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位處台灣西北部,東接宜蘭縣,西臨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極東為貢寮鄉之田寮洋子萊萊,極西為林口鄉之小南灣字下福,極南為烏來鄉之棲蘭山,極北為石門鄉之富貴角。境內環繞著台北市及商港城基隆市,形成大台北都會區共同生活圈,並與桃園縣、宜蘭縣接壤。土地面積2,052平方公里,佔臺灣面積的6%,海岸線長120公里。
臺北古曰雞籠,或稱淡水。迨光緒元年沈葆楨奏請添設臺北府,始有「臺北」之稱。日據初期仿清代臺北府之制,設臺北縣。其後廢縣置廳,地方區域幾經變更。民國九年廢廳置州,稱臺北州。光復後,改臺北州為臺北縣。州治原設在臺北市,改州為縣後,縣治始遷板橋市。
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設一府二縣,本縣現在轄區屬於北路天興縣。清康熙二十三年轄於諸羅縣,隸臺灣府。 雍正元年,劃大甲溪以北歸淡水廳管轄。光緒元年,沈葆楨奏請添設臺北府,四年設府治於艋岬、大稻埕間,裁淡水廳;臺北府轄新竹、淡水、宜蘭三縣,是為臺北設府治之始。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全省分設三府,今臺北縣境仍隸臺北府。光緒二十一年六月,日本人據臺灣,於北部設臺北縣,轄基隆、宜蘭、新竹三支廳,八月又增設淡水支廳。光緒二十三年,割臺北縣增設新竹縣及宜蘭廳,同時廢支廳,於臺北縣下置臺北、士林、新庄、滬尾、景尾、桃仔園、三角湧、樹林口、中壢、基隆、金包里、頂雙溪、水返腳等十三辦務署。光緒二十七年,廢縣置廳,裁撤辦務署,於原臺北縣轄區分設臺北、基隆、深坑、桃園、新竹等五廳。宣統元年,地方廳改制,臺北廳併基隆廳全部及深坑廳之大半,廳下分設十三支廳。民國九年,復改革地方制度,廢廳置州,本縣現有區域隸臺北州。民國三十四年,本省光復,臺北州除原轄之臺北、基隆二市改為省轄市外,其餘劃設臺北縣,轄宜蘭市及淡水、文山、新莊、羅東、基隆、宜蘭、七星、蘇澳、海山等九區。民國三十八年九月,將淡水區轄之士林、北投兩鎮劃設草山管理局(後易為陽明山管理局)。民國三十九年八月,本省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就本縣原轄羅東,宜蘭等一市、八鄉、三鎮劃設宜蘭縣,並裁各區署,而成縣府直轄各鄉鎮之局。民國五十七年七月,為擴大臺北市區計劃,將所屬之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暨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六鄉鎮劃入臺北市。
鄉鎮市 面積(km2) 人口 密度(人/km2)人口增減 成長率(%)
======================================
板橋市 23.1373 542019 23426.20 -216 -0.04
中和市 20.1440 408287 20268.42 416 0.10
新莊市 19.7383 388481 19681.58 177 0.05
三重市 16.3170 383564 23507.02 -155 -0.04
新店市120.2255 286786 2385.40 464 0.16
土城市 29.5578 236317 7995.08 134 0.06
永和市 5.7138 234946 41119.05 10 0.00
蘆洲市 7.4351 184977 24878.89 416 0.23
汐止市 71.2354 175661 2465.92 445 0.25
樹林市 33.1288 160345 4840.05 19 0.01
淡水鎮 70.6565 127611 1806.08 376 0.30
三峽鎮191.4508 88370 461.58 212 0.24
鶯歌鎮 21.1248 84351 3992.98 27 0.03
五股鄉 34.8632 75343 2161.10 119 0.16
泰山鄉 19.1603 69323 3618.05 84 0.12
林口鄉 54.1519 58320 1076.97 207 0.36
瑞芳鎮 70.7336 44505 629.19 11 0.02
八里鄉 39.4933 31855 806.59 72 0.23
三芝鄉 65.9909 23509 356.25 -8 -0.03
金山鄉 49.2132 21837 443.72 34 0.16
深坑鄉 20.5787 21270 1033.59 -15 -0.07
萬里鄉 63.3766 19671 310.38 15 0.08
貢寮鄉 99.9734 14094 140.98 9 0.06
石門鄉 51.2645 11250 219.45 37 0.33
雙溪鄉146.2484 10340 70.70 -6 -0.06
石碇鄉144.3498 7763 53.78 -14 -0.18
坪林鄉170.8350 6826 39.96 7 0.10
平溪鄉 71.3382 6285 88.10 -5 -0.08
烏來鄉321.1306 5048 15.72 43 0.86
======================================
總計2052.5667 3728954 1816.73 2915 0.08
永和市原為平埔族山胞「秀朗社」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市原與中和市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0 20:18: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