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8日,陕西省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陕西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101.9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2%,全省综保区以不到全省两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超五成的进出口值。其中,高新综合保税区连续两年发展绩效评估在全国和中西部(含
东北)双A类排名都在前20名内。
西安海关副关长李晋生介绍,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利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据悉,2019年以来,陕西新增航空基地、西咸空港、宝鸡、杨凌等4个综合保税区,1个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就是现在的关中综合保税区。目前,陕西共有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列全国第6位,中西部第1位;其中,西安市有5个综合保税区,成为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的省会
城市。
为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西安海关认真落实国务院、海关总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结合陕西实际,制定了支持我省综保区发展的8项措施。西安海关全力推动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比如:支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赋予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便利企业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目前,我省已有6个综合保税区具备试点资格,共有13家企业参与试点。西安海关与陕西省税务局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共同推进改革试点。试点以来综合保税区企业已累计抵扣约4700万元进项税额,企业增值税税负明显降低。
同时,西安海关支持保税维修业务发展,高新、关中综合保税区围绕半导体产业开展真空泵等产品维修;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2023年引入保税维修企业1家、航材供应链企业1家,初步形成以航材保税仓储、供应、保税维修为基础的产业聚集。支持综合保税区与口岸联动发展,发挥西安综保区+铁路口岸叠加优势,创新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
一体化监管模式,大幅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50%,每标准集装箱减少相关费用约1400元。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冯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