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25阅读
  • 17回复

[经济]要想富,先修路?答案有可能是No,修路反而有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1-19
— 本帖被 keating 执行合并操作(2017-01-20) —
http://cnpolitics.org/2014/04/trade-integration-market-size-and-industrialization/


修建高速公路如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王绍达|2014-04-15

“要想富,先修路”,这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条“金科玉律”。政府和民众似乎普遍认为,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帮助中心城市的各种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向规模较小的边缘城市扩散,从而带动边缘城市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缩小区域间的经济不平等。
在这个美好愿望的指引下,中国政府于1992年开始实施一项规模宏大的“高速公路网”计划。该计划试图以高速公路连接全国所有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项目总施工长度超过35000公里,耗资超过1200亿美元。在2004年,由于这一项目即将提前完成,国家进一步将项目范围扩大为“连接所有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并计划最晚于2020年前全部完成。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边缘城市被通过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相连接,学术界却也逐渐开始产生质疑的声音:修建高速公路真的有助于边缘城市的发展并缩小区域间的经济不平等吗?在一篇即将发表于《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的最新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Benjamin Faber试图运用严谨的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
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简单地检验“通过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连接”和“边缘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很难得到一个真正的因果推断,主要的问题在于“修路”的决策具有“内生性”——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边缘城市,与那些没有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城市之间,可能原本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在差异。即便前者比后者经济增长更快,也不能断言这就是修建高速公路的功劳,因为还有可能是前者本身就比后者有更重要的政治地位、更好的经济发展潜质等等。
因此,想要真正地建立起“通过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连接”与“边缘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这个变量只通过影响“边缘城市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概率来影响“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与其它不可观测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全部无关。
作者于是独具匠心地利用算法中的“最小生成树”这一概念来构建工具变量,并由此估计修建高速公路的经济影响。他的主要思路是:给定一些确定的点(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亦即“中心城市”)必须被纳入这个高速公路网,不考虑其它因素,理论上可以计算出一个对应的“最小生成树”(可以理解为一种铺设方案),使得铺设高速公路的总成本最低。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肯定倾向于用这种成本低的方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边缘城市的地理位置恰巧处于上述的“最小生成树”上,那么它最终被纳入实际的高速公路网的概率就比其它的边缘城市更高,而这种概率的差异又完全是由算法的结果客观地决定,不受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
于是,作者以“边缘城市是否处于最小生成树上”作为工具变量,在因果推断的层面上估计出了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具体的实证结果方面,作者发现“被纳入高速公路网”对于“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而稳健的负面作用:在1997-2006年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那些边缘城市,相比于其它边缘城市,其经济增长率平均要低18个百分点,而其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平均要低26个百分点。
通过对几个推论的验证与分析,作者进一步确认,高速公路之所以会对边缘城市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经济影响,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导致地区间运输成本下降,从而导致边缘城市的工业经济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
综合来看,这篇文章运用了新颖而严谨的实证方法,分析了重要的经济问题,得出了虽然出人意表、却又令人信服的实证结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框架还可以被应用于电力、电信、自来水等许多与“网络”有关的经济学研究中。

【参考文献】
Faber, Benjamin. Trade Integration, 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National Trunk Highway System. Working Paper, 2012.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1-20
不可知因素太多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1-20
交通可以让你经济发展的要素很方便地流进来(殖民),反之,也可以让你的这些要素很轻松流出去(被殖民)。

换言之,这些要素也可以的留在本地(锁国),同时本地也引进不来其他的要素(闭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1-20
这个才是科学精神
http://jiepaicun.blog.163.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1-20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性,这就是辩证法。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1-20
楼主只看到了大城市的膨胀,并没有看到因为交通给中小城市带来的变化。
如果没有这些路网,很多县城充其量就是个大点的乡镇,而不是现在的样子。
资源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是因为我们的大城市没有饱和,中国现代城市化才多少年?
等过上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资源自然会溢出的。
就像二十年前,很多人对比中西企业家的慈善贡献,说中国商人只知道赚钱不知道慈善,但是你能要求出于资本积累阶段的企业家们能有多少闲钱投入慈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陈光标自己就会出现的。
说个身边的,本地某村的西瓜不好卖,买的价格也低。不是品质不好,也不是药物残留,无非就是路不好而已。
以人为伴 与人为善
007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1-20
在1997-2006年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那些边缘城市,相比于其它边缘城市,其经济增长率平均要低18个百分点,而其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平均要低26个百分点。
---------------------
参考的是统计局的数据?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1-20
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人也去大城市了呀,并非还有那么多人口。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1-20
那么各个村都各自封闭,搞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01-20
经济学是伪科学,看看就好

经济学里声称所谓的稳健的负相关一般都是这种德行,和数学、物理根本没法比。



我的区划观点——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任何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方言文化派、山川形便派、方正派、守旧派都予以反对!分省并县,消灭地市!
被《岛屿书》毒害,孤岛猎奇中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7-01-20
回 新手大禽兽 的帖子
新手大禽兽:饱汉不知饿汉饥,想当年上高中时,没公路,每次上学要爬七十里山路才能乘到车,放假回家为了省钱,要走整整一天路,晚上九点才到家.现在有了公路,什么都方便了,旅游观光的人多了,老家.山里还开了两个厂,山区人再也不用年年外出务工,放以前,这些想都不会想. (2017-01-20 11:40) 

对,写这种报告的人,没体会过交通不便带来的闭塞和痛苦。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7-01-20
回 贵广十标段 的帖子
贵广十标段:对,写这种报告的人,没体会过交通不便带来的闭塞和痛苦。 (2017-01-20 19:00) 

那种地方应该是人迁出而不是修路:人挪活树挪死。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7-01-21
这个问题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
如果你把这些边缘城市看做整体,那么确实可能被大城市吸走了资源。
但是反过来说,这些城市的人口也可以更方便地迁徙到大城市,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所以到底是利是弊,得从你站在谁的角度说话来看。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7-01-21
吸血论也就是现在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大规模城市化刚刚一半左右。再过25年,借助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化接近完成,大多数家族已经有了一到三代人的机会不再生活在农业故土,甚至有机会完成农村-县城-省会或更大城市这样的两次迁移,吸血论在那时的年轻人中很难说还有多少市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7-01-21
不必都迁走,农村人口少到一定程度,农业资源集中度使留下来从事农业对于有技术有资本的人变的有利可图。这就是农村人口平衡点。不过有些山区的特殊地形恐怕永远对资本没有吸引力,还是保护生态比较好。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7-01-23
回 萧燕燕 的帖子
萧燕燕:你还没弄清楚“血”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输送的! (2017-01-23 16:10)

辐射其实应该用双向的观点来辩证的看。正向和逆向都是辐射的数理模型,一个事件的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过程是有可逆的。先聚集,到了临界点,就会爆发、会发散。没有逆向发散是条件不具备而已。
只有破除官本位,建立市场经济引导为主,行政调控(规划)为辅,才能形成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管理应执行三权分立,即人大拥有决策权,政府拥有行政权,政协拥有监督权,方能更好发展和管理城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7-01-26
搬迁?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有能力搬迁出来的人自然会搬迁出来。没有能力搬迁出来的人,哪怕你强行搬迁出来,他们也很难再异地生存下去。这就跟拔苗助长一个道理。再说异地又有多少地方能接收接受那些强制搬迁出来的人口呢?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和不想搬迁出来的人,政府能做的最好就是给他们修一条路。怎么发展还是依靠他们自身努力的好!
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思路。
划分或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期望给某些区域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7-01-29
回 萧燕燕 的帖子
萧燕燕:每个农村优秀子弟,都是农民从土里刨食、集中全家资源供养大的,受到高等教育的子弟,更是一去不回头,购房、婚礼,更是让上二代花光所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这就是农村的血、泪、汗!
这本质就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单向的、吸血与供血的关系。
请问:城市如何辐射农村、回馈农村? (2017-01-24 09:26) 

这些有没有行政命令驱使?
全世界城市化都是如此,都是自发的,父母给不给这么多帮助依文化不同而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