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桓、灵二帝时,距今约有一千七百余 年历史,因安置释迦如来指骨舍利而驰名。
据佛教内典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送舍利于南阎浮提,凡得舍利处皆建塔供养。
法门寺山门
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塔为第五处。法门寺因塔而置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宝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隋初都曾拓宽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雄伟壮观。原塔俗称《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四级木塔,又称《护国真身宝塔》。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木塔崩毁,万历七 年(一五七九)至万历三十七年建成十三级八面砖塔,高四十七米,建造精工,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朱子桥将军曾捐资补修。一九八一年八月二日因淫雨而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