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44阅读
  • 11回复

[旅游资讯]甘肃陇南西和:中国观世音菩萨俗身妙善公主的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1-17
甘肃陇南西和:中国观世音菩萨俗身妙善公主的故乡

2007年04月26日 From:佛教在线
--------------------------------------------------------------------------------

在甘肃陇南市西和县,我们发现了许多观音的灵迹,便如饥似渴地寻找有关的文字资料,在民间察访了九天,许多外界鲜为人知的遗迹和口传让人惊喜,深感殊胜。

2006年6月10日,我们首先到西和的西域乡,这里为西周至汉代之间某个番帮建国之地。根据出土的文物,上有佛教用的一个符号,可知为一个早期的信佛国家,从古至今,这里的一个小山头上就建有妙庄王庙,庙旁为西灵寺。这个山头有皇城遗址,可以推断,这里就是杏林古国。

《汉阳舟子集》记载:香山观音菩萨者,西峪国之幼女也。译音为妙善。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3年),姊二弟一,皆王后出也,长姊妙音,适(出嫁给)羌王;次姊妙元,适喀什哥部长。妙善亦许(许配)喀什哥,未婚,夫卒。喀什哥在今西古(现甘肃舟曲)北。王后以婿故,旋得病,越五月而薨。时妙善弟甫七岁,为妃所僭(不合情理的指责)。妃纳氏,素见宠于王者也,有子年六岁也,阴谋杀世子而立己子。

初,王弗许,久而惑焉。纳妃夸示于王曰:吾儿头角峥嵘,后必昌大吾国。遂废长而立之。

母以子贵。且后薨,遂援(继)为后。

未几,王病,后阴杀故世子,且谋及妙善。善觉而西遁于佛院,即今之白雀寺也。

院有师曰木尔命。木尔命者,国师也,素为国人信仰,王以师事之,故妙善为所庇而止焉。事在伪吕之末年也。

时善年二十有五。及王薨,后当权,阴用私人,政事紊(紊乱)矣。嗣牒(亲自下指令)善所处,夜令人火(放火烧)其佛院。院有僧千人,见火惊遁,被执付火,尽焚死。方其夜之火起也,善尚未寝,闻号救声甚急,惊视则有物二,似狸而大,伏于阶下,师己跨其一,令善亦如之,哮跃而起。俯视黑烟红焰,地裂天黑,善掩袖悲啼,求师拯救,师曰:数也,弗可为也。不顾而南。

至一岭,层峦危壁,悬崖断涧,荒烟迷径,古木参天,乱草蒙棘之处,平原方丈,乃结一庐于山坳。师授口诀,得悟大道。其诀即“揭地,揭地;波罗揭地,波罗僧揭地,菩提萨波呵”是也。

厥(此后),师西游,不还。善朝夕修,如是八年。亦安之。

因新王苛虐,杀戮无辜,国人愤怒,且招集众人,迎师于羌,构兵发难,传檄四方,声言复故世子之冤,以伐无道,羌遂与喀什哥合兵入寇。王师迎战于萨克,弗胜。在战于云山,败绩。还固守。被围旬有七日,弗克。是夜,国人首弑其后。王闻之欲南走武都,亦为部下所杀,羌、咯分领其地,国遂灭。时汉文帝九年也。

善闻之,泣不绎,望北再拜,纵身坠崖死,时年三十有四。

是山也,适处于万山之中,为群峰所环拱,状如莲蓬,故名蓬山。后,人以神灵卓,进香祈祷者众,故又名香山。称菩萨曰香山菩萨。或称为千手千眼佛者是也。

这是东汉年间的一篇文章,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西和一中教师周志坚于一九八九年抄录后,曾作为高中语文补充课文讲给学生听,我们有幸在他退休后十年的今天得到这篇很有文献价值的文章。此文生动地介绍了妙善出家的原因、修行的经历。任何传说都有根由,我们由此推断,观音菩萨在甘肃陇南发祥后,通过陕西、四川一路南下直到南海,无处不显灵,无处不救苦救难,成为中国民间最受尊敬的一位宗教形象。又由于她基本上是在中国道教的熏陶下,佛道双修成道的,所以她的事迹在中国道教和中国佛教信教群众中都被推崇。

2006年6月15日,我们到了西和与礼县交界的香山,这里目前仅有道教人士在活动。山上的宗教塑像也只有观音、普贤、文殊。这里的道人介绍,妙善当年既能接受“洋教授”的佛家文化,又受益于中国早期传统文化道家、儒家的引导,让今人可以弄清她为什么在佛、道两个场合都受人特别尊敬的原因。这或许那个时代修行者佛道双修的楷模。



西礼香山风光


甘肃陇南市西和县香山风景区,有两个墓堆,一个是观音的(在观音殿后),一个是普贤的(在通往观音殿的小路旁)。这里悬崖绝壁,奇峰罗列,高耸入云,加上青松掩映,白云缭绕,景致十分迷人。一位老道长介绍:普贤就是妙善的二姊妙元,也是在香山先学,后成道于八峰崖,最终显化于娥眉,这里的一通粗糙的石碑上写着:大汉皇帝七年了道于斯,显化十方大慈大悲普贤菩萨墓。为甘肃西礼香山增加了更多的灵异色彩。

香山碑记载:观世音菩萨于此道功圆满成果,羽化成仙。溯原始金鉴,始于炼丹白雀寺,继而梳洗于麒麟院(西和小香山)。达摩苇渡,曾入香山。斯山也,象且奇观,形由天造,蜿蜒不知几千里也,高峻不知几万丈。野花开于大夏,赤松秀于三冬。实同仇池八盘之号无殊。香山九老之名社结绝顶,石龙峙其左,石塔峙其右。冰洞峙前,冬消夏冻。石碑峙后,似雕若琢,中峙草台一处,下露地穴,以砖掩微隙,则风从中吼,空落透底,名曰风洞。况殿角地势极险,高悬无量,如切如削,上极于天,下达于河。人惊俯视,咸指为菩萨舍身崖。其间足迹发影,迄今犹有存者。以故峦头之云,祭日不断,石泉之水,当旱而常盈。或采名叶忽有而忽无,或见神虎倏来而倏没。真乃神仙福地也。凡乞嗣求寿者,屡祷屡验,其应如音起。

这通石碑是光绪九年,因地震后重建香山观和香山寺时所立。追述了当年观音修行的经历。

离香山三十多公里,为西和洛峪河口村,即小香山所在地。一小山丘下流着一股清冽的泉水,山丘上覆盖着古老的铁匠树,一座小小的古寺掩映在树丛中,其碑文记载:观世音菩萨,相传为一个古佛转世,专来度化东土之民。俗身为妙庄国三公主。出家于白雀寺,因被火烧,而去香山修行,路过此处休歇。

白雀寺在今西和县城西北方,这里曾经是一个佛教十分兴盛的地方,文革破坏前,延主山脉有十多座殿堂,现在已经恢复了三座殿。寺内有一联:舍身香山功成普渡幻海孽,为寺白雀证果结缘迷路人。

重修白雀寺碑记载:西和城西五里有名刹白雀寺,籍西峪之逸事,演妙善之灵迹;可谓传说优美,佛心感人。

白雀寺保留着中国寺庙古老的格式,这里有一幅对联写着:元君化老君举首还是君上人,无极生太极置身须向极高处。又一联为:道德高尚教化无穷度世人,品格超群生态有道美乾坤。

从会期牌上看,香山菩萨就是观音菩萨。道教称观音大士。

中国西部是个神奇的地域,伏羲出世、画卦,黄帝问道,神农发祥,以及后来的秦国崛起,牛郎织女,王母娘娘,九天玄女,杨二郎的故事等等,大都渊源于此。这里既是中西文化陆路交流的热土,也是中原华夏文化的发祥之地。氐、羌、藏等少数民族的原创小国家,把许多神话的火种从这里逐渐播洒到东方世界。至今,像仇池山、伏羲诞生洞等地方,因交通比较隔绝,还处于世外桃源式的洞天福地状态,到处弥漫着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中外无数游人。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诗人苏轼都对这里作过美妙的描述。


远眺仇池山

仇池山主峰伏羲崖


曾记否?当年唐僧能够在西行途中遇到一位老者传授心经,而他取经回来,路过西和遭遇洪水打湿经书,在今西和晒经乡晒经,至今还建有晒经寺,这些奇迹的发生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甘肃西和,体验观音菩萨行深禅定的微妙境界。(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签约作家:李廷贤)

[ 此帖被sslnbqsr在2009-11-17 17:5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1-17
观世音的原身是男性啊,传入中国在唐以后“变性”成女性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1-17
回 1楼(地图) 的帖子
是这么说,但这个当是女性原型的源头,佛教传入中原是东汉时期,但西域离印度近,在西汉以前就已有传播了。
这句里也说了:“观世音菩萨,相传为一个古佛转世,专来度化东土之民。
[ 此帖被sslnbqsr在2009-11-17 18:0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1-21
仇池山风光不错,下次去看看!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1-21
又一个说神说鬼的风景区开始炒作了。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1-27
看来西和在为改名观音县造舆论呢!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1-27
上面引用的这篇文言,文辞生硬,不合语法,应该是近人的伪作
当然也不排除是旧时童生以下学历者所作或传抄致误
文中说其为东汉文章,纯属无稽之谈
汉阳舟子集也基本可以确定为胡诌的书名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1-29
引用第5楼南京人于2009-11-27 20:14发表的  :
看来西和在为改名观音县造舆论呢!

改仇池也不会改观音啊。
西和县名来历:
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故址在今县西。
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
明初降州为县。县名沿称至今。
ein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1-17
哈哈哈哈哈哈东汉哈哈哈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1-17
回 sslnbqsr 的帖子
sslnbqsr:改仇池也不会改观音啊。
西和县名来历:
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故址在今县西。
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
....... (2009-11-29 01:03) 

西和州就是在和州西边的另一个和州,故称西和州。
与议和(和源于和政郡的和字),与西犬丘、西县没什么关系(西字就是方位词)。
这是宋金命名的特色之一。

2个雄州,广东的雄州因为在南,故改为南雄州。
2个恩州,广东的恩州因为在南,故改为南恩州。
2个剑州,福建的剑州因为在南,故改为南剑州。
2个和州,利路的和州因为在西,故改为西和州。

金国占领北宋北部后,因为很多州与原辽国的州重名,原宋地的州全冠以南字,以作区分。后来通过撤并原辽地的州、原辽地或宋地的州更名,来解决重名问题。

这种方式影响到明清,明清2个通州,都比较有名,故需要区分时,将南直(江南、江苏)的通州冠以南字,称南通州;将北直(直隶)的通州冠以北字,称北通州。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9-01-17
改叫伏羲县嘛 ,不是和天水争伏羲故乡么,说是生在西和,长在天水么。
西和风景还可以,不过完完全全没有工业,交通很不发达,似乎是整个陇南交通都不咋地。
西和特色:诊所奇多,不过没几家是有正规资质的,呵呵。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9-08-29
回 f77917 的帖子
f77917:改叫伏羲县嘛 ,不是和天水争伏羲故乡么,说是生在西和,长在天水么。
西和风景还可以,不过完完全全没有工业,交通很不发达,似乎是整个陇南交通都不咋地。
西和特色:诊所奇多,不过没几家是有正规资质的,呵呵。 (2019-01-17 20:55) 

老帖子被挖坟。
整个陇南交通几乎是中国最差的,经济也不太好。
现在:以地理为纲,梳理历史和文化的脉络。
以前:为了能查找资料,多发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