是雄安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1-08-16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同意,北京-通州双核形态应该会更加明显。不过现在副中心建设也有点历史回归的意思,不同点可能就是雄安了。 (2021-08-15 17:40) 

雄安也可以理解成恢复直隶总督
saa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1-08-16
凶案都凉了没什么好提的,北京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看现在内循环的趋势,海淀还是一枝独秀,什么CBD国际交往中心也会随新冠溯源受到严重冲击。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1-08-17
回 小小狼 的帖子
小小狼:三城一区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为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三城一区是指科技创新中心方面 并非北京全部规划
....... (2021-08-14 16:56) 

北京的中心明显偏北,甚至是北五环,中关村、奥体中心都在北边,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明显是海淀中关村的扩散与延伸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1-08-17
回 kozaya 的帖子
kozaya:城6区建成区会全部填满
像深圳一样
 (2021-08-15 09:46) 

北京在实际大都市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心部位有大面积的绿地与湿地,比如景山中山公园、北海、什刹海、中南海。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1-08-19
近日,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建设5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


由于文章较长,现将全文内容进行整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体系;第二部分:北京各区产业布局及分工



第一部分

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


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

(一)做大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以聚焦前沿、促进融合为重点,突出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壮大一批优质品牌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元。
  
2.医药健康
  发力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行发展。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达到4000亿元。

(二)做强“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
1.集成电路
  以自主突破、协同发展为重点,构建集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

2.智能网联汽车
  坚持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房山等区,培育完备的“网状生态”体系,持续扩大高端整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集群规模,支持上游汽车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前端研发、设计,鼓励汽车性能测试、道路测试等安全运行测试及相关机构建设,建设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3.智能制造与装备

  以“优品智造”为主攻方向,全面增强装备的自主可控、软硬一体、智能制造、基础配套和服务增值能力,以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带动北京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昌平、房山等区,力争到2025年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智能装备部分达到3000亿元。

  (1)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
  (2)智能专用设备。提高新能源、科学仪器、应急救援、文物保护等细分领域智能专用设备供给能力。重点布局昌平能源谷、怀柔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
  (3)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4)智能终端。鼓励VR/AR智能头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头显)、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产品等新型智能终端的原创设计与开发,促进产业链协作,支持企业从单一产品向多样化产品生态圈拓展,重点布局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平未来科学城等区域。
  (5)航空航天。聚焦商业航天卫星网络、航空核心关键部件、无人机等领域,发挥央企主力军作用、激发民企创新活力,重点布局顺义、大兴、丰台、海淀等区。
  (6)轨道交通。以丰台区为重点,以列车通信和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领域为突破口,向高端整车及关键零配件制造、工程技术服务、运维管理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4.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

  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实现碳中和为目标,以智慧能源为方向,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推进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化,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昌平、房山、大兴等区,力争到2025年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500亿元。

  (1)氢能。重点布局昌平能源谷、中关村房山园和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2)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支持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重点布局昌平能源谷、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怀柔科学城中心区等区域

  (3)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4)智慧化节能环保综合服务。
  
(三)做优“北京服务”四个创新链接产业
  1.区块链与先进计算

  聚焦算力、算法、算据三大领域,发展先进计算专用芯片等算力新器件,强化智能算法体系结构,提升算据字节量,重点布局海淀、朝阳等区,支持区块链与先进计算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融合应用,力争到2025年区块链与先进计算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2.科技服务业

  面向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形成5个以上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建成一批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塑造北京科技服务品牌,力争到2025年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5万亿元。
  3.智慧城市

  在北京全域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鼓励全域场景创新,吸引各行业、各领域新技术在京孵化、开展应用,加速形成创新生态,带动相关产业在京落地发展,力争到2025年,智慧城市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接近万亿,打造3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工程,培育多家千亿市值企业。

  4.信息内容消费

  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全国首批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数字赋能消费创新发展为主线,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加大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消费新供给。重点布局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通州区,着力推动本市龙头企业进入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梯队,力争到2025年信息内容消费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

  (四)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


第二部分

北京各区产业布局及分工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区域特色化、差异化、联动化,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着力提升“一区”产业能级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创新成果外溢,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突出“创新+制造”业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驱动培育新动能,加快推动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强化协同互动,抓住核心环节,加快培育具有战略领航性、示范带动性、科技引领性的产业集群,引领全市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顺义区。用好首都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加强产业空间资源整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天竺综合保税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和中关村顺义园等载体,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接三大科学城创新成果转化需求,集聚全球高端资源,引导重大项目集中布局,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全力打造南北两个产业聚集带

  北部地区对接三大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等区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地区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丰台、大兴、房山等区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

  1.北部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

  (1)海淀区。发挥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优势,依托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聚焦大信息和大健康,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块链与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设计、医药健康等产业。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为主线,着力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链接,推动高水平科创平台建设,聚集国际顶尖人才,提升专业化孵化服务水平,打造承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核心载体和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国坐标。

  (2)昌平区。发挥地处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之间的桥梁与节点优势,强化以未来科学城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作用,依托生命谷、能源谷、中关村昌平园等载体,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与装备等产业,依托小汤山工业园发展美丽经济,整合创新资源并加快开放共享,促进央企、民企、高校等主体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创造环节,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影响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智能制造示范区。

  (3)朝阳区。发挥商务中心区总部经济、涉外要素密集优势,纵深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展示、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将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功能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依托中关村朝阳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内容消费、产业互联网、区块链与先进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高标准规划建设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积极推进政策创新,吸引一批功能性项目和代表性企业,在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形成朝阳经验,加快建设中关村朝阳国际创投集聚区(望京),形成国际化数字总部企业集群,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化企业创新中心。

  2.南部先进智造产业带

  (1)丰台区。发挥新兴金融承载和带动优势,依托中关村丰台园等载体,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前沿技术孵化、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平台,提升技术转移、工程技术和专业服务能力,推动中后端集成和中试熟化环节,建设中关村丰台数字经济社区,构建创新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和航空航天创新中心。

  (2)大兴区。发挥产业承载空间资源和大兴国际机场世界级枢纽优势,重点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培育壮大氢能、商业航天等领域,推动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大兴组团建设,重点依托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新媒体基地、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等载体,加快集聚一批高端市场主体、加速实施一批重大功能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业态、大幅提升一批重点产业能级,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强化国际资源链接,不断提高“新国门·新大兴”产业影响力。

  (3)房山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依托良乡高教园、新材料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等载体,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与装备、前沿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培育发展氢能、医药健康,建设一批特色园区,优化“前店后厂”模式,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落地,打造南部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高水平打造一批国际化产业园(片)区,重点推动中日、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推进双向投资升级,吸引一批国际化经营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努力建成我国对日、对德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三)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组团

  1.通州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组团。依托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聚焦基础软件、网络安全服务和综合运营平台等细分领域,承接网络安全和信创产业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国家网络安全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和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持续拓展产业外延,培育云计算、大数据、应用软件等网络信息安全应用产业集群。

  2.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组团。依托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等载体,以硬件研发为支撑,以内容应用开发为核心,强化关键器件、底层技术与工具的培育孵化,推进内容制作与渠道服务的拓展,突破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等关键技术,推动VR/AR在游戏动漫、教育、旅游休闲等方面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促进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优化,催生虚拟现实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高地。

  3.怀柔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组团。发挥怀柔科学城科学设施平台创新成果溢出优势,面向大科学装置仪器设备多、安装调试周期长、维修保养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需求,聚焦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细分领域,全力打造“怀柔仪器”品牌,培育一批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硬科技”企业和“明星产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打造集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展示和交易于一体的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高地。

  4.延庆无人机产业组团。依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发挥空域优势及多元应用场景优势,发展无人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制、集成测试等领域,吸引中心城区无人机产业外溢,承接无人机重大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把握“无人机+”跨界融合趋势,发展无人机植被保护、监测、应急救援等业态,推进无人机应用场景建设,将中关村延庆园打造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集成、检测、赛事、应用于一体的无人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基地。

  5.平谷智慧农业产业组团。以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为平台,深入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现代种业、农业智能装备、生物技术、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监测等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智慧型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形成智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协同创新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全球示范性的数字农业产业体系。

  6.推动市域内“研发+高端制造”跨区协同。支持区位毗邻、资源互补的区开展产业协同试点示范,打造一批跨区的产业协同发展走廊。重点支持“丰台区+房山区”在轨道交通领域、“海淀区+昌平区”在智能终端领域、“丰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在航空航天领域、“朝阳区+顺义区”在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加强协作。

  7.支持东城区、西城区发挥国际交流、信息、科技、人文优势,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围绕发展定位,结合资源禀赋,积极承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成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四)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立足京津冀整体谋划高精尖产业发展,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进制造、数字资源优势,以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加速科技赋能津冀传统产业,协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采取“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方式,鼓励北京企业通过“母子工厂”等模式在津冀布局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完善区域产业生态,构建分工明确、创新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1.推动三个重点产业协同率先突破
  (1)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示范。推动京津冀规模化、协同化布局氢能产业,重点布局制备、运输、存储、加注和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环节。北京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终端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堆和高端整车制造;支持天津发展储氢材料设备、加氢站成套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支持河北发展风能制氢、工业副产氢,加强氢能供给,研发高压车载储氢系统、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储运技术及管道输氢特种材料,壮大储氢上游环节。

  (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完善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京津冀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自动驾驶功能装备率。北京重点突破传感器、处理器芯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巩固车载计算平台、信息安全、车路协同等优势技术;支持天津建立比较完备的整车及重要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体系;支持河北发展车载光学系统、定位系统、互联网终端、集成控制系统等模块。

  (3)工业互联网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加快推进京津冀联网协同智造,支持北京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对接津冀生产制造资源,加速赋能津冀传统产业。北京重点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智能传感与控制等跨行业跨领域的集成服务商;支持天津围绕重点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应用推广;支持河北遴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典型行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2.构建环京产业协同发展三个圈层

  (1)依托北京向外50公里左右的环京周边地区打造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层。以一体化为目标,加强与廊坊北三县、固安、保定涿州、天津武清等周边地区发展协作,促进北京“摆不开、放不下、离不远”的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产业链就近配套。梯次布局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增强必要的生活物资保障能力。加快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向城市副中心聚集,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加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出台鼓励产业向廊坊北三县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的政策。

(2)依托北京向外100公里到雄安、天津打造京津雄产业功能互补圈层。围绕疏解和承接功能,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两翼”联动。强化京津联动,唱好“双城记”,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学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3)依托北京向外150公里到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沧州等城市打造节点城市产业配套圈层。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交通通道,推动产业要素沿轴向集聚,构筑产业配套圈。

沿京津走廊,打造科技研发转化、先进制造业发展带,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北京重点发展智能整机、关键零部件、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天津重点发展高端结构件、新材料;

沿京保石走廊,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强化北京创新资源与保定、石家庄产业发展结合,提高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合作水平,推动产业协作项目落地,北京重点发展储氢用氢技术、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创新药研发,支持河北重点发展制氢运氢、汽车配件、原料药;

沿京唐秦走廊,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带,共建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产业链,北京重点发展新材料和智能装备研发,支持河北重点发展材料生产、高端结构件加工;

加快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科技冬奥”带动作用,深化智能网联汽车、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支持北京沧州渤海生物医药园、承德云栖大数据基地、深州家具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1-08-25
“一区”即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其中,经开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引领全市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顺义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1-08-25


“一区”即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