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原为河名,又名泗水,是淮河的一条支流,源出山东蒙山,上游部分与现在的泗河相似,下游部分因黄河夺淮,已被南四湖和中运河所代替,至清河口(又名清口)入淮。
清河县则本为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元至元十五年为县,即以河名为县名。
而清江则在淮南,又名清江浦。原亦为水名,1415年,平江伯陈瑄在淮安开渠从淮城西管家湖引水20里西至淮河鸭陈口(清河口对岸),名为清江浦。这样导湖入淮,以通漕舟,免除了过坝之劳及风涛之险。清江浦运河上置有四闸,曰移风、清江、福兴、新庄。新庄、福兴两闸因近黄淮,黄河水倒灌,经常淤塞,这时漕船即行至清江闸,经水渡口陆行转搬达淮河。清江闸处因此聚集大批水手搬工,遂成大镇。即清江浦镇(亦称清江镇)。后来全国最大的清江督造船厂,特别是康熙时河道总督设清江浦,大大促进了清江的繁荣。
乾隆二十六年前,清江浦均属淮南的山阳县。乾隆二十五年,位于清口的清河县城遭水患,江苏巡抚陈宏谋奏割山阳重镇、河道总督驻地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次年完成交接,清江浦遂为清河县城。但习惯上此处一般仍称为清江或清江浦,而清河则为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