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005阅读
  • 16回复

[唐]唐朝都护府都督府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2-02
安北都护府
  贞观四年三月三日。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以统降虏。

  五年。阿史那阿咄苾败走后。其酋及首领至者。皆拜将军。布列朝廷。五品已上。有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跋不至。遣使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用。徒费中国。因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犹之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永固久安。未之有也。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取夷狄以权。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其劳费。未悟其有益也。以臣愚见。请停招慰。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内。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之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恐无利也。其后。诸蕃酋长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行天可汗事。于是后降玺书赐西域北荒君长。皆称为皇帝天可汗。诸蕃酋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帅统四夷。自兹始也。其后下诏议安边之术。多言突厥恃强。扰乱中国。今日天实丧之。穷来归于我。本无慕义之心。因其归命。迁其种落。俘之江南。散属州县。各使耕耘。变其风俗。百万强胡。可得化而为百姓。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空虚矣。中书侍郎颜师古上奏曰。突厥杂虏。并已归降。东北诸蕃。咸受正朔。突利入侍阙庭。颉利身为俘虏。沙漠之外。瀚海之北。莫不屈膝稽颡。乞骸请命。斯乃上古所不臣者。陛下得而臣之矣。惟陛下断以神机。驭以长算。纲领一定。垂拱无为。臣闻古先哲王。内诸夏而外夷狄。又曰。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言其恍忽。来去无常也。饱则飞去。饥则附人。今遽欲改其常性。同此华风。于事为难。理必不可。当因其习俗而抚驭之。臣愚以为凡是突厥铁勒。终须河北居住。分置酋首。统领部落。节级高下。地界多少。伏听量裁。为立条制。远绥迩安。永永无极。夏州都督窦静上表曰。臣闻夷狄者。同夫禽兽。穷则搏噬。群则聚麀。不可以刑法绳。不可以仁义教。衣食仰给。不务耕桑。徒损有为之人。以资无知之虏。得之则无益于治。失之则无益于化。然彼首邱之情。盖未忘也。诚恐一朝变生。犯我王界。愚臣之所深虑。如臣计者。莫若因其破亡之后。加其无妄之福。假以贤王之号。配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权弱势分。易为羁制。自可永保边塞。世为蕃臣。此实长驾远御之道也。给事中杜楚客上议曰。北狄狼戾。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陛下纳其降附。处之河南。夷不乱华。闻之前典。以臣愚见。必为后患。存亡继绝。列圣通规。事不师古。难以长久。礼部侍郎李百药上议曰。臣闻突厥内附。尽为臣妾。开辟以来。所未曾有。然种类区分。各有统摄。窃闻圣算。亦欲因其离散。随其本部。署其君长。不相臣属。阿史那种纵应树立。惟臣其一族而已。国小则分其权势。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无抗衡中国之理。此诚安边之上策。长驾之宏谟。仍请于定襄城中。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之一策。必不可不行。中书令温彦博议曰。请准汉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本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忌之心。若遣向江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也。秘书监魏征议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盖上天剿绝其命。宗庙神武之所致也。且世寇中国。百姓冤雠。陛下以其归我。不能诛灭。即宜遣还河北。居其故地。匈奴人面兽心。强必寇盗。弱则卑服。岂顾恩义。天性然也。秦汉患之若是。故发猛将以击之。收河北以为郡县。陛下奈何以内地居之。且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间。滋息百倍。居我肘腋。逼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彦博又奏曰。不然。天子之于物也。天覆地载。归我者则必抚之。今突厥破灭。余落归降。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谓不可。遣居河南。初无所患。所谓死而生之。亡而有之。怀我德惠。终无叛逆。魏征又曰。不然。晋世有魏时胡落。分居近邑。平吴之后。郭钦江统。劝武帝逐出塞外。不用钦等言。数年之后。遂倾瀍洛。前代覆车。殷监不远。陛下用彦博之言。遣居河南。所谓养畜自贻患也。彦博又曰。不然。圣人之道。无所不通。古先哲王。有教无类。突厥余丑。以命归我。我爱护之。收居内地。从我指挥。教以礼法。数岁之后。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惠。何患之有。且光武居南单于于内郡。为汉藩翰。终乎一世。不为叛逆。朝士多同彦博议。上遂用之。封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处其部落于河南朔方之地。入居长安者。近万家。至十三年四月。上幸九成宫。突利弟中郎将阿史那社尔率阴结部落四十人。夜犯钩陈。踰四重幕。引弓乱发。卫士王及善力战死之。折冲孙武开率府兵奋击。良久乃退。驰入御马厩。盗马二十匹。欲奔部落。寻皆斩之。言事者多言留突厥不便。上于是悔处之于河南。恨不用魏征之言。更议还其部落于河北。遂遣李思摩率所部建牙于河北。居碛南。令薛延陀居碛北。

  二十一年正月九日。以铁勒回纥等十三部内附。置六都督府。回纥部置瀚海都督府。多滥葛部置燕然都督府。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置幽陵都督府。同罗部置龟林都督府。思结部置卢山都督府。七州。浑部置皋兰州。斛萨部置高阙州。奚结部置鸡鹿州。阿跌部置鸡田州。契苾部置榆溪州。思结别部置蹛林州。白霫部置寘颜州。并以各其酋帅为都督刺史。给元金鱼。黄金为字。以为符信。于是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邮驿。总六十六所。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俾通贡焉。以貂皮充赋税。至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

  二十二年二月四日。西蕃沙钵罗叶护率众归附。七日。以结骨部置坚昆都督。隶燕然都护府。至三月九日分瀚海都督府所统骨利干部为元阙州。俱罗部置烛龙州。

  二十三年十月三日。诸突厥归化。以舍利吐利部置舍利州。阿史那部置阿史那州。绰部置绰州。贺鲁部置贺鲁州。葛逻禄悒怛二部置葛逻州。并隶云中都督府。以苏农部落置苏农州。阿史德部置阿史德州。执失部置执失州。卑失部置卑失州。郁射部置郁射州。多地艺失部置艺失州。并隶定襄都督府。

  永徽元年三月三日。以皋兰州为都督府。建置稽落州隶焉。废高阙州。至十月二十日。以新移葛逻禄在乌都鞬山者。左厢部落置狼山州。右厢部落置浑河州。并隶燕然都护府。至三年十一月四日。以阿特部落置稽落州。隶燕然都督府。

  显庆三年正月十四日。分葛逻禄部落置阴山。大漠。元池三都督府。

  龙朔三年二月十五日。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仍改名瀚海都护府。其旧瀚海都督府。移置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隶云中。

  总章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

  开元八年六月二十日敕。单于安北等大都护。亲王遥领者。加副大都护一人。准从三品。总知府事。其副都护准正四品上。长史正五品上。司马五品下。天宝九载三月二十五日。灵州都督张齐邱上言。请于新筑安北大都督护府建记圣德碑。许之。

  天宝四载十月。于单于都护府置金河县。安北都护府置阴山县。八载。于木剌山置横塞军城。及移安北大都护府于永清栅北筑城。改横山为天德军。郭子仪仍为之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陇右兵马使。

  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塞北诸蕃。皆云振武是单于故地。不可存其名号。以启戎心。臣谨详国史。武德四年。平突厥后。于振武置云中都督。麟德元年。改为单于都护。圣历元年。改为安北都护。开元八年。复为单于都护。其安北都护旧在天德。自贞观二十一年在甘州。迁徒不定。今请改单于都护为安北都护。敕旨。从之。

单于都护府
  永徽元年九月八日。右骁卫中郎将高侃。执车鼻可汗献于武德殿。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分其地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单于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府。苏农等十四州。瀚海领金微。新黎七都督府。仙萼贺兰等八州。各以首领为都督刺史。

  麟德元年正月十六日。敕改单于大都护府官秩。同五大都督。初。阿史德奏。望册亲王为可汗。德曰。单于者。天上之天。上曰。朕儿与卿为天上之天可乎。德曰。死生足矣。遂立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为都护。令与王造宅。干封二年。殷王改封相王。令发向单于。王奏曰。儿朝去暮归得乎。上曰。去此二千里。卒未得来。王曰。不能去阿母。矜其小。竟不遣之。

  垂拱二年。改为镇守使。

  圣历元年五月九日。改为安北都护。

  开元二年闰五月五日。却置单于都护府。移安北都护于中受降城。

  天宝四载十月。单于都护府置金河县。

  元和元年十一月。以范希朝为振武节度使。就加礼部尚书。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凌犯为盗。日入慝作。谓之刮城门。人情惧骇。鲜有宁日。希朝周视要害。营置堡栅。斥候严密。人乃获安。异蕃虽鼠窃狗盗。必杀无赦。戎虏甚惮之。蕃落之俗。有长帅至。必效奇驼名马。虽廉者尽从俗。以致其欢。希朝一无所受。积一十四年。皆保塞而不为横。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至今成林。居人赖之。

灵州都督府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四日。西蕃沙钵罗叶护率众归附。以阿史德特建俟斤部落置皋兰祁连二州。隶灵州都督府。至永徽元年废。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六州。时人谓之六州胡。长安四年。合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置兰州都督府。分六州为县。开元十年。复分为鲁。丽。契。塞四州。其年九月。朔方巡边使兵部尚书张说。擒康愿子于木盘山。诏令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十八年。又置匡长二州。二十六年。以淮南所迁人户却回。复置宥州延恩。怀德。归仁三县。

  咸亨三年二月八日。移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于鄯州。既而不安其居。又徙于灵州之境。置安乐州以处之。

  开元元年。复以九姓部落置皋兰。燕然。燕山。鸡田。奚鹿。烛龙等六州。并属灵州。

  至德元年七月。灵武郡改为灵武大都督府。

  贞元九年七月。灵武节度副使杜希全。迁检校右仆射灵盐等州节度使。将赴镇。献体要八章。多所规谏。上深纳之。乃作君臣箴以赐之。其词曰。惟天惠人。惟辟奉天。从谏则圣。共治惟贤。皇建有极。骏命不易。总万机以成务。齐六合之殊致。一心不能独鉴。一目不能周视。敷求哲人。式序在位。于戏。君之任臣。必其一德。臣之事君。感恩正直。何启沃之所宜。自古今而未得。良以谠言者逆耳。谗谀者伺侧。故下情未通。而上听已惑。俾夫忠言败于凶慝。譬彼济舟。烝徒楫之。亦有和羹。宰夫执之。孰云治国。不自得师。覆车之轨。于其惩之。高由以下升。采由以白受。惟君不君。亦臣之咎。闻诸辛毗。牵裾魏后。则有禽息。恤忠碎首。勉思献替。其平可否。勿谓无伤。自微而彰。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事有隐而必见。令既出而焉悔。鼓钟在宫。声闻于外。浩然涉水。声未有艾。将斧扆以虚心。期尽忠而纳诲。在昔稷契。实佐舜禹。逮兹魏征。佐我文祖。君臣协德。混一区宇。惟予寡昧。获缵丕绪。臣哉邻哉。尔翼尔辅。高秋始肃。我武惟扬。辄此禁卫。奠于大邦。恋阙方甚。嘉言乃昌。是规是谏。金玉其相。词高理粹。入德知方。总彼千里。备于八章。宣父有言。起予者商。殷有盘铭。周有攲器。或戒以词。或警以事。披图演义。发于尔志。与金镜而高悬。将座右而同置。人皆有初。鲜慎厥终。汝其夙夜。明保朕躬。无曰尔身在外。尔诚不通。善言之应。千里攸同。导彼遐俗。达于四聪。华夷仰德。时乃之风。戎狄既来。怀贤冲冲。唱予和汝。式示深衷。

  十二年九月。以河东节度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李景略。兼御史大夫。充天德军丰州西受降城都防御等使。丰州本隶灵州。至是始析之。

  咸通四年五月敕。灵武一道。别有六城。屯兵不下数千。丰州胜州。各分主将。今并仰割隶朔方军。其军将委本军署置。
[ 此帖被杰落清东在2009-08-12 13: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2-02
安东都护府
  总章元年九月十四日。辽东道行军总管司空李绩平辽东。其高丽旧有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至十二月七日。分高丽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擢其酋渠为都督及刺史县令。与华人参理。以右武卫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二万以镇之。至咸亨元年四月。高丽余众有酋长剑牟岑者。率众叛。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诏左卫大将军高侃讨平之。至上元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先有华人任官者。悉罢之。至仪凤二年二月二日。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安置。仍令特进充使镇府。至圣历元年六月三十日。改安东都护府为安东都督府。以右武卫大将军高德武为都督。自是高丽旧户分散。多投突厥及韎鞨。高氏君长遂绝。其地并没于诸蕃。二年。鸾台侍郎狄仁杰上表。请收安东。复其君长。曰。臣闻先王疆理天下。以为民极。皆是封域之内。树之风声。于是制井田。出兵赋。其逆命者。因而诛焉。罪其君。吊其民。存其社稷。不夺其财。非欲土地之广也。非贪玉帛之货也。至汉孝武皇帝。逞高祖之宿愤。藉四帝之资储。于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击匈奴。府库皆空。盗贼蜂起。百姓嫁妻卖子。流离于道路者万计。于是榷酤市利。算及舟车。笼天下货财。而财用益屈。末年觉悟。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然而汉室中衰。衅由此起。不可与覆车同轨。岂不戒哉。人有四肢者。所以捍头目也。君有四方者。所以卫中国也。然以蝮蛇在手。既以断节全身。狼戾一隅。亦且弃之存国。汉元帝罢珠崖之郡。宣帝弃车师之田。非恶多而好省也。知难则止。是为爱人。今海中分为两运。风波飘荡。没溺至多。准兵计粮。犹且不足。中国之与蕃夷。天文自隔。辽东所守。已是石田。韎鞨遐方。更为鸡肋。弱枝强干。有国通规。今欲肥四夷而瘠中国。恐非通典。且得其地不足以耕织。得其人不足以赋税。此乃前王之所弃。陛下劳师而取之。恐非天意。臣请罢薛仁贵。废安东镇。陛下允臣所请。即天启其谋。非人力也。三韩君长。高氏诚为其主。愿陛下以存亡继绝之义。复其故地。此之美名。高于尧舜远矣。

  神龙元年二月四日。改安东都督为安东都护府。

  开元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改平州为安东都护府。以许钦凑为之。

营州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契丹酋长窟哥。奚帅可度者。并率其部内属。以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拜窟哥为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府。又以其别帅达稽部置峭落州。纥便部置弹汗州。独活部置无逢州。芬问部置羽陵州。突便部置日莲州。苪奚部置徒河州。坠斤部置万丹州。出伏部置匹黎。赤山二州。各以其酋长辱纥主为刺史。俱隶松漠焉。以奚部置饶乐都督府。拜可度着为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府。又以别帅阿会部置弱水州。处和部置祁黎州。奥失部置洛瓖州。度稽部置太鲁州。元俟析部置渴野州。亦各以其酋长辱纥主为刺史。俱隶于饶乐焉。二十三年。于营州兼置东夷都护。以统松漠饶乐之地。罢置护东夷校尉官。

  万岁通天五年五月。窟哥孙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营州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其后营州都督寄置于幽州渔阳城。至开元五年三月。奚契丹等款附。上欲复营州于旧城。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宋庆礼盛陈其利。乃诏庆礼充使。于柳城筑营州。三旬而毕。遂兼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

  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营州玉田渔阳两县。却隶幽州。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2-02
安南都护府
  调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

  大足元年四月。置武安州。南城州。并隶安南都护府。

  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广州宝安县新置屯门镇。领兵二千人。以防海口。

  贞元七年五月。置柔远军于安南都护府。

  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护奏。破环王国伪号爱州都统三万余人。及获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战船战象等称之。其年九月。安南都知兵马使兼押衙安南副都护杜英策等五十人状。举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兼安南都护张舟到任已来政绩事。安南罗城。先是经略使伯夷筑。当时百姓犹甚陆梁。纔高数尺。又甚湫隘。自张舟到任。因农隙之后。奏请新筑。今城高二丈二尺。都开三门。各有楼。其东西门各三间。其南门五间。更置鼓角。城内造左右随身十宫。前经略使裴泰时。驩爱城池。被环王昆仑烧毁并尽。自张舟到任后。前年筑驩州城。去年筑爱州城。裴泰时。军城不守。军中器械却失并尽。赵昌到任日近。旋除广州。自张舟到任。诸道求市。每月造成器械八千事。四年以来。都计造成四十余万事。于大厅左右。起甲仗楼四十间收贮。安南戎寇。难利斗战。先有战船。不过十数只。又甚迟钝。与贼船不过相接。张舟自创新意。造艨艟舟四百余只。每船战手二十五人。掉手三十二人。车弩一支。两弓弩一支。掉出船内。回船向背。皆疾如飞。敕旨。宜付所司。

  宝历元年五月。安南都护李元善奏。移都护府于江北岸。

  开成三年。安南都护马植奏。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居巢穴自固。或为南蛮所诱。不可招谕。事有可虞。臣自到镇以来。晓以逆顺。今诸首领愿纳赋税。其武陆县请升为州。以首领为刺史。从之。又所管陆州界废珠池复生珠。以能政。就加中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

  四年十一月。安南都护马植奏。当管经略押衙兼都知兵马使杜存诚。管善良四乡。请给发印一面。前件四乡是獠户。杜存诚祖父以来。相承管辖。其丁口税赋。与一郡不殊。伏以夷貊不识书字。难凭印文。从前征科。刻木权用。伏乞给发印一面。令存诚行用。敕旨。宜依。

  咸通六年十二月。安南都护高骈。自海门进军破蛮军。收复安南府。自李琢失政。交址陷没十年。蛮军北寇。邕容界人不聊生。至是方复故地。

姚州都督府
  麟德元年五月八日。于昆明之弄栋州置姚州都督府。每年。差兵募五百人镇守。

  神功二年五月八日。蜀州刺史张柬之上表曰。姚州者。古哀牢之旧国。自生民以来。不与中国交通。前汉唐蒙。开夜郎。滇筰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请内属。汉置永昌郡以统治之。乃收其盐布毡罽之税。以利中土。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及诸葛亮五月渡泸。收其金银盐布。以益军储。使张伯岐选其劲卒。以增武备。前代置郡。其利颇深。今盐布之税不供。珍奇之贡不入。而空竭府军。驱率平民。受役蛮夷。肝脑涂地。臣窃为国家惜之。汉以得利既多。历博南山。涉兰仓水。更置博南哀牢二县。蜀人愁怨。行者歌曰。历博南。越兰津。渡兰仓。为他人。盖言汉贪珍奇之利。而为蛮夷驱役也。汉得其利。人且怨歌。今于国家无丝发之利。在百姓受终身之酷。臣窃为国家痛之。往者。诸葛亮破南中。使其渠帅自相统领。不置汉官。亦不留兵镇守。人问其故。亮云。置官留兵。有三不易。大率以置官夷汉杂居。猜嫌易起。留兵运粮。为患更重。忽若反叛。劳费更多。粗设纪纲。自然久定。臣窃以亮之斯策。妙得羁縻蛮夷之术。今姚府所置之官。既无安边靖寇之心。又无葛亮且纵且擒之术。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功劫略。积以为常。扇动酋渠。遣成朋党。提挈子弟。啸引凶愚。剑南逋逃。中原亡命。二千余户。见散在彼州。专以掠略为业。姚州。本龙朔中。武陵县主簿石子仁奏立之。后长史李孝让。辛文协。并为群蛮所杀。又使将军李义总往征。郎将刘惠基在阵战死。其州遂废。臣窃以诸葛亮称置官留兵有三不易。其言遂验。垂拱四年。南蛮郎将王善宝。昆州刺史爨干福。又请置州。奏言所有课税。出自姚府管内。更不劳扰蜀州。及置州后。录事参军李棱。为蛮所杀。延载中。司马成琛奏。请于泸南置镇七所。遣蜀兵防守。自此蜀中骚扰。至今不绝。伏乞罢姚州。使隶嶲府。岁时朝觐。同之蕃国。泸南诸国悉废。于泸北置关。百姓非奉使入蕃。不许交通来往。疏奏不纳。

  开元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敕。姚州官员。准中置州禄料。阶资依都督府。

  天宝八载六月。剑南奏。索磨川许新置都护府。宜以保宁为名。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2-02
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侯君集平高昌国。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

  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率众内附。置庭州。

  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置瑶池都督府。安西都护府。以贺鲁为都督。至永徽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贺鲁以府叛。自称钵罗可汗。据有西域之地。至四年三月十三日。废瑶池都督府。

  显庆二年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大破贺鲁于金牙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定方悉命诸部。归其所居。开通道路。别置馆驿。埋瘗骸骨。所在问疾苦。分其疆界。复其产业。贺鲁所虏掠者。悉检还之。西域诸国。安堵如故。擒贺鲁以归。十一月。分其地置蒙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阿史那步真为蒙池都护。其月十七日。又分其种落。列置州县。以处木昆部为匐廷都督府。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为嗢鹿都督府。以突骑施阿利施部为絜山都督府。以胡禄屋阙部为盐泊都督府。以摄舍提噉部为双河都督府。以鼠尼施处半部为鹰娑都督府。其所役属诸胡国。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护府。又以贺鲁平。移安西都护府于高昌故地。至三年五月二日。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旧安西复为西州都督。以曲智湛为之。以统高昌故地。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

  四年正月。西蕃部落所置州府。各给印契。以为征发符信。

  龙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罗国立碑。以记圣德。诏从之。以吐火罗国叶护居遏换城。置月氐都督府。钵勃城置蓝氏州。縳叱城置大夏州。俱禄犍城置汉楼州。乌逻毡城置弗敌州。咄城置沙律州。羯城置妫水州。忽波城置盘越州。乌罗浑城置忸密州。摩彦城置伽倍州。阿捺腊城置粟特州。兰城置钵罗州。悉记密帝城置双泉州。昏磨城置祀惟州。悉密言置城迟散州。乞施巘州城置富楼州。泥射城置丁零州。折面城置薄知州。阿腊城置桃槐州。颊厥伊城具阙达官部落置大檀州。播萨城置伏卢州。乞涩职城置身毒州。突厥施怛駃城置西戎州。骑失帝城置蔑颉州。发部落城置迭仗州。拔特山城置苑汤州。

噠部落活路城。置大汗都督府。弩那城置黑州。胡城置奄蔡州。婆多楞萨达健城置依耐州。少俱部落置州。乌漠言城置榆令州。遮瑟多城置安屋州。数始城置罽陵州。迦沙纷遮城置碣石州。羯涝支城波知州。乌捺斯城置乌丹州。速利城置诺色州。顺冏城置迷密州。乍城置盻顿州。颂施谷部落置宿利州。汗曜部落置贺?州。

  诃达罗支国王居伏宝瑟颠城。置条枝都督府。护闻城置细柳州。赞候瑟颠城置虞泉州。据瑟部落置黎蕲州。遏部落置崦嵫州。乌离难城置臣雀。州遗兰部落置遗州。郝萨大城置西海州。活恨部落置镇西州。缚狼部落置干陀州。

  解苏王居数瞒城。置天马都督府。忽论城置落?州。达利薄纥城置束离州。

  骨咄施国王居沃沙城。置高附都督府。葛罗犍城置五翎州。乌斯城置休蜜州。

  罽宾国王居遏纥城。置修鲜都督府。罗曼城置毗舍州。贱?城置阴米州。和蓝城置波路州。遗恨城置龙池州。塞奔弥罗城置乌戈州。滥犍城置罗州。半掣城置坛特州。勃迸城置乌利州。鹘换城置漠州。布路犍城置悬度州。

  失范延国王居伏戾城。置写凤都督府。肩捺城置嶰谷州。俟麟城置冷伦州。缚时伏城置悉万州。末腊萨旦城置钳敦州。

  石汗?国王居●城。置悦般州都督府。俱兰城置双靡州。

  护特犍国王居遏密城。置奇沙州都督府。曼山城置沛隶州。献密城置大秦州。

  怛没国王居怛没城。置姑默州都督府。弩羯城置栗戈州。

  乌拉喝国王居摩喝城。置旅獒州都督府。

  多勒建国王居低保?城。置昆?州都督府。

  俱密国王居褚瑟城。置拔州都督府。

  护密多国王居模达城。置乌飞州都督府。娑勒色诃城置钵和州。

  久越得建国王居步师城。置王庭州都督府。

  波斯国王居疾凌城。置波斯都督府。各置县及折冲府。并隶安西都督府。

  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吐蕃陷我安西。罢四镇。

  龟兹。理于白山之南。即汉西域旧地。胜兵数千。其王姓白氏。去瓜州三千里。贞观二十年闰十月一日。阿史那社尔破其国。虏其王以归。

  于阗。在葱岭北二百里。胜兵数千。俗多机巧。好说怪。在西南有北摩伽蓝城。相传云是老子化胡之所建也。初。老子至是。白日升天。舆群胡辞诀曰。我暂返天上。寻常下生。其后出天竺国。化为胡王太子。自称白净。因造此寺焉。二十二年闰二月内附。其王伏阇信入朝。上元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其地为毗沙都督府。分为十州。

  焉耆。去瓜州二千里。即汉时故地。其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其俗颇有鱼盐之利。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左卫大将军郭孝恪灭之。

  疏勒。在白山之南。即汉也。其王之族。类皆六指。非六指则不育。胜兵二千。去瓜州四千六百里。贞观九年。遣使献名马内附。已上四镇。

  苏氏记曰。咸亨元年四月。罢四镇。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至长寿二年十一月。复四镇敕。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两四镇不同。未知何故。

  调露元年九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四面十二门。作屈曲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

  长寿二年十一月一日。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克复四镇。依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鸾台侍郎狄仁杰请捐四镇。上表曰。臣闻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东距沧海。西隔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致者。国家兼之矣。此则今日之四境。已逾于夏殷也。昔诗人矜薄伐于太原。美化行于江汉。是则前代之远裔。在国家之域中。至前汉时。匈奴无岁不犯边。杀掠吏人。后汉西羌。侵轶汉中。东寇三辅。入河东上党。遂至洛阳。由此言之。则陛下今日之土宇。过于周汉前朝远矣。若使越荒外以为限。竭资财以骋欲。非但不爱人力。亦所以失天心也。近者。国家频岁出帅。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闻守西域。事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行役既久怨旷亦多。昔诗云。王事靡盐。不能艺稷黍。岂不怀归。畏彼罪罟。念彼征人。涕零如雨。此则前代怨思之词也。上不是恤。则政不行。而邪气作。邪气作则虫螟生。而水旱起矣。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以南。征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根本一摇。忧患不浅。所以然者。皆为远戍方外。以竭中国。争蛮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苍生之道也。昔汉元帝纳贾捐之之谋。而罢珠崖之郡。宣帝用魏相之策。而弃车师之田。岂欲慕尚虚名。盖惮劳人力也。近贞观年中。克平九姓。册李思摩为可汗。使统诸部者。盖以夷狄叛则伐之。降则抚之。得推亡固存之义。无远戍劳民之役。此则近日之令典。绥边之故事。窃见阿史那斛瑟罗。阴山贵种。世雄沙漠。若委之四镇。使统诸蕃。封为可汗。遣其御寇。则国家有继绝之美。荒外无转输之役。如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况绥抚夷狄。盖防其越逸。苟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窥其窟穴。与蝼蚁计校长短哉。伏愿陛下弃之度外。无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以待其自败。然后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故盐铁论云。夫蛮貊之人。不食之地。何以烦思虑而争之哉。莫若聚军实。畜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虏不击而服。右史崔融请不拔四镇。议曰。北地之为中国患者久矣。唐虞以上为獯鬻。殷周之际曰猃狁。西京东国。有匈奴冒顿焉。当涂典午。有乌丸鲜卑焉。拓跋世有蠕蠕猖狂。宇文朝有突厥睢盱。斯皆名号。因时而改。种落与运而迁。五帝不能臣。三王不能制。兵连祸结。无代不有。长策远算。旷古莫闻。夫胡者北狄之总名。其地南接燕赵。北穷沙漠。东连九夷。西界六戎。天性骄骜。觇伺便隙。鸟飞兽走。草转水移。自言天地所生。日月所置。汉高皇以百万众。窘于平城之下。逮至武帝。赫然发愤。肆志远边。使张骞始通西域。既而立四郡。据玉关。以断匈奴右臂。乃复度河湟。筑令居塞。以绝南羌北狄。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四千里矣。于斯时也。承文景元默之后。国用富强。练兵选将。深入穷追。倾府库之财。殚士马之力。行人使者。岁月亭障。贰师骠骑。首尾关河。饿虎未摧。其国已耗。橐驼既犍。其人亦殄。乃至造皮币。算缗钱。税舟车。榷酒酤。夫岂不怀。深为长久之计然也。匈奴于是乎孤特远窜。羽檄不行焉。始孝武开西域之后。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元哀平。此道不替。王莽篡位。贬易王侯。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隔绝。并复投属匈奴。光武中兴。匈奴税重。皆遣使求内属。至于延光。三通三绝。至国家。太宗方事外讨。复修孝武旧迹。并南山至于葱岭。尽为府镇。烟火相望。至高宗。务在安人。命有司拔四镇。其后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而东。踰高昌壁。历车师庭。侵常乐界。当莫贺延碛。以临我炖煌。主上召命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阎温古为副。问罪焉。贼适有备。一战而走。我师追摄。至于焉耆。粮运不继。竟亦无功。朝廷以为畏懦有刑。流待价于琼州。弃温古于义州。至王孝杰。而四镇复焉。今若拔之。是弃已成之功。忘久长之策。小慈者。大慈之贼。前事者。后事之师。奈何不图。四镇无守。则狂寇益赡。必兵加西域。西域诸蕃气羸。恐不能当长蛇之口。西域动。自然威临南羌。南羌乐祸。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连。则河西危。河西危。则不得救矣。方须命将出师。兴役动众。向之所得。今之所劳。向之所劳。今之所逸。可不谓然乎。而议者忧其劳费。念其险远。曾不知蹙国灭土。春秋所讥。杜渐防萌。安危之计。顷者。若兵稍迟留。贼先要害。则河西郡已非国家之有。今安得而拔之乎。何谓非国家之有。莫贺延碛者。延袤二千里。中间水草不生焉。此有强寇。则难以度碛。汉兵难度。则碛北。伊西。北庭。安西。及诸蕃无救。无救则疲兵不能自振。必为贼吞之。又焉得悬军深入乎。有以知通西域艰难也。汉时。单于上书。愿保塞。请罢边备。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东京时。西羌作乱。征天下兵。赋役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议郎傅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凉州天下要冲蕃卫。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兵之策。乃欲国弃一方万里之土。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竟从燮议。今宜日慎一日。虽休勿休。采侯应不可之言。纳傅燮深忧之议。然后风为号令。雷为折冲。缮甲兵。思将帅。上与天合德。下与地合明。中与人合心。善战者不阵。如斯而已矣。拔旧安西之四镇。委难制之西蕃。求绝将来之端。盍考已然之验。伏念五六日。至于再三。愚下固陋。知其不可。

  建中二年七月。加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北庭大都护。以四镇节度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诏曰。北庭四镇。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朝已来。相奉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遵礼教。皆侯伯守将。交修共治之所致也。其将士叙官。可超七资。初。自兵兴已来。安西北庭。为蕃虏所隔间者。节度李嗣业。非元礼。孙志直。马璘辈。皆遥领之。郭昕者。子仪犹子。李元忠。始曾令名忠。后赐改焉。自主其任。尝发使奉表章于朝。数辈皆不达。信闻不至朝者十余年。及是。遣使自回纥历诸蕃至。故有是命。

  贞元六年十二月。是岁。吐蕃陷北庭都护府。初。北庭安西既假道于回鹘以朝奏。因附庸焉。蕃性禽兽。征求无度。人不聊生。又有沙陀部落六千余帐。与北庭相依。属于回鹘。肆其抄夺。尤所厌苦。其三葛禄部落。又白服突厥。素与回鹘通和。亦憾其侵掠。因吐蕃厚赂见诱。遂附之于吐蕃。率葛禄白服之众。去冬来寇北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率众援之。频战败绩。吐蕃攻围颇急。北庭之人既苦回鹘。是岁。乃举城降于吐蕃。沙陀亦降焉。北庭节度杨袭古。举麾下二千余人奔西州。七年秋。颉干迦斯又悉其国丁壮六万人。将复北庭。仍召袭古偕行。我兵为蕃吐葛禄所败。死者大半。袭古余众。仅百六十。将复入西州。颉干迦斯绐之曰。与我同至牙帐。当送君归本朝。袭古从之。及牙帐。竟杀之。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2-13
已阅,多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04
鸡林州都督府
      
        鸡林州都督府是唐朝在新罗领土上设立的羁糜州,都督由新罗王担任。自663年起,先后有16位新罗王被唐朝委任为鸡林州都督,历时200余年。
鸡林州都督府的设立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为了政区整齐划一,唐朝在新罗领土上设立了鸡林州都督府,以新罗王金法敏为“鸡林州都督”(新罗传),下设州和县,与唐朝在其它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设置类似。这是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继熊律都督府(660年设立)等5个都督府之后,设立的又一个带有羁糜性质的都督府,真正体现了大唐帝国“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的国威(北狄传·赞)。
  鸡林州都督府与熊津等五都督府不同的是:都督府是在新罗政权没有被武力消灭的前提下设立的,都督由新罗王担任,中央政府没有在新罗领土上派任镇抚官和驻扎军队,新罗王总领原来的州府。从此后新罗正式成为唐王朝合法的地方政权,新罗领土也纳人了唐朝统一的区划之内,与唐朝所设置的松漠、饶乐、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相似。安史之乱后,平卢节度使移驻山东半岛,改称淄青平卢节度使,兼押鸡林州都督府。
历史背景
  新罗是当时朝鲜半岛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首都在金城(今庆州),国王姓金。新罗政权建立后, 常常受到高句丽、百济的联合攻击,处境艰难。特别是因为新罗曾杀死了百济国王,所以与百济世仇难解。为了摆脱困境,新罗与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接受唐朝的册封,频频向唐朝进贡,遣质子人侍,出兵帮助唐朝作战,作唐政权的藩附,以求在政治、军事方面得到唐朝的庇护和支持。从唐朝方面来看,对待半岛上三国的政治态度也有所区别,先后以武力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于新罗则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扶持和袒护,使其领土不断扩大,奠定了后来统一半岛的基础。
  唐高祖时,新罗王即遗使人贡,中央政府封其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新罗王真平死后, 其女善德、真德先后继任为新罗王。两代新罗女王仍接受唐朝册封,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真德死,以其弟之子金春秋袭王位,“ 与大唐同举义兵,问罪于百济、高句丽,元凶伏罪,同步泰静” 。金春秋死,其子法敏继为文武王。有唐一代,除了平百济的战役之外, 新罗还曾多次出兵助唐。如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句丽,“ 又发契丹、奚、新罗、百济诸君长兵悉会”。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渤海国大将张文休攻扰登州,与唐朝构兵, 唐玄宗命太仆寺卿金思兰出使新罗, 令新罗出兵攻渤海南境。渤海的军队受到唐朝、新罗的夹击,很快就败下阵来。
"鸡林"的来源
  都督府以“鸡林” 名, 是来源于《三国史记》中关于新罗王室的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新罗脱解王九年(东汉明帝永平八年, 公元65年),其王都金城西始林凌晨闻鸡鸣, 天明后国王令人人林视之,见有金色小犊挂树上,白鸡鸣于树下取犊启之,有一小男孩在其中,王令收养之。及长,聪颖绝伦,取名阔智。因其出于金犊,故以金为姓,改始林为鸡林。
历史发展
  唐朝与新罗之间唯一的一次武装冲突是唐朝新罗战争(670~676年)。时高句丽政权已被唐朝灭掉,新罗乘机收纳其叛亡者,又略高句丽和百济故地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因而触怒了朝廷。唐高宗诏削金法敏官爵,命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率兵进讨。新罗军事失利, 金法敏上表谢罪,朝廷采取了宽大优容的政策,复新罗王官爵。但新罗也因此展拓了领地,增加了生口。其最盛时置有9州450(郡)县,其中三分之二的领土是高句丽、百济旧壤。具体地说, 9州之中的尚、良、康3州是新罗旧领地;熊、全、武3州得之于百济;汉、朔、溟3州得之于高句丽。
  自公元663年以后,新罗王除在位时间过短唐王朝未及加封者外,如《旧唐书》卷199上《新罗传》载,贞元“十六年(800年),授俊邕(昭圣王)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新罗王。令司封郎中、兼御史中丞韦丹持节册命。丹至郓州,闻俊邕卒,其子重熙(哀庄王)立,诏丹还”。历史上共有16位新罗王先后被唐朝委任为鸡林州都督或称鸡林州刺史,册封为新罗王鸡林州都督历时200余年,是唐朝在东北及朝鲜半岛所设立的都督府当中存在时间最久的一个。历代新罗王世袭鸡林州都督一职,其所辖地区是唐王朝所属的鸡林州都督府,属于唐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地方政权,而新罗王的身份是唐在朝鲜半岛的地方行政官员。
  自圣德王至景文王的几代新罗王,皆带有“宁海军使”的头衔。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圣德王三十二年的记载:“唐玄宗以渤海靺鞨越海入寇登州,遣太仆卿金思兰归国,仍加授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发兵击靺鞨南鄙。”说明这不是虚衔,而是有其实际意义的。首先,新罗王带宁海军使,是唐王朝遏制渤海国的措施。所以,在景文王以后,因形势的变化,已不再具有这种需要,唐王朝也就不再授予新罗王宁海军使的称号。其次,唐王朝加授新罗王为宁海军使的同时,调新罗兵出征。这不仅证明宁海军使是唐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地方设置,而且证明唐王朝是有权力调动新罗部队的。新罗王的地位显然是唐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军政负责人。
  唐朝末年,王室衰微,纲纪不振,遂逐渐失去对鸡林州都督府的行政控制权。
[ 此帖被desk在2009-07-09 19:0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04
熊津都督府
         熊津都督府(660~676年),是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后,在百济故地设立的羁縻府州。历任熊津都督是唐朝将领王文度、刘仁愿、刘仁轨、前百济太子扶余隆。
唐平百济及熊津等五都督府的设立
  百济、新罗同为唐朝藩属。唐高祖时,曾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武装冲突不断。唐太宗诏谕扶余璋,劝其勿侵新罗,扶余璋阳奉阴违,不肯奉诏。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济王扶余义慈与高句丽、靺鞨联兵攻新罗,夺新罗三十余城,新罗遣使入唐求援。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命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大总管,率左卫将军刘伯英、右武卫将军冯士贵、左晓卫将军庞孝泰等,统兵13万,联合新罗伐百济。唐军攻陷百济国都泗沘城,生擒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百济宣告灭亡,5部37郡共76万人户完全纳入了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参见“唐灭百济之战”)。
  唐朝于百济故地设置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将其纳入唐羁縻府州体系,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唐朝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兵一万镇守百济城,委派当地的酋长分任都督、刺史。
  唐朝在百济故地所设立的府州虽然属羁廉性质, 但其作用和意义却极为重大。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中原政权第一次在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正式设立府州,其实不然。早在东汉末年公孙氏割据辽东时,就曾在乐浪郡南开拓了疆土,后割乐浪郡屯有县及其以南之地设带方郡,其辖境已达到今朝鲜半岛南部的汉江流域,曹魏因之。唐灭百济是继汉魏之后又一次在半岛南部地区设置府、州、县,与汉魏相比是将新罗之外的半岛南部之地完全纳人了唐王朝的版图, 已远远超过了汉魏统辖的范围。唐朝为了纪念这件大事,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在扶余王城特地树立了《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唐朝灭亡百济,从战略意义上讲,解除了新罗南部的武力威胁,更进一步密切了唐朝与新罗之间的合作关系;消灭了高句丽政权战略伙伴,等于斩断了高句丽的左臂,更有利于高句丽问题的最后解决和整个辽东及朝鲜半岛地区的稳定。
平叛及白江口之战
  熊津都督王文度不久病故,使半岛南部又陷人了一场动乱。扶余璋之侄福信乘王文度病故之机,从倭国(日本)迎回王子扶余丰,立为王,据原百济周留城,联合倭兵发动反唐叛乱,围攻刘仁愿。
  龙朔元年(661年),唐高宗命刘仁轨为带方刺史,继任熊津都督,率唐兵联合新罗入百济故地平叛。龙朔三年(663年)唐军在熊津白江口大破倭兵,“四战皆克,焚倭船四百艘,海水为丹”,“百济诸城,皆复归顺”,最终获得了平叛的胜利(参见“白江口之战”)。
熊津稳定和改制
  战后,高宗召刘仁愿、孙仁师回朝,令刘仁轨领兵镇守百济。百济这个小国,穷兵黩武,不自量力,结果搞到“合境凋残,僵尸相属”的地步(《旧唐书·刘仁轨传》)。刘仁轨做了大量的恢复工作,掩埋骸骨,登记户口,修路架桥,赡养孤老。又在百济颁布大唐正朔及庙讳,百济人心大悦,各安其业。刘仁轨还在百济屯田积粮,训练士卒,把百济故地经营成了攻打高句丽的前进基地。
  此前,百济有两位首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在苏定方撤军后,招集百济亡众据险固守。白江口海战后,两人各率部众归降唐军。刘仁轨见他俩忠勇有谋,便力排他议,委以重任,为大唐收揽了两员大将。其中黑齿常之后来在边境战争中立下大功。
  麟德二年(665年),唐朝对百济故地进行行政改制。一是百济各都督府、州、县的合并,五都督府合并为统一的熊津州都督府,都督府仍治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二是合并后的熊津都督府由正设转变为羁縻化。
  前百济太子扶余隆被唐高宗任命为熊津都督府都督,管理百济故地和遗民。但扶余隆惧怕新罗加害于己,未敢赴任,只好由唐朝将领刘仁轨检校熊津都督。高句丽灭亡后,刘仁轨、刘仁愿回国,熊津都督依然是未敢赴任的扶余隆,代行其事的是百济人熊津都督府长史难汗、熊津都督府司马祢军。
熊津都督府的沦陷和内迁
  为了统合当时百济新罗两国力量合力攻灭高句丽,唐朝强迫新罗与熊津都督、前百济太子扶余隆于麟德二年(665年)八月结盟。新罗助唐灭百济的战略目的是灭亡百济,占有其土地、人民,而唐朝却将百济纳入自己的统治并强迫罗、济结盟,这引发新罗的不满。在失去了共同敌人高句丽后,新罗、唐朝矛盾日益激化。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新罗战争爆发。
  新罗一面扶植和利用高句丽残余势力与唐朝对抗,一面大肆夺取百济故地。670 年7月,新罗出动大军,一举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671 年1 月,新罗发兵攻打百济,战于熊津南,6月兵临百济加林城,与唐兵战于石门,取得了“斩首五千三百级,获百济将军二人,唐果毅六人”的战绩。由此新罗已控制了百济故地大部分地区,逼近了位于熊津、泗沘等唐朝在百济的统治中心地区。唐朝任命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协助熊津都督府,同新罗作战,最终失败。新罗夺取熊津都督府,吞并百济故地。
  唐朝新罗战争结束后,676 年2 月,唐朝“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今辽阳),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其百济户口先徙于徐、衮等州者,皆置于建安(今辽宁盖州青石关古城) 。”
  熊津都督府被迫从泗沘城迁至建安故城(今辽宁盖州青石关古城),与隶属安东都护府的建安州都督府合并。
  677 年2 月,“以司农卿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封带方王,亦遣归安辑百济余众,仍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以统之。时百济荒残,命隆寓居于高丽之境”。熊津都督扶余隆惧怕新罗加害于己,不敢回故国,寄治高句丽旧地,后病死洛阳。到武则天时,百济旧土己被新罗吞并殆尽,朝廷又命扶余隆之孙扶余敬为带方郡王,徒有爵号,无地可守,其故土已纳人了新罗境内。
  686年,新罗在熊津州也设置同名的都督府,757年,改称熊川。940年,高丽王朝改熊川为公州、设置都督府。983年,升格公州府。
[ 此帖被desk在2009-07-04 20: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7-04
渤海都督府
       渤海都督府 又称渤海国、忽汗州都督府。唐朝武则天时,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乘“营州之乱”,率靺鞨人等东进,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筑城以居”,建立震国,自号震国王,仍称靺鞨,史称“旧国”。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朝遣使到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旧唐书·渤海传》)。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震国易称渤海国。由此而成为唐朝统治区域内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王传15代,公元926年(后唐庄宗四年)为辽国所灭,共存229年。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在今吉林敦化)和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震国,自立为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都督府也就是渤海都督府,在今天的吉林敦化和牡丹江上游一带,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从此,粟末靺鞨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羁縻州。762年,唐朝中央政府诏令渤海为国。
渤海国都城
  渤海国曾四易都城(府治),初驻敖东城(今吉林省敦化市之敖东城);不久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755年(唐天宝十四年),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785年(唐贞元元年),再迁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794年(唐贞元十年),复迁上京龙泉府。因渤海都城位于忽汗河东,又称“忽汗城”。
渤海国地域
  渤海国的行政区域位于唐河北道的管辖范围之内,初受幽州节度使节制,后隶平卢节度使。渤海国所辖范围,北至黑水靺鞨(松、黑二江下游),东濒日本海,南以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与新罗为邻,西接契丹(今开原、铁岭一带),渤海全盛时期,“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仿行唐朝的府州县制度,并创立“五京”。设有5京、15府、62州、130余县。五京,即: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渤海镇)、东京龙原府(今珲春市八连城)、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县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西南之南山城)、中京显德府(今和龙县西古城子)。除京府之外,在今黑龙江省境内还有鄚颉、率宾、东平、铁利、怀远、安远等府和直辖的铜州、郢州等府州建制。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04
松漠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
松漠都督府    
   松漠都督府是唐朝时管理契丹的羁縻都督府。648年十一月廿三,契丹帅大贺窟哥率领所部内属。唐太宗以契丹部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辽一带)。以窟哥为都督;又以其别帅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一共为九州。各以其辱纥主为刺史。十一月廿四,于营州置东夷校尉官。696年—717年,因契丹反唐,一度撤销。安史之乱后,仅剩名誉称号。耶律阿保机在唐末,就是以松漠都督府的辖区为基础,统一契丹建立辽国的。        

黑水都督府
        黑水都督是唐代设在东北边疆的行政机构.隋唐时,在黑水(今黑龙江)一带居住着靺餲部落,叫"黑水靺餲".725年唐政府在这里设立了黑水军,以后改设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和刺史职位,中央也派内地官员来这里任长史(副都督、副刺史)。
  黑水都督府的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黑龙江中下游地区。黑水都督府 唐朝在黑水靺鞨分布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建制,位于渤海国之北。公元722年(唐开元十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至唐朝贡,唐玄宗封其为勃利州刺史,治所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旧唐书·靺鞨传》)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唐廷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唐朝中央政府派驻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黑水都督府辖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新唐书·黑水靺鞨传》),包括今黑龙江中下游南北和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广大地区。约于公元815年(唐元和十年)前后,黑水都督府解体,黑水各部分别役属于渤海国。黑水都督府存约90年左右。

 室韦都督府
    唐朝在室韦族聚居区域设置的军政合一建制,位于黑水都督府之西。公元719年(唐开元七年),室韦开始接受唐平卢节度使统辖。791年(唐贞元七年)前后,唐廷决定在室韦之地设置室韦都督府,也受边州都督所节制。府治不详。室韦都督府辖区,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一带。辖区境内有20余个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韦族诸部逐渐被契丹人所吞并而与之融合,室韦都督府也随之解体,前后存约百余年。
[ 此帖被desk在2009-07-09 19: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7-09
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概述
  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约170年。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异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
历史
  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 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
  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苏定方在碎叶水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从而平定了西突厥,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显庆三年五月(658年),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今库车), 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唐高宗改变太宗时只重军事而轻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设蒙池、昆陵两个都护府,并将其附属小国分别设置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使这一带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显庆五年(660年),位于葱岭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该部巡查。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多处易手,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陷落。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军队攻陷了安西都护府。期间,唐朝也两次放弃安西四镇。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此后,安西都护府的府衙才在龟兹稳固下来。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息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西的地区,以抵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北侵。
  安西都护府所统率的精锐骑兵又称“安西兵”,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政府在河西、陇右征兵,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 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河西,因此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二镇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都护,郭昕为安西都护。随后,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北庭、安西变得孤立无援,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被吐蕃攻陷。
  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始料并无确切记载,这可能不仅是情报断绝所造成的,而是事实上唐朝已经放弃了对安西的控制。安西四镇的于阗陷落于贞元六年(790年)。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
安西都护、大都护列表
  以下列出历任安西都护和安西大都护。
  ●安西都护
  初建之安西都护府共四任都护(640年-658年):
  第1任:乔师望(640年一642年,即贞观十四年至贞观十六年):
  第2任:郭孝恪(642年—649年,即贞观十六年至贞观二十三年);
  第3任:柴哲威(649年—651年,即贞观二十三年至永徽二年)
  第4任:麴智湛(651年—658年,即永徽二年至显庆三年)
  再建之安西都护府共7任都护(667年-685年):
  第1任:陶大有(乾封二年至总章二年,667年-669年):
  第2任:董宝亮(总章二年至咸亨二年,669—671)
  第3任:崔智辩(咸亨二年至上元二年,671—675)
  第4任:杜怀宝(咸亨二年至仪凤四年,671—679)
  第5任:王方翼(调露元年至开耀元年.679—681)
  第6任:杜怀宝(开耀元年至永淳元年,681一682)
  第7任:李祖隆(永淳二年至垂拱元年,683—685)
  三建之安西部护府共两任都护(689年-691年):
  第1任:咎斌(永昌元年至天授元年,689—690)
  第2任:佚名都护(天授元年至天授二年,690一691)
  安史之乱后可考之安西都护
  朱某:765年--?
  尔朱某:?—778年
  ●安西大都护
  初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5任大都护(658年-667年):
  第1任:杨胄(显庆三年至龙朔二年,658年—662年)
  第2任:苏海政(龙朔二至三年,662-663)
  第3任:高贤(龙织三年至麟德元年,663-664)
  第4任:匹娄式彻(麟德元年至二年,664-665)
  第5任:裴行俭(麒德二年至乾封二年,665—667)
  再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2任大都护(686年-689年)
  第1任:王世果(垂拱二年至三年.686—687)
  第2任:闽温古(垂拱三年至永昌元年.687—689)
  三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12任大都护(693年-752年)
  第1任:许钦明(长寿二年至万岁通天元年.693—696)
  第2任:公孙雅靖(万岁通天元年至圣历元年,696—698)
  第3任:田扬名(圣历元年至长安四年.698—704)
  第4任:郭元振(神龙元年至景龙二年,705一708)
  第5任:周以惮(景龙二年,708)
  第6任:郭元振(景龙二年至景云元年.708一710)
  第7任:张玄表(景云元年至开元二年,710一714)
  第8任:吕玄璟(开元二年至三年,714一715)
  第9任:郭虔瓘(开元三年,715)
  第10任:靖德太子李琼(开元四年至十五年,716—727)
  第11任:延王李?(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五年 727—737)
  第12任:李林甫(开元二十五年至天宝十—年,737?—752)
  安史之乱后正式册封的安西大都护:
  郭昕:(建中二年至不详,781年至不详)


北庭都护府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
[ 此帖被desk在2009-07-09 18: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7-09
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安北都护府和单于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是唐朝重要的六个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重要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位于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属关内道。
  贞观二十年(646)唐破薛延陀后,铁勒诸部内附。次年(647)正月置瀚海都督府(回纥部)、燕然都督府(多滥葛部)、金微都督府(仆骨部)、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龟林都督府(同罗部)、卢山都督府(思结部)等六都督府,皋兰州(浑部)、高阙州(斛薛部)、鸡鹿州(奚结部)、鸡田州(阿跌部)、榆溪州(契芯部)、林州(思结别部)、颜(白部)七州,各以部帅为都督、刺史,旋设燕然都护府以统之。八月,铁勒诸部中最远的骨利部来附,置为玄阙州。后又以结骨、葛逻禄诸部置坚昆都督府、阴山都督府、大漠都督府、玄池都督府和浑河州、狼山州等都督府和州,均归燕然都护府统领。都护府治故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乌加河北)。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龙朔三年(663),都护府移于漠北回纥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西北。改名瀚海都护府,与云中都护府以碛为界,领碛北诸羁縻府州。总章二年(669)改为安北都护府。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不久铁勒故地皆为所并,安北都护府遂废。武后时回纥、契骨、思结、浑等部度碛徙甘、凉间,垂拱元年(685)侨置安北都护府于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不久又内移至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圣历元年(698)迁至单于都护府旧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河套北筑东、中、西三受降城,遂移安北都护府治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开元三年(715)移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西南黄河北岸)。天宝八载(749),都护府复移治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阴山南麓),由军使兼理府事。十四载(755)又移治大安军(乾元后改名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加河东)。至德二年(757)改名镇北都护府。兴元后遂不复见。会昌年间复改单于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五代地入契丹,遂废。都护府在同城、西安时,当领有内迁甘、凉间的回纥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号。其后回纥等部北还投突厥,都护府东迁碛南,所领部落府州无考。天宝初置附郭阴山县。

单于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是唐朝建立的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管理北方边疆的重要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属关内道。
  永徽元年(650)唐平突厥车鼻可汗,“突厥诸部尽为封疆之臣”,以其地置狼山、云中等三都督府,苏农等十四州,设瀚海都护府以统之。与燕然都护府壤地交错。龙朔三年(663),移燕然都护府于碛北,并改名瀚海都护府,原瀚海都护府移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遂以碛为界,碛南诸都督府州隶云中。麟德元年(664),改名单于都护府,辖境北距大漠,南抵黄河。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尽拔诸羁縻府州。垂拱二年(686)改置镇守使,圣历元年(698)移安北都护府来治。开元二年复为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移治中受降城。会昌年间,改名安北都护府。垂拱以后都护府何所领无考。天宝初置附郭金河县。
[ 此帖被desk在2009-07-09 18:5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7-09
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668~761年)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重要军政管理机构。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亡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其后由于吐蕃和新罗扰边,上元三年(676年),唐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辽东故城(今辽阳);仪凤二年(677年) ,迁治新城(今抚顺高尔山);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辽西契丹族反唐,唐与安东都护府的陆路交通一度中断;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 ,安东都护府治所内迁平州(今河北卢龙);天宝二年(742年)年迁治辽西故郡城(今辽宁义县)。受安史之乱影响,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废止。
  东北做为中国辽阔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行政版图。唐朝统一中国后,做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对东北享有无可争议的行政管理权。在平定高句丽,安抚册封渤海、契丹、奚、靺鞨、室韦等民族的基础上,唐朝在东北先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营州上都督府,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等。以都护府、督都府、州、道等行政体制对东北进行行政管理,开发建设东北。
  安东都护府初隶河北道营州都督府;武则天初年以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长安四年(704) 以幽、营州都督兼安东都护;开元七年(719) 以平卢节度使兼领安东都护;开元二十年(732) 以幽州节度使兼领安东都护及平卢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 幽州节度使改为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从中划出,以平卢节度使兼领安东都护,直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安东都护府废止。
  安东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其在地方行政体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双重体制管辖。一方面,都护府作为河北道辖区的一级政府受治于河北道采访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另外,安东都护府的设置是在征服高句丽民族基础上形成的,高句丽作为东北夷,根据唐制,被征服诸夷,“散诸处幽州、营州界内,以州名羁縻之。”羁縻制度是唐朝政府管理和安抚境内诸少数民族的一种方式。安东部护府带有羁縻性质,根据唐朝规定,羁縻府州,可由本民族人物出任都督、刺史之职参与管理本民族事务,并可以世袭。中央政府派员参与管理,或设置相应机构协调、监督管理。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唐在边境置节度使、经略使,扼控四夷,安东都护府也在其列,辖于平卢军节度使。
  安东都护府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掌统诸蕃, 抚慰、征讨、叙功、罚过, 总判府事”。有唐一代,薛仁贵、高侃、唐休景、仁贵子薛纳、王玄志、薛泰、许钦凑、裴云挂、玄宗第十三子颖王李磁等,都先后担任过安东都护之职。
  唐朝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屡经迁移,是受到唐朝边疆形势的深刻影响的。新罗、吐蕃、契丹、渤海国的先后崛起,削弱了唐在东北的统治。唐安东都护府的变迁正是这一事实的外在表现,由于自身实力的削弱,唐朝对东北开始全面的羁縻统治政策。
安东都护府北迁(新罗崛起)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 九月,唐与新罗联合灭亡高句丽。十二月,“剖其地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县百。复置安东都护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与华官参治,仁贵为都护,总兵镇之”。唐朝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任命右武卫大将军、平阳郡公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率兵2万镇抚辽东。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原百济故地。
  吐蕃和新罗的介入打乱了这一局面。是年,吐蕃北犯吐谷浑部,西陷龟兹,唐朝西陲震动。就在唐廷商议西援吐谷浑时,新罗开始侵扰唐熊津都督府所辖的前百济旧地,唐朝遣使问罪,新罗“遣钦钝角干、良图波珍餐入唐谢罪”,同时暗中却在鼓动高句丽遗民叛乱,唐朝新罗战争爆发。唐咸亨元年(670) 四月,唐廷派薛仁贵率军10万西援吐谷浑,辽东防务一时空虚,高句丽遗民“大长钳牟岑率众反,立藏外孙安舜为主”。这样,唐朝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局,而新罗利用唐军暂无暇南顾之机,于唐咸亨二年(671),攻占了泗沘要塞,并建立了所夫力州,占领了前百济的全部领土。
  唐咸亨元年(670),唐朝派高高侃、李谨行率偏师前往辽东平叛,经过四年的战争,才最终平定了高句丽遗民叛乱。唐上元元年(674) 正月,唐朝派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率军南伐新罗。在累战不利的情况下,新罗王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谢罪。唐朝既往不咎“复法敏官爵”。唐上元三年(676) 二月,又正式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辽东故城(即今辽宁辽阳) 。
  唐朝战胜新罗,为什么还要将都护府北迁呢?这应与两国在半岛的实力消长有关。虽然唐朝整体国力远胜新罗,但随着吐蕃在西南的崛起,唐廷已经不能全力经营半岛,是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就在都护府迁离平壤的次年,“仪凤二年(677) ,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将刘仁轨调往西线以防御吐蕃。唐倾力与吐蕃交战,对东境自然采取守势,不愿与新罗在半岛长期对峙,空耗人力、物力。因此,在新罗称臣谢罪的有利条件下,将都护府迁离平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安东都护府的稳定(迁治新城)
  唐朝东北地区行政设置(含安东都护府)唐仪凤二年(677) 二月,唐朝将安东府再次迁治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山城) ,同时任命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史称:“(高藏)还辽东以安余民,先编侨内州者(高句丽族人) 皆原遣。”金毓黼先生认为,高句丽遗民的反抗迫使唐廷在辽东采取羁縻政策。唐灭高句丽后,为防其东山再起,曾强制迁离大批高句丽族人,人数达40 万之多,唐朝削弱当地高句丽势力的决心可见一斑。平叛后,据杨军先生估计,高句丽族人在辽东者,尚有10 多万户。唐朝让高藏这时返回辽东,无疑是羁縻政策的具体表现。但同时将大批已迁中原的高句丽族人遣归辽东,却与当初削弱高句丽的初衷背道而驰,无疑为辽东再次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也为高藏日后谋叛埋下了伏笔。
  抚顺新城位于辽东城的东北方向,从战略地位上考虑,可随时监督高丽王高藏的反叛行为,并对大批降唐的高句丽人实行严密的监视,以备应急而动。唐朝任高藏为辽东州都督,而不是安东都护,这说明唐朝并未完全信任高藏,而安东都护此时由何人担任,史未详载,但必为唐将无疑。
  新城是当年高句丽的西境边城,地势极为险要,安东府治所迁到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掌控整个辽东局面。高藏回到辽东后又密谋反叛,史载:“藏与靺鞨谋反,未及发,召还放邛州,厮其人于河南、陇右、弱窭者留安东。”叛乱未及发动便告失败,高藏及其族人又被遣返中原。唐朝随后改派盖苏文长子泉男生任辽东都督,泉男生到任后“安抚辽东,并置州县,招流冗, 平敛赋, 罢力役, 民悦其宽”。他采取精简机构、召纳流民、整顿赋役等举措,短短数年即稳定了唐朝在辽东的统治。唐调露元年(679) 正月二十九日“(泉男生) 遘疾薨于安东府之官舍”。其后20 年间,史书不见关于安东都护府重大事件的记载,说明辽东此时应处于恢复和发展的稳定时期。
安东都护府的危局(契丹反唐)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辽西契丹族突然叛唐,史载:“夏,五月,壬子,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奔之路,使其腹背受敌,处于唐和突厥的夹击之中,扭转了唐对契丹作战最初的被动局面。同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岁羽。”契丹在初胜唐军后即向辽东大举进攻,据《新唐书·许绍传》载:“方围安东,胁令(许钦寂)说属城未下者。钦寂呼安东都护裴玄曰:‘贼朝夕当灭,幸谨守!’贼怒,害之。”辽东形势危在旦夕,时任辽东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数百之兵当两万之寇”, “破逆贼孙万斩十有余阵,并生获夷贼一千人”,高德武挫败了契丹进据辽东的企图,从战略上切断了契丹东时鼓舞了唐军的士气,“使国家无东顾之忧”。对高德武军的战功,唐廷褒奖“各赏金带绯袍,答诚效更自录奏拟加荣官”,唐军更准备“某月日百道齐驱,分五万番汉精兵,令中郎将薛讷取海路东入”,从辽东方向包抄契丹,同时命令“安东诸州刺史并诸将部族、官属等训励兵马,共为犄角”。
  此后唐朝联合突厥,最终平定了契丹叛乱, “契丹余众不能立,遂附突厥”。辽西从此成为战场。营州都督府被迫南迁,从圣历二年(699) 侨治渔阳,又于开元五年(717) 还治柳城,近20 年间,唐朝只能通过海路沟通辽东。
  平定契丹后不久,唐朝内部开始出现放弃安东都护府的舆论,唐神功元年(697) ,狄仁杰上疏唐廷:“近者国家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省军费于远方。”不久,狄仁杰再次上疏要求:“请罢薛讷,废安东镇,三韩君长,高氏为其主。”狄仁杰的主张并不是正确的,他只看到安西、安东都护府给唐朝带来的财政负担,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二府的存在对唐朝的战略意义,简言之,即建二府以分敌势,因为有安西四镇,吐蕃才不能全力犯唐,也正因为安东都护府的存在,契丹始终不能东据辽东,而是流窜在唐与突厥之间,部族离散,不能坐大。武则天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她既没有罢四镇,也没有撤安东府,为平息舆论,将安东府降格为都督府,让有保辽战功的高德武出任安东都督。唐长安四年(704) ,武则天任命唐休景为幽、营都督兼安东都督,神龙元年(705) ,再次恢复了安东都护府的设置。之所以由唐休 兼任安东都督,笔者认为,唐廷希望由他统一领导辽东与幽州两地唐军,使之配合默契,“训励兵马,共为犄角”,进而收复辽西,恢复与辽东的陆路交通。
安东都护府的内迁(渤海归附)
  契丹叛乱的另一个深远影响是渤海地方政权的建立。史载:“渤海革末革曷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高丽既灭,祚荣率家属徙居营州。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革末革曷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尽忠既死,则天命右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率兵讨其余党,先破斩乞四比羽,又度天门岭以迫祚荣。祚荣合高丽、革末革曷之众以拒楷固,王师大败,楷固脱身而还。属契丹及奚尽降突厥,道路阻绝,则天不能讨,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
  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祚荣并不愿意卷入唐与契丹之间的战争中去,而是选择了东奔远迁、远离战祸之路。武则天在战败契丹后,曾派军进行征剿,却被大祚荣战败,由此,大祚荣得以在东北立足。这是高句丽灭亡后唐东北边疆的最大变局,直接促成了其后安东都护府的迁治。
  唐开元二年(714) ,安东都护府再次迁治平州(今河北卢龙) 。以前安东府治所虽数次迁移,但都未离开辽东,为什么唐玄宗在继位伊始就要发生如此重大变化? 笔者认为这与此时东北局势的变化直接相关。渤海地方政权建立后,唐朝在辽东仍有相当力量,之所以没有再次征剿,主要由于唐将主要兵力用于对突厥、契丹作战。大祚荣迫于形势通使突厥,但仍然倾向归顺唐朝,比如大祚荣就以武则天所赐封号“振国公”为号,并且仅满足于“保阻以自固”,对唐辽东地区并无野心,因此中宗即位后,唐与渤海的关系很快有了改观。《旧唐书》载:“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将加册立,会契丹与突厥连岁寇边,使命不达。”但笔者认为,中宗和睿宗时期未能册封渤海,应与大祚荣对唐在辽东的驻军心存忌惮有关。
  对渤海而言,唐在辽东驻军是渤海的直接威胁,与唐境接壤,随时可能遭到唐军的打击。而唐朝此时尚倚重辽东以牵制契丹,辽东仍然具有战略地位,二者在此问题上无法立即达成妥协。
  唐睿宗先天二年(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 ,唐朝遣郎将崔讠斤从海路前往辽东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正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次年(唐玄宗开元二年,714) ,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平州(今河北卢龙) 。
  之所以如此,在于唐朝长期只能以海路联系辽东,这就削弱了唐在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而渤海此时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的海东大国。二者实力对比,唐朝应该已经处于劣势。为了争取渤海并借助其力量牵制契丹,唐朝在册封渤海的同时,对渤海作出重大让步,将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从而解除渤海对唐朝的戒心,这应是双方互相妥协的结果。而促成唐朝册封渤海的关键人物,应该是大祚荣之子大门艺,前文曾提及大祚荣曾遣子入侍,其人正是大门艺,“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开元初还国”,他在长安居住六年,在此期间,深受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是渤海内部亲唐派的代表人物,唐朝册封大祚荣的同时,让大门艺返回渤海,正是希望亲唐力量主政渤海,使渤海成为唐朝稳定东北边疆的有力屏障。
  唐安东都护府迁治平州的消极后果是动摇了当地居民继续留居辽东的信心,大批高句丽遗民转而投附新兴的渤海地方政权。“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革末革曷等,高氏君长遂绝矣。”
渤海进入辽东与安东都护府废止
  安东都护府内迁后,唐与渤海的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渤海不断派出使团入唐,从事文化和贸易交流活动,并从中受益甚多,而唐朝对渤海也愈加重视,史载:“开元十三年五月,渤海王大武艺弟大昌勃价来朝,授左威卫员外将军留宿卫。”
  开元十五年(727) 四月丁未,唐玄宗敕曰:“渤海宿卫王子大昌勃价及首领等久留宿卫,宜放还蕃。庚申,封大昌勃价襄平县开国男,赐帛五十匹,首领以下各有差。”大昌勃价为大祚荣的儿子,大武艺的弟弟,于开元十三年入朝留宿卫,两年后放还本藩并册封为“襄平县开国男”,襄平县即《道里记》所载的襄平城(辽阳) 。所谓“宜放还蕃”,自然是渤海,这也表明渤海实际已经控制了辽东地区,而“安东府则汉之辽东郡,其汉之玄菟乐浪二郡,并在辽东郡之东,今悉为东夷之地矣” “其后(高丽) 余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革末革曷,旧国土尽入于革末革曷”
  这里提及的“东夷”、“革末革曷”应即指渤海。唐开元二十年(732) ,渤海统治者大武艺因不满此前唐朝设立黑水都督府,“遣其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刺史韦俊。(唐朝) 诏遣门艺往幽州征兵以讨之,仍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往新罗发兵以攻其南境。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兵士死者过半,竟无功而还”。唐对渤海的反攻选择幽州和新罗两个方向,而不是从辽东地区直接进攻渤海,这就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安东都护府) 徙于平州”后,唐朝已经丧失了对辽东的控制。杜佑《通典》明确指出,安东府于761 年废止。
  不过,渤海建国的重心不在辽东。前已述及,当营州爆发契丹反唐战争的时候,与契丹不同,渤海酋长选择了“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这样远走他乡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没有显示出对辽东的重视,此后将拓境的重点放在了鸭绿江南境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当唐朝将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部纳入版图后,大武艺竟然不惜与唐开战,对新罗也是如此。辽东地区土地肥沃,远胜渤海的苦寒地区,但渤海却没有选择在此建国,因为全面占领辽东即意味着与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实力恢复,难保不重蹈高句丽的覆辙。在唐朝收复辽东的战争中,粟末民族也被深深地卷入其中,战争的残酷和高句丽灭国灭族的教训使渤海统治者对辽东地区不能不三思慎行。大门艺曾对大武艺言:“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此外,渤海自身的实力决定了其不能全面占领辽东。开发辽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唐朝尚不能做到,何况渤海?
  安东都护府的晚期,其统治中心地区由辽东转入辽西。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极大地削弱了唐朝对营州的统治。肃宗上元二年(761) 冬,平卢节度使兼安东都护侯希逸与叛军连年相攻, 难以支撑,朝廷又无力支援,加上契丹、奚等族乘乱侵逼州县地区,只好放弃营州之地,移至山东半岛的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安东都护府随之废止。原高句丽大部领土由渤海国控制。
  唐朝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屡经迁移,是受到唐朝边疆形势的深刻影响的。新罗、吐蕃、契丹、渤海的先后崛起,削弱了唐在东北的统治。唐安东都护府的变迁正是这一事实的外在表现,由于自身实力的削弱,唐朝对东北开始全面的羁縻统治政策。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7-09
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边疆地区的主要机构,属岭南道。调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护府,为岭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都护由交州刺史兼任。至德二年(757)改名镇南都护府,永泰二年(760)复名安南都护府。自天宝以后,南诏强大,云南南盘江以南地区渐为所有,开成、大中间即大致以今云南省界与安南都护府分界。咸通元年(860)十二月都护府治为南诏攻陷,未几收复。四年二月再失,六月废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今越南海防西北),七月复置都护府于行交州。七年复克安南旧治,都护府移故地,并于都护府置静海军节度,重筑安南城,由节度使兼领都护。终唐一代不废。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9-30
很好很详细的资料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10-24
境内亦有正州(郡)都督府若干啊,见行政区划通史。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10-24
回 图游天下 的帖子
图游天下:很好很详细的资料 (2012-09-30 23:25) 

这座坟挖的不错。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10-24
回 john4649 的帖子
john4649:这座坟挖的不错。 (2012-10-24 20:03) 

过奖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