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864
UID:7111
估计要被删[em01][em01]
UID:484
偷换概念,1760之前,安庆无任何省级机构,何以有省会之称。之前省会都是借治江宁。
你不会告诉我,现在“中华民国”的都城是南京吧。南京只是现“中华民国”的法定首都而已,而不是都城。行首都之名,无首都之实,又何以敢自称首都。
UID:11647
支持楼上一下
不知道汪军先生支不支持区划调整
以下是引用宜城村干部在2005-6-5 12:12:49的发言:支持楼上一下不知道汪军先生支不支持区划调整
汪军先生支持与否,并不是决定因素吧!
是的。不是决定因素
我是想知道桐城除了反对之外,有没有其它声音
我在桐城网看到好像罗岭人还是愿意的,不知道是点代面。。
以下是引用宜城村干部在2005-6-5 12:33:07的发言:是的。不是决定因素我是想知道桐城除了反对之外,有没有其它声音我在桐城网看到好像罗岭人还是愿意的,不知道是点代面。。
呵呵,那你倒要看看,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往往也不是一致通过的,有时还有几票反对或弃权。关键你在这里考虑民意,安庆市政府考虑了没有?连桐城市政府的意见安庆市政府都不听嘛。
UID:3713
我看网上有不少罗岭人是反对的,相信桐城人是没必要用一个桐城罗岭人的马甲的,罗岭自然有人反对.
我有两罗岭同学都表示反对划出.
UID:3048
没看这篇文章之前还真以为“桐城文化名人汪军先生”提出了“皖江文化”的概念,看完之后才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提出过“皖江文化”,桐城文化名人汪军先生提出的是“皖江经济带”、“皖江文化走廊”而且“皖江文化走廊”根本不是和“桐城文化”一样的一种文化而是包括马鞍山(李白落水处)在内的整个安徽境内由长江两岸各种文化移步换景的现象,决不是新出来一个什么文化,请安庆市区的人好好领会。
不能因为汪军先生是桐城人就能说服桐城人和文化研究者承认"皖江文化"的存在,一种文化的存在不能总是使用别的文化内容.这样是偷窃.
不论这个词语提出的人是谁,有一点肯定的,就是文化名称不是凭空捏造的.这也是目前反对这个的原因.
至于汪军先生,他只是学者,学者有自己的情感,我们不认为我们一定接受他的情感.
首先请不要说汪军提出"皖江文化'的,这对汪军先生的名誉没有好处.
希望讨论纯粹文化的东西还是换个地方.这个帖子对区划问题帮助不大.
没有上过学,不知道什么是文化,郁闷
baidu搜索一下,“皖江文化”倒是铺天盖地,源自何处,没有时间考究,其实偶也不懂
怎么老是有人把汪军所提的“皖江文化走廊”歪曲成“皖江文化”呢?
网上铺天盖地的“皖江文化”其实都是受了这种歪曲汪军原意的理解的误导(或者是故意)。
可悲的是脸皮波“皖江文化”人都没有看出来这种误导,还在拼命去争汪军的话能不能代表桐城文化,这就已经陷入了某些别有用心故意歪曲的者的陷阱。反驳就必须明确指出:王军根本没有提出过“皖江文化”他提出的是一个由安徽境内长江两岸多种不同文化组成的移步换景式的走廊带,根本就不是某一种文化!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5 13:35:22的发言:怎么老是有人把汪军所提的“皖江文化走廊”歪曲成“皖江文化”呢?网上铺天盖地的“皖江文化”其实都是受了这种歪曲汪军原意的理解的误导(或者是故意)。可悲的是脸皮波“皖江文化”人都没有看出来这种误导,还在拼命去争汪军的话能不能代表桐城文化,这就已经陷入了某些别有用心故意歪曲的者的陷阱。反驳就必须明确指出:王军根本没有提出过“皖江文化”他提出的是一个由安徽境内长江两岸多种不同文化组成的移步换景式的走廊带,根本就不是某一种文化!
网上铺天盖地的“皖江文化”其实都是受了这种歪曲汪军原意的理解的误导(或者是故意)
。
欧不懂文化,只好搜索一下,供参考
?? 朱书首倡皖江文化?? 今年是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1654~1707年)诞辰350周年纪念,他是倡导皖江文化第一人。朱书世居宿松杜溪,生于潜山,又隶属桐城派,并与桐城派开创者方苞、戴名世关系友善,这些经历使朱书的视野更容易遍布古皖大地,并逐渐形成强烈的皖江地域意识。在其倡导皖江文化的纲领性文章《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一文中,朱书开篇即道:“吾安庆,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在朱书眼中,皖江文化的地理范围即安庆府六邑,皖江文化即安庆文化,就如同徽州文化称作新安文化一样。安徽自1667年建省以来,一直是以皖山(天柱山)及其向东延伸的余脉划分皖南皖北,《古今地名大辞典》“皖山”条解释:“通称(皖)山南曰皖南,(皖)山北曰皖北。”皖山以北的皖北地区属于两淮文化体系,两淮文化横跨皖北苏北鲁南豫东,以道家文化为主要特色。皖山以南的皖南地区则有两大文化板块,以歙县、婺源为中心的徽州文化和以安庆、桐城为中心的皖江文化,皖南其它区域如宁国府(今宣城市)、池州府(今池州市、铜陵市)、太平府(今芜湖市、马鞍山市)、广德州(今广德县)、和州(今和县、含山县)、无为州(今无为县)则受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交叉影响,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徽皖文化圈,亦称皖南文化圈。与江南、浙江的王学(阳明学)风貌不同,朱子学是徽皖文化的核心,不管是徽州的新安理学、徽派朴学,还是皖江的方氏学派、桐城宋学,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身影———朱熹。?? 移民与皖江文化?? 在文中,朱书以元末明初的洪武大移民为限,提出了“皖人”和“古皖人”的概念,区分了土著文化(古皖文化)和移民文化,正是它们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才形成了皖江文化。皖江文化勃兴于明清时期,明代中晚期万历、永历年间诞生的方氏学派是其成熟的标志,而元代以后也是朱书此次征纂皖江文献的重点,“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而皖人则亦惟元以后至今为甚盛。”值得注意的是,朱书特别强调了移民对皖江文化的促进作用,“皖人”非“古皖人”,真正的“古皖人”(原住民)只有十分之一二,迁自江西的占了十分之五,迁自其它地区(主要是徽州)的则占了剩下的十分之三四。在元末至正(1341~1370年)至明初永乐(1403~1424年)前后近一个世纪,来自赣东北和徽州府的移民或避战乱,或由明政府组织,聚集在鄱阳湖畔的瓦屑坝,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移民们在此乘船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也驶向了一个未知的远方。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据美国学者希拉里·J·比阿蒂和中国学者曹树基研究,在元末明初的近一百年间,迁往安庆府的移民总数约为32.6万人,占同期安庆府总人口近八成,与朱书推算的“土著才十一二耳”极为接近。著名学者葛剑雄也高度评价了移民对安庆文化的贡献:“明初迁入安庆地区的,是来自文化水准更高的徽州和江西籍移民。移民本身虽然没有产生突出的文化人物,却在二三百年后的明末清初造就了安庆地区的杰出人才,如方维仪(1585~1668年)、方以智(1611~1671年)等。到清代更是要才辈出,如方苞、方东树、姚范、姚鼐、姚莹、张英、张廷玉、戴名世、马其昶、吴汝纶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尽管其中的方氏、姚氏出于明以前的土著,但这些学者赖以产生的环境却主要是外来移民造成的。”另外,在方言语区上,安庆话也属赣语区,“与湖北东南地区紧邻的是皖西南赣语区,以安庆为中心,包括今安庆地区各县及池州地区的东至县,与赣东北的语音类似。”(上述引文均出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 如果再做进一步挖掘,这些来自江西和徽州的移民,原籍是婺源和鄱阳的又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如桐城方氏、枞阳何氏祖籍都在婺源,怀宁邓氏祖籍鄱阳,现代如太湖朱湘祖籍婺源,宿松叶尚志祖籍婺源。笔者去年发现了桐城高林汪氏家谱,祖籍也在婺源大畈。为什么安庆人祖籍多为鄱阳、婺源?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鄱阳旧为江西饶州府治所在地,辖境较现在大得多,在南宋时期由于毗邻首都临安,北方士族大量迁入,文化高度发达。而且,在多山的江西,鄱阳是一片难得的平原,人口大量繁殖,具备向外移民的条件。婺源虽属徽州府,但与徽州其它县邑不同,它不属新安江水系,而属长江水系,婺源诸水通过乐安江流入鄱阳湖。在地图上看,婺源一角凸出伸入江西境内,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婺源行政隶属几次反复,最终还是划入了江西,与鄱阳同属上饶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婺源是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朱子的家乡,传承朱子学说的徽系学者也多为婺源人和鄱阳人,婺源籍的有李季札、汪清卿、程洵、滕珙、程永奇、祝穆,鄱阳籍的有饶鲁、董梦程,其中饶鲁开创的双峰学派和董梦程开创的介轩学派对宋元学风影响颇大。了解了这一背景,就明白了皖江文化何以呈现朱学风貌,它更多地是来源于移民文化的影响。在元代以前的土著文化(古皖文化)阶段,主要贡献在佛教禅宗领域,儒学色彩很淡。但禅宗与宋明理学又有相通之处,彼此极易融合,可以这么说,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和来自江西、徽州移民的朱子信仰,是皖江文化的两大源头。
朱书开篇即道:“吾安庆,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
这话是朱书说的,不过里面没说什么"皖江文化"啊
观点已经明确."皖江文化"慎提.过去没有,现在不存在,未来更不会凭空而产生.
桐城人请撤离这个帖子,转其他帖子继续讨论,无须为无关话题浪费精力.
“吾安庆,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
看清楚: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的元文中根本没有提“皖江文化”四个字后来硬要附会当然可以任意解释何患无词!
18楼的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提出“皖江文化”的理由完全是别有用心者对其原文的错误解释形成的。
如果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真有提出“皖江文化”的意思,桐城文化名人汪军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引用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的原文直接提出“皖江文化”呢?我认为“皖江文化”纯属子虚乌有,“皖江文化走廊”我们倒是可以大力开发,成为安徽省的一个新经济成长点。
以下是引用hzjs在2005-6-5 13:48:06的发言:观点已经明确."皖江文化"慎提.过去没有,现在不存在,未来更不会凭空而产生.桐城人请撤离这个帖子,转其他帖子继续讨论,无须为无关话题浪费精力.
我不是桐城人,但我喜欢咬文嚼字,所以我将奉陪到底。你们桐城人放心的撤离这个贴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