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93阅读
  • 8回复

[河南]河南省淅川县的飞地的成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im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0-22
<P>如题,在湖北境内,地图上标示为石槽沟。</P>
<P>他是怎样形成的?</P>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0-22

贾文财今年76岁了,是石槽沟村岁数最大的人。
贾文财说,他出生于1926年,但打出生以来,石槽沟村一直属于河南管辖。至于何时河南的村子会跑到湖北里面,他说他说不清楚,只记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说法。说我们贾姓人家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内乡师岗后,又从师岗迁移到此处。大概迁到此处的时间是明末清初。
关于石槽沟村为啥成了河南的土地,他只知道有一个传说。说是石槽沟村所在的龙头山脚下原来是个大寺院,叫洪门寺。寺院里住着一些老和尚。这些老和尚占山为王,霸占民女,抢劫百姓,无恶不作。当时,此地属于湖北郧阳府管辖。而郧阳府离此地有180华里。当地百姓向郧阳府报告要求平息镇压兴风作浪的作恶和尚,但因鞭长莫及。而当时的荆紫关已经是水陆交通要道,经济贸易繁荣。南阳知府在荆紫关派有重兵把守。于是,湖北郧阳府便向南阳府提出,要荆紫关驻兵帮助镇压,并承诺,若平息这伙恶人,将此地划给荆紫关。
南阳与郧阳一河之隔,历来唇齿相依,合作友好。得到郧阳府的请求,南阳府立即派驻荆紫关官兵前往扒掉了洪门寺,捉住作恶的老和尚,对其进行了活埋处置。平息了作恶的老和尚后,此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老百姓拍手称快。郧阳府为了答谢南阳府,就按照其承诺把洪门寺这片土地割给了南阳府荆紫关。
此后不久,内乡师岗的姓贾、姓王的两户人家迁到此地。因这山上有个石槽,所居住的又是个山沟,所以起名叫石槽沟村。打那以后,石槽沟村便开始受河南管辖,并按时向荆紫关交纳田赋、皇粮。
再后来姓贾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姓王的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两家的孩子长大后又结为夫妻。贾文财老人说,村子里69户人家除了2家刚刚搬迁来的肖姓外,有62户姓贾的,5户姓王的,而他们都是“两户人家”的后代。他们说,由于自那时起,贾家与王家都是亲戚,所以在石槽沟村至今还流传着“贾、王两姓不能通婚”的习俗。
说起石槽沟的历史,贾文财说,洪门寺所在的位置,他还听老人们说过,就在石槽沟的北山沟里。而那个石槽,至今仍然卧在对面的青山腰里。“石槽很大,夏天下雨时,会聚集满雨水,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石槽里洗澡”。贾文财比划着给记者介绍。他说唯一留下证明石槽沟有居民历史的物证是村里的一个古石碾和他家祖传下来的一快横匾。
贾文财说着领着记者来到了他家,并让两个儿子将珍藏的木匾从屋里抬出。记者用抹布擦了擦,木匾的“慈辉永年”四个大字清晰明了。记者仔细辨别序文和落款小字,发现该匾是道光23年,官府赠送73岁的石槽沟村德高望重的贾母朱巧,以祝贺其高寿。这块匾至少说明,清朝道光23年前,贾姓人家居住的石槽沟村就属于河南管辖。


来源:南阳网2004-11-18

—— 红太阳是黄的!——
ji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0-22
谢谢!石槽沟村有多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10-25
问起整个石槽沟村的土地面积,连村支书都说不准确,他说大概有1500亩吧,从来没有人来测量过。但他说准确地说,村里耕地是308亩。贾支书说,全村3个组,共69户人家,273口人。
—— 红太阳是黄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1-03

这个村要是在河南腹地的话,早就撤并了。一般不会保留1000人以下的村。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1-24
有图的朋友帖来看看啊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2-06

有这样的地方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12-10
可惜不在家,我有河南分县地图集(很老的,新的没买),上面好象就有这些飞地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12-11

淅川县荆紫关镇地图

http://www.jingziguan.gov.cn/Html/dlwz/2006-5/16/05154221666.html

石槽沟村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人,耕地面积324亩,主要以粮食作物、桑蚕业为支柱产业,人均收1690元。


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贾群彦

朋友问:“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执著?”“行者的眼光盯着远方,一个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只能这样告诉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