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占我国领土期间曾在中国内地修建了50余座神社,在侵占台湾省50年间修建了近200座神社。不过,这些建筑在战后几乎被全部拆除、改建。而坐落于南京城区五台山的两幢神社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并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近日,中评社记者在一位专门研究此处历史沿革的青年研究者带领下,再度探访了日本南京神社,并在不远处的清凉山西山山顶成功寻获了一批疑似神社鸟居的建筑残件。
据网络资料显示,南京神社建于1939年。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南京仿照靖国神社的规制与格式建设神社,以祭奠在南京地区战死的日军士兵,祭祀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和国魂大神,神社建筑在1941年陆续建成。抗战胜利后,南京神社被国民政府接收,先后作为军官训练团驻地和童子军总部所在地,并改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新中国成立后,该地为江苏省体育主管部门办公用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著名建筑学家童寯的呼吁下,南京神社两座大殿得到保护。
尽管当地报纸已多次刊载南京神社的有关报道,但由于该建筑藏身于大院,地理位置十分隐蔽,再加上目前仍用于单位办公,并不对外开放,故一直以来鲜有游人专门前来寻访。目前保存下来的两座神社大殿,其中位于中轴线最北端的“大庙”后部已明显被人为改造,而位于中轴线东侧的“小庙”外立面则基本上没有做太大改动,两座宫殿的屋檐都保留着七十年前的建筑风格。此时正值初春,神社前一株樱树上开满了樱花,据信是沦陷期间所植。樱花虽美,背后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耻辱史。
根据相关图文档案与学者研究,通往南京神社的参道上还有三座鸟居。参道的走向仍然保留至今,而鸟居则早已不见踪影,最后一座保留下来的鸟居系最外一道,直到上世纪90年代道路拓宽时才被拆除。两年前,本地媒体曾曝出疑似鸟居构件在附近的清凉山上被发现的新闻,记者在清凉山公园内一个人迹罕至的停车场边的草丛中寻获了这一批花岗岩石柱,从外观上判断,这批石构件极有可能就是当初神社鸟居的一部分。
事实上,对日本侵华时期相关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牢记历史、警醒后人、珍爱和平的重要意义。目前,台湾只有桃园神社旧址还较为完好地保存着主体建筑,而大部分的神社旧址被当局拆除或改造为忠烈祠,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鸟居还竖立在参道原址上。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在台湾,“重建神社”之风裹挟着一些“去中国化”与“皇民史观”等错误思潮,已经异化为一个为殖民史观张目、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政治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