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96阅读
  • 3回复

[江苏]7月8日南京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挂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7-09
2013-07-09       来源:南京日报
   
  昨天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南京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挂牌仪式。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指出,按照打造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规划建设,打造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全国领先的枢纽经济示范区。市长季建业为新成立的管委会揭牌,市委副书记靳道强,市领导刘以安、周谦、华静、臧正金出席。
 
   作为落实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意见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溧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增挂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牌子;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增挂海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牌子。目前相关区域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展开,并形成初步成果。
 
   在听取空港、海港枢纽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后,杨卫泽指出,当前,南京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正迎来基础设施提升的机遇,亚青会、青奥会等重大赛事举办的机遇,以及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等政策机遇。要全力抢抓有利机遇,进一步明确枢纽名城建设总体要求,重点突出三方面目标:一是强化枢纽功能,在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基础上,优化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搭建金融、中介、信息等运营平台,全面整合各类枢纽功能,整体提升城市集聚扩散能力。二是发展枢纽经济,一方面推动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作为枢纽设施建设和产业体系打造的出发点,提升枢纽经济的跨域发展能级。三是提升枢纽服务,着力提高口岸便利程度,提升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配套服务,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枢纽服务品牌。
 
   杨卫泽要求,高起点推进枢纽经济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明确枢纽经济区发展的定位概念,坚持规划先行、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坚持围绕临港临空特色产业和紧密相关的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把枢纽经济区打造成交通枢纽、临港临空产业和城市现代服务有机融合的经济体。在规划设计上要着眼长远,按照国际一流标准,使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更具前瞻性、引领性;在产业培育上坚持规划引领,大力优化调整已开发区域,引导既有项目转型升级,将产业发展重心转向现代物流、国际商务、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既定功能定位,严把项目准入关,把枢纽经济区的优质资源用足用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高标准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和集疏运系统建设,实现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的均衡协调和无缝衔接,优化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园区功能品质,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枢纽经济示范区。
 
   杨卫泽要求,全方位理顺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枢纽经济与园区、城区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总体衔接,促进行政区、开发区、交通运输部门以及相关国有企业集团之间的联动合作,建立跨地区跨行政管辖的统筹协调机制,着力探索港、产、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形成协同推进枢纽经济区发展合力。(刘晓)
好姑娘,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
她们是摧毁者,也是建造者。
当你从感情的余烬里爬出来的刹那,就已经涅槃重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7-09
“港产城”一体,南京打造枢纽经济区
来源:龙虎网-南京日报       2013年07月09日
  
  【现状】空港海港周边缺少“城市气息”,潜藏的巨大价值尚未完全释放
  游客从禄口机场下飞机后,吃、住、购、游等需求都需转到市区才能解决,“如果留在机场,不是选择太少,就是价格太高”。昨天,市领导指出了目前南京空港周边区域在“城市气息”、城市功能上的欠缺。海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海轮抵达后,漂泊数十日乃至数月的海员面对的是成片工厂区、货物区,白天一片工业场景,晚上黑灯瞎火,想要休闲、娱乐,附近根本找不到地方。”
  除了配套不足,南京空港、海港还存在着产业发展低端化、与港口功能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有一些明明不需要大量空运、海运的制造业项目却放在了空港、海港周边,产业规模小、能级低,但却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沿用简单的开发区、工业区模式,来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这导致土地开发粗放、城镇建设质量不高,其结果是本来价值巨大的港口枢纽资源没有产生黄金效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
  【思考】推动港口从货物贸易、临港工业向枢纽功能转变
  随着明后年禄口机场二期机场建成和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工程竣工,南京作为区域门户城市的功能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并由此带来大量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枢纽经济区,正当其时”。
  什么是枢纽经济?市相关部门专家介绍,全球港口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第一代单纯实物贸易为主,第二代开始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到了第三代,港口功能和临港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现代化物流体系完备并可提供一揽子的增值服务,比如国内的上海、天津、厦门等。到了第四代港口城市,实物贸易功能已经弱化,但其信息、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全球航运的管理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真正成为控制整个全球航运供应链的核心枢纽城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伦敦和纽约。
  “南京目前正处于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城市的转型期。”据了解,未来我市空港、海港建设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突出强化交通、信息、金融、市场等各类枢纽功能,聚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枢纽经济,提升金融、商务、信息、资讯等枢纽服务,从而实现从港口的物流、人流功能向真正意义上的枢纽功能转变。
  【破题】两大临港新城规划初步制定,与枢纽经济无关的产业今后一律不得引进
  按照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总体部署,我市将建设海港、空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此次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的挂牌,迈出了枢纽名城建设的关键一步。
  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挂牌,主要是为了打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探索“港、产、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区两级将进一步简政放权,逐步将区域内相关规划、建设、土地等审批权委托给枢纽经济区管委会,同时将加大对枢纽经济区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
  目前,空港、海港枢纽经济区都已制定了打造临港新城的规划,其中,空港新城将重点打造五大战略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国际贸易产业、智慧产业、会展经济和旅游休闲业。海港枢纽经济区将建设物流中心、维修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和金融中心,同时打造金融大厦、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高档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实现枢纽经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全面升级。市领导表示,今后在两大枢纽经济区内,与枢纽经济无关的产业和项目,一律不得引进,真正把优质资源用足用好。本报记者刘晓
  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建设、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宁杭高铁开通实现长三角铁路“金三角”闭合……南京正在成为全国为数不多集国际空港、海港、高铁枢纽于一身的城市。
  如何把交通枢纽优势变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昨天,市委、市政府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溧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名称的变化,意味着南京将推动海港、空港区域发展从原来的开发区模式向“港、产、城”一体的枢纽经济区模式转变。
好姑娘,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
她们是摧毁者,也是建造者。
当你从感情的余烬里爬出来的刹那,就已经涅槃重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7-09
杨当年在无锡一是搞物联网二是搞光伏太阳能产业。
到了南京以后,除了两大国际性赛会,重点是搞紫金创业特区,在全市每个区都设立创业特区,至少设立了20个紫金创业特区,接近每个区2个,现在又在搞海空港枢纽和江北新区。
文案高手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7-09
增挂牌子这类虚头八脑的事情还是少搞为好。有何实质意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